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世高 |
释义 | 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本名清,以字行,出家前是安息国(亚洲西部的古国,领有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的王太子。 中文名:安世高 别名:字世高,本名清,以字行 国籍:安息国 主要成就:尤精于医学,名声远播 背景介绍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以字行,出家前是安息国(亚洲西部的古国,领土有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的王太子。自小聪明仁孝,刻苦好学,博览国内外典籍,通晓天文、地理、占卜、推步等术,尤精于医学,名声远播,西域各国对他都很敬重。安世高是小乘佛经的首译者。 基本资料出身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是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佛教,大致经历译经、形成学派、创立宗派三阶段。印度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 好学安世高是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因为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来华的人都称他为“安侯”,他译的一部《十二因缘经》,被称为《安侯口解》。安世高小时候就因为其孝行而著名,而且他聪慧好学,知识面很宽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鸟兽之声,都无所不通,康僧会在其《安般守意经序》中这样描绘安清:“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综神摸,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勋(疑为动字误),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啼,无音不照。”(《出三藏记集》卷六)可以说,安世高是个神异之人,在西域地区,也早就传扬着他的“俊异”之名。 继承王位安世高父王死后,安世高继承王位,但一年之后,就把王位让给了叔叔,出家为僧。究其原因,除了因父王去世而感悟到人生之无常和空幻之外,可能还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康僧会说他是“驰避本土”。正能说明这一点。安世高在国内的佛学造诣以禅学和阿毗昙学见长,学成后,他曾遍游西域诸国,弘传佛法,后来又来到中国。 生平聪敏好学安世高 安世高年幼时以孝行闻名,聪敏好学,深知世间疾苦,并精通各国典籍、七曜五行、鸟兽之声、医方异术,无不通达。安世高走在路上,仰头看见一群飞翔的燕子,忽然转身告诉同伴说:(燕子说,等会儿一定有送食物的人来。)不久,他的话果真应验了,众人都感到非常奇异,一传十、十传百,安世高俊逸的美名,遍传整个西域。 青少年时代安世高的青少年时代,国内政治斗争尖锐复杂。他对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和尔虞我诈深感厌倦,所以蔑弃荣华富贵,服膺佛教,虽然居于王宫,却自觉地严格尊奉佛教戒律,并时常举行法集宣讲佛理,同时尽力向佛寺施舍。 政治斗争安世高的父王去世后,按理他应嗣位为国王。为了避免更深地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他在父亲丧事办理完毕之后,便把王位让给叔父,自己远远地离开了祖国,出家为僧,开始了修道布化的生活。安世高游方弘化,遍历诸国。 弘法译经在汉桓帝(147年一167年)初年只身东来,在中原大约二十年,弘法译经。安世高所译经典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道安法师誉之:“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安世高所译经中的义理,主要是传弘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之毗昙学和禅定理论。时值东汉末年,中原动荡,安世高避祸江南,历经沙山、南昌市、广州市,最后卒于会稽(苏州)。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阿毗昙五法四谛》、《十二因缘》、《转法法轮》、《八正道》、《禅行法想》、《修行道地经》等。 前世传说安世高前世 安世高的前生是出家人,当时(前生)有一个同学,瞋恨心特强,托钵乞食时,若施主不称合自己的心意,往往心怀瞋恨。安世高(前生)常常对他诃责和劝谏,但是同学总是本性难移,依然我行我素。经过二十多年,安世高(前生)向同学告辞:(我必须到广州,了结宿世的业力。