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薛怀义
释义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鄂(今陕西省雩县)人,闯荡江湖(贩卖药材),练就了健壮的身体,粗犷中不失为几分英俊。

人物简介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鄂(今陕西省雩县)人,早年闯荡江湖(主要是贩卖药材),练就了健壮的身体,长得粗犷但不失为几分英俊。后因玩弄权术后失宠被杀。

唐高宗的千金公主偶然发现了这伟岸壮士,马上派人把他召到宫中,亲自为他沐浴更衣,留待数日,把他献给寡居多年正寂寞上火的武则天。小宝刚过30,侍寝有术,深得则天的宠爱。为了能让冯小宝合乎情理地往来后宫,武则天接受公主计策,把冯小宝变为僧人,将洛阳的名利白马寺修饰一下,让他出任主持,并让他学习佛教经典,既掩饰身份,又可陶冶性情,培养参政的能力。又将改名为怀义,赐给薛姓,让太平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薛绍以叔父之礼相待。

薛怀义不满足于专任侍寝,他对任何事都有过人的聪明。垂拱四年(688),薛怀义受命督建明堂和天堂,耗资巨万,建筑物雄伟华美,令人瞠目。薛怀义因功被擢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他还多次担任大总管,统率军队,远征突厥。他利用当时流行的对弥勒佛的信仰,和僧法明等僧人编写了《大云经》4卷,献给武则天,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生,应当取代唐朝成为天子。从而为武则天提供了对抗儒家男尊女卑理论的思想武器,更助于他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后来御医沈南缪成为武则天新的男宠,薛怀义受到冷淡,这使他妒火难忍,一把火烧掉了自己督造的耗资巨万的明堂。大臣们纷纷要求严惩薛怀义,武则天不加追究。薛怀义却日益骄横,终于武则天指使人将其暗杀。

生平履历

入宫原因

武则天晚年,一批男宠慢慢走进她的生活。而这批男宠的开路先锋,就是冯小宝。冯小宝本来是在洛阳城市井之中靠卖野药为生的小货郎,想来为了宣传药效,还得把自己锻炼得精神点,相当于老北京天桥上专卖大力丸的,卖药之前还要先比划几招。正因为从事这种职业,冯小宝身体结实魁梧,又能说会道,被一家豪宅的侍女看上了,成了侍女的情人。这个侍女的主人便是宗室谋反案之后为了保命,主动要求当武则天女儿的千金公主。这个侍女偷偷把冯小宝领到公主府幽会,不小心被千金公主发现了。起初自然是勃然大怒,但是看看跪在地上的冯小宝一表人才,千金公主也就原谅了他,不仅没有惩罚他,还把他留用了。留用之后,经过一番检验,千金公主觉得冯小宝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千金公主当时正在努力讨好武则天,于是又亲自为他沐浴更衣,留待数日,把他包装包装,献给寡居多年正寂寞上火的武则天。

变身薛怀义

冯小宝刚过三十,年轻力壮,侍寝有术,深得则天的宠爱。为了能让冯小宝合乎情理地往来后宫,武则天接受公主计策,把冯小宝变为僧人,将洛阳的名刹白马寺修饰一下,让他出任住持,并让他学习佛教经典,既掩饰身份,又可陶冶性情,培养参政的能力。又将他改名为怀义,赐给薛姓,让太平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薛绍以叔父之礼相待。

飞黄腾达

薛怀义不满足于专任侍寝,他对任何事都有过人的聪明。垂拱四年(688),薛怀义受命督建明堂和天堂,耗资巨万,建筑物雄伟华美,令人瞠目。薛怀义因功被擢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他还多次担任大总管,统率军队,远征突厥。他利用当时流行的对弥勒佛的信仰,和僧法明等僧人编写了《大云经》四卷,献给武则天,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生,应当取代唐朝成为天子。从而为武则天提供了对抗儒家男尊女卑理论的思想武器,更助于他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武则天将薛怀义放在身边,除了给他姓名,更授予他权威。实际上,她这样做,一方面也是为了政治上的目的。

