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谷仓
释义

徐谷仓,染整工程技术专家。长期从事染整工厂的设计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染整新工艺、新技术;倡导短流程前处理;推动节能降耗。热心组织开展学术活动,笔耕不辍。先后发表染整论文50余篇,著有《染整织物短流程前处理》、《染整节能》等书。

人物生平

徐谷仓,1928年6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父亲徐树滋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黄兴将军部下一名将官,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为北伐军驻江苏省江阴要塞司令。从军队退役后,主管上海恒丰纱厂。徐谷仓八个月时,父亲就病逝,由叔父徐南生抚养。叔父任南通县常阴沙区区长。由于抗日战争期间支持新四军抗日,曾受到日本侵略军迫害。徐谷仓早年就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1946年求学于上海复旦大学附中期间,在该校中国共产党地下支部书记夏禹龙的影响下,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学联,并投身反饥饿、反内战运动。194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中纺公司技术人员训练班印染系。1948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中纺公司第七印染厂(现上海第二印染厂)。1949年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投入迎接解放的护厂活动。上海解放后,在上海第七印染厂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值班长、车间主任、计划科科长等职。1953年调北京印染厂筹建处,后由于北京印染厂缓建,又调纺织工业部设计院任工程师、印染设计组组长、计划科科长。他积极工作,坚持技术民主,求真求实,为成功地设计我国第一批大型印染厂做出了贡献,1954年4月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先进工作者。1959年调江苏省纺织工业厅技术处任工程师、印染科科长,为南通市设计建造了南通印染厂,并为常州大成二厂、益丰昌染厂、九丰印染厂,无锡丽新印染厂、维新漂染厂,徐州印染厂,南京印染厂等单位的技术改造、企业管理、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新技术采用等做了大量工作。1963-1968年,担任广交会纺织交易团技术顾问,为江苏纺织外贸业务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家下放江苏泗阳县农村。1973年带病担任清江印染厂筹建处副主任。该厂于1977年10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开始试生产;1980年完成第二期工程,成为全能大中型印染厂,获江苏省“大庆式企业”称号。此时,徐谷仓担任清江印染厂党委副书记兼厂长、总工程师。1986年6月,徐谷仓调昆山印染厂任总工程师,完成了新厂房设计、施工及设备安装投产,直至1990 年5月离休。

离休后,徐谷仓积极投入纺织工程学会的活动,担任会刊《染整技术》主编。他笔耕不辍,与东华大学宋心远教授合编了《新合纤染整》一书,并主编了《染整织物短流程前处理》、《染整节能》等书。近二十年来撰写了50多篇论文,对染整行业的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技术成就

设计大型印染厂

徐谷仓于1954年调纺织工业部设计公司(后为设计院)任印染设计组组长和向苏联专家学习组组长期间,参加了我国第一批大型印染厂(西北一印、石家庄印染厂、郑州印染厂、北京印染厂)的设计工作,为我国棉印染工业的大规模建设做出了贡献。1973年,淮阴地区拟建一家大中型印染厂,徐谷仓带病出任清江印染厂筹建处副主任。徐谷仓赴任后,夜以继日地伏案操劳,仅用了一周时间完成了设计任务书,上报纺织工业部。批准后随即带领土建、给排水、通风采暖、电器等专业设计人员赴全国各地调研,最后采用了锯齿南向采光,锯顶加排气井装置,屋面加保温层,内加涂层,设备顺锯齿排列等在当时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案,做到了投产后车间采光均匀、排气通顺及冬天车间不滴水,还节约了车间面积。1975年完成设计,1976年下半年开始施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的施工、安装任务,开始试生产。1977年,纺织工业部生产司组织了全国66家印染企业在淮阴市召开全国印染厂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肯定了清江印染厂设计建厂的经验。该厂为江苏盐城印染厂、扬州印染厂、常熟印染厂、南通八一印染厂及山东枣庄印染厂、聊城印染厂、吉林四平印染厂、安徽安庆染织厂等新厂的设计、建厂提供了借鉴,并且培训了人才。