你于明达经藏和精进不懈两方面,都远超过我,但是你的本性容易发怒瞋恨,死后一定会投生为丑恶的形体。如果我得道成就,一定来度你。)安世高(前生)刚到广州,正是寇贼作乱的时候。走在路上,遇到一位少年,唾手拔刀说:(真逮到你了!) 安世高(前生)微笑着说:(我过去生亏欠你一命,所以千里跋涉,特地前来偿还宿债。你现在非常地忿怒不平,这本来就是过去生所积存的怨气。)于是,安世高(前生)伸长脖子挨刀,没有丝毫恐惧的样子。那位少年挥动快刀,也没有丝毫迟疑,迅速地杀了安世高(前生)。街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没有不心惊肉跳的。安世高(前生)的神识,回到安息国,投生为安息国的太子,此时,即安世高。 来到中国年轻时的安世高 安世高来华的时间,大致在汉桓帝(147—167)前后,《梁高僧传》记为“汉桓之初,始到中夏”(《安世高传》)。汉桓帝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和”(147—149),安世高在这一时期到达中土洛阳。 安世高来到洛阳时,佛教的信奉者多把佛教当成是一种神仙方术,因而把佛当成是祭祀的对象,焚香膜拜,祈求长生。安世高认为应当让人们了解佛教,于是萌发了译述佛经的宏愿。安世高共译佛经三十五部四十一卷,现存(2008年)二十二部,二十六卷,主要是小乘系的佛经。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译师,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佛学。 来华后,安世高就掌握了汉语。这时候佛教在中国已有一些影响,不论在王室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了信奉者,安世高根据信徒的需求和自己的学问所长,译出了早期的一批汉译佛经。安译经文之数,道安记为三十四部,四十卷,其中有些是否为安译,道安还有疑问,所以确切数字已难以详知,后来的《大唐内典录》收安译一百七十六部,一百九十七卷,增加的部分大多不很可靠,后来《开元释教录》又减为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现存(2008年)安译佛典二十二部,二十六卷。 在洛阳的译经活动结束后,为了躲避祸乱,安世高离开洛阳,到南方各地游历。由于他通异术,所以每到一地,就会流传出他的种种神奇故事。在江西境内,安世高曾预言要超度一位过去的同学,后在一庙中遇到一条蟒蛇,这蟒蛇原来是安世高的同学,同在西域学法,只因生性好嗔怒,所以遭报应,转为蛇身。安世高将它超度,脱蛇身,化为少年。这一传说体现出因果报应的思想及学佛者所应去除的障碍。 在广州,据说安世高被一少年所杀,又死而复生。由此可知安世高的活动范围,最远已达广州。后来又北上,在浙江会稽的街市上被斗殴者误伤身亡。安世高两次遭祸,也可能与他表现异术而引起骚乱有关。至于他确切的具体事迹,已难以详考,他在华的生活时间,大约为三十多年。 译经安世高,名清,字世高,原是安息国太子。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载,他博学多识, 外国典籍,莫不该贯,七矅五行之象,风角云物之占,推步盈缩,悉穷其变,兼洞晓医术,妙善针脉,睹色知病,投药必济.是一位集通晓天文、风角、医学于一身的佛教徒,在西域各国远近闻名。父王死后,他 深悟苦、空,厌离名器 ,不继承王位,把它让给了叔父,自己出家修道, 博综经藏,尤精《阿毗昙》学(按:指上座部系统说一切有部的理论学说),讽持禅经,略尽其妙.曾游历西域各国,通晓各国语言。在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来到洛阳,不久学会汉语。那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有一百多年了,在宫廷中和社会上已有不少信仰者,为了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佛教,信仰佛教,安世高即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到汉灵帝建宁年间(公元168年- 172年)为止,翻译工作长达20余年。汉灵帝末年,中原战乱,安世高避乱到江南的江西、浙江等地。有不少关于他的神奇故事在民间流传,晚年踪迹不详,在中国活动约30年。据说最后病死于会稽(今浙江绍兴)。 安世高译出的佛经,确实部数历来各种经录的记载互有出入。晋代道安编纂的《众经目录》,列举所见过的安世高所译经典共35种,41卷。其后历经散失,现存22种,26卷。《历代三宝记》则说安世高的译经多达176种之多,《开元释教录》订正为95部,都比《众经目录》为多,但根据不足,不太可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新集经论录》里,称安世高译经为34种,40卷。在现存的22种经中,属于阿含的16种,属于修持的5种,属于阿毗昙的1种,在安世高所译的经典中,主要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百六十品经》、《九横经》、《七法经》、《五法经》、《义决律》、《思惟经》、《十二因缘经》、《难提伽罗越经》、《五十校计经》、《七处三观经》、《积骨经》、《八正道经》、《切流摄守因经》、《本相猗致经》、《是法非法经》、《人本欲生经》、《漏分布经》、《长阿含十报经》等等。