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虚假安全
释义

概念

接近成功的情况下精神越来越放松,也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

历史故事

“虚假安全”现象则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后,英国空军在统计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牺牲的飞行员以及原因和地点时,非常震惊地发现:这些机毁人亡中,竟多半是在完成任务返航时,在即将着陆的前几分钟里,因为操作失误而发生的:看到跑道,精神上突然有一种“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在这一瞬间终酿大祸!安全管理专家称这种现象为:“虚假安全”现象。

警惕“虚假安全”对于企业的意义

“虚假安全”对于企业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一些企业保持安全环保工作处于整体受控状态,“安全弦”就开始有放松迹象,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安全工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不断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瑕疵与不足。在安全问题上一刻都不能麻痹大意,一分一秒都不能松懈。

当前,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越是临近逢年过节,事务性工作越多,职工思想活跃等诸多不利因素存在,很容易出现“虚假安全”状态,给企业安全工作带来挑战。

越是在这个时候,企业越不能放松安全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要锁定当前安全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找出本单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强化安全管理;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努力构建安全长效机制;要不断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现场把关意识”,狠抓细节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采取防范措施,推进整改力度,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功夫下在工作常态中。

对于“虚假安全”,政府部门如何采取对策

第一,责任心。应该说,在安全管理方面我们最不缺乏的是规章制度,什么“三铁一器”啊、“四个同时”啊、“六防一保”啊,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几乎穷尽了我们所有的政治和文字智慧。但现实呢?更多的现象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太多的情况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究章不严”。勿庸讳言,其中一个最突出的原因,就是责任心的严重缺失,——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毕竟“海恩法则”还是以遵规守章为基本假设强调责任心的!在这方面,我们的确缺课太多了。

第二,安全的“全民意识”。我们一直推行“谁主管,谁负责”。这本身无可置疑,领导就应该高度重视安全嘛!问题是,安全无小事,事无巨细,单靠管安全和干安全的人,即使他们“浑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子”呢!所以,要真正搞好安全,就得搞“人海战术”,就得搞“全民皆兵”,就得需要林纳斯定律所描述的“足够的眼睛”!我们可以断言,“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注意安全、人人管理安全”之时,就是安全走上康庄大道之日。

第三,安全时刻不能放松。“安全生产”,顾名思义,就是先“安全”后“生产”,“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两者是不可本末倒置的“皮”和“毛”的关系。所以,安全这根弦必须永远绷得紧紧的。而“虚假安全”现象又为我们拉响了“战斗警报”:越是觉得这些年没出什么大事,越是觉得安全工作已经做得蛮不错,危机、危险、危情越可能近在咫尺、近在耳边、近在眼前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坦率地讲,安全生产,才是真正应该“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啊!——不是妄自菲薄,不是崇洋媚外,不止在战略执行、制度安排、市场营销、组织架构、企业文化方面,西方理论可效可仿;在安全管理方面,同样可师可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