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闻客家方言村落 |
释义 | 在粤西地区没有“客家”这一讲法,但有很多讲“亻厓”话的人,雷州半岛南部的徐闻就有相当多讲“亻厓”话的居民,据我们多年来深入考察徐闻这些村庄村民的族谱中的记载,发现这些村落的溯源跟当地的讲闽南语系雷话的雷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们说的就是客家语系方言。据有关谱系记载,他们祖先明朝时从广东省的嘉应州各县和福建汀州府各县先迁至粤西的高州府的高州、信宜、阳春及桂东南等地开基立业。而后再在清末民国时期由于种种原因迁到徐闻地定居的,从上述深入考究可见这些村落的居民居然基本上都是由客家地区迁入的。 徐闻客籍移民的分布 徐闻县内现在流行的方言主要有闽南语系的雷州话,其次是广府白话和客家话(亻厓话)等三种。其中使用客家语系方言亻厓话为母语的居民保守估计有超过30000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左右,主要分布在下桥镇的迈埚、信桥、拔园、石板,龙塘镇福田、西洋、黄定,曲界镇石灵溪、南胜,锦和镇高龄、那爱、那郁,城北乡北水、军房、铜铁、火炉桥等地;以人口比例计,下桥镇、龙塘镇、曲界镇为使用客家语系方言人口最多的乡镇,其余几乡镇为部分客家。总的来说,讲客家语系亻厓话的居民在徐闻分布的形势大致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在县城和其他乡镇集墟上与雷人混居的客籍人有很大的一部分已经同化到当地雷人中去了,他们的后裔平时只会讲闽南语系的雷州话,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已全盘当地化。而讲客家语系亻厓话的村庄一般都是人数较少,一个村庄100来人甚至只有10多人,从地势海拨上来讲,徐闻是典型的低丘陵台地地区,除了海拨高248米的石板岭外很少有高山,但就是在县境内相对的较高地势的地方,都为客语系村民的地盘,这些客语系的民众,或聚半山腰或临水而居、其风俗习惯跟粤西高凉及桂东南原居地的形状基本相同,其种植的农作物也与当地讲闽南语系雷州话的民众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客语系的民众相对来说一般都没有当地讲闽南语系雷语居民那么粗犷和豪放的作风,而是都比较低调、吃苦耐劳、虚心好学。其坚忍不拨的作风在当地各民系中独树一帜。 徐闻的客家方言也是俗称“亻厓话”,这是客家方言的一种,有许多与梅州客家话不一样的特点,相当部分是广受当地的雷州话和广府话的影响所致,如劏(杀)、马骝(猴子)、乜嘢(什么),等等。由于周围皆为雷语地区,徐闻讲客语系方言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能讲雷语的。在徐闻地通用雷语来做交流语言的,就是在徐闻讲客语系的地方,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的教学语言主要为当地的雷语和普通话,所以客家方言只限于口语。但在下桥镇大部、曲界镇大部、龙塘镇和锦和镇、徐城街道办、城北乡的一部分却有很多客籍人聚居的村落,他们至今仍很顽强地保持着他们祖先的生活习惯,比如说这些“亻厓人”的饮食习惯比当地讲闽南语系雷话的雷人清淡、喜欢喝绿茶、清明和重阳节时会回客籍的祖籍地祭拜祖先、除了会讲一口纯正的当地雷州话之外还会讲母语客家方言的亻厓话......但最令我们惊奇的就是他们还保持着客籍的婚俗习惯,这和徐闻当地的婚俗完全不同! 