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宣汉太平寨
释义

太平寨拔地耸立在达县、宣汉、通川区三县交界之处。海拔760余米,在一块盆地间巍峨壮观,山顶四周由两层陡峭的石岩构成,两层之间约50米高。惟有四道(东、西、南、北面)山门可上。山门狭窄,被石头紧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整个寨子成扇形,寨上田土丰沃,果树茂密,耕地近400亩。因此,太平寨被誉为名震川东第一寨。

一条窄窄的土路,从石壁半崖间经过,慢慢爬上太平寨,俯视陡峭的上山石阶,顿觉遍野赫然明朗。淡淡薄雾、缥缈轻飏,古朴房舍,静寂无声;鸡鸣隐约,犬吠清脆,飞鸟嬉戏于柔弱的雾纱间,一棵棵桔树藏匿于葱郁林木中,鲜亮的果实缀满枝头。寨上地势呈浅丘形状,厚厚黄土润石子,块块泥土育丰谷。在探访之中,与川东白莲教一脉相联而不可分割的缘由何在?流传民间的悍城寨(汉城寨)又是为何?隐藏的风物风采中,在第二层悬崖上曾有卧佛和弥勒两佛又是为何?有关太平寨曾为达州迁治的隐秘,能否浮出水面?现在的寨名是何年更名的?

太平寨:川东白莲教民血浸的悲壮

据《白莲教起义始末.清中期川东北》史料记载:震慑清朝“白莲教义军”的八大主力,其中五支主力都产生在巴山南麓。而达州为“青号义军”,爆发地又在达县的亭子镇。太平寨,与达县的亭子镇唇齿相依,一条明月江缓缓流淌而去。在两百多年前,此寨便是寨下周围数十之地乡民们信奉有神灵出没的大山。

享誉清朝的川东白莲教领袖——徐天德,出生于寨下的现亭子镇官田坝村,少时随父亲徐文上山打猎,练得一身功夫,仗义素蔬财,待人和气的性格传遍百里,被达州知府戴如煌招为一名捕快头目,目的借他武功“缉拿教案”,早已秘密加入白莲教的徐天德趁机爆发起义。在嘉庆元年(1796年)九月十五日,他首举义旗,组织教徒在太平寨山下的亭子铺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总坛设在太平寨)

沿东门一坡陡峭的石梯而上,离寨门10米左右的一面光滑的石壁上,留有一行墨色很浓的字迹:徐天德乃叛逆应诛之。虽未留下书写时间,以此想象嘉庆派重兵剿杀白莲教民于太平寨的血腥场面,也由此溯源到太平寨与川东白莲教起义是一脉相承的,当徐率领教民起义的第二天(1796年9月17日),东乡县(今宣汉)东林河白莲教首刘学书也发动起义,20日该县教首冷天碌与弟子王三槐、刘朝选等号众数千人在桃花坪(今桃花乡)的连花沟起义,24日,太平县(今万源市)教首殷成富、冯升等在石坝溪起义。三县义军相距很近,听候徐天德指挥,起义迅猛燃遍巴山南麓。朝廷十分惊慌,派兵剿杀,徐天德等各路义军依靠太平寨,官兵的数次围剿未果。于是他率义军下山,转战数十地区,与清军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反抗斗争。据《达县志》民国版记载:达州于嘉庆(1803年)6年11月16日升州为府,嘉庆皇帝亲赐府名“绥定”,并御笔亲书刻于城头。其意思是达州白莲教领袖徐天德部被全部歼灭,达州已经绥清安定。

太平寨:历史遗迹中的风物风采

寨上北面的顶端,曾是文昌宫,现为太平寨小学旧址。一堵高约7米,宽约22米的墙面,斑驳的石灰颜色,以坚固神态屹立。打开破败的木门,幽静的小院中,芳草凄凄,一棵苍翠的桂花树,枝叶繁茂,清香隐隐弥漫;两边是青砖和木料修建的教室,低矮而灰暗的门窗下,一根根石条上布满清晰可见的文字。而正面高约6.5米的木架房,柱头与排扇之间皆涂上赫黄色颜料,古朴典雅。木板壁正中的神龛痕迹,依稀可辩;而排扇之间相互构建的穿木上,模糊的字迹是正房在修建落成、抛粮挂红的日期。

