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许英魁
释义

许英魁,临床神经病学家和神经病理学家。致力于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多名临床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人才。以严格、严肃、严厉而闻名。他发表的《一氧化碳中毒时大脑皮层下脱髓鞘的病理表现》为神经病理学的经典著作。

中文名:许英魁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05年7月12日

逝世日期:1966年9月21日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

代表作品:《一氧化碳中毒时大脑皮层下脱髓鞘的病理表现》

简介

许英魁(1905-1966)神经精神病学家。奉天(今辽宁)辽阳人。1934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38年赴德国、美国、英国考察。1939年回国。曾任北平协和医院助教、北平大学医学院教授。1943年在北平大学医学院创建了脑系科、神经、精神病房及实验室。建国后,历任协和医学院教授、协和医院神经精神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神经精神病学专题委员会主任委员。

生平概况

许英魁,1905年7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一个地主家庭,祖籍河北省饶阳县。祖父务农,家境贫寒。祖父死后,父亲借官费葬父,因无力偿还,遂潜逃至辽宁省辽阳市,跟随皮货商学手艺。后借钱自己开业经营皮货铺,家境逐步富裕,在当地购置田地200余亩。父亲认为自己没有读书,地位低微,所以,嘱许英魁一定要刻苦读书。许英魁7岁上小学,学习确实刻苦、努力,一直名列前茅。小学毕业后曾学师范一年,以后又考人天津南开中学。

他在南开中学上学时受校长张伯苓爱国思想的影响,曾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的游行示威。中学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后人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绩优良。毕业后留校任住院医师和助教(1934~1938年)。他在系主任美国教授雷门的指导下,研究放射线对人脑血脑屏障的影响、放射线对人脑的远期损害、一氧化碳中毒时皮质下白质的脱髓鞘改变以及重症肌无力等,在神经科和神经病理方面获得初步成就。1938年,系主任送他到德国慕尼黑精神病研究所进修神经病理。慕尼黑是当时欧洲大陆神经病理传统的中心之一,他潜心钻研各种神经病理的包埋、切片和染色技术,包括氏银染色法和神经元纤维染片法等。由于他基础扎实,又勤奋好学,9个月就学完了一年的课程。1939年6月转至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林学院神经外科继续学习脑瘤的神经病理。

1939年10月,许英魁从大洋彼岸归来,轮船抵达上海港。不料因没有向日本国旗脱帽鞠躬而被日本侵略军打了一耳光,他深深感到当亡国奴的耻辱,这同时也成了他日后精神抑郁的开始。

1939年10月至1942年1月,许英魁任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讲师和襄教授,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关于颅内原发性肉瘤、脑囊虫病和急性脊髓灰质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急性脊髓灰质炎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和维生素缺乏时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等多篇论文。这些论文资料完整,观察仔细,论证有力,结论令人信服,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奠定了许英魁在临床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中的学术地位。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北京协和医学院被迫停办,他全家的生活顿时陷入极为窘迫的境地。半年过后,他被北京大学聘任为医学院神经科主任、教授,并兼任北平市立精神病疗养院主治医师兼医务主任,直到1948年。

1948年协和医学院复校,许英魁于1949年5月重返母校任神经科主任。在4年内由襄教授、副教授升任教授。到任后,许英魁致力于学科建设,聘请在神经科颇有造诣的一批学者到协和任职,使神经科由复校初建时的3名医师发展到1966年的18名。由于身负科主任的重任,再加上繁忙的医疗、教学任务,他主要精力在于指导年轻医师,因此,发表的研究论著不多,主要有吉延—巴雷二氏综合征(曾译格林—巴利综合征、貌似脑血管病的颅内肿瘤、球后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垂体瘤时的视野变化等几篇。由于他善于把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病理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分析和思考,所以能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如结合临床病理讨论分析中国多发性硬化的病理特点主要不是硬化而是坏死、软化灶。

1955年他被选为《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总编辑;1956年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神经精神科主任委员;1961年,又任卫生部临床医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他还是卫生部保健局的顾问。

许英魁潜在的精神抑郁症时时发作,1958~1960年他整整治疗和体养了两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协和医学院的学生当作“反动学术权威”批斗,身心遭到极大的摧残,精神抑郁症复发,1966年9月21日跳楼身亡。

