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许堡乡 |
释义 | 1 山西大同县许堡乡许堡乡为地名,我国同名乡镇主要有:山西省大同县许堡乡,全乡共辖19个行政村,5438户,16737人。全乡国土面积228.7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许堡乡,位于呼兰区城北22.5公里,全乡面积180平方公里,总人口28615人。 中文名称:许堡乡 行政区类别:乡镇 所属地区:中国山西 面积:面积228.7平方公里 人口:总人口16737人(2007年) ◎ 1、山西省大同县许堡乡◎ 简介许堡乡位于大同县县城东15公里处,东与阳高县相连,南与浑源县接壤,西北与巨乐乡交界,西与瓜园乡、峰峪乡相临,是我县的东大门。全乡共辖19个行政村,5438户,16737人。全乡国土面积22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7262亩,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发展为主的农业大乡。大秦铁路、大塘铁路、109国道横穿乡境。 ◎ 行政许堡乡辖:西水地村、西册田村、大王村、堡村、大王窑村、黎峪村、南坨村、许堡村、肖家窑头村、下庄村、养老洼村、清泉村、集仁村、南水地村、鹅毛村、上庄村、于家寨村、浅井村、东水地村等。 ◎ 经济全乡的主要土特产是黄花、明绿豆和西瓜,营养丰富,质量优越,每年的产量基本上稳定在黄花年产40万斤,绿豆年产200万斤,西瓜近亿斤,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7年,全乡人均纯收入2440元,经济总收入15314万元.桑干河、乌龙峡生态旅游区在其境内,这一景点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景区内绿树成荫,碧水汪洋,水鸟亭亭,泉水叮当,小溪潺潺,景点林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是大同市休闲度假的避暑胜地。 2 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许堡乡◎ 自然特点许堡乡位于呼兰区城北22.5公里。全乡面积180平方公里。东西相距约21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65052亩,草原面积3500亩,林地面积13463亩,森林覆盖率5%,水域面积4000亩,待开垦荒地30000亩。 许堡乡境内地处平原低洼地区,泥河流经西北界,地势东与南略高,西部与北部低洼易涝。 许堡乡处在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业气候属于温暖半干旱、重春旱、夏半湿润地区,处在第一积温带与第二积温带交界处,年积温2752℃ ,年平均气温3.2℃ ,年平均降水量490—500毫米,全年平均日照2730小时,全年无霜期140天,初霜期一般在9月25日左右,终霜期一般在5月4日左右。 许堡乡境内土壤为黑土、黑钙土、草甸土3类。境内有排水渠道三条:第一条长5100米,第二条长6100米,第三条长10000米。易涝地面积占14.7%。野生林木有杨、柳、榆、落叶松等。 ◎ 行政区划。乡名来源于驻地村名。最初有许姓人家垦荒立屯,人称许家窝堡,简称“许堡”。清末,属呼兰府河东第三区。中华民国时期,为呼兰县宿普乡。东北沦陷后,初设许家窝堡保,后改设许堡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大用区。1949年3月,设置许堡区,后改第六区。1956年3月,并村划乡,分设许堡、郎堡两个乡。1958年9月,“小乡并大社”,并人康金人民公社。1961年5月,调整公社范围,分设许堡公社。1984年3月,改为许堡乡。乡辖12个行政村,32个自然屯。下设村民小组19个,总人口286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0人,农业人口2819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60人,有汉、满、朝鲜、锡伯、蒙古等5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8.2%。 ◎ 经济数据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26亿元,比2003年增长10.5%;农业总产值达到0.85亿元,比上年增长6.25%;牧业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林业总产值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3.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662元,比上年增长19.5%。 ◎ 农业发展许堡乡是呼兰区重点商品粮主产区,主要盛产玉米、水稻、大豆。近年来,该乡从资源优势出发,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逐步形成以粮食生产为基础转为以畜牧业生产为主,林业、副业、渔业、乡镇企业共同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在种植业方面,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乡在依据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地缘、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将玉米面积压缩到6.5万亩;以稻治涝,发展水田4万亩;抓住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的有利契机,在全乡推广高油优质专用大豆3.5万亩;形成以郎堡村大米加工厂为依托的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1万亩,填补了许堡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空白,并正在向产加销一条龙方向发展建设;积极推广应用了各种高新增产技术,增加了高产、优质、高效作物的覆盖面积。全面提高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率;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新技术的普及率达70%以上,为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快农机具的更新步伐,全乡有机电井19眼,对口抽井40眼,有效灌溉面积15525亩,各类拖拉机25台,配套农具62台,大型联合收割机1台,年机耕地5万亩,可增产粮食30万公斤;进一步完善了农田防护林建设,植树造林面积1436.8亩,栽植松、花、杨等苗木10万余株,各村造林、育苗面积达500亩,被区里评为造林绿化工作一等奖,耕地营造农防林带504条,农田防护率达97%;哈绥高速公路两侧造林整地1436亩;加强防雹点建设和地力培肥工作,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和综合生产能力。