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释义

城市与环境(土木工程)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83年的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科。1988年更名为地理系,2003年撤系建院,更名为城市与环境学院,2011年5月建立土木工程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与土木工程学院合署办公。学院办学条件优良,现已建成水文与地质、地貌、天文与气象、土壤与生物、建筑材料、土工、力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与遥感、测量工程等10余个专业实验室,拥有现代化教学实验设备等固定资产达1100余万元。拥有资料室、阅览室藏书6000余册,各类期刊杂志30余种。

学院概况

1983年创办以来,只有地理教育一个专业(专科),1995年增设城市规划与建设专业(专科),2002年增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专科),2003年地理教育升为本科,2005年同时增设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2010年创办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目前,学院现有地理科学、土木工程(房建和道桥两个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一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近1200人。

学院领导班子求实进取、团结创新,全院教职工勇于开拓、秉承教学神圣、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在学科建设和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学院现拥有土木工程一个重点专业、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岩土工程三个重点学科。2007、2008、2009年科研成果分别在全校排在第一、六、四位,其中自然地理重点学科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学院一直鼓励教学创新,2009年以来连续两年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全省教学技能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学院下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五个教研室,城市环境与生态建筑、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两个研究所。拥有一支学历层次、结构合理的教职工队伍,专兼职教师5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名,博士及在读博士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9人。有2人次荣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有4人次获得“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获得“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1人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获得“许昌市劳动模范”称号。吴国玺、董东平两位教授分别获得许昌学院教学名师称号。先后聘请中国科学院冯玉龙研究员、河南省科学院张占仓研究员、地理研究所冯德显研究员、河南大学秦明周教授来我院讲学。我院与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测地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有较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院注重教学管理与改革,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共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禹州大鸿寨种子植物资源调查及其数据库建立》、《禹州大鸿寨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策略》、《河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等科研项目12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4项,完成地方政府委托科研或技术推广项目2项。主持完成地厅级科研课题50多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2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10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主持或参编出版教材、专著30多部,其中陈兴民、张立汉教授等主编的《地质灾害大百科》、《中华山河志》,李希圣教授主编的《地理学大辞典》均填补了我国地理学辞典研究的空白。吴国玺主编的《区域调查的理论与实践》、董东平主编的《植物与土壤地理学实习研究》开辟了区域调查的实践先例。2005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0篇,被SCI、EI或CSSCI检索的论文20多篇。

目前建设《区域分析与规划》精品课程1门,获得地质学基础、植物地理学、地理教学论等优质课程3门。在建地理科学教学团队1个。积极与地方联合、服务地方经济,相继与武汉中地数码集团、中原建设集团、鸿业集团等8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

多年来,学院积极探索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学生工作思路,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大力倡导教育创新,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把德育放在首位,逐步形成党政共管、辅导员和班导师“两条线”管理、坚持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的学生管理服务体制。形成了教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学风,近年来,学生学习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就业率、研究生考取等指标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伴随着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日臻成熟,城市与环境(土木工程)学院必将会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专业设置

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成立于1983年,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河南省开设同类专业最早、历史最悠久的院校之一。现有地理科学(本科)、地理信息系统(本科)、土木工程(本科,包含工业民用建筑和道路桥梁两个方向)、测绘工程(本科)、建筑工程技术(专科)五个专业。在校生1000余人,教师43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中级职称教师16人,博士10人,硕士22人。

专业目录

专业名称 办学层次 学位类别 报考类别 备注 年招生人数

地理科学 本科 理学 文理兼收 师范类 60

地理信息系统 本科 理学 文理兼收 
 60

土木工程 本科 工学 理科 分房建、道桥方向 240

测绘工程 本科 工学 理科 
 60

建筑学 本科 工学 理科 学制5年,需美术功底 40

发展水平

学院在自然地理、土木建筑方面科研水平位居先进水平。我国著名地质地理学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立汉、李希圣教授在地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先后撰写出版的《地学大事典》、《灾害大百科》、《中华地学通志》、《中国山河全书》等大型著作,在我国地学研究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的张立汉教授主编的大型基础科学著作《中国山河全书》更是填补了我国地学方面的一项空白,被列入国家重点出版物名录。原院长张本昀博士在GIS等方面取得了先进的科研成果。