徐闻讲客家语系亻厓话的居民来源地大部分是来自高凉,就是古高州府属的高州、化州、信宜、廉江及广西的桂东南等地 ,其迁移定居是因为徐闻地自古地多人少,急需人力来开荒。据有关文献的记载,古高州府属各县的人最近大规模迁徒来徐闻是从上世纪的20年代开始,30、40年代至解放后的一段时间达到高潮,高州、信宜等地方山高、人多地少,遇上水灾、旱涝等自然灾害后无以为生,而徐闻县地又因山匪作乱人口锐减,全县人口从清末的28万人减到解放初期的不足4万人!自《茂名市大事记》和《徐闻县志》上的记载,单在1954年高州的信宜县就有6000多名青年自愿移民徐闻地垦荒。 客家语系居民定居雷州半岛南部模式 民系的自然迁移。这种类型的客系移民在徐闻是有的,但是年代已比较久远。比如说以前在学术研究上一直认为徐闻为无客县,但近年来在徐闻县城以西约5公里的北潭村就发现了粤西地区最大型的客家围屋,北谭村为邓氏世居。据《徐闻文史》和村中《邓氏族谱》记载,这支邓氏始祖原居南阳邓州,唐宋代后就已经开始定居嘉应州(今梅州),后经广东梅州兴宁迁至广东省新安县(今广东宝安、香港新界一带)定居。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新安县人邓正考中举人,委任琼州府澄迈县教谕,任满落籍徐闻定居,其后北潭村的邓氏子孙功名辈出,在徐闻可为一豪门望族。清嘉庆和清光绪年间,北潭村邓氏家族查谱续缘,两次往粤东梅州兴宁认宗,并在兴宁当地聘请师傅照祖居画出建筑原图,返回徐闻后仿照兴宁祖居在村中建起了大型的客家围宅,聚族而居。围宅呈方矩形,面阔18米,进深25米,高两层,开南门和北门,内有天井门庭院,楼上楼下廊道通连,梁架斗拱用料上乘,做工严谨,楼上天面均用砖瓦构砌,誉为“天楼”。四周围墙高筑,方石干叠,不设勾缝,是一座典型的、具有独特的客家围宅风格的建筑。在民国初年为避贼患,邓氏子孙又在楼顶四角建起用于了望、防御的敌楼。据考证,村中的客家围宅是雷州半岛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且规模最大的一座。但需要指导出的是,由于年代相隔久远,象北潭这类的村庄的语言已经被同化为当地闽南语系的雷话方言,不再保持客家人原有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了,而且村民从自我认同感上来说也只是认为自己是徐闻当地的土著,村人甚至不知道也不认为自己的祖系原先是来自客家民系的! 明清时期高凉钦廉两府讲客语系的客商经商谋生而定居徐闻当地及清朝粤西的土客之争流寓而来。有的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粤东、西两翼的土客斗争,致使广东中西部客家人迁居下四府(钦、廉、雷、高)。从翻看《徐闻县地名志》和查看各姓族谱看,这最后一次迁居的人和族群是为数不少的,但也有部分的客籍人在居住徐闻一段时间甚至数代后又迁居其他地方的,如海南或南洋等地。其实不单徐闻的地名志和族谱上有相关记载,连一些较为严谨的专业文献上也有,比如说据学者李如龙等人的《粤西客家方言调查报告》(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中所记载:客家人大量移居雷州半岛,当始于19世纪中叶广东省的四邑地区土客械斗后,原定居该地区的客家人被迫迁往高州府和雷州府,又以徐闻、信宜两县为最多。李如龙认为,这次移民“是历史上客家人入迁粤西以来人数最为众多,时间最为集中的一次移民运动,它对粤西客家民系和客家方言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明清至民国时期在徐闻城内就有很多前来经商的操客家语系方言的高凉人和钦廉人,当时分别在徐闻县城东门桥头和观音山建有高凉会馆和钦廉会所各一所。