1985年下半年,昆山印染厂扩建新车间。徐谷仓提出把厂房改为东西走向、锯齿向南的方案,这样有利于车间采光及克服冬天排雾滴水的弊病,但必须移动1万伏的高压线路。他据理说服了昆山县的领导同意移动1万伏高压线路,保证了昆山印染厂新厂房的合理建设。1986年6月,他被调到昆山印染厂任总工程师,以完成新厂房的施工、设备安装和投产,为昆山印染厂成为全国十大优秀染整企业做出了贡献。1990年5月离休后,还担任昆山印染厂的高级技术顾问。

20世纪60年代,徐谷仓在江苏纺织厅技术处任印染科长期间,十分重视企业的基础管理。他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全省染整企业工艺和设备的检查,要求工艺上车率和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因而保证了企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他帮助常州益丰昌染厂总结生产卡其类厚重织物的技术经验,总结出做好丝光织物的六字经验“浓、足、净、紧、阔、松”。帮助常州九丰印染厂修订灯芯绒织物染整工艺,总结生产灯芯绒织物的技术经验,为常州卡其织物和灯芯绒织物获纺织工业部颁发的金牌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节约减能技术

徐谷仓针对能耗占总成本的比例持续上升这一现象,深入染整企业,调查分析节能的途径,与操作工人一起实践,帮助企业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和能耗定额管理,提倡热平衡测算结合法,以设备的热平衡测试为基础,来求得各项测试的技术指标,通过适当修正,得到企业的年平均耗能指标。这种方法经清江印染厂采用,证明能够较好地达到摸清企业能耗现状,掌握企业用能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的目的。徐谷仓把这一经验编入了他主编的《染整节能》一书中。

推广新工艺

徐谷仓在改造能耗大的传统工艺中,采用了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冷轧堆短流程碱氧一浴工艺,松堆丝光技术,活性染料短流程湿蒸染色工艺,冷轧堆染色工艺以及有机载热体加热炉、高效节能烧毛机火口等节能的工艺及设备,取得了很大成效。20世纪80年代末,徐谷仓研究了西欧盛行的染整加工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在昆山印染厂实践短流程前处理碱氧一浴工艺,对传统的退浆、煮练、漂白三步法进行改革,在卡其类粗厚织物上取得成效,并通过了纺织工业部的鉴定。为研究该冷轧堆短流程工艺的适用范围,又在苏州地区小范围内进行推广。在加工纯棉平纹织物时,总结出每万米冷轧堆一步法比传统三步法工艺虽然化学品多耗用68.39元,但水、电、汽成本却节省了678.8元。1991年在第二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讨论会上,徐谷仓介绍了卡其粗厚织物采用碱氧一浴短流程工艺及纯棉织物采用冷轧堆碱氧一浴工艺后,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的经验,各染整企业纷纷推广采用。但在大范围的应用中,暴露出冷轧堆工艺毛效很低,对某些粗厚紧密织物达不到半制品质量要求,尤其是纯棉织物的关键性质量指标。针对工艺推广应用中的问题,徐谷仓组织了染整工艺、设备、助剂等有关专家和金咸穰、蔡明训、沈淦清等教授一起进一步探讨和实践,认为影响毛效的主要是果胶物质、棉蜡及浆料等,其影响程度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及存在状态密切相关。据有关文献介绍和在吴县印染厂的生产实践,发现冷堆后经高温热碱处理,各项指标能得到满意结果。徐谷仓通过实践,修正了冷堆工艺,采用透芯冷轧工艺液,并分为中心驱动打卷堆置、高温热碱处理和高效水洗三个阶段进行,成功解决了冷堆工艺产生的弊端。1994年在第三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讨论会上介绍了冷堆后采用高温热碱处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使冷轧堆碱氧一浴法前处理短流程工艺在全国得以大量推广。为更好推广染整节能新技术,搞好节能管理工作,徐谷仓孜孜不倦,伏案笔耕,主编了《染整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和《染整节能》,分别于1999年9月和2001年6月出版,成为深受业内人士欢迎的染整新书。

1985年以来,徐谷仓曾先后组织和主持了数十次省、市和全国性染整学术交流研讨会。每次会前,他都要认真做好论文的征集、评审、编印、专题技术报告专家的邀请等联系落实及会务安排等大量筹备工作,还要撰写会议总结或会议纪要,每次都是通宵达旦地工作。