武则天不但企图脱离唐朝,现在更到了动手创造新王朝的阶段。为了要创立新王朝,非采取许多卑鄙手段不可。其中一些是士大夫做不到的事情。出身低贱的人应该能完成这类工作,她期待的是这一点。

废唐建立新王朝(武则天已为新王朝准备好“周”之国号),必然会遭遇强烈抵抗。以激烈弹压手段对付强烈抵抗——这是武则天的方针。

时代不是乱世,尤其经过贞观之治后,太平治世已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大部分人民都过着安定的生活。他们希望维持现状,因而变得极为保守而胆小。对付这样的人,最有效的是恐怖政策。

告密之门于是打开:也就是说,政府欢迎人民的密告。告密者可获得优厚奖金,即使调查结果发现密告内容乃无稽之谈,告密者也绝不会因此受到处罚——政府颁布了这样的规定。

处理密告的是一种不光明正大的黑箱——铜匦。对付被密告的人,当然施以最严酷的拷刑。据说,大部分人一看到拷刑器具就吓得魂飞魄散,完全无辜的人也会因此认罪。

担任酷吏角色、处理密告以及执行拷刑的,有胡人索元礼和下级官吏周兴、来俊臣等人。薛怀义担任的是别的工作。武则天任命他为白马寺住持。白马寺是中国最古老的寺院,其住持被视为宗教界的龙头。

督建明堂

建立明堂——武则天对薛怀义下了这道命令。

据说,明堂是周天子执行政务的办公厅,但没有人知道其构造如何。而她却硬下了这道命令。左迁集团举兵被粉碎四年后的垂拱四年(688),由薛怀义负责建造的明堂,终于竣工。

着令前来洛阳参加落成仪式。——这项命令发布到在各地担任刺史(地方长官)的皇族手里。与此同时,武则天又着手散布谣言:皇太后召集唐皇族于洛阳,意图将他们一网打尽。

由于是刻意散布的谣言,所以很快就流传遍全国。当时,唐皇族中被任命为地方长官的,为数相当多。朝廷要职已为武则天侄儿武承嗣为首的武氏一族所占据,因此,大多数的唐皇族被迫分散到各地。

把他们从中央赶走是对的,不过,也不能让地方因此被割据。——做此想法的武则天,决定要将他们一举扫灭。

由于召集命令和一网打尽的流言同时发出,因此,地方皇族会举兵反抗是意料中的事。

树立新王朝的动向,已是公开的秘密。到时候,最大的阻力是唐王朝的皇族——这一点,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因此,一网打尽,毋宁是必然的事情。

一到洛阳,将会被逮捕;不去的话,朝廷一定会以违背命令为由,派兵前来。在这个情形之下,举兵已是唯一的途径。

武则天企图在各地皇族联手、尚未成为强大势力之前,迫使他们仓促举兵。这个手法与对付左迁人员集团时如出一辙。

韩王李元嘉(唐高宗之叔)、越王李贞(高宗之兄)及其子琅邪王李冲等人,果然以讨伐武则天为借口举兵。他们连联络的时间都没有,在“着令前来洛阳”这个意想不到的事态之下,分别仓促举兵,因而根本不可能联合力量。其中的琅邪王李冲更是胡乱动兵,武则天便轻易打倒了这批皇族造反派。

对武则天而言,这是正中下怀。

李敬业等左迁派的造反和这批皇族的造反,其形态何其相似:其一是,在尚未形成强大势力之前,迫使他们仓促举兵。其二是,民众丝毫未有呼应。

虽然武则天颇受后世史家的恶评,但在她掌握实权的近五十年期间,从未有过农民暴动之事。尽管上层阶级受到恐怖政策的弹压,一般老百姓过的似乎却是相当安稳的日子。

他们打他们的仗,与我们无关。——民众持的是旁观态度。

攻打突厥

薛怀义因建立明堂之功被任命为左尉卫大将军,并且受封为梁国公。既然已经是大将军了,当然要建立军功。当时突厥常常威胁北部边疆,而武则天忙于改朝换代,对于武将不大信任,因此冯小宝又被派上用场,去帮武则天讨伐突厥。翌年永昌元年(公元六八九年),武则天委任冯小宝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二十万大军,讨伐突厥。冯小宝本来是一个卖药的小混混,哪里知道什么打仗啊,可是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呀,他还真去了。不过他的运气不错,突厥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来无影去无踪,冯小宝到了前线,正好突厥兵走了。没找到敌人那就凯旋吧,回来以后,对武则天他可不这么说。他说,敌人闻风丧胆,听见我的名字就害怕了,所以我还没到那儿,他们已经望风而逃了。武则天也很高兴,当下封他当了二品的辅国大将军。