神经病理学

1936年,在Lyman的指导下,许英魁选择3名年轻的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深部X射线分6个放射野照射,剂量为180~270皮肤红斑量,脑组织的平均照射量为400皮肤红斑量,分3天照射完毕,然后测定照射前和照射后2.5,4.5,6.5,8.5和10.5周时的血与脑脊液中溴剂、糖和氯化钠的含量和血/脑脊液比率,发现照射后4.5周和6.5周时溴剂比率降低,而糖与氯化钠增高,这说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有了变化,这一变化到10.5周中止。为了进一步观察放射线主要损害哪些部位,在2例患者于照射后17.5和19个月分别死亡后,作了尸检。结果发现脑内有许多坏死灶,而血管的病变十分明显,这包括血管纤维化,血管壁和邻近脑组织内有血液成分沉积,血管弹力层有脂肪组织浸润,内膜中,甚至管腔内出现有泡沫细胞等等。这些病理变化说明放射线对人脑的损害主要通过血管的损害而致。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论点,即放射线照射人脑时应当选择最合适的放射剂量和放射野,以免造成脑组织不可回逆的损害,这对以后开展深部放射线治疗脑瘤时的防护提出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

一氧化碳中毒时,苍白球前部软化过去被认为是最典型的病理变化,但是这一观察所见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中毒病人经抢救后好转,但隔1~2周又恶化,而且可能死亡。1937年,许英魁对2例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症而死亡的患者进行尸检,发现脑的各部分都有病变,包括脑水肿、缺血、梗塞、软化等,但最突出的改变是皮质下白质的弥漫性脱髓鞘斑以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但没有苍白球的软化。他指出,这种脱髓鞘病变可能为一氧化碳直接侵害或为缺氧的结果,今后凡是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患者,应当多注意深层白质的损害。这一结论奠定了一氧化碳中毒后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为临床抢救这组危重病例提供了科学依据。当论文在1938年第61卷英国著名的神经科杂志Brain(《脑》)上发表后,引起国际上很大的注意,并被后来许多国外教科书所引用,成为一氧化碳中毒病理变化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在这篇论文的启发下,后人才对这类重症一氧化碳中毒者使用激素、高压氧舱试图逆转病理变化。

1940年,在美国的(《神经精神科记事》)第43卷第901页发表了许英魁在芝加哥大学布林学院的研究成果。他通过4个典型病例的临床病理观察,指出颅内原发性肉瘤可表现为4种形式:①脑膜肉瘤病;②小泡状肉瘤;③纤维肉瘤;④周皮性肉瘤。经过详尽的病理检查,他发现颅内原发性肉瘤来源于结缔组织,特别是软脑膜。肿瘤主要沿着血管周围和软脑膜腔扩展和蔓延,虽可被神经间质所分隔,但周围没有包膜。他强调指出,这类肉瘤不形成网硬蛋白,所以,用染色法来显示网硬蛋白是区别肉瘤和健康脑组织的基本方法。这篇论文显示了许英魁在神经肿瘤方面的功力。他提出了神经肿瘤中少见的原发性肉瘤的起源和蔓延方法,又一次为国际社会所瞩目。论文图文并茂,并有动物实验对照,这说明了他在神经病理方面扎实的基础和独到的观察力。

1942年,许英魁在美国(《神经精神科记事》)上发表了13例继发性维生素缺乏时人类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这13例都是中国士兵,长期患痢疾和结核病,继发复合性维生素缺乏症。通过病理检查,他发现B族维生素缺乏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神经变性过程,感觉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同样受累。维生素B1缺乏症的病变主要位于周围神经,而烟酸缺乏症的病变主要位于大脑锥体细胞(氏细胞),所以,整个病理改变的特点是:维生素B1缺乏症时的病变呈向心性,由周围向中枢发展;而烟酸缺乏症时的病变却呈离心性,由中枢向周围蔓延。在周围神经中,神经干和根的损害以感觉神经为主,远端重于近端。在脊髓中以后柱,尤其是薄束的损害为主。文章最后指出,维生素缺乏症不仅见于摄入不足时,也可见于吸收不良和长期消耗,而需大量补充者,所以,在有慢性病的情况下,应当补充大量维生素。这篇论文阐明了维生素B1和烟酸缺乏时神经系统病变的特点,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它不但对神经科医师有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内科、传染病科医师具有启发作用,使他们认识到在内科病和传染病时,应重视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出现和治疗。

1941年,有位10岁的美籍德国女孩因高热、头痛、呕吐住院,脑脊液的白细胞数为820/mm3,其中97%为中性多形核白细胞。住院第2天,上肢发生软瘫,患儿被诊断为急性脊髓灰质炎,第4天死亡。把儿尸的脑和脊髓的浸出物接种到小白鼠、大鼠、家鼠、兔、豚鼠脑内均告失败。以后接种到恒河猴脑内,接种后第5天,猴发高热,左上肢软瘫,第7天全身瘫痪死亡。小孩和猴的病理检查证实了感染不仅限于脊髓前角细胞,也见于神经节、延髓、桥脑、中脑、小脑和大脑,灰质损害重于白质。为了与乙型脑炎、风疹脑炎和马脑炎进行鉴别,许英魁提出下述5点:①炎性渗出物中以中性多形核白细胞为主,腰段脊髓脊膜的炎症反应最严重;②中央前回的巨锥体细胞受累很重;③脑干的颅神经核受累很重,但黑质受累相对较轻;④间脑的炎症很轻;⑤氏体和黑质无损害。这个病例是经过动物接种病理检查证实的急性脊髓灰质炎,人和猴的病理检查基本是一致的,这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病理证据和说明,在40年代是相当有水平的一份报告。