学院每年都引进市场最新的教学设备,供学生在教学中实习操作。藏书上万册的专业图书室、计算机中心、电教室、文艺室、实习操作室和实习场地等功能齐备的教学设施,这些都是学生真正学到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强力硬件保障。

城市与环境学院实验室分为土木工程(材料、土工、力学)、建筑学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制图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地图遥感实验室)、测绘实验室和地理科学实验室(土壤、水文与地貌、地图遥感、地质、生物、天文),实验室面积总和为2650平方米。全院仪器设备总价值700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20套,总价值411.4万元;800元以上固定资产404套,总价值299.27万元。现有5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绘图ArcGIS9.0和ArcInfo软件、全站仪、绘图仪、扫描仪、图形工作站、万能实验机、抗压实验机等,另外还有西班牙政府贷款专项实验设备500万元正逐步到位。

目前的实验教学主要分为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两部分。室内实验课有:地理科学的土壤中有效肥料的测定、基本地貌模型判读、地质岩石标本、计算机上机实验、测量仪器的使用以及土木工程实验等。野外主要有:区域经济地理实习(南京、苏州)、野外地质实习(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植物地理实习(信阳及新乡太行山)以及房建和道路桥梁(武汉)实习等。

就业率方面更是连续多年位居学校及同类专业前列,达95%以上。

学院文化

学院学风建设严格,连年考研录取率位居许昌学院前列,在同类高校中也处于遥遥领先的水平。【思 想】 开拓、求实、创新。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地理、建筑专业精英人才。

师资力量

吴国玺教授

主要经历:

1985-1989在河南大学地理系学习,任学习班长;

1989-2004在驻马店教育学院地理系工作,历任地理系教学秘书、地理系副主任、主任;

2003.9-2006年在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攻读人文地理学硕士;

2005年至今在许昌学院工作,历任教学秘书、副院长、院长。

现任许昌学院教授、教学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城市环境与生态建筑研究所所长,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河南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许昌地理学会秘书长。

学术研究

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对实践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入研究,而且取得了专业领域中丰硕的科研成果。主要学术成就: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河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河南省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关系研究》《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机理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GIS的中原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研究》等4项,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地厅级项目《许昌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研究》、《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进程及区域差异研究》、《河南省土地流转的现在问题及对策》、《河南城乡一体化推进机制及对策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等8项。在城市与区域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研究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近5年来共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被SCI、EI收录5篇,CSSCI收录8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3部。

教学研究:

主持完成河南省教学研究项目《地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人才培养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第二完成人)2项,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许昌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一项。主持完成地厅级教学研究项目《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研究》、《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地理实验教学的内容体系与实施路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地理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研究》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篇。

代表论文:

基于Voronoi图的河南省城市影响区研究,CSSCI收录,城市发展研究,2009.1

许昌新区建设的理念及可持续发展规划,CSSCI收录,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

基于GIS的许昌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9.3核心期刊

城市空间演化与中原城市群地域组织研究,CSSCI收录,城市发展研究,2008.2

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分布格局,CSSCI收录,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与发展研究,信阳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调控与绿化配置研究,CSSCI收录,生态经济,2007.9

基于Immune Agent的城市水污染控制决策系统,计算机工程,2009.10,核心期刊

Characteristics of an urban heat island of different underlying surfaces and the assessment of a human comfort index for Zhengzhou,EI收录(第二作者)

Ontogenic Decreases of δ13C in Bivalve Shell: Evidence of Vital Effect,Yan hui, Wu guoxi,li Zhongxuan,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CI收录(第二作者)