《四谛经》、《十四意经》、《九十八结经》等,道安说像是安世高的撰述。 安世高翻译的佛经,与他同时的严佛调在《沙弥十慧章句序》中说:凡其所出,数百万言,或以口解,或以文传 ,①口译而由他人执笔成书的,就像讲义一样,如《十二因缘经》便属于这一类。此书在别的经录里则被称为《安侯口解》。这是由于安世高出身王侯,出家后仍被人们称之为 安侯 ,所以经录家就沿用了。但安世高的翻译仍以笔译为主。他的译文条理清楚,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但总的来说,仍偏于直译。晋道安评价说,安世高 译梵为晋(按:' 晋' 为' 汉' 之误),微显阐幽 ②; 言古文悉,义妙理婉③; 辞旨雅密,正而不艳 , 世高所出,贵本不饰 ④。谢敷说安世高 其所译出,百余万言,探畅幽渊,赜玄难测.⑤梁慧皎评价安世高的译经说:所出经论,……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辨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亹亹而不倦焉。⑥由于当时汉译佛经尚属创举,没有其他译作可资观摩取法,安世高的译文难免有不适当之处。 安世高所译的佛经,就思想体系上说多属小乘佛教,他重点地翻译了禅数两方面的学说。道安说:其所敷宣,专务禅观 ;①又说 昔汉氏之末,有安世高者,博闻稽古,特专阿毗昙学,其所出经,禅数最悉.② 安世高善开禅数.③由于安世高擅长于阐明禅数,所以他的译经也以禅、数最为完备。 禅 ,是指禅法,即通过禅定静虑而领悟佛教之道,其方法很多。安世高所译禅法,以 安般守意 影响最大,它要求坐禅时专心计数呼吸次数,使分散浮躁的精神专注,从而进入到安谧宁静的境界。这种修禅方法与当时神仙方术家的 食气 、 导气 、 守一 等说法是相似的,容易被人接受。如《安般守意经》、《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大道地经》、《五十校计经》、《阴持入经》、《禅行法想经》等都是指导人们修习禅法的佛经。 数 ,是指数法,即阿毗昙,是用数字把佛教中名目众多的名词概念加以分类论述,从而阐释佛教基本理论的一种方法。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 阴 )、十二处( 入 )、十八界( 本持 )、十二门禅等等。安世高翻译的《五法经》、《七法经》、《十二因缘经》、《十四意经》、《阿毗昙五法经》、《阿毗昙九十八经》等是属于数法的译典。 安世高所译的佛经 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辨而不华,质而不野 ④,给当时初学佛教的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佛教徒可以通过这些译典加深对佛教的理解。所以,安世高的翻译,在佛教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时严佛调撰写的《沙弥十慧章句》,开始发挥安世高的学说。安世高翻译的禅经之一《阴持入经》,是提倡由禅定退治烦恼,由戒、定、慧三学控制贪、瞋、痴三毒之方法的小乘经典,这部经典在魏晋时就有注释了。东吴康僧会曾从安世高弟子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随学,并帮助陈慧注解了《安般守意经》。晋僧道安对安世高所译禅法有深刻的理解,为《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经》、《大地道经》等经作序作注。东晋隐士谢敷也曾为《安般守意经》作序。由此可见,安世高所译的经籍,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的影响。 译经创作安世高所译经文 安世高的专长是禅数之学,所以译经也侧重于这两个方面,“其所出经,禅数最悉。”(道安《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六)禅数之学是印度小乘佛教上座部系统中说一切有部所持的学说,内容所指,为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慧两学,或止观之学。禅,是指其中的定;数,是指其中的慧。禅是修行的部分,数是理论的部分。数学,又称阿毗昙、毗昙或阿毗达磨,也译为“对法”。称之为数或数法,出自阿毗昙体系的“增一分别法门”,阿毗昙体系中的概念,按照其意义而分类,依次排列为一法、二法、三法之数,称增一分别,由此而得名为数法。禅数,或定慧,在安译中被突出并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印度佛教一传入中国,就有定慧双修,止观双修的某种倾向,显示出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不同意趣。 “禅数”是安世高学说的核心,其中包括“禅”与“数”两个方面。“禅”又称“禅定”,是佛教的一种宗教修养活动,要点是运用宗教教诲所得的信仰力量,限制来自内部情绪的干扰和外界欲望的引诱,令修习者的精神乐于集中在被规定的观察对象,并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思考,以对治烦恼,达到心绪宁静、心身愉悦的境界。安世高翻译的关于禅法的典籍主要有《安般守意经》,以及从僧伽罗刹大本《修行道地经》抄译的三十七章。他的禅法的特点,也正是依禅师僧伽罗刹的传承,用四念住贯穿五门(即五停心)而修习。 安译禅法类经典,影响最大的是《安般守意经》。禅在印度佛教中的意义是“静虑”、“思惟修”。定的意义是“等持”,是心专一境而不乱。禅实际上是定的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喜欢禅定合称。禅法种类很多,其目的都在于对治心的种种污染。安译《安般守意经》是专讲五停心禅法(不净观、慈悯观、因缘观、数息观和界分别观)中的数息观。 “安般守意”中的“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略称,“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安般守意经》卷上)。意守出呼入吸之气,称为安般。“守意”实际上是对“安般”一词的意译,也指呼吸出入,数息,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数息观”。 数息观主要对治严重散乱的心,被称作“多念之要药”(《出三藏记集》卷五)。其具体内容,经中列为十个方面,“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禅”(《安般守意经》卷上)。 安世高所译经文 康僧会在其经序中将之概括为六事四禅。四禅是安般守意的四个不同阶段,分别指六事中前四事。第一禅是数息阶段,数息的要求,在坐禅时专心计数呼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使散乱的心安定下来。第二禅是相随阶段,意念转向一呼一吸的运行,不用再数到十,只要一呼一吸之二数就行,三禅是止的阶段,意念从一呼一吸之二数转向鼻尖一点,意于鼻端,杂念除尽后,内观自身,从头到脚,反复省察,只见自身不净。再观天地万物,也是生灭无常,因此发心信奉佛、法、僧三宝。在此基础上,心中不起恶念,摄心归向于善,是“还”的阶段。以其善心,去除各种食欲,使心至净无想,是“净”的阶段。至此,就无所不能,得大神通。这种修行方法与当时中国流行的道家的“守一”、“食气”、“导气”等很有相似之外,也使中土人士很容易接受。而且,安世高也主动以道家概念来类比经中概念,“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安般守意经》卷上)。可见安世高非常注意寻找印度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点。 安译数法或阿毗昙经典,以《阴持入经》为代表。阴、持、入为佛教的三科。“阴”,即后来的“蕴”。阴分为五种,安译称为色、痛、想、行、识。其中的痛后人改译为“受”,更抽象。五阴指人的肉体和精神两重要素。“持”,后人译为“界”,有十八要素,安译称为“十八本持”,即一眼二色三识,四耳五声六识,七鼻八香九识,十舌十一味十二识,十三身十四更十五识,十六意十七法十八识。其中的“更”即后人译的“触”。这十八本持分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和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入”,后人译为“处”,指六根和六境。 传经僧人 《阴持入经》以阴、持、入为组织,阐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苦谛四行相,即非常(后译“无常”)、苦、空、非身(后译“无我”);十二因缘,即痴(后译“无明”)、行、识、名字(后译“名色”)、六入(后译“六处”)、致(后译“触”)、痛痒(后译“受”)、爱、受(后译“取”)、有、生、老死忧悲苦(后简为“老死”),依次因缘生起,而有人的生死轮回;三十七道品,即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正道。安译经典,偏重于直译,尚质,而且译中带注释。随安世高受学的门徒很多,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等都直接从师安世高。安译佛典在当时有很大影响,直到晋世的道安都对安世高的译事非常赞赏,称《安般守意经》中的六事四禅(道安称为六阶四级)为趋向“本无”的要门。晋世又有毗昙学派的复兴,形成毗昙学派,而首译毗昙者,乃是安世高。 后世影响安世高在中国地图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有一二百年时间,在宫廷中和社会上都有一些信徒。