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志凯 |
释义 | 徐志凯,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2月出生;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全军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志凯,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2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历任通信员、电话员、卫生员;1978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任海军东海舰队医训队教员;1979年考入第四军医大学攻读研究生,1982年和1988年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助教、讲师,1988脱颖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提前晋升为教授。2000年10月~2001年5月曾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纽约血液中心进行研究工作。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全军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学术兼职主要包括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全军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病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常务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病原微生物卫生应急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生命科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微生物与感染》、《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徐志凯教授主要从事汉坦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及炭疽杆菌的研究。最早用单克隆抗体分析了从国内不同疫区分离并鉴定过的所有汉坦病毒毒株,发现汉坦病毒抗原性存在差异并明确了其基本规律,首次提出这种抗原性差异主要与各疫区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不同有关。首次发现汉坦病毒核蛋白上存在着中和抗原位点。在对其进行基因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了该病毒不同基因片段的嵌合基因并进行了融合表达,证实上述嵌合基因及融合蛋白均能有效刺激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建立了多种可用于汉坦病毒分型以及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的方法,其特异性、敏感性、简便快速性等均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其中采用单抗进行病毒检测和分型的方法及其试剂自1996年起被“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网”推荐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病毒检测和分型的指定试剂。首次系统研究了单抗对汉坦病毒感染动物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注射用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国家一类新药),目前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正在申报新药证书。 作为课题负责人,徐志凯教授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86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军队重点课题3项、军队杰出人才基金课题1项、陕西省重点课题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曾主编专著1部、译著1部;主编、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各1部、参编6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8篇。自1992年以来,徐志凯教授已培养研究生62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0名、博士后1名;毕业研究生中已有15人晋升高级职称,其中8人担任了军内外相关学科的正、副主任。 徐志凯教授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1993年起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同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被评为总后“科技银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