既然冯小宝打突厥有功,以后对付突厥的事就交给他了。延载元年(694年),也就是武则天当皇帝的第五年,冯小宝又被派出去讨伐突厥了。这次,他的头衔是伐逆道行军大总管,两位宰相当他的幕僚,率领十八位将军出征。要说老天真是太照冯小宝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运气特别好,还没等他们出发,敌人又是已经无影无踪了,所以冯小宝又是毫发无损,再立新功。当然啦,他给武则天的理由仍然是“敌人一听说我的名字就吓跑了”。

第二交讨伐突厥可以说是冯小宝一生事业发展的巅峰。他既是武则天的男宠,又是白马寺的主持,同时还是朝廷里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真是炙手可热。

为登基造势

除此之外,他也以僧侣身份进行过其他工作。经过以冯小宝为首的和尚的刻苦攻关,终于在浩如烟海的佛经里找到一部《大云经》,经里记载女主统治国家,最后又成佛。这就是名正主顺地为武则天当皇帝提供了经典依据。但是,冯小宝并没有止步,为了普及《大云经》,他又带领一帮和尚炮制了解释经典的《大云经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晦涩的经文加以演绎阐发,并和当时流行的弥勒信仰结合起来,称唐宗室衰微,太后就是弥勒下生,必定取代唐朝的统治。

此外,洛水出现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的白石。意思是:圣母将君临天下,使帝业永远昌隆。实际上,这是武承嗣玩的花样。

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应群臣及人民之“请求”,终于就帝位。这是中国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帝。后来虽有清末西太后的专擅政治实权,但她只是以皇太后身份摄政而已,并没有就帝位。

新王朝国号为周,元号定为“天授”,武则天自称为圣神皇帝。傀儡皇帝睿宗被降格为皇太子,并且获赐武姓。唐朝皇室的姓当然是李,莫名其妙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这个周王朝的特征是,佛教气氛非常浓厚。由于武则天被认为是复生于现世的弥勒菩萨,所以这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后人认为大云经是由薛怀义假造的伪经,但其实是真的,只不过里面的内容被借题发挥成武则天的统治而已。这部佛典被散发至全国寺院,成为树立武周王朝的最大根据。

各州分别建立大云寺奉藏《大云经》之事,以诏勅通令全国。日本的国分寺,就是模仿武则天时代各州大云寺所建的。

武则天当皇帝的理论难题解决了,冯小宝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武周建国的大功臣,官拜正三品的左威卫大将军。

惹祸上身

可是。人往往取得一丁点儿成就,就会飘飘然,甚至连一些大贤大德都不例个,更不要说冯小宝这样一个没什么底蕴的市井小混混了。他很快就忘乎所以了,一次次地犯错误。归结起来有三类。