2004年,粮食总产0.65亿公斤,每公顷平均产粮6000公斤(亩产400公斤),比上年增产10%;全乡苗木3500亩,可创产值420万元。 ◎ 畜牧业发展许堡乡地域广阔,畜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乡生猪饲养量8.6万头,奶牛存栏560头,黄牛及肉牛10160头,肉鸡220万只,山绵羊7300只,家鸡2.5万只,鸭5.1万只,鹅20万只,全乡有养殖专业户53个。2004年,全乡畜牧业总产值1.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6%,畜牧业人均收入95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25.9%。 ◎ 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投资30万元为周化村260户农民安装了自来水,改善了饮水状况。投资38万元对周化村道路进行了修整,铺涵管578节,栽植丁香树1600株,松柏400株,杨树10000株。整修后村内路面平整,道路两边绿树相映,优雅清静,周化村正在向生态村方向迈进。 2004年,许堡乡冷冻厂、蒲井村、杨美村与英霞实业公司共签订订单农业6000亩。 2004年,在蒲井村成立了呼兰区第一个农民合作社。合作社以服务为宗旨,坚持平等、民主、公平、自由的原则,农民入退社自由,现已吸收社员114户,占全村的24%。通过合作社已向外输出农民工300多人,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广阔了空间。农村经济形成了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肉鸡、生猪、大豆、水稻、玉米五个农副产品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格局。 ◎ 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实现速度、效益同步增长。全乡拥有骨干企业7家。引资 1000万元兴建的东北种猪繁育基地建设已接近尾声 ,投产后年产生猪2500头,销售收入2000万元,利税150万元;友山油厂年生产豆油1400吨,销售收入1160万元,利税50万元;裕丰米厂年生产能力21000吨,年销售收入1120万元,利税48万元;仁义制米厂年生产能力19000吨,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利税45万元;希君冷冻厂年生产能力2100吨,年销售收入480万元,利税30万元;王野粮食烘干厂年生产能力15000吨,年销售收入240万元,利税20万元;华杰奶牛厂年生产能力300头,年销售收入210万元,利税1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10%;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总值2300万元,同比增长18.8%;上交税金140万元,同比增长26.1%;从业人员总数960人。 乡建工业小区2处,占地20公顷。以粮食烘干、粮食贸易、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工业小区1处;以工业、商饮、建材、服务为一体的工业小区1处。进区企业14家,有化工、建材、粮贸、饮服、农产品加工等。工业小区年产值8000万元,实现利税870万元,安排剩余劳动力260人。 ◎ 财贸发展全乡有农贸市场1处,占地10公顷,以农贸市场为载体的销售网点30个。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6500万元,实现利税650万元。 ◎ 交通、邮电许堡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哈伊哈绥高速公路贯穿于境内,距铁路车站9公里。全乡共有砂石路56条,94.8公里。其中乡管路1条,28公里;村屯之间17条,34.5公里; 村屯内路38条,32.3公里.境内有构造物126处,桥梁78处,涵洞17处。村村有通往城区的小公共汽车。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有邮电所1处。邮电通讯网络遍及全乡各个村屯。有20%的农户家中安装了有线电视,全乡电话普及率达50%。 ◎ 社会事业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堡乡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气象繁荣、生机勃勃。 1、教育 许堡乡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全乡有幼儿园15所,小学9所,中学1所,在校学生2490人,专任教师190人。2004年全乡适龄生入学率达100%。2003年,哈义利集团投资修建了许堡小学,现已建成规范化校舍,实行规范化管理。2004年被区里评为二级工作先进单位,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先进单位。 2、科技 许堡乡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各村屯积极引导,典型带路,同时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村村都有科技致富带头人,家家都有种田明白人。农民吸纳科技的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04年,全乡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人数达3500人次,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万亩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万亩高油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等新兴栽培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卫生 许堡乡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全乡有卫生院1所,床位15张,医务人员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全乡有妇女主任12人,计生专干20人,负责各村屯的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的宣传普及工作。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计划生育率达95%。全乡12个行政村每村都建立了卫生所,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4、文化、体育 许堡乡文化广播中心坚持省、市、区文化发展方针,建立起文化站、文化村、文化户三级文化网络。有电影放映设备和篮球设施各一套,丰富了乡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2003年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