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马高村 |
释义 | 徐马高村简介徐马高村位于山东省宁阳县宁阳镇,是城乡结合部,有727人、206户村民。现已新建新,集富裕、文明、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化村庄。同时,由于规划的超前性,村里还准备眼睛向外搞开发,吸引城里人和外地人投资创业和居住。 徐马高村发展2000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负债25万多的穷村,现在,村里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多样化,全村2004年的经济总量接近450万元,一跃成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示范村。据了解,这个村主要的经济构成主要有四部分。 一是蘑菇的种植和加工。在这个村旧村区内的庭院和闲置地里,到处可见砖体搭建的蘑菇种植棚,全村大小菌棚40个。2004年,他们又打起了60多亩速生林的主意,枝繁叶茂的潮湿阴凉环境正适合种蘑菇。村干部请来"土专家"大胆实验,成功突破了"林菌间作"的技术难题。目前全村已经发展了10亩鸡腿菇,并在进行简单的腌制后销往各地。每年仅蘑菇一项可为村里带来10多万元。 二是打工经济。全村共有100多人加入到了这个队伍里。村里提倡的出去一个人带出一个人的"一带一"走出去的思路,降低了农民打工的盲目性。为了更好的了解在外务工人员的情况,村里组织的"腊月碰头会"成了大家伙交流的好平台。人们在互相交流经验和教训的同时,还可以把家里的困难反映给村里,以便得到及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每人每年收入6000元。 三是种植业的发展。村里650多亩耕地上种的全部是优质小麦良种,并和泰安农科院合作签订了收购合同,麦收后按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统一收购,每斤村集体还可以提取2分作为村集体收入,一年就可为农户增收6万元,集体增收1.2万元。另外,其他像30亩的黄瓜制种和10亩橄榄制种效益可观,整体每年可为村里带来18万元的收入。 四是庭院小项目经济。村内的养殖小项目主要以养猪、养鸡为主。20多户养殖户一年的收入有2万多。目前,村里又引进了肠衣加工项目,为曲阜客商进行来料加工。利用农闲时间就能组织生产,一人一天就能赚10多元。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0亩(其中:田38亩,地42亩),人均耕地0.98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32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21亩,主要种植油茶等经济林果。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20户通自来水,有2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0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3公里。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在县内、省内。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17万元,占总收入的46%;畜牧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4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1头,肉牛8头,肉羊78头);第二、三产业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10 %;工资性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10%。农民人均纯收入6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人(占劳动力的3%),在省内务工0人,到省外务工3人。[1]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0户,共乡村人口81人,其中男性47人,女性34人。其中农业人口81人,劳动力35人。该村以瑶族为主。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合作医疗72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88%;享受低保1人(韦华祥)。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20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马路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洞波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公里,距离中学4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人,其中小学生5人,中学生0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0亩。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1人,党员中男党员1 人,女党员0人。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土地少,无其他经济来源。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组织群众在这珍贵的土地上栽种品种较丰收的饲料草,大力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