这些佛教信徒对于佛教的了解,一方面,主要还是把它当作诸般方术的一种,加以祠祀,祈求福祐并希望借以满足一些现实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与西域交通的频繁,来华僧人的增多,信徒们也早已得知,域外僧徒实行着一种称为“禅”的重要修行方法,大家希望自己也能切实地如法修行。 宣教弘化措施安世高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对症下药的宣教弘化措施,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博学多才,为人治病、望气、占候、推步,以加强人们对佛教的敬信,更主要的却是全力进行译经,向人们介绍有关禅数即止观的种种方法和理论。 译事主要集中在桓帝初至灵帝建宁中(147-172年)这个时期,历时二十几年。译出的经论,由于当时没有记载,确实部数已难于搞清楚。晋代著名佛学家释道安编纂的《众经目录》,著录世高译经共三十五部,四十一卷。但道安治学严谨,亲眼见过的才加著录,未见者不录,加上许多译本并未署上译者姓名,有些经论道安只是根据译文的风格、特点判断似是世高所译,所以这个数字并不十分准确可靠。后来的一些经录家对世高译经数有所增补,如隋代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记载世高译经多达176种,其中好些都没有确实出处,只推测是世高在河西和江南旅途中零星译出。后来唐释智升的《开元释教录》,将《历代三宝记》加以删除,还剩95部115卷,而缺本几乎占一半,其余部分也有许多靠不住的地方。所以学术界认为还是道安的著录较为可信。 翻译著作安世高——《众经目录》安世高把佛典翻译成汉语,是一种首创,内容和形式都很有特点。从内容上说,他所译传的都是印度小乘佛教十八部中“上座部”系统“说一切有部”的理论,重点是小乘的“阿毗昙”和“禅”,简称“禅数”之学,并且是用说一切有部的说法作解释的。从形式上说,由于安世高精通华言,所以能将原本意义比较正确地传达出来,措辞准确,不粗俗,不铺张,恰到好处。尽管因为是首创,没有经验,无例可循,有些术语还不够通俗易懂,有些文句过于照顾原来的结构,而产生重复、颠倒的现象,但总的说已是难能可贵,特别是比后来一些不懂汉语的外国僧人假手他人的翻译,更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于世高译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佛教史上历来有很高的评价。南朝梁代僧人僧祐说,世高“博综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刺禅经,略尽其妙。”其译经“义理明析,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另一梁僧慧皎赞同并沿用了僧祐的评价,晋代高僧释道安则说世高“善开禅数”,“博闻稽古,特专《阿毗昙》学,其所出经,禅数最悉。”著名佛教学者吕澄先生推崇安世高为“佛经汉译的创始人”,郭朋先生则说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位译师”。 安世高所传佛教安世高一边译经,一边聚徒开讲、传授。他的翻译中有一部分就是由他口述解释,由他人执笔成书,属于讲义体裁。他的门徒很多,主要有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三国时的名僧康僧会从陈慧受业,是安世高的再传弟子。另外,汉代唯一一位汉族僧人严佛调,也曾向安世高学习佛法,曾撰《沙弥十慧章句》发挥安世高的学说,受到安世高一派学说的深刻影响。 灵帝末年,关中和中原地区发生了政治动乱,安世高离开洛阳,游历了江南的豫章(今江西南昌)、浔阳(今江西九江)、会稽(今浙江绍光)等地,传说还到过广州,最后在会稽被斗殴者误中而死。他在中国活动的时间约计40年左右,是中国小乘禅法的奠基人。安世高晚年踪迹不详,但关于他的种种神异传说却广为流布。如说他曾到庐山超度□亭庙神。其神曾与世高同学,因为性多□怒,死后堕为巨蟒,处鄱阳湖中为□亭湖神,威灵甚验。世高特地前来,向它梵语数番,赞呗数契,复取其财物为之营造塔寺,终于使它脱离恶形,投胎为人。此等故事怪诞离奇,不足为训,但也反映出安世高在民间的广泛影响。人们从这类故事感到佛教的三世轮回学说不可不信。所以,安世高的译经传道,与通过异术激发群众对佛教的敬信皈依相辅相成,对汉末佛教的迅速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佛教,大致经历译经、形成学派、创立宗派三阶段。印度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 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因为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来华的人都称他为“安侯”,他译的一部《十二因缘经》,被称为《安侯口解》。