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休养 |
释义 | 基本词义发音 xiū yǎng 释义 1.谓安定人民生活,使其经济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 2.休息调养。指使身心得到休息或滋补。 3.犹陶冶。 详细解释(1).谓安定人民生活,使其经济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传》:“因传国政,休养万民。”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仁宗在位岁久,熟於人事之情伪与羣臣之能否,方以仁厚清静休养元元。”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及(齐)湣王逐孟尝君,恣行狂暴,百姓弗堪;而燕国休养多年,国富民稠,士卒乐战。”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史记》:“武帝之不亡者,赖祖宗休养之泽深耳。” 毛泽东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两年以后,人民负担又可减轻了,民力又可得到休养了。” (2).休息调养。指使身心得到休息或滋补。 宋 陆游 《小憩》诗:“休养观书眼,调娱宴坐身。”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记丹药·糁制》:“翁媪后携饼饵造僧房,见僧云:‘诚谢老师见惠秘方以休养二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别离》:“病中块坐,又未能息心休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为了他的身体和精神的休养,她希望他们暂时离开上海,他们旅行去。” (3).犹陶冶。 钱钟书 《围城》:“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休养身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