徘徊在夷为平地的操场上,细看四周用石料垒成的这块香火袅袅的庙宇,石头上的錾子纹路,线条精细流畅,镌刻的各种图案,以及在石条之间夹有青砖(推测为清末时期浇制)。据当地人讲: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曾有一位远游于此的李姓先生,被当地发财人冉家挽留于此,教了近十年的私塾,下山之后,据说去了台湾。解放初期开始修建了这所学校,目的是为了寨上两个队的孩子就近上学读书,到了七十年代未,寨上一些人渐渐下山择地而居,孩子也就到村小读书,学校只好奉令停办。

离文昌宫遗迹不远的一套三合院,除堂屋和两边正房的面壁是木料构成之外,其它几面全是石条堆码,用围石条砌成的拱形石门,制作精细,整洁光亮。屋脊梁上用黑瓦砌成的龙凤呈祥的图形,残留的痕迹中,不难看出当年的房主的身份和地位;从地坝上堂屋的十一步长约3米的石梯,全是完整,并未粘接,精巧的石工手艺,十分讲究的做工,尤其是方形方孔凸形图案,可以上溯到宋代的文化背景。从目前寨上的一些院落来看,三十余套房屋,全都是一种古朴形态,既无一间现代楼房横插期间,也未有铝合金玻窗夹在面壁之中。大都保存着原始的模样,木柱木壁木窗的破败痕迹十分的浓厚,乃至于凸凹不平的地坝,也未用过一张石板进行替补,裸露着斑驳的裂痕。

顺着一条小路,拔开丛生杂草掩盖的一块块石头,站在一个山凹处,一个圆形的坑状痕迹隐约可见,此地就是嘉庆*****白莲教起义教民的万人坑。带路的老人,用力翻出几块屠杀人头形状的石头,虽然痕迹苍凉,大刀的声响,血腥斩杀的悲壮情景,在心头翻滚。与之相隔约200米远,赫然在眼前的一块约200平方的石板,平整洁净。自上个世纪初到八十年代末的30多年间,大石板是寨上举办一些活动的重要场所,据说当年红军上山驻扎时,经常在此练兵、开大会或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太平寨:世外纷乱中的喧闹与繁华

太平寨地势险要,位置独特,避乱藏身,衣食充沛,寨上和寨下的当地人都这样说。

七十五岁的冉姓老人,说起从祖辈们口中传出的趣闻轶事:这山上的冉姓是整个山寨的旺族,长居于此,以耕田种地为生,渐渐成为寨上的发财人,后来又有人在外做官,代代世袭为这个山寨的“寨主”,把持着这个山寨,直到清末民初,太平寨的名气响遍川东。此地成了“躲匪”、“躲富”、“躲债”、“躲灾”的安全之地。不少外地的富豪恶绅们,携着家眷或财物纷纷投奔而来。远有湖南、湖北、贵州、万县、广安,近有开江、宣汉、万源、通江等人。说到高兴处,冉姓老人迅即背诵出刻在南门石崖上,一位名叫岚德泐遗游人留下的一副对联:太平崮砦川东有双同天地共存;卧佛罗汉蜀中天二与山河并载。随后,他又说出另一首诗:太平孤垒天陶砦,环市关奥地隘开,胜迹轶事和萧史,平添笑谈传如来。

光绪九年(1883年),寨上寨下商旅往来繁华,卖盐、卖米、卖肉、卖煤、卖杂货等,山寨上热闹非凡。离南门约200米的一套较为完好的老院子的左面,原是一套修得很漂亮的房子,三间一楼一底,被称为“公房”(设有茶馆、饭馆、烟馆、旅馆),虽然早被撤掉,从残留的遗址两侧,依旧可以看到当年造房的屋基。走过一条窄窄的原是小街的青石板,踏在现是一条宽宽的土路上,是当年直通三庙的必经之路。当年的打情骂俏、杯盏交错的热闹情景,渐渐清晰起来。自那时起,山寨也越来越开放了,山寨上的一切活动不亚于山下的场镇。周围几十里远的人做起了山上人的生意,往来留宿或暂住的客人也很多,寨上冉家的族长为了大捞钱财,大开山门,凡是三流九教、各色人等,来着不拒,狂敛安全保护费和地皮费,把山寨弄得个热闹喧天。听说那时每天在公房的小街上杀一头猪,把肉都要买得干干净净。到了1934年初冬,红军上太平寨打垮了寨上富豪劣绅组成的 武装,*****了一批藏在寨上的恶霸乡绅,此后,寨上才渐渐恢复平静。