安世高小时候就因为其孝行而著名,而且他聪慧好学,知识面很宽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鸟兽之声,都无所不通,康僧会在其《安般守意经序》中这样描绘安清:“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综神摸,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勋(疑为动字误),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啼,无音不照。”(《出三藏记集》卷六)可以说,安世高是个神异之人,在西域地区,也早就传扬着他的“俊异”之名。 父王死后,安世高继承王位,但一年之后,就把王位让给了叔叔,出家为僧。究其原因,除了因父王去世而感悟到人生之无常和空幻之外,可能还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康僧会说他是“驰避本土”(同上),正能说明这一点。安世高在国内的佛学造诣以禅学和阿毗昙学见长,学成后,他曾遍游西域诸国,弘传佛法,后来又来到中国。 安世高来华的时间,大致在汉桓帝(147—167)前后,《梁高僧传》记为“汉桓之初,始到中夏”(《安世高传》)。汉桓帝的第一个年号是“建和”(147—149),安世高在这一时期到达中土洛阳。 来华不久,安世高就掌握了汉语。这时候佛教在中国已有一些影响,不论在王室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了信奉者,安世高根据信徒的需求和自己的学问所长,译出了早期的一批汉译佛经。安译经文之数,道安记为三十四部,四十卷,其中有些是否为安译,道安还有疑问,所以确切数字已难以详知,后来的《大唐内典录》收安译一百七十六部,一百九十七卷,增加的部分大多不很可靠,后来《开元释教录》又减为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现存安译佛典二十二部,二十六卷。 在洛阳的译经活动结束后,为了躲避祸乱,安世高离开洛阳,到南方各地游历。由于他通异术,所以每到一地,就会流传出他的种种神奇故事。在江西境内,安世高曾预言要超度一位过去的同学,后在一庙中遇到一条蟒蛇,这蟒蛇原来是安世高的同学,同在西域学法,只因生性好嗔怒,所以遭报应,转为蛇身。安世高将它超度,脱蛇身,化为少年。这一传说体现出因果报应的思想及学佛者所应去除的障碍。在广州,据说安世高被一少年所杀,又死而复生。由此可知安世高的活动范围,最远已达广州。后来又北上,在浙江会稽的街市上被斗殴者误伤身亡。安世高两次遭祸,也可能与他表现异术而引起骚乱有关。至于他确切的具体事迹,已难以详考,他在华的生活时间,大约为三十多年。 安世高的专长是禅数之学,所以译经也侧重于这两个方面,“其所出经,禅数最悉。”(道安《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六)禅数之学是印度小乘佛教上座部系统中说一切有部所持的学说,内容所指,为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慧两学,或止观之学。禅,是指其中的定;数,是指其中的慧。禅是修行的部分,数是理论的部分。数学,又称阿毗昙、毗昙或阿毗达磨,也译为“对法”。称之为数或数法,出自阿毗昙体系的“增一分别法门”,阿毗昙体系中的概念,按照其意义而分类,依次排列为一法、二法、三法之数,称增一分别,由此而得名为数法。禅数,或定慧,在安译中被突出并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印度佛教一传入中国,就有定慧双修,止观双修的某种倾向,显示出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不同意趣。 安译禅法类经典,影响最大的是《安般守意经》。禅在印度佛教中的意义是“静虑”、“思惟修”。定的意义是“等持”,是心专一境而不乱。禅实际上是定的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喜欢禅定合称。禅法种类很多,其目的都在于对治心的种种污染。安译《安般守意经》是专讲五停心禅法(不净观、慈悯观、因缘观、数息观和界分别观)中的数息观。 “安般守意”中的“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略称,“安名为出息,般名为入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安般守意经》卷上)。意守出呼入吸之气,称为安般。“守意”实际上是对“安般”一词的意译,也指呼吸出入,数息,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数息观”。数息观主要对治严重散乱的心,被称作“多念之要药”(《出三藏记集》卷五)。其具体内容,经中列为十个方面,“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禅”(《安般守意经》卷上)。康僧会在其经序中将之概括为六事四禅。四禅是安般守意的四个不同阶段,分别指六事中前四事。第一禅是数息阶段,数息的要求,在坐禅时专心计数呼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使散乱的心安定下来。