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乃英
释义

徐乃英(1925-),高级工程师。江苏苏州人。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市内电话局工程师,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工程师,邮电部第五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通信学会第二届理事。1956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五十年代提出市内电话电缆的防蚀方法,对延长电缆的寿命有明显效果。是我国研制长途通信电缆的开创人之一。撰有《高频对称电缆的串音及其平衡》、《同轴管传输参数的精密计算及其应用》等论文。

人物简介

1925年7月 出生于江苏苏州市。

1946年7月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门,获学士学位。

1946-1956年 在上海电话公司、上海市市内电话局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股长、课长。

1956-1965年 在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北京)第六研究室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1965-1985年 在邮电部第五研究所(成都)任副总工程师;其中1966~1972年下放劳动,1981年被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授予高级工程师职称。

1985-1987年 在邮电部第一研究所(上海)任高级工程师。

1987年8月 退休。

1988-1992年 受聘于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公司国产化部工作。

1992年至今 参与中国通信学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活动,从事光缆电缆顾问咨询和情报资料工作。

研究开发

通信1956年7月,邮电部成立邮电科学研究院筹备处,邮电部决定从全国各单位抽调科技人员组建研究室。徐乃英从上海被抽调到北京参加筹备,为线路研究室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电缆部分。当时中国长途线路上只有极少量的进口高频对称电缆,开通12路以下载波。他首先着手学习苏联资料和其他国外资料。1957年4月,邮电科学研究院成立,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徐乃英被定为六级工程师。他对邮电设计院提供的德国的高频对称电缆集总平衡资料进行研究后,自行研制了复数耦合测试器。1957 年秋,赴南京在明线过江高频电缆上进行了实际平衡试验,取得了成功,初步确定了德国的平衡方法比苏联资料上的方法优越。他总结了这方面的技术,与相关单位一起在沈阳电缆厂内的室内试验段上再次进行了验证,编写了《高频对称电缆的串音及其平衡》一文,连载于《电信科学》,对以后的电缆平衡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年,苏联援建的沈阳电缆厂开始生产长途高频对称电缆,他就赴该厂协助进行产品测试与分析,指出电缆串音性能的关键取决于四线组扭绞节距的选择。经过多次试验与改进,使电缆在252kHz频率上(60路)的合格率显著上升,达到能够批量生产的水平。60年代初,邮电部开始上马101工程,从北京到石家庄敷设中国第一条60路长途高频对称电缆。他参加了工程中的电缆串音平衡工作,进一步弄清了机线配合和第三回路串音等问题,亲自组织编写了一系列的技术报告,为以后的60路载波机安装工程奠定了技术基础。

从1962年开始,邮电科学研究院与上海电缆厂合作,开发性能更好的4组聚苯乙烯绳带绝缘的高频对称电缆,试制成功后即批量生产了100km。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这种电缆未能在长途线路上应用。

1964年,为了解决省内长途通信,按照当时以铝代铜和以铝代铅的技术政策,与上海电缆研究所和沈阳电缆厂合作,开发铝芯铝护套单四线组高频电缆。1965年,邮电科学研究院第六研究室的电缆部分迁到成都成立邮电部第五研究所,徐乃英被任命为副总工程师,与四川省合作在成都—乐山间建设试验段——6503工程。他参考国外资料,提出用电缆带增音机的多段平衡代替以往的电缆逐段平衡,以减少平衡工作量并避免装机后串音发生变化,获得了成功。1978年,“对称电缆有人增音段一次性多段平衡技术”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20世纪50至60年代,长途通信中容量最大的电缆为中同轴电缆。1958年,上海电缆厂发起试制仿苏KM-4型中同轴电缆,邮电科学研究院派徐乃英等配合,进行各项电气性能测试方法和同轴管接续技术的研究。到60年代初共试制了6km四管中同轴电缆,在邮电科学研究院连接成室内试验段。但因为载波设备没有同步立项研究和“文化大革命”干扰等原因,直到1969 年,在周总理关于“加速电缆、微波建设”的指示下,才建成北京—天津现场试验段——2109工程,但电缆铝护套接头漏气严重,同轴管的衰减频率特性未能精确测定。1972年徐乃英开始参与研究,发展了同轴管传输参数的紧密计算与测量技术,为载波干线均衡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数据。同时逐步明确了国产同轴管在传输性能上与CCITT(现ITU-T,以下同)G.623建议之间的差距,与科技人员一起到上海电缆厂共商如何提高电缆质量。他还协助侯马电缆厂和成都电缆厂参加中同轴电缆的生产,用于后来的4201工程(天津—上海—杭州)中的长江以南地区。