小人得志,骄横跋扈

从他当了面首,这类错误就开始犯了。冯小宝当了和尚以后,就得住在寺里,他觉得这太闷得慌,太寂寞,不甘心,怎么办?他就私自剃度了好多小流氓当和尚,每天也不在寺里念经,跑到街上去,骑着高头大马,在洛阳城里横冲直撞,路上行人纷纷躲避。谁要是躲得不够及时,马上就被他们打得头破血流。然后,扔在路边,扬长而去,根本不管别人死活。特别人看到道士,更是分外眼红,一定要把人家抓过来,剃光头发,陪他一起当和尚,有时候连道教的高级人物也不能幸免。当时有一位著名的道士,叫做候尊,是弘首观的观主,有一次不小心被冯小宝看见了。冯小宝才不管他是谁,马上把人家拉进寺里去,强迫当了好几年的和尚,直到冯小宝死后,这才出来,再重新蓄发当道士。 冯小宝对官员也挺不客气的。当时有一们御史看不过他的所作所为,多次依法弹劾他,冯小宝一怒之下,把这人堵在路上,打了个半死。这类为非做歹的事情干多了,有时候也会碰钉子。有一天,冯小宝带着自己的一帮喽啰进宫,在门口遇到了宰相苏良嗣。冯小宝骄横惯了,觉得我是宠儿啊,我得先进门啊,根本没把苏良嗣放在眼里。要知道,唐代的宰相非常威风,号称“礼绝百僚”,哪里容得下一个男宠如此无礼!苏良嗣勃然大怒,当即叫左右把冯小宝揪过来,劈头盖脸一顿暴打,把冯小宝打得满地找牙。冯小宝自从进宫,哪里受过这种委屈啊,跑到武则天面前哭诉,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没想到武则天心里非常明白,公私分得很清,摸着冯小宝的光头说:“孩子你记住,北门才是你出入的地方,南衙是宰相理政的地方,你没事到那里闯什么祸呢?”当然,能够这样跟冯小宝叫板的人少之又少,特别是随着冯小宝地位的提离,宰相也奈何他不得。在出征突厥期间,李昭德以宰相的身份充当小宝的幕僚,因为一言不合,冯小宝挥拳便打,李昭德那么有性格,这时候也只能惶惧求饶,可见冯小宝的威风。

任性使气,得罪女皇

冯小宝是武则天从太后就成皇帝的第一个男宠,本来就是唯我独尊,缺乏各类知识。可是,随着武则天从太后就成皇帝,她的胃口也变大了,不再满足于只有一个“后宫佳丽”了,她身边的男宠逐渐多了起来,慢慢移爱于一个叫沈南璆的人了。这个沈南璆是一个御医,给武则天看病的,想来功夫了得,武则天慢慢就喜欢起他来了。 皇帝身边多了一个人?这对冯小宝的打击可太大了,他为武则天立了那么功劳,武则天怎么可以移情别恋呢?冯小宝一气之下,耍起了小性子,干脆不进宫见武则天了,整天待在白马寺里,和他剃度的那些小流氓胡闹。闹来闹去,又引起不满了。有一位御史叫周矩,看不下去了,毕竟冯小宝整天出入宫廷,要是和这帮小流氓搞出什么阴谋危害皇帝怎么办?于是他上奏武则天,说薛大师每天都纠集一些不法和尚在那儿操练,他又整天出入您的身边,万一他对您有什么不良的企图,大家就防不住了,要求审问冯小宝。武则天当时也正生冯小宝的气,就批准了,说:你先回去吧,我马上让他过去受审。周矩刚刚回到御吏台,冯小宝骑着高头大马也来了。进门后他不是跪地受审,一看那有一张床,下了马就躺在床上了,袒胸露腹,旁若无人。周矩气坏了,说你这是什么意思,目中无人呐,招呼手下过来,就要把冯小宝押上公堂。没想到冯小宝一跃而起,骑着马扬长而去。周矩顿时就气了个七窍生烟。没办法,向武则天汇报吧,武则天听完汇报后笑了,说:这和尚疯了,你也不必再审问他,就把他剃度的那些小流氓处理掉就可以了。周矩没办法,只好先把那近千个和尚给流放了。武则天的态度表明虽然冯小宝任性引起了她的不满,但是念及旧情,武则天还是愿意保护他的。不过,冯小宝并没有体会到这点,他不仅没有因此收敛一下,反而沿着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了。