第二禅是相随阶段,意念转向一呼一吸的运行,不用再数到十,只要一呼一吸之二数就行,三禅是止的阶段,意念从一呼一吸之二数转向鼻尖一点,意于鼻端,杂念除尽后,内观自身,从头到脚,反复省察,只见自身不净。再观天地万物,也是生灭无常,因此发心信奉佛、法、僧三宝。在此基础上,心中不起恶念,摄心归向于善,是“还”的阶段。以其善心,去除各种食欲,使心至净无想,是“净”的阶段。至此,就无所不能,得大神通。这种修行方法与当时中国流行的道家的“守一”、“食气”、“导气”等很有相似之外,也使中土人士很容易接受。而且,安世高也主动以道家概念来类比经中概念,“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安般守意经》卷上)。可见安世高非常注意寻找印度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点。 安译数法或阿毗昙经典,以《阴持入经》为代表。阴、持、入为佛教的三科。“阴”,即后来的“蕴”。阴分为五种,安译称为色、痛、想、行、识。其中的痛后人改译为“受”,更抽象。五阴指人的肉体和精神两重要素。“持”,后人译为“界”,有十八要素,安译称为“十八本持”,即一眼二色三识,四耳五声六识,七鼻八香九识,十舌十一味十二识,十三身十四更十五识,十六意十七法十八识。其中的“更”即后人译的“触”。这十八本持分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和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入”,后人译为“处”,指六根和六境。 该经以阴、持、入为组织,阐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苦谛四行相,即非常(后译“无常”)、苦、空、非身(后译“无我”);十二因缘,即痴(后译“无明”)、行、识、名字(后译“名色”)、六入(后译“六处”)、致(后译“触”)、痛痒(后译“受”)、爱、受(后译“取”)、有、生、老死忧悲苦(后简为“老死”),依次因缘生起,而有人的生死轮回;三十七道品,即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正道。安译经典,偏重于直译,尚质,而且译中带注释。随安世高受学的门徒很多,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等都直接从师安世高。安译佛典在当时有很大影响,直到晋世的道安都对安世高的译事非常赞赏,称《安般守意经》中的六事四禅(道安称为六阶四级)为趋向“本无”的要门。晋世又有毗昙学派的复兴,形成毗昙学派,而首译毗昙者,乃是安世高。 野史逸闻安世高 安侯世高者,安息国王子。与大长者共出家,学道舍卫城。值主不称,大长者子辄恚,世高恒呵戒之。周旋二十八年。云当至广州。值乱,有一人逢高,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大笑曰:“我宿命负对,故远来相偿。”遂杀之。有一少年云:“此远国异人,而能作吾国言,受害无难色,将是神人乎?”众皆骇笑。世高神识还生安息国,复为王作子,名高。安侯年二十,复辞王学道。十数年,语同学云:“当诣会稽毕对。”过庐山,访知识,遂过广州。见少年尚在,径投其家,与说昔事,大欣喜。便随至会稽。过稽山庙,呼神共语。庙神蟒形,身长数丈,泪出。世高向之语,蟒便去。世高亦还船。有一少年上船,长跪前受咒愿,因遂不见。世高(世高原作广州客。据明抄本改。)曰:“向少年即庙神,得离恶形矣。”云庙神即是宿长者子。后庙祝闻有臭气,见大蟒死,庙从此神歇。前至会稽,入市门,值有相打者。误中世高头,即卒。广州客遂瘗之于佛舍。(瘗之于佛舍五字原作事佛精进。据明抄本改。出《幽明录》) 【译文】 有位王侯叫安世高,本是安息国太子,和大长者一同出家为僧,在舍卫城里学道。遇上个主持不称心,大长者之子便常常发脾气,安世高总是呵责警告他。安世高与他打了二十八年的交道,后来说自己应该到广州去。正值战乱,有一个人遇上他,唾手拔刀说:“果然找到你了!”安世高大笑道:“我命中注定要负于对手,因此远道而来使你得到满足。”那人遂将安世高杀了。有一个少年说:“这位从遥远国度里来的奇人,能够说我们国家的话,而且临死不惧,就会变成神人呀!”众人都惊异地笑起来。安世高的神魂回到安息国,又托生为王子,名高。他二十岁的时候,又告别父王去学道。十九年过去了,他对同学们说:“我应当去会稽山毕对。”于是,他们经过庐山,访寻有造诣的人,随后来在广州。安世高得知当年那个说他会变成神人的少年还在,便径直来到他家,跟他说起当年自己被杀的往事,那少年欣喜若狂,便随安世高到会稽山稽山庙前。少年喊庙神说话,那庙神现出蟒的原形,好几丈长,眼里在流泪。安世高对它说了几句什么,那蟒便走了,世高也回到船上。这时,有一个少年跳上船来,长跪在安世高面前,接受他的祝告和希望。然后,那少年竟不见了踪影。安世高说:“刚才那个少年,就是庙神;他难得脱开那个丑恶的体形呀!”他又说庙神就是当年那个大长者之子。后来,到庙上来祈祷的人闻到一股腥臭气,才发现那条大蟒死了,庙也从此关门。安世高来到会稽,进了城门,正赶上有人在打架。不慎,误中安世高的脑袋,他当即毙命。广州客——那位少年随即把他埋葬在寺庙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