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寮村 |
释义 | 徐寮村简介徐寮村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是二战时期小北山革命斗争的根据地,这里蕴含着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1926年,普宁农会领导人杨振世到徐寮组织农会,村中有许汉来等十多人参加;1930年,卢笃茂率领红军进驻徐寮村,并以徐寮为根据地开展工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赤卫队、儿童团等革命组织,领导周围11个乡;1931年,徐寮实行分田。此后,徐寮人民在红军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反动军队开展了大小十三次的斗争。在反“围剿”的斗争中,徐寮有二名红军牺牲,农会领导人和赤卫队员被枪毙的八人,在战斗中牺牲的有三十五人,受株连而妻离子散的不计其数。在此期间,徐寮先后被烧十三次,散寨十多年。 徐寮村环境现在村中老寨四处可见当时斗争所留下的痕迹,如:村政府所在地的右侧有一座祠堂,墙上现存有“中南区惩治不法地主条例”(残文)、“清匪肃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宣传标语,最为令人景仰的是红军洞。红军洞位于狮头山下,石板壁左侧,由三块天然的巨石所构筑而成,中有一缝,可容进出,洞中深幽,乱石杂草充斥其中。这里原是红军的根据地,当时住有三个红军,当时由于叛徒的出卖,被白军所围剿。他们将洞口团团围住,逼令三位红军投降,但是红军临死不屈,最后竟然被活活烧死在洞中。当烈焰腾空而起,许汉来刚好从普宁翻山而来,他看见根据地烟火如荼,知道大事不好,心急鸣枪,敌人疑是大批红军到来,连忙撤退,只可惜等到许汉来赶来营救时三位红军已成焦炭……而今洞口香蕉弄影,杨梅成荫,回想英雄当年惨烈,令人不胜唏嘘。 未到红军洞,一路更有无穷胜景,如鸡蛋石,公鸡石,以及其它的异石怪卉,幽泉小瀑。过了红军洞,更有老虎洞,长生石,石板壁,十八娘子石,更有充满神奇色彩的仙人脚:相传下寮当时全村曾遭遇大难,在危险时刻恰好有一仙女从此经过,仙女救难心切,降下云端,一脚踩在上面,就留下了一个脚印,另一脚踩在徐寮跟官母坑交界的一块石头上,第三步就已经到了下寮……而今两块石上却又无巧不巧地有两个脚印,而无巧不巧的刚好一个是左脚一个又是右脚,很是神奇。 如果说这属于神话传说,那么仙人脚再往上的蔡沙拉山寨就令人更起好奇之心了:相传蔡沙拉于清朝末期在大寨山上立寨为王,成为一方霸主,当时却看上了普宁一个员外的一个女儿,要娶她为妻。员外当然不答应了,心中非常焦急,但却苦无良策,但他的师爷却又精通风水,他经过仔细观察,得知沙拉王所处的大寨山是一处“蟹地”,于是他献策让员外假装答应,并派人对沙拉王说:“能跟大王攀上亲戚,甚是喜欢,但是小姐出嫁,嫁妆甚多,而大寨山山高林密,难以搬运,大王如想结亲,可派人在我的门口修条运河直通山寨,而嫁妆可运,亲事可成也。”沙拉王闻言大喜,当即着人修河。谁知河未修成,而山寨已散,亲事当然也就吹了。后人解释说,那河宛如一把巨剑,刺入“蟹地”,山寨岂能不散……现代科学昌明,风水之说大都荒谬,但而今站于大寨山上,沙拉山寨依在,其寨墙约有两公里多长,两米多高,耸立于山峰之上,将山寨团团围住,里面存有残垣石壁,破碗碎瓦,山寨当时盛况可想而知,往普宁方向也确实有一条小小的人工运河,形如匕首,遥遥插入山寨之中。那么沙拉山寨散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千古悠悠而下,却是已无人知晓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