在全国及省市染整专业学术讨论会上,徐谷仓曾做专题技术报告22次,在江苏、浙江两省的印染助剂年会上做专题报告13次,还应常州、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及南通工学院等大专院校邀请做技术讲座,为无锡职大、常州纺校、南通纺校、南通工学院纺织学院讲授工厂设计课,现为常州纺织技术学院客座教授。他的专题技术报告广泛地传播染整新技术新成果,积极推动染整技术的交流活动,为培养青年一代做出了贡献。他还多次参加印染新产品、新设备、新助剂的鉴定会,参加全国数十家染整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论证。

为扩大全国染整行业的学术交流及推动染整行业的技术进步,有人建议将《江苏印染》改办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的会刊。徐谷仓积极支持并经染整专业委员会同意,于1994年6月创刊了《染整技术》。他兼职《染整技术》的主编至今。《染整技术》文章内容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对染整生产起到了技术导向作用,深受业内人士的欢迎

人物简历

1928年6月6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48年7月 毕业于上海中纺公司技术人员训练班印染系(大专)。

1948-1949年 上海中纺公司技术人员进修班学习。

1948-1954年 上海第二印染厂助理技术员、技术员、车间主任、计划科科长。

1953-1954年 北京印染厂筹建处。

1954-1959年 纺织工业部设计院工程师、印染设计组组长、向苏联专家学习组组长、计划科科长。

1959-1969年 江苏纺织厅技术处工程师、印染科科长。

1969-1973年 下放淮阴地区泗阳县农村劳动。

1973-1985年 淮阴清江印染厂筹建处副主任、厂长、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淮阴纺织局总工程师。

1985-1986年 南京印染厂总工程师。

1986-1990年 昆山印染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90- 离休,任昆山印染厂高级技术顾问、《染整技术》杂志主编。

主要论著

1 徐谷仓.印染工厂设计概念.印染,1985(4):15-20;(5):13-17;(6):14-19

2 徐谷仓.国产R型蒸煮联合机的应用和实践.印染,1988(2):24-29

3 徐谷仓,金咸穰.短流程前处理有关理论和工艺.印染,1992(3):57-59;(4):56-60

4 徐谷仓,张启允.对江苏印染行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方向目标的探讨.江苏纺织工程学会1988-1992年度印染学术论文专辑,239-244

5 徐谷仓.试论苎麻混纺织物在染整加工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江苏纺织工程学会1988-1992年度印染学术论文专辑,24-28

6 徐谷仓.超细桃皮绒织物综述.印染,1993(6):36-44

7 徐谷仓.前处理高效短流程新工艺配套设备的研究.染整技术,1994:29-32

8 徐谷仓.九五印染技术进步规划的设想.江苏纺织工程学会1993-1995 年度染整学术论文选辑,125-128.染整技术,1994(4):29-30、40;1995(1):37-38、42

9 徐谷仓.新合纤染整加工综述.江苏纺织工程学会1993-1995年度染整学术论文选辑,189-197;印染,1995(11):35-39;(12):33-36;1996(1):41-43

10 徐谷仓.印染行业的出路何在.染整科技,1996(4):1-6

11 徐谷仓.染整行业的节能综述.染整技术,1996(3):10-12;(4):16-19;(5):22-24

12 徐谷仓.染整前处理短流程工艺助剂和设备.染整技术,1998(1):7-10;(3):18-21;(4):16-18;(5):18-21

13 徐谷仓.重视环境保护染整行业必须实行清洁生产.染整技术,1999 (5):1-5

14 徐谷仓.染疵与前处理.染整科技,1999(5):5-13、59

15 徐谷仓.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染整工业.纺织导报,1999(6):24-28

16 徐谷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纺织染整服装行业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江苏纺织工程学会2000年度印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54-57;新纺织,2000(7):29-33

17 徐谷仓.面向国际市场搞好产品开发.江苏纺织工程学会2000年度印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46-49;新纺织,2001(6):31-35

18 徐谷仓.染整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助剂和设备的进展及展望.纺织导报,2001(5)

19 徐谷仓主编.染整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20 徐谷仓,陈立秋.染整节能.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