公私不分,火烧明堂

这是他最严重的错误,证圣元年(695年)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上元佳节。朝廷取消宵禁,百姓家里也是张灯结彩,天下狂欢。冯小宝为这个节日做了精心准备,他指挥手下在明堂的地上挖了一个五丈深的大坑,坑里面预先埋上佛像,装上机关。然后,用丝绸在坑上搭了一座宫殿。皇帝也得过节啊,武则天来到明堂之后,冯小宝指挥手下将佛像从坑底徐徐拉起,一直拉到彩绸搭建的宫殿之中。从旁边看起来,活像是地底踊出佛像。这景象难道不神奇不壮观吗?不过他还留着一手。他早就杀了一头牛,用牛血画了二百尺高的一个大佛,把这个佛像张挂在天津桥上,然后对武则天说,这是我割破膝盖,用自己的血画成的。武则天哪信啊,你就是割破主动脉也没有这么多血啊,所以武则天还是淡淡一笑,没有理会。 这可太伤冯小宝的心了,他为武则天做了那么多事,就因为那么一个御医,武则天就要把他打入冷宫吗?太不公平了!冯小宝这次真的吃醋了,他一夜都没有睡着。第二天正月十六,就在夜里,天堂忽然起火了。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很快天堂就成了一片火海。当初建天堂的时候,所费以万计,府藏为之枯竭,耗费了国家多少财富啊,如今只剩下一片锦灰堆。这还不算,大火又继续蔓延,把明堂也给点着了。烈火熊熊,把神都洛阳照耀得如同白昼。这一场大火一直烧至天明,明堂和天堂一起化为灰烬。这火呀,就是冯小宝放的。他无法容忍受武则天的冷落他,就想既然你不再在乎我了,我就给你做一件大事,让你看看我的厉害。小混混的想法是,也许只有干出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武则天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 可是这件事他大大办错了。明堂和天堂能随便玩没了吗?他犯了公私不分的错误。对于武则天而言,明堂是她得天命的标志,是她号令天下的场所,是大周王朝的象征。明堂顶上一凤压九龙的造型,更是她自身的写照,这些是她毕生追求的东西。相对于这些而言,和冯小宝之间微不足道的私情算得了什么呢!但是,冯小宝天真地把这两者混为一谈了,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他不惜烧掉她心中最神圣的东西。这一次,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命悬一线

武则天没有马上杀薛怀义的原因

武则天不但没有杀冯小宝,而且重修天堂和明堂的工程主持人还是冯小宝。 以武则天的脾气早杀冯小宝了,不杀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武则天要遮羞。她不能公开惩办冯小宝,天下人都知道冯小宝是她的面首,现在如果昭告天下,说冯小宝因为争风吃醋火烧明堂,我们必须予以惩处,这也太没面子了吧。不仅不能公开他的罪行,还要尽可能地帮他脱清干系。怎么脱清呢?说这是天火?不行。如果是天火,那不就意味着不天谴了吗?只能归罪于人。那应该归罪于谁呢?武则天诿过于工匠,说他们用火不慎,点着了天堂里的大佛,大佛含麻较多,属于易燃品,引起火势迅蔓延。也就是说,这件事和冯小宝毫无关系,一切谣言纯属捕风捉影。 第二个原因,武则天对冯小宝还是有一定感情的,舍不得下手。自冯小宝从垂拱元年(685年)进入武则天的后宫,到延裁二年(695年)的正月,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啊,冯小宝跟着她一起经历了改朝换代的种种风浪,为她登基称帝没少操劳。这次放火,也是多情所致,只有多情,才会嫉妒嘛,想想这些,武则天不愿意太过绝情。 因为这样一考虑,所以武则天不仅没有杀冯小宝,她还昭告天下,要重新修建明堂和天堂,仍然让冯小宝当项目负责人。那我们说两个人的感情是不是恢复如初了?不可能,无论是武则天还是冯小宝,谁也不可能真正忘记这场明堂大火。 对于武则天来说,明堂是她得天命的标志,突然被烧了,怎么解释这场火灾呢?当时大臣就分成两派一派说就是上天降灾示警,皇帝应该反省自己,谢罪于天。另一派就是马屁精了,说这哪里是天谴啊,这是祥瑞!为什么呢?有人说了,当年周武王伐纣,军队过河时便有天降大火,结果武王伐纣成功了,所以明堂失火是说明我们的大周朝也会发旺啊!还有人说,当年弥勒成佛时便有天魔烧宫,这说明陛下您真是弥勒佛啊!两种意见,都挺有道理的,武则天信哪个啊?虽然武则天爱听好话,但她其实更相信前者。她心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摆脱不了天谴的阴影。 那冯小宝呢?其实他心里也并不平静,天天琢磨这个事情。他知道自己这个篓子捅大了,以他对武则天的了解,他不相信武则天会真的饶了他。人在不安的情况下会有两种反应,有人更加小心翼翼,而有人就会破罐子破摔,显得更加狂妄。冯小宝属于后者。于是,他在武则天面前更放肆了,经常出言不逊。到了这一步,武则天再也不想容忍他了。而且,武则天开始觉得他是一个危险分子了,为了防备他突然发疯,利用随便出入皇帝寝宫的特权搞恐怖袭击,谋害自己,武则天秘密挑选了一百多个健壮的宫女,组成一支宫廷女子特警队,整天跟在自己身边,以防不测。

