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泗 |
释义 | 徐泗,是徐州-泗水地区的简称。徐泗地区既是蚩尤本据涿鹿之所在,也是黄帝初都彭城的所在地。唐时有徐泗节度,又名武宁节度使,治徐州(今徐州市),领徐、泗、濠、宿4个州,16个县。 中文名称:徐泗 别名:徐州-泗水地区 行政区类别:唐代行政区划 下辖地区:徐、泗、濠、宿4个州,16个县 政府驻地:徐州 简介自古徐泗地区英雄辈出、豪杰并起、群雄逐鹿、人杰地灵。据先秦古籍《世本》记载:“涿鹿在彭城,黄帝都之。”《路史》也说:“(黄帝)年三十七,戮蚩尤于中冀,于是炎帝诸侯咸进委命,乃即帝位,都彭城。”汉高祖刘邦在这里斩蛇起义,楚霸王项羽在这里秋风戏马。 相关诗歌《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作者:李白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不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诗豪》 作者:王茂飞 中山系郡望,祖亮迁洛阳。 洛徐均河南,书生本山东。 庚与白同年,诗与白齐名。 徐中皆避难,洛下成老伴。 父绪事浙西,少年客江南。 母封彭城县,不乐江淮间。 从此离徐泗,空留声名传。 彭城刘梦得,诗豪锋森然。 相关文章徐泗无限情·只在风波中——读苏辙《陪子瞻游百步洪》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同叔,晚号颖滨遗老,四川省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同父洵、兄轼并称三苏,是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胞兄轼同登进士第(时年19岁)。兄弟间诗文互砺,政治上相互支持。辙先后任河南府留守推官、陈州教授、河阳学官、齐州掌书记等。同王安石小有摩擦后辞官。熙宁十年二月苏辙被征诏为应天府判官,苏轼自密州调任徐州知州,途中相遇于澶濮间,辙遂与兄至徐州任所留住三月余。其间诗文唱合颇多。七月十七日,黄河于澶州决堤夺泗,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苏辙目睹兄轼率众抗洪业绩,心以为豪,与兄共游洪水后的防洪河段,不由赋《陪子瞻游百步洪》诗记事:“城东泗水平如席,城头远山衔落日。轻舟鸣橹自生风,渺渺江湖动颜色。中洲过尽石纵横,南去清波头尽白。岸边怪石如牛马,衔尾舳舻谁敢下。渔人出水须臾间,却立沙头手足干。客舟一叶久未上,吴牛回首良间关。风波荡锈未可触,归来何事常艰难。楼中吹角暮烟起,出城骑火催君还。” “城东泗水平如席,城头远山衔落日。”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很规范的记事诗,开句即交待地点—城东泗水,时间—远山衔落日。同时留下伏笔—泗水如席、城头,这在此后的转折与结尾处可见“抖包袱”。 “轻舟鸣橹自生风,渺渺江湖动颜色。”刚才是在城头看水、看落日,现在身处扁舟,于橹声中听风声飒飒,感水流之急;于烟波中看江湖渺渺,是不是深入生活就有了另一种感觉了呢?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三水(黄河、汴水、泗水)于徐州城下汇合后形成的宽阔江面(江湖)。这句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水文资料。 “中洲过尽石纵横,南去清波头尽白。”中洲大概是指下洪附近的落红岛,而下洪之后,由于河床变浅变宽,滩中乱石纵横,水流加急以致翻起浪头,使得清波亦怒。 “岸边怪石如牛马,衔尾舳舻谁敢下”则近一步描述了河道的恶劣。岸石如牛奔马饮,大小船只无敢贸然而下者,只得结队待机,这使我们看到了《清明上河图》的卷外部分。此时其诗如画。 “渔人出水须臾间,却立沙头手足干”渔人难使船,只得“出水”上岸,静观寻暇。由于河面风大,片刻间,鹄立沙滩的出水渔人便已被风吹干手足。这种短诗中的细节描写,颇为作品生色。 “客舟一叶久未上,吴牛回首良间关”吴牛喘月的典故由来已久,唐诗中每每提及。下游溯流的客舟即便在“吴牛”的牵引下也难以上溯,使得牛回首,这是何等精细的刻画,平述中的动人。写水、写船、写人、写牛,水头白、船衔尾、人出水、牛回首,反衬了水急滩险水上交通困难的繁华,此时的徐州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中秋下河图呢? “风波荡锈未可触,归来何事常艰难”。水激石见玉而难触,是写景亦是写人,为险恶的官场玉石共存而不平。以难触来叙述得玉之艰,是否暗喻自己被复征呢?为何归来如此艰难?明写归舟不易,暗写归位之难。 “楼中吹角暮烟起,出城骑火催君还”。城楼上号角伴暮烟相起,是呼唤苏知州吧,看马队持火把沿岸寻君归衙呢。一首写景诗写出风波无限,佳景无限,寓进官场起伏仕途进退,并于感慨中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催君还”喻人喻已,朝廷还是需要我们的,看天色虽晚(苏轼时年42岁,苏辙39岁)征诏不断。 这大概是二苏最得意的辰光了,刚刚接任便建治水之功的兄长与前途无量的弟弟身居庙堂,泛舟江湖,吟诗于烟波之间,可谓惬意。因此,通篇于平和中叙出风波间的风情万种。由于以写实的手法娓娓道来,故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宋时徐州泗水资料,也使人欣赏到一篇佳作。 唐代历史自唐开国皇帝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至907年哀帝李柷被废,其间290年,其中还有武周皇帝武则天做皇帝16年,唐朝立国274年,共有皇帝23位,25任,历传14代。唐朝贞观之治将我国的封建制度推向鼎盛时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