至今这两籍的后裔仍有不少在徐闻县定居,并有些在县府有关部门任职的,比如原副县长原籍高州附籍徐闻的柯永泰、原副县长原籍信宜附籍徐闻的叶兰香、原副县长原籍廉江的李文坚、原政协副主席原籍廉江附籍徐闻的陈庆谋、原副县长原籍廉江的黄家均、原副县长现县人大副主任原籍阳春附籍徐闻的谭国荣等人,都是讲客家语系亻厓话的。 清末民国时期高州、信宜、广西、阳春等地的讲客家语系的移民来填补徐闻地匪乱后的人口缺失。因徐闻地清末民初的大匪乱,致使全县境人口急剧锐减,匪乱平息后为了解决人口短缺问题尽快恢复生产,从清末民初广东省府鼓励附近其他州府居民移民徐闻,所以当时讲客语系的高凉人蜂拥而来,现在高凉人聚居的村庄在徐闻地竟达数百条之多。因而这种类型的数量在徐闻地是非常多的,比如我们单在龙塘镇就发现了50多个操纯客语系亻厓话的聚居村庄,这在《徐闻县地名志》上也是有详细记载的,比如龙塘镇的福田村委会那寮村就是清末村民自高州、信宜、广西等地迁此定居;福田村委会那法桥村1924 年村民自广东省信宜县迁此定居;黄定村委会山峡村是1927年刘姓自广东省廉江县迁此定居;黄定村委会那岭村民国初年,村民自广东省高州县迁此定居;墩仔村清宣统年间村民自广东省廉江县迁此定居;老卢角村1942年,广东省阳春、信宜等县人迁此定居;水口村1946年温姓自广东省廉江县迁此始居;福居塘村1942年李、杨两姓自广东省信宜县迁此始居;湖仔村1934年,广东省阳春、信宜等县人迁此定居;芳头坡村1935 年村民自广东省阳春县迁此定居;儒家洋村1942 年,村民自广东省阳春县迁此定居;这类型的移民村庄在徐闻县境内数量众多,只例举部分,不一一而足。 建国后的自愿戍边的客语系移民和1958年的廉江鹤地水库客语系移民。建国后,高凉及广西地区的山区仍有不少讲客语系的民众较大批量地移民徐闻开垦森林种植定居,我们查阅《徐闻县地名志》及走访中,发现单单在龙塘镇的就有黄定村委会的龙口村1963 年村民自广东省阳春县迁此定居;竹仔山村1949 年罗姓因家乡发大水无以谋生自广东省信宜县迁此始居;垌仔村1950 年广东省信宜县八个姓氏人家迁此始居;西河村1963 年村民自广东省高州县迁此定居;西洋村委会农庄村1955 年广东省信宜县移民于此始居。 而在1958年中,当时的广东省湛江专区在廉江北部山地开始修建两个大型水库。其中修在廉江县北部河唇地区的鹤地水库集蓄水、发电、航运、灌溉四大功能,与水库配套的是总干渠长达76公里的雷州运河和青年运河,受灌农田24.25万亩,相当于1949年前可灌溉农田面积的5.3倍。修建这两个大型水库是为了解决雷州大地人民的干旱之苦,这是必须完成的宏伟大业。所以在当时,湛江专区政府专门动员村民作为水库移民外迁,这些村民全部都是讲廉江北部山区的客语系方言亻厓话的,而村民们也识大体、顾大局,纷纷响应号召,背井离乡,在当年之内就完成了较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在移民当中,其中就有一部分听从专区的安排,自愿移民来到徐闻县境内定居下来,其中大部分居于城郊北水,这一带就变成了纯客语系亻厓话的村庄。 南下干部,中央决定在雷州半岛发展橡胶及热带作物的种植客籍技术人员、归国侨胞,文革期间到农场插队的的客籍知青,读书分配到当地工作的客籍人士。这种类型的人员虽少但事实上的存在的,这部分人仕大部分都是梅州的正宗客家,尤其是文革期间到农场插队的梅州籍客家人知青,因为在徐闻县境内共计有东方红、勇士、南华、五一、海鸥、友好、红星等7大国营农垦场和国立徐闻橡胶研究所等大型国营机构。虽然后来有一部分客家人士返回了原籍、或调到城市,但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留在了徐闻工作定居,并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