在劫难逃

两人的关系都到这份上了,冯小宝会是什么结果呢? 延载二年二月四日,火烧明堂半个多月之后,冯小宝死了。

死因之谜

怎么死呢?史书上记载了三种说法。

一、武攸宁率人暗杀

第一种说法见于《实录》,后来又被《资治通鉴》采纳,说冯小宝是被武则天的堂侄武攸宁暗杀的。暗杀的地点,就在洛阳宫城内的瑶光殿。瑶光殿四面环水,景色清幽。有一天,武则天约冯小宝来这儿见面,冯小宝乘兴而来,没想到等他的不是女皇,而是女皇的侄子武攸宁,武攸宁一看见冯小宝,不容分说,率领壮士一拥而上,将他扑倒在地,冯小宝虽然练过几招拳脚,哪里敌得过大内高手!双拳难敌四腿,一顿劈头盖脸的毒打之后,冯小宝当即毙命。

二、太平公主暗杀

第二种说法见于《旧唐书》,说冯小宝是被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乳母张夫人率领壮士暗杀的,具体情节和武攸宁的故事差不多。也是说武则天召唤冯小宝到瑶光殿幽会,冯小宝屁颠屁颠来了,没看到武则天,倒看见太平公主的奶妈张夫人了。张夫人率领的壮士一拥而上,把冯小宝扑倒在地,一阵乱棒打死。

三、下令明杀

第三种说法见于李商隐所写的《宜都内人传》。宜都内人是武则天的宫女,她规劝武则天,男为阳,女为阴,武则天如果用男宠,那就以阴求阳,自毁长城。因此必须除去男宠,培养自身阳刚之气,只有这样统治才能长久。武则天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因此就下令杀了冯小宝。按照这样的说法,武则天对冯小宝就是明杀,不是暗杀了。

武则天的患难之交?

唐太宗死后,武媚娘(武则天)作为太宗的嫔妃,都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白马寺和感业寺只有一墙之隔,而且两寺同饮一井水,有一天,武媚娘和冯小宝在井台相遇,武媚娘打不动水,正在为难。这时,身材高大,健壮有力的冯小宝也来井台挑水,帮助武媚娘打好了水,还给挑着送到了尼姑庵的大门口,然后再自己去挑水,于是二人就认识了。

和尚和尼姑都是戒吃荤腥的,冯小宝半路出家当然戒不掉。有一天,冯小宝又来井台挑水,有一只山鸡口渴,落在井沿儿找水喝,冯小宝看见了,悄手蹑脚靠上去,一扁担打死了。好肥的一只山鸡,冯小宝决定把山鸡吃掉。他的水也不挑了,捡来一堆柴火,到前边树林子里,笼火烤鸡去了。

偏巧这一天,武媚娘也来井沿儿挑水。井台上只见冯小宝的水桶不见人,武媚娘四处看了半天,附近也没有冯小宝的踪影。这时,顺风刮过来一股烤肉的香味儿。武媚娘自从离开后宫以后,就再也没有吃过肉。这肉味儿好香啊!是从哪里飘过来的呢?不远处的小树林,不是还在冒着一缕清烟吗?一定是在那里。这样想着,就身不由己的朝小树林走去。

