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柱 |
释义 | 兰州草原研究所博导人物信息男,1955年生,研究员,硕导、博导,主要从事牧草资源评价和草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工作。曾先后两次出国留学,1988~1989在英国雷丁大学,1992~1996, 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亚洲、太平洋科技中心进行合作研究。 研究领域曾先后主持国家“七五”、“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中的“牧草品种资源考察与搜集”、“优良牧草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和供种网络的建立”、“全国牧草资源数据库信息服务系统”和“牧草种质资源计算机自动分类、鉴定与检索的研究”。承担并主持国际植物遗传委员会关于“建立东亚牧草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服务系统”、“澳大利亚(CDELTA)自动分类描述系统”和“亚洲太平洋经济资源发展战略”等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九五”期间,主持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内蒙古草地绵羊、肉牛持续高效综合发展技术研究”;农业部“牧草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和利用”的重点项目;农科院院长基金项目“披碱草属、大麦属禾草远缘杂交F1代杂种优势遗传相关性研究”以及提出“亚洲牧草资源数据库信息网络建立”和“中国牧草资源研究”等外资引进项目;中俄合作项目“欧亚大陆草原区禾草资源多样性国际信息网络的建立”及中蒙合作项目“内蒙古高原草地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目前主持的十五项目有:中央国家级研究所基础研究“中国重点牧草资源搜集保存及数据库信息网络”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 饲草与家畜种质资源的生物学基础”课题以及“苜蓿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评价”中澳国际合作项目。 主要著作主编出版中英文两种版本的《中国禾草属志》、《世界禾草属志》等专著和著作4部,合作或参加《内蒙古植物志》等著作8部,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51篇,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获得研究成果5项。曾与世界著名科学家合作,实现了多种语言计算机自动分类(CDELTA)系统并用该系统完成了世界禾草属、中国禾草属自动分类研究。 突出的业绩和成就1.多年来组织领导牧草资源野外考察和搜集,探索和总结出一套牧草种质资源野外调查和搜集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初步查明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家底; 2. 完成了大量牧草种质材料的鉴定、评价及筛选利用研究,研究和制定出一套适宜的鉴定与评价方法和指标,探索出一套抗旱、抗寒、及耐盐性鉴定适宜的指标和方法; 3.共同建立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考察搜集、鉴定评价、保种、繁种与供种体系; 4. 率先开展了牧草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网络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草地资源/牧草资源信息网站; 5. 率先开展了核心牧草遗传多样性及创新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禾本科小麦族主要属种在不同生态地理区域的野生种质和发现的新种质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牧草种质资源遗传资源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曾先后两次出国留学,1987~1989年在英国雷丁大学、1992~1995年在澳大利亚国大和亚太科技中心进行学习和合作研究。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副所长(1998至今)、农业部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第四届、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常委、第四­—五届畜牧草原学组副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草原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草原学会牧草遗传资源委员会理事长、内蒙古草原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数量分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农学会理事、内蒙古生态学会理事、澳大利亚生物工程学会会员、澳大利亚人才数据库成员。中国草地主编(1999-2004)、草地学报副主编、草业学报编委。 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波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阿根廷等9个国家和8个国际或国家级学术组织的25名专家有密切的学术交往。主编出版《中国禾草属志(中英文两种版本)》、《世界禾草属志》、《中国牧草手册》、《中国的草原》等专著和著作7部,参加或合作或副主编著作11部,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68篇,在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获得研究成果5项,其中应用由他发展的多种语言自动分类描述系统(CDELTA)完成了世界禾草属、中国禾草属的自动分类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