1975年,原国家计委批准了在京汉广之间建设第二条1800 路8管同轴电缆干线。徐乃英与厂所相关科技人员一起研究电缆结构,制订电缆技术条件,并经常到电缆厂进行产品性能试验与分析。提出了通过改变同轴管内外导体尺寸,在内导体的生产过程中增加一道铜杆剥皮工序,以避免内导体表面的氧化亚铜影响导电率等措施,使国产同轴管的性能逐步全面符合CCITT G.623建议中12MHz(2700路)的规定。70年代末,利用这些技术,再加上外导体铜带厚度均匀性的改进,达到了60MHz (10800路)的指标。

1978年,徐乃英被评为成都市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奖。徐乃英等人还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8管中同轴电缆紧密测量方法和万路载波电缆技术”和“2.6/9.5mm长途干线8管综合同轴电缆”两项重大科技成果奖。1980年被评为邮电部自然科学技术优秀拔尖人才。1981年获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颁发的高级工程师证书。1982年至1983年获成都市年度先进生产者称号。

除了中同轴电缆外,机械工业部于60年代初就开始300路小同轴电缆的研究开发,主要是仿制苏联产品。通信兵部和铁道部采用西安、沈阳、郑州等电缆厂生产的小同轴电缆,配用四机部开发的300路载波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小同轴电缆线路。当时同轴管结构不尽相同,增音段距离为6km。由于种种原因,邮电系统到1980年才决定采用小同轴电缆系统。五所由徐乃英为主设计电缆结构和提出电缆技术条件,并配合侯马电缆厂研制6管小同轴电缆,很快开发成功了聚乙烯垫片/聚苯乙烯薄膜绝缘铝护套小同轴电缆,经在增音段长度上测定,其1.2/4.4mm 同轴管的性能完全符合CCITT G.622建议中0.06~6MHz模拟系统的规定(1260路)。与此同时,邮电部第六研究所研制成功了与小同轴电缆配合使用的300路(增音段长8km)和960路(增音段长4km)载波机。这两种载波系统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在沪宁线和胶济线的各一个区间上进行验证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85年,徐乃英等获“1.2/4.4型长途6管综合同轴电缆”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小同轴电缆的研究成果受到邮电部以外的各个电缆厂的重视。1984年,徐乃英被聘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召开的电线电缆应用技术交流会上作了《为统一中国同轴电缆衰减频率特性的商榷》的报告。徐乃英积极支持各厂改变小同轴管结构,带领五所技术人员前往各厂测试按新结构生产的小同轴电缆,逐渐使中国的小同轴电缆特性与国际标准相统一。

国际交流

1978年至1983年期间,徐乃英三次赴日内瓦参加CCITT XV研究组会议,并提交了关于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测量方面的文稿共6篇。在参加会议期间,与国外的几位代表进行了交流。回国后,很快将会议文件译成中文,刊载于五所内部刊物上,供大家学习参考。1987年徐乃英获得了邮电部颁发的“向国际组织提交文稿证书”。

徐乃英还翻译了1980年CCITT黄皮书中K系列建议和L系列建议中的部分章节;1984年CCITT红皮书卷3.2中G.6xx 系列建议中的大部分章节;1987年CCITT蓝皮书卷IX中K系列建议和L系列建议中的部分章节;1987年CCITT蓝皮书卷3.2中G.6xx系列建议中的大部分章节。这些译文都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作为CCITT色皮书的中文版出版,由CCITT发行。这些资料对于当时从苏联标准中解脱出来,向国际标准靠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电缆研究工作中,徐乃英非常注意国际上电缆的动态,IWCS国际线缆会议是世界上极少数的反映线缆发展动态的会议,每年举行1次。在中国同轴电缆研究中,内导体剥皮和外导体铜带均匀性两个重要问题就是受到了该会议论文集的启发。1987年之前,中国没有代表参加会议。1986年,虽然徐乃英已经离开了五所,但他在1978~1983年的6届会议论文集中选译了30篇论文,载于五所内部刊物中。1988年,成都电缆厂又选译了1968~1986年19届会议中获奖的优秀论文42篇。这些论文大多具有较高水平,无论在理论探讨或实际应用上都是值得借鉴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从1988年起,成都电缆厂多次派员赴美国参加这个会议,并提交论文。1992年,徐乃英受该厂邀请,执笔撰写了题为《中国光缆网络和光缆工业的发展》的文章,并在会上作了报告。