武媚娘看清了,正是冯小宝在火上烤肉,不知烤的是什么肉,反正是香味儿直往鼻孔里钻,过了一会儿,肉烤熟了,冯小宝从火上取下烤得焦黄的鸡肉,扯下一条大腿儿咬了一口。

“什么肉,香吗?”武媚娘忍不住地问。冯小宝忽然听见有人说话,当时吓了一跳,回过头一看,见是武媚娘,就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鸡,野鸡。落在井台上喝水,抡起扁担,只一下,哈哈哈……”说着,撕下另一个鸡大腿,递给武媚娘,说:“你敢不敢吃?香极啦!”武媚娘接过来,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从那以后,冯小宝三天两头不是弄一只鸡,就是弄个狗大腿儿,偷偷送给武媚娘。武媚娘抢着去井沿挑水,也就是去和冯小宝相会。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立刻让冯小宝当上了洛阳名刹白马寺的主持。高宗死后,武则天就让冯小宝随便出入后宫,又把他的名字改为“怀义”,赐给他薛姓。他凭着过人的聪明,加上当年的感情,很得武则天的爱惜。薛怀义又因督建万象神宫有功被擢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后来还多次担任大总管,统领军队,远征突厥。

不久御医沈南蓼成为武则天的新宠,薛怀义出于嫉妒,一把火烧掉了耗资巨万的万象神宫,武则天却不予追究。而后薛怀义日益骄横,终于引起武则天的厌恶,指使人将其暗杀.。

当然,我们要看到,武则天与冯小宝的患难之交是后人附会的野史,并不足信。武则天出家时在公元649年,而薛怀义出现在历史中实在公元685年,这时候的薛怀义年轻力壮,三十左右,更本不可能在三十多年前和武则天是患难之交。

野史逸闻

薛怀义 周证圣元年,薛师名怀义,造功德堂一千尺,于明堂北。其中大像,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数十人并坐。夹紵以漆之。正月十五,起无遮大会于朝堂。掘地五丈深,以乱彩为宫殿台阁,屈竹为胎,张施为桢盖。又为大像金刚,并坑中引上,诈称从地涌出。又刺牛血,画作大像头,头高二百尺,诳言薛师膝上血作之。观者填城溢郭,士女云会。内载钱抛之,更相蹈藉,老少死者非一。至十六日,张像于天津桥南,设斋。二更,功德堂火起,延及明堂,飞焰冲天,洛城光如昼日。其堂作仍未半,已高七十余尺。又延烧金银库,铁汁流液,平地尺余。人不知错入者,便即焦烂。其堂煨烬,尺木无遗。至晓,乃更设会,暴风欻起,裂血像为数百段。浮休子曰:"梁武帝舍身同泰寺,百官倾库物以赎之。其夜欻电霹雳,风雨暝晦。寺浮图佛殿,一时荡尽。非理之事,岂如来本意哉?"(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代,武后称帝的证圣元年,法师薛怀义建造一座千尺之高的功德堂,在明堂的北面。里面的大佛像,就有九百尺高,鼻子像大船,小指中能够并肩坐下几十个人。夹着萱麻把它漆了一遍。正月十五日这天,要在堂前举行露天大斋会。会前,薛怀义派人掘地五丈深,用彩色丝绸画上宫殿台阁,把竹子扎成护圈,作为支柱和顶盖。又造了一个金刚的大佛像,把它从坑中拽上来,骗人说它是从地里冒出来的。接着又用刺出来的牛血,画成大佛的头,二百尺长,骗人说这是他用自己膝上的血画的。观看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使城内人满为患。男女云集,纷纷进前抛钱,你推我挤,老人和孩子被踩死好几个。到十六日,把那大佛像挂在天津桥南,设斋祝祷。二更天,功德堂起火了,蔓延到明堂,火焰冲天,照得整个洛阳城如同白昼。功德堂刚建了没有一半,已经七十多尺高。火势又蔓延到金银库,那些金银都化成水在流淌,平地都一尺来深。有的人误入其中,立刻就烧焦了。功德堂化作灰烬,一块木头也没剩下。天亮之后,又设斋会,忽然来了一阵狂风,把那用牛血绘制的大佛像撕成了好几百块。浮休子张鷟说:"梁武帝出家同泰寺,文武百官倾其所有把他赎了回来。那天夜里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同泰寺虽为佛堂圣殿,顷刻之间便被大水淹没。这种非理之事,难道说都是如来佛的本意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