获奖情况:

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

河南省城市化的进程、问题及对策研究获河南省社科项目特等奖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推进机制及对策研究获河南省社科项目一等奖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县域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获许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获河南省社科项目一等奖

代表著作:

河南省城市化与区域发展,(第一完成人),西安地图出版社;

区域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第一完成人),西安地图出版社;

综合自然地理学(合著,第三完成人),西安地图出版社;

自然资源学概论(合著,第三完成人),西安地图出版社;

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第二完成人),群言出版社。

学术交流:

参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等主办的学术会议20余次。尤其是中国地理学会于2009年10月17-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活动,吴国玺教授应邀参加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在“人文经济地理”版块“创新城市与区域发展”会场,作了题为《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专题报告,他从学科研究的高度上,考察了城市竞争力,设计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河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判断。

董东平教授

1978.09-1982.07 , 沈阳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科学教育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

1982.07-2003.07 ,许昌师专地理系任教,兼任基层工会主席。

2003.07-至今 ,许昌学院任教,兼任基层工会主席、实验室主任。

其中,1991.07-1992.07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访问学者;2005.03-2005.09,河南农业大学进修学习。

现任许昌学院教授、教学名师,十佳师德标兵,许昌市劳动模范,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河南省地理学会会员。

教学及学术研究

董东平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资源、植物区系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讲有《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地理学》、《生态农业概论》、《教学技能训练》和《花卉欣赏》等专业基础课和全校公选课,不仅对实践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入研究,而且取得了专业领域中丰硕的科研成果。

近五年,先后主持完成“禹州大鸿寨种子植物资源调查及其数据库建立”、“禹州大鸿寨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及其开发策略”、“嵩山种子植物资源数据库”、“禹州大鸿寨种子植物资源及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建设”、“许昌城郊土壤动物类群调查研究”等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其中“禹州大鸿寨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及其开发策略”获许昌市科技进步2等奖。几年来,先后在《植物保护学报》、《生态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CN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1篇,其中“贺兰山西坡植被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嵩山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比较研究”分别获河南省科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个人出版40万字的专著《土壤与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研究》1部,并获许昌学院优秀著作奖。

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生态学概论》课程建设并已通过院优质课程评估;《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正在进行院精品课程申报工作;参加的《自然地理学》课程建设已获得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完成许昌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建设》、《嵩山种子植物数据库》和《许昌郊区土壤动物种群调查研究》等; 主持并完成东校区土壤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建设,目前已投入教学使用。

代表论文及著作

1.嵩山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比较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第2期.

2.河南农田杂草植物区系特征及生态分布.植物保护学报,2008第2期.

3.嵩山与鸡公山、天目山种子植物区系比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第4期.

4.河南天目山森林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林业资源管理,2007第8期.

5.河南嵩山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木本植物区系.林业科学,2009第3期.

6.贺兰山西坡植被群落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生态学报2008第9期.

7.河南野生玉铃花资源及保护与利用研究.北方园艺,2007第6期.

8.河南栽培植物野生种系及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第4期.

9.河南安息香属植物种群特征及应用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第6期.

10.禹州市天南星的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08第8期.

11.河南外来入侵植物区系成分与成灾机制.河南农业科学, 2007第5期.12.许昌市城郊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危害风险评价.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期. 13.许昌郊区不同生境下大型土壤动物资源调查.许昌学院学报,2011第2期.

14.许昌7种生境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初探.河南农业科学,2010第9期.

15.土壤与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07.

获奖及个人荣誉

禹州大鸿寨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及其开发策略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项目,获许昌市科技进步2等奖

贺兰山西坡植被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河南省科技论文二等奖

嵩山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比较研究. 河南省科技论文三等奖

土壤与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研究.个人专著,并获许昌学院优秀著作奖

许昌市劳动模范.2011.05

许昌学院十佳师德标兵.2009.10

许昌学院教学名师.2010,0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