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修身悟道 |
释义 | 修身养性,感悟人生。只有修身养性,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修身悟道是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感悟世情,认知社会,以最终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升华,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 中文名:修身悟道 含义:修身养性,感悟人生 修身:修养身心,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悟道:领悟佛理 目的:达到精神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升华 基本概念古人对明理、明见、养道、养德、养性、养气、见益、笃学、律己等修身的要素都有过论述。其所探讨者非仅修身励志,兼可养性悟道。因此,砥砺修持,理想执着,于超凡脱俗的境界中,莫起欣厌取舍,一日灵光乍现,悟道即在刹那之间。 所谓“修身”就是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中国古代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他们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为其封建统治和政权的巩固培养人才。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所谓“悟道”一则是领悟佛理。唐代诗人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之一:“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者,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二则是象《红楼梦》第一二〇回所描述的悟道:“后来待二奶奶更生厌烦,在别的姊妹跟前,也是没有一点情意,这就是悟道的样子”。 道为何物,古书所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它不是一般的道,既不是道理、道德,也不是味道、道路;它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正如有的大师所讲,如果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它就不叫道了,它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让你时时去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让你时时感觉,它既博大精深,又扑朔迷离。 儒家修身悟道1、儒家修身悟道的功夫在于养心,以守静的心斋、坐忘为代表。孔子的弟子颜回问他什么是心斋,孔子回答:“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神),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可见孔子的心斋就是通过意念专一,呼吸细长,耳之不闻,唯心能觉,进而神气合一,进入清静纯一的境界。孔子还认为,心斋之类的功法是修身的关键,这类功法不但可以使人不出户而知天下,还能使人长寿。基于这种认识,孔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求自己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史记·孔子家史》载,孔子63岁时,曾两度被鲁国驱逐。到了宋国,司马桓砍倒大树威胁他;到卫国又被错抓进监狱;在陈蔡之间被楚军团团围困“七日不火食”,饿得他那些弟子爬不起来,而孔予却安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2、儒家另一位大师孟轲继承了孔子守静的理论,同时又提出内观养心养气的功法。孟轲把这种功法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求放心或存夜气。求放心就是把为外物迷惑的心收拾起来,养夜气是把人的午夜至平旦尚未与外界事物接交能量时的清明之气存养起来,孟轲认为这是保养真气的有效方法。第二阶段是思诚和养浩然之气。思诚就是悟道,至于养浩然之气,即一种“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的宇宙元气。 3、荀子修身悟道。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4、古人为学三境: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古代修身箴言:涵心养性,中医起行。动静相生,张弛有度。泛爱万物,宽容有节。淡泊名利,心宽体胖。恪守原则,文人风骨。锻造思谨言慎行。调息凝神,感动些微。心存美好,亲近自然。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举止得体,内涵丰富。开朗豁达,反身而诚。情形自控,果敢执行。随遇而安,生命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快乐、清醒、自然、果敢、正义,勇敢做自己。 5、相关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修身训条:付出未必期待回报。人至清则无徒。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辅万物自然而无为。优秀是一种习惯。养浩然之气。善待自己,自爱才能被爱,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君子和而不同,善于隐藏目的和方向。自我本我超我,心情表情容貌。被动的爱我不屑施与。没有对抗就没有伤害。万物相关,本能系统。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7、文心子著有文艺理论作品《香居问道》又名《香居弹词》。 (1)文心子第一文学思想:文求我道。 (2)今之为诗词者皆欲学李杜,须不知李杜作古人矣。古人作诗之法具在,然造艺岂能相传乎?既皆不传,所学皆古人之糟粕耳。 (3)胸怀丘壑,行文洒脱;胸怀兼爱,字字悲悯;大德行广,天下文章。 (4)做人之德在乎修身养性,格物致知;做文之法,在于谋定而后动,意在笔先。 (5)不论作文或做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作何歌咏。故曰:作文之前先做人,心正而后成诗名。 (6)欲作诗文者吾谓之曰:“君能得一山水而忘忧乎?君答曰:“可”。怡情山水者,何愁文才不佳。既能融入物中,怡然忘我,自得其乐。乐在其中,乐在人和,佳作自得。 (7)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时间的积累和感情的沉淀。好的诗词文章也是如此,没有时间的积累就没有历史的厚重底蕴,没有感情的沉淀就没有文学之三昧。 (8)诗人不死,世界不哀。 (9)世界之初,为谁所造。承席前人,皆被其缚也。自然开宗立派,亦未尝不可。何必在乎他论。古往以来,真正成就文宗大家开宗立派者,皆独树一帜也。步他人后尘,犹若食先人之鸡肋耳。 (10)事间万物,当以人之修炼为最高。吾尝推崇“爱心、童心、悲悯之心、感恩之心”,故又称“四心说”。吾之为人做事亦求尽善尽美。故作诗文亦是如此。吾《四心说》诗曰:“诗有爱心冬暖人,童心最珍见行文。常谓悲悯志博大,此生不忘常感恩。”请诸君子是以为验。而少林武功又是中国武功最具代表性,最具文化内涵,最具宗教文化底蕴,最具完整的体系,最具权威性,又最具神秘感的中国武功流派,它无疑已成为中国武功的主流学派。 道家修身悟道《老子》第一章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三章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佛家修身悟道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何难。 退一步,自是安稳。忍一句,自是平安。 让他三分,何等自在。忍耐一刻,何等清闲。 清山不管人间事,绿水何曾说是非。 有人问我红尘事,摆手摇头总不知。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 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恃富欺贫之人,不可近也。 反面无情之人,不可交也。 不知进退之人,不可说也。 说诳擎骗之人,不可信也。 轻言寡信之人,不可托也。 酒后无德之人,不可请也。 时运未至之人,不可欺也。 不识高低之人,不可睬也。 来历不明之人,不可留也。 “说我、羞我、辱我、骂我、毁我、欺我、笑我、量我、我将何处也。我只好容他、避他、怕他、凭他、随他、尽他、由他、任他、待过几年再看也。” 武林派修身悟道相传著名的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修炼十年的漫长岁月中,言传身教创造了少林武功流派,而且使少林武功一开始就具备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内涵,具有修身养性,善化人性,清净无为的武德。使佛教文化哲理的“禅”等武功相辅相成,达到二者你中有我,人中有你的至高境界。少林功夫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其中“禅”字是提高功夫的重要依据,因为禅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少林六祖惠能在《坛经》上说:禅 乃梵文音译“禅那”,其意译为“弃恶”、“功德丛林”、“思维修”、“静虑”。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息心静寂地参悟。所以少林功夫和其他派别不同,讲究的是“禅武合一”。使少林武功一开始就具备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内涵,具有修身养性,善化人性,清净无为的武德。此外更有禅修悟道的法门了,练气行功《少林洗髓易筋经》就是少林派的内功大法。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其它武术也大抵如此,技击只是武术的一种方式,人们学习研究武术,更应该深刻领悟其中内涵。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中有一句台词,武术看重的不只是把人击倒,而更注重的是修身悟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