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宣汉红军公园 |
释义 | 巴山红军公园,原名项山公园,位于宣汉县城东郊,面积300亩,三面环水,形若半岛。公园依山就势,栽花种树,建阁筑楼,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幽雅宁静。该公园既有山区公园建筑的疏朗粗犷的特色,又不乏精致秀雅,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和节假日人们休闲,陶情怡志的好去处。 基本信息巴山红军公园由两条逶迤相遇的山脊构成。沿最东的山脊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维舟将军跃马挥戈,驰骋疆场的大理石塑像,背景衬托以宣汉儿女踊跃参军、支持红军、英勇奋战的群雕。主体与背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为人们展现出一段血雨腥风的的历史。伫立仰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人们仿佛看到了70多年前,英雄的宣汉人民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勃勃英姿,隐约听到了州河沿岸一片“打土豪、分田地”的怒吼…… 雕像背后不远处,耸立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碑高13米,碑顶雕塑着鲜艳的红军战旗,碑身正面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成立纪念碑”16个大字熠熠生辉。曾在宣汉战斗过的许世友、张爱萍、王波等老红军战士也欣然题了词。纪念碑高耸入云,四周松柏环绕,鲜花簇拥,异常庄严肃穆。数万将士用血与肉凝铸成的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着宣汉人民团结奋斗,奔向幸福的明天。 穿过一片梅园,绕过虬曲盘柯的梅枝,呈现在眼前的是高扬着“反清”大旗的东乡白莲教义军的群雕,与不远处的“巴山秀才”——清代抗粮英雄袁廷蛟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玻璃钢塑像相映衬,展示出宣汉人民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 园内的王维舟纪念馆是巴山红军公园的“灵魂”。王维舟纪念馆建于1983年,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已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由陈列室和红军碑林组成,占地3670平方米,展线长2747米,三级台阶式园林建设,四季叶青密茂,繁花似锦。碑林嵌竖有各个时期镌刻或复制的石碑300余通。其中有王维舟在辛亥革命时期任护国军、靖国军营长、团长和边防司令时,因所部军纪严明,百姓安宁,深得群众拥戴,东乡、万源等县民众为他树立的“兆民赖之”、“东乡屏障”、“除暴安良”、“爱国爱民”等德政碑。土地革命时期,宣传马列主义、党的方针政策、红军纪律和打土豪分田地、反对刘湘六路围攻等红军石刻标语口号近百幅。上世纪八十年代徐向前元帅为纪念王维舟诞辰百周年题写“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张爱萍将军书赠“创建川陕功区英勇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魏传统题书“来自人民为人民,永远巴山鱼水情,先辈开基遗爱在,后昆奋建两文明”等赠言、墨宝、诗词,镌刻成石碑屹立馆内,庄重夺目。陈列室内陈列图片资料135幅,王维舟同志生前用过的遗物和其它革命文物129件。王维舟纪念馆的建立,使宣汉人民有了凭吊革命先烈,抚今思昔的活动场所,纪念馆被誉为巴山老区继承历史遗产,弘扬革命精神的一块红色阵地,20多年来,共接待本县和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群众达240万余人次。原南京军区司令员、上将向守志1990年11月回到家乡,在参观纪念馆后,亲笔书写了“九州春色彩大地,四化宏图壮古今”。老红军张爱萍、刘华清、杨国宇、王定国、王定烈、李永悌、徐思顺、贺长清以及老领导乔石、冯元蔚、天定、杨超等参观纪念馆后都留下了他们珍贵的墨迹和佳句。 其他信息登临巴山红军公园最高处,极目回顾,草木葱茏,繁花似锦,石梯纵横,令人心旷神怡。脚下前河、中河、后河三汇集,犹如一根玉带飘动。江口电站即在此拦河发电。库区水域宽阔,绿波荡漾。上下游动的汽艇和船舟,两岸的果林、花丛也尽收眼底,呈现出多幅风景画卷。巴山红军公园与江口电站库区既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又互相补充,彼此烘托。 整个公园地势开阔,坡堡沟坎,交错杂陈,颇具山区特色。在坡堡上,你可以目睹步月亭、迎旭亭、爽心楼等古色古香的风姿;在沟坎里,你可以领略花卉馆、花架廊、荷花池等五彩缤纷的情趣。漫步公署里,山坡上,树丛中随处都有供游人休憩的石桌、石椅、石凳。石桌、石凳大都用水泥摹仿树墩浇筑而成,几可乱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