太平寨:绚丽多姿的十湾、九梁、八大景

隐埋于太平寨上的风物风采中,鲜为人知的风光景色,既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像一块块多彩的珠宝镶嵌在寨上。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细细察看了十湾:底(方言读dia)湾、斗地湾、魏家湾、上篼(头)湾、梓桐湾、大湾、门口湾、曲家湾、棕树湾;九梁:灰篼梁、瓦子梁、阴大梁、字库梁、黄泥梁、古锣包梁、寨子梁、屋架梁。八大景:太平寨好像一条船,玄主殿内出灵签;洗马池里水不平,燕子口内出青烟;望龙嘴上观星斗,大堰能照半边月,石人对看冒火山,卧佛静坐悬崖边。

太平寨:川东第一大卧佛亮相深山

由两层悬崖峭壁环绕而捧起的太平寨,在北门、东门(得胜门)紧依的二岩之间,约400米处的两尊巨大的佛像鲜亮开来,右边的卧佛长约25米,高约8米;左边的弥勒高约8米,宽约8米,一笑一乐,各具光彩。卧佛形神高贵、睡姿安详;弥勒笑容可掬、气质华贵。两尊佛像在数十里远方能清晰可见。

两尊佛像依据石壁取材,精雕细刻而成。据说:这两尊佛像早年就有,长与高不足3米,于何年雕刻,无人知晓。在川东白莲教教民起义期间,此地香火旺盛,住在山下不远的徐天德,以及徐之父已秘密加入白莲教,号众教民,悄悄化缘集资有过修缮,也不过是进行一次重新“穿衣”,目的在于宣传白莲教,聚集教民于佛前,讲授传诵白莲教经书,坚定白莲教民的信念。后被当地乡绅发现告发,官府派兵前来进行过破坏,直到川东白莲教被宣告*****后,卧佛越来越破败不堪,以后便无人提及修缮之事。

庄重静坐在太平寨二岩东、北面悬崖上的巨大卧佛和弥勒佛,覆盖了远古传说和沉淀的烟云轶事,作为斥资33万元扩大建造的李德华老人,就是当年在寨子上教过私塾,现居台湾。他为何如此热心投资呢?笔者从周姓老人口中得知:他也是受已故父亲的嘱托,要了却他父亲的一位好友李德华的一个心愿,要帮李姓老人完成有生之年,重塑两尊佛像的愿望,2003年初,周姓老人接到台胞李德华老人的信函后,才动手修塑。经过四年时间的细心构思和打磨,近期才竣工告成。在卧佛之侧留有台胞李德华老人亲笔书写的手迹。沿悬崖陡坡间的荆棘向前穿行,约550米的石壁上刻有来自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十余省市游者的墨迹达80件,有的笔力遒劲,有的刚柔相济,诗、词、歌、赋等形式多样,体裁十分丰富。另有“勇者乐山,智者乐水”八个大字(高约3米),镌刻在悬崖陡壁上,尤为鲜艳而显眼。

素有“华山一条路”的得(方言达)胜门——东门,约800余步石阶直插山门,在半山腰的400余米屹立着一尊古坟牌坊。气势浩大,庄严肃穆。查看墓碑,修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679年)。不知坟主姓名,老家就是太平寨。据说:此人在外地为官,因病去世后,后人不远千里要运回老家安葬,当众人抬着灵柩走到半山腰时,木杠突然断裂,落地的灵柩被黄蚂蚁层层包围,无奈之下,只好就地埋葬。从记述的文字和建造工艺分析,可以旁证出山寨上的香火繁衍是顺利的,整个家族也是兴旺发达的,曾经有过的辉煌不少于1000年,与现在山寨上仍是冉姓最多的人口连在一起,虽不能证明“宋元靖康年间,迁州治于城东五十里捍城山。”但这块远离城市而以独特的地貌地形环境,久居于山寨上的一代代人,过着 “太平”生活,是可以肯定的。

拂去历史烟云,有关达州迁治太平寨的史籍,从东汉起,达州地域的复杂和宽广,现在境内的不少乡镇都曾有过建官衙门的记载,此地曾作为远古官府选作“陪官衙门”的推测是有几分道理的。

