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许兵 |
释义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许 兵, 1934年7月26出生,汉族,江苏兴化人。又名许印官。研究员。 1958年7月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一直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还被聘为咨询专家、客座教授、技术顾问等。工程地质学具有很强应用性,要经常深入工程现场,代表性工程依次为南京长江大桥桥址勘测与研究、西部南水北调引水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新丰江水电站、四川锦屏水电站、国防地下工程地质研究、金川铜镍矿山井巷围岩与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工程地质论证与苏南核电站的区域地壳稳定性的研究、三峡水利工程等约四十余项重点项目,从“六五”到“八五”期间还分别承担国家攻关项目的任务,如煤与瓦斯突出构造地质标志的研究、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的研究、冶金矿山深凹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的研究;近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典型的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和面上项目——矿山地质模型、采动效应和工程地质动态评价系统的研究等;此外,还参与或组织咨询、论证与鉴定的工程近百顶。如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和大柳树坝址工程地质论证等。尤其是在金州矿山工作的十几年间,取得系统成果,获得多项奖励(其中特等奖1项)。在大量工程的科研实践中,与同事们一起创立与发展了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的新的分支学科“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该学科最鲜明的观点是,岩体是具有结构的;岩体结构控制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岩体变形破坏机制与基本规律等,即结构控制观点,为阐述这些观点,共发表论文近60篇;出版专著4部,主要有《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理论与方法》、《黄河黑山峡河段大柳树坝址工程地质专题研究》、《长江三峡工程工程地质力学研究》与《中国露天矿也坡稳定性研究》。以上大量成果,共获奖近10项,如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及部委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等。工程地质又是门经验性的学科,实践十分重要。系统总结有关成就与成果。成功经验:要想做一番事业,必须作到:(1)抱负;(2)执著;(3)把握方向;(4)脚踏实地,深入现场;(5)老老实实的态度;(6)勤思考;(7)善总结;(8)重验证。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根据自身特点、学科特点,掌握大方向;重视基础,重视与工程的紧密结合。 2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许兵教授,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四川省钢琴学会副会长,硕士生导师。多次担任国际国内钢琴比赛评委,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曾赴俄罗斯、日本、乌克兰、台湾、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并在国内外钢琴比赛中获奖,曾荣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3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文广新局副局长许兵,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文广新局副局长。 分管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行政效能建设、法制、劳资、国资、信息、保密、档案、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文化遗产工作。分管文化文物科、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协助韩际舒同志分管办公室(纪检监察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