从1990年起,成都电缆厂每年从前一年的论文集中选译数十篇论文,出版《IWCS论文译文集》,10多年来,徐乃英积极参加了这项工作,承担了部分翻译校对工作。另外,为了争取时间,徐乃英还将有些论文进行翻译后刊载于五所内部刊物中,或者进行综合评述,投到有关期刊发表或者在学术会议上介绍。

退而不休

1987年8月,从邮电部第一研究所退休。1988年初,由邮电部定为首批主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退休后还继续从事程控交换机用电缆的国产化、顾问咨询和学术活动等工作。

80年代后期,1240程控交换机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年产量超过30万门。当时的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公司为了提高国产化水平,成立了国产化部。经邮电部工业局介绍,徐乃英到该公司进行交换机用线缆的国产化研究。他到公司后,首先研究了公司原来采用的外国标准(绝大部分为ITT标准),并与国内标准进行对照,尽可能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然后到有关电缆厂协商电缆技术条件,进行试制。由一个电缆厂开始,再推广到其他电缆厂。有些电缆由于要求较高而需要反复改进,他便提出改进建议。样品试制合格后,共同制订企业标准,进行小批量生产,经过公司认可后,再进行批量生产。到1992年,交换机用配套线缆基本上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不但使该公司节省了大量外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有关电缆厂的制造技术,开辟了市场。部分企业标准后来被上升为邮电部行业标准。为其他交换机厂应用国产电缆提供了条件。

90年代以来,中国电信事业飞速发展,通信电缆厂犹如雨后春笋,纷纷生产全塑市内通信电缆。但各厂的设备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不能保证。于是邮电部实行电缆入网制度,电缆入网必须经过测试。当时的主要问题是串音。徐乃英根据60年代解决高频对称电缆串音的理论与实践,于1993年编写了《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绞对节距的计算》一文,刊于《现代有线传输》期刊上,同年8月在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线路专业第12次学术讨论会上作了报告。这种计算方法经过几个电缆厂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各厂的设备各不相同,不能设计出一套通用的节距方案。徐乃英不顾当时有些人劝说他把计算方法申请专利的建议,于1995年又编写了《全塑市内通信电缆高频串音的改进》一文,刊于成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刊物《成缆信息》上,并在中国通信学会设备制造技术专委会的第三届通信电缆光缆制造学术年会上作了报告。此文绕开了深奥的理论,以实际国产绞对机为例,具体说明了计算方法,使得大部分电缆厂都能根据本厂的绞对机参数设计出适用的节距方案。

然而,即使采用了正确的节距方案,由于工艺上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随机性变化,总有少数线对组合之间的远端串音超出标准规定。虽然YD 322-84标准容许一定数目的线对组合略低于标准,但仍然会因组合数目超过极限而被判为不合格。有些制造厂希望放宽极限数目。徐乃英研究了这种情况,认为YD 322-84标准中规定每个线对组合间的串音适用于音频电缆中的可懂串音,而高频串音是为数字通信而规定的,理应采用某一对线中来自所有其他线对的串音功率和。他撰写了《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高频串音及其标准》一文,以实测数据作为例子阐明了串音功率和的问题,在1995年的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线路专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上作了报告,并将这个意见反映给当时的标准制订单位,得到了采纳。在修改后的YD/T 322-1996中,引入了串音功率和的规定。从此以后,各厂基本上均能按照此标准生产。这为后来的ADSL等数字用户环路的应用带来了好处。关于节距的选择和串音功率和的规定也适用于后来发展起来的对绞数字通信电缆。

徐乃英除参加CCITT文件和IWCS论文集的翻译工作外,还从事光缆电缆文献的撰写、综合与翻译工作,以及参加有关学术会议。编写的文章与翻译的资料各超过100篇,其中大部分已发表在各种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中。

徐乃英对工作积极热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学术上不自满,不保守,既虚心学习又乐于助人;对事业对国家,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充满着希望和信心,无论在受表彰奖励的顺境中还是在如“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逆境中都始终如一的努力工作,默默奉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1: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