太平寨:达州迁治痕迹迷雾甚多

据《直隶达州志》载:太平寨(捍城山)在州东西五十里,石岩峻岭,环绕为城,周回九里十八步,前宋兵革迁治于此山。《民国达县志》中找到痕迹:旧志云,达县旧为土城。在宋和靖康年间,迁州治于城东五十里捍城山的吗?。

但在进一步查阅推算年代中,疑点在于,一是宋和靖康年间,金兵尚未入川,蜀川有十几个州迁治,大都是蒙古兵南下入川时,何其达州先于其他各州而迁治于太平寨筑城置衙门呢?二是在公元 1243年,以合川迁筑钓鱼城时间推测,志书上所谓宣和靖康年间乃公元1126年。另据《达县志》记载,宋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扫荡达州。其间相隔100年左右,在蒙古兵南下一个世纪前,达州已迁治太平寨(捍城山)吗?

寨上有三处较高的平地,当年建造的文昌宫、关帝庙和玄祖庙荡然无存,但三座庙堂威严庄重的踪影和残留的痕迹,依稀可见,从夷为平地上的石头瓦块可以看出一点线索,尚存于原址的玄祖爷塑像,头部曾遭到破坏而重新进行焊接,而文昌宫现为太平寨小学校校址,关帝庙遗址上的两尊石狮完好无损,静坐于此。现摆在关帝庙前的一个大石碾遗迹,直径约5米,可以认定当年山寨上养活众多人口。三处庙宇紧紧相依,为何又是独立的?按封建理论,三位神灵不能携手并列,个中缘由是玄爷代表统治阶级,而地处正中位置的玄祖庙堂,可以证明当年此地曾是官衙建置之地。

初冬的山寨,时过中午,迷雾才被阳光捅破,洒满整个山寨,笔者来到一个地名叫衙司的地块间,据冉姓老人讲,此地可能是州署所在地,细看周围环境,一片田畴层层叠叠,不像官司衙之地,也许年代久远,相传有误,离传说州署之地约130余米远,一口长约50米,宽约30米,深约10米左右的水塘,有地下水溢出,碧水清清、终年不枯,现名为洗马池。

目前寨上的七口老井,从未被旱干过。要说那口最大的水塘——洗马池,已利用为水力站。充沛的水源,养活3000人左右是没问题的,从堆垒在这口水塘里面的石料,外四周垒筑的石头来看,不惜成本的加固保护,或许只有官府才会斥资修建。由此推测当年的州官在迁州治的选址,应当是非常谨慎的,考虑要容纳众多官兵的地方,水是主要的,再是有丰沃的良田作后盾,囤积粮草,供养官吏和兵丁饮用,还为军马洗澡等相应问题,由此应证古代官僚忌讳:不患缺粮,只患缺水。上世纪60年代初,在“破四旧”那段时期,一位冉姓农民在刨地时,从玄祖庙基石下挖出许多散埋的方孔铜钱,铜钱的直径约两公分,上面铸有“崇宁通宝”四字(崇宁是宋微宗赵佶的年号),字痕清晰可见。发现这些出土并记载有年代的钱币,虽不能作为揭开造治于此寨的依据,也足以说明“悍城寨”之名,与此无关。比较原读音叫“汉城寨”而言,从代代相传的口误中,若追溯到汉朝的话,更无依据可考。若把时间推向唐朝,历史时期的长蛇县(今开江回龙)大窦山李靖垭有李靖坟与太平寨相距40里左右,在查阅中也无说法。

此寨偏远,独具特色,安静于深山,无战火伤害,当地百姓自给自足,无忧无虑地繁衍生活。而寨上的老人据传说,给予的解释是,许是千年以来,寨上均为当地汉族人世居之地,先祖们凭此富饶险要之地,完全能抵御少数民族的侵略,湖广填川也未祸及到此寨的百姓。站在山顶,环顾左右山川,一座雄壮突兀的太平寨,透过历史风烟,谛听千年的盛世歌谣,揭开弥漫的层层面纱,让太平寨显露原形,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俯瞰远山,夕阳洋洋洒洒铺满山寨,沿一条机耕小道下山,山寨远古的影像渐渐皈依在平静的心绪里。(作者:杨建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