临床神经病学

许英魁从30年代到50年代还陆续发表了许多论文,这些都是国内首次报道的病例。

1937年,他报道一例28岁家庭主妇,表现为四肢无力,咀嚼和吞咽困难,症状晨轻暮重,越活动越加重,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经用麻黄素、毒扁豆碱后症状改善后出院。1941年,他报道一例29岁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无家族史。注射高渗葡萄糖可诱发瘫痪发作,在注射高渗葡萄糖的前、中、后测血钾,结果显示低钾与瘫痪发作有关,而补钾可缩短瘫痪时间。

1941年,他报道用苯妥英纳治疗癫痫大发作患者6例,剂量0.2~0.4g/d,5例有效,效果超过苯巴比妥和溴剂。

1955年,他报道11例吉延-巴雷二氏综合征,指出四肢对称性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较轻,反射减退或消失,无锥体束征是本征的临床特征,而脑脊液的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可帮助确诊;在病程中应注意呼吸肌麻痹的发生。

这些临床病例报道对神经科医师有重大的教育意义,他们可从中汲取教益,以丰富自己的医学临床知识。

许英魁认为:一名好的临床神经科医师必须把神经病理学的知识充分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去,他始终如一地结合神经病理来进行临床分析,他诊断时定位确切,定性考虑细致。50年代时,中国脑血管造影术开展不多,对颅内血肿的部位、深浅、大小主要依靠临床判断。许英魁为神经外科所作的血肿定位,误差不超过1厘米,所以,他深受神经内、外科医师的尊敬和信赖。

他对多发性硬化病理的观察(如认为坏死较硬化突出),比日本学者报道的早了10多年,且后来这些病理现象被证实是亚洲型多发性硬化的病理特点。这说明他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精确而细腻,确有独到之处。

人品和风格

许英魁从小勤奋好学,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崇尚细致观察、实事求是、严谨严密。扎实的基础,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恫察力,都是他取得成功的因素。对待下级医师,许英魁历来以从难从严而著称。作为神经科主任教授,他每周查房一次,要求住院医师报告病历,不准超过500字,且要求文字简洁明了。讨论中引导主治医师、副教授各抒己见,充分发言,然后自己作总结。他对不切实际、夸夸其谈的空洞发言常常给予严厉的批评,不留情面。由于他思考慎密,条理清晰,诊断令人信服,因此,下级医师每次参加他的查房后都感到收获很大。

作为《中华神经精神杂志》总编辑,他对稿件的处理十分认真,常常逐字逐句地修改,他认为年轻人写篇论文不容易,不能轻易退回去,要尽量设法让他们修改好了发表。

许英魁的医德医风高尚,在协和被日军占领期间,他宁肯吃窝头、咽咸菜,也不愿挂牌行医为日本侵略兵服务。他对高级干部和普通老百姓的诊治一视同仁,街坊邻居生病,他义不容辞,从来都免费诊治。不少患者治愈后为了表示感激之情,给他送来礼品,他总是千方百计地退还。

许英魁除了工作之外,别无嗜好,他很少听戏、看电影。每天黎明即起,伏案看书,夜间仍挑灯攻读和写作,数十年如一日。他有个愿望,准备写100例临床和病理结合的案例分析,以供后人参考,可惜壮志未酬,即已过世。

他的婚姻由父母包办,妻子比他年长4岁,又是文盲,但他从不嫌弃、夫妻相敬如宾。他对子女要求严格,他最宠爱的小儿子脱口说了一句轻视掏粪工人的话,被他打了一巴掌。他生活俭朴,不尚时髦,也不讲排场。有一年春节,他请新分配来科工作的住院医师吃饭,每人就是一盘饺子。

人物简历

1905年7月12日 生于辽宁省辽阳市。

1926年7月 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

1934年7月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1934—194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助教、讲师、襄教授。

1938—1939年 在德国慕尼黑精神病研究神经病理科进修。

1939年6—9月在 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林医院神经外科进修。

1942—1951年 任北京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兼任主任,附属医院副院长。

1944—1945年 任北平市立精神病疗养院医务主任。

1944—1966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神经科襄教授、副教授、教授兼神经科主任。

1966年9月21日 因抑郁症发作坠楼逝世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赵葆洵,许英魁.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5,1:115.

2 王积诂,许英魁.关于正确认识某些脑瘤的症状、发病和病程的问题.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59,5∶97.

3 陈亦斌、许英魁.多发性硬化时球后视神经炎的发生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5,9:128.

4 杨蜀莲、许英魁.鞍内肿瘤时不典型的视野缺陷.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6,10:3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4: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