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宣仁高皇后 |
释义 | 宣仁高皇后:垂帘听政的女中尧舜宋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公元1032~1093),蒙城漆园镇十里井人,乳名滔滔。曾祖高琼,祖父高继勋。母曹氏,系宋仁宗慈圣光献皇后之姐,故宣仁后少鞠宫中。时英宗亦在帝所,与后年同,由仁宗、慈圣作主订亲。仁宗庆历七年(1047),成婚于濮邸。八年,生神宗。神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哲宗即位,尊位太皇太后。哲宗即位时只9岁,由54岁的高太后临朝权同听政。 高太后临朝听政之初,一面起用司马光、吕公著等老臣,一面降诏停修京城内已开兴建和将要兴造的宫殿、府衙、寺院,遣返从各州府县征调的农民役夫;裁减皇城觇卒;严禁各级官吏行苛政、贪污肥私、聚敛财富;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夫,给予减免田赋。此诏下达到各州府县城乡时,农民赞不绝口,颂为‘快乐条款’。 太后胞弟高士林,自幼学文习武,涉经史,通大义,不仅文才好,且晓武略,为人正直。以内殿崇班的低级军阶在京城骑兵部队服役数年,尽职尽责。英宗皇帝欲提其官职,并以仁宗在位擢升外戚曹家官职为依据。高皇后劝阻说:"我做了皇后,我的娘门高家已是高贵的皇亲了。"所以,对我娘家人的提升,更要慎重。再说我弟士林,已获升朝籍,在朝廷上有一个职差已经过分了,哪能在晋职?至于我高家族人,那是怎么也不能同先后曹家亲族相比的。"皇后肯切谢辞,英宗只得作罢。后来,英宗又几次提出加封高士林的官职,都被高皇后谢辞。 宰相蔡确欲献谀以固位,就为太后的伯父高遵裕谋复官职。神宗元丰四年(1081)冬,高遵裕奉神宗皇帝之命率军西征,同西夏军作战,在灵武城下遭到惨败。神宗撤了他的职,贬到郢州闲居。一天蔡确参见高太后奏道:"高遵裕文武双全,历任镇边军政要职多年,数立战功,为保卫大宋西部边境出了大力,灵武之败,乃偶然事件。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神宗对他作了严厉处罚,又贬到很远的地方。依臣之见,应官复原职,请太后恩准,臣即办理。"高太后听后说:"给高遵裕官复一事断不可行。他灵武之败,非同一般败仗。神宗十分恼火,由此积病不起。神宗按军法撤了他的官职,贬于外地。这场大灾祸由高遵裕造成,他得免杀头已是有幸了,现在神宗尸骨未寒,我怎么能只顾思恩为他复官,而违反天下的公义!”蔡确十分羞愧,又怕太后怪罪,战战兢兢告退。高太后听政9年,没给高遵裕复官。 被《宋史》称作“四凶”之一的大臣宋用臣,善阿谀奉承,深得神宗信任。神宗在位期间,兴建东西府、筑京城、建尚书省、立原庙等所有大工程,均命他全权主其事其利用职权,贪污公银,搜刮百姓敛财甚巨,朝臣乏廉节者,往往馅附之,权势震赫一时。高太后临政不久,将宋用臣贬监滁州、太平州酒税。宋用臣祈求神宗的乳母,为其在高太后面前讲情恢复官职。此乳母进宫拜见太后,太后察其情,说:“你来有什么事吗?是为宋用臣复职来讲人情的吧?我告诉你,为宋用臣这样的人讲情复官,万万做不到。你还想象过去我儿子在位时那样为人请求内降(即走后门与开后门)吗?你知道内降的严重后果吗,再不要为别人求情干扰国政了。要是还这么做,我立即命人先把你斩了!”乳母大惧,不敢出言。从此,官廷内降遂绝。 元丰八年神宗病死,朝廷决定将他葬于巩县宋陵。当时老臣韩绛(jiang)伊洛,负责办理神宗安葬事宜。当神宗灵驾抵永安时,韩绛迎至永安城外。高太后的儿媳德妃(即哲宗母亲朱太妃),作为神宗后妃的遗孀护灵驾于后。韩绛迎罢灵驾后,得知德妃还在后面,便不顾衰老之躯,又向前奔走数里,跪拜相迎。事过月余,德妃同高太后叙话时说了此事,并赞扬韩绛对皇家的恭敬。太后说:“韩绛今年73岁了,他是先朝老臣,作过宰相,政绩卓著。从情理上讲,你应该登门看望他,以表示对老臣的敬重,你怎么可以让他以衰老之躯奔跑着去迎接你,你又怎么能受此望尘之礼呢!”德妃觉得婆母的话有道理,留着眼泪感谢太后的训教。 名满全国的大文学家苏轼,因一首诗作遭到攻击,说他有意诽谤皇帝,并下御史狱将治以重罪。在高太后婆母曹后和高太后称许之下,神宗宽赦了他。高太后临朝,将苏轼调进京师,破格擢升为翰林学士兼知制诰,参决政事,起草诏书。苏轼的试问,盛赞高太后廉洁和对自己的知遇恩德。 高太后节俭朴实,“恭勤俭度前古”。常对神宗比喻:“一瓮酒,醉一宵;一斗米,活十口。在上者要尽量减少浪费,提倡节俭。”高太后衣饰除朝会典礼,在宫中常服用补衣,不用丝绵。宫中膳食,只用羊肉,因为羊吃草,不需用粮食。但牛因能耕田,严禁食用。高太后寿旦,御厨别出心裁地用羊乳房和羊羔肉做成两道鲜美的菜肴,给太后吃,高太后说:“羔羊在吃乳时期,杀母羊取其乳房,羔羊就要断奶饿死。羔羊幼小,烹而食之有伤天理。”即命将菜撤去,并下旨不得宰羊羔为膳。高太后还常到御膳房,视食器刷洗是否干净,并戎以节俭,不可奢侈浪费。 高太后临朝不久,三省具前朝例,上奏章请“加恩高氏”,给太后娘门高家族人封官晋爵,高太后不仅坚辞罢去,而且还将先朝定给高家的私恩赏赐减去四分之一。 《宋史载》:高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安,杜绝内降侥幸: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元祐八年九月病故,享年62岁,朝野哀痛。葬河南巩县宋陵。至南宋时,宋高宗鉴于宣仁太后保佑三朝,临政期间严绳娘门高氏家族,高家虽功高而班秩不显,遂褒陆后家,赠太后生母曹氏夫人为魏、鲁国夫人,地高士逊、高士林及高公绘、高公纪皆追封王,擢从孙高士则为节度使。其他高家受恩这,又十余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