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雄性不育 |
释义 | 雄性不育(Genetic Male Sterility):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发育的现象。一旦形成,是可遗传。雄性不育的植株,雌蕊能正常发育。 细胞核雄性不育: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有显性核不育和隐形核不育,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根据对光的反应又分为两种: (1)不受光影响的核雄性不育:与光温影响无关。 (2)光温敏核雄性不育:受光和温度影响。高温或长日——不育;适温短日——可育。 细胞质雄性不育:表现为母体遗传、花粉败育和雌穗正常。可以被显性核恢复基因恢复育性。败育时期不同可分为: (1)配子体不育:主要形成在花粉粒进行有丝分裂形成配子精细胞的过程。 (2)孢子体不育:可发生在花药造饱细胞增殖至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 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由于生理上或遗传上的原因造成植物的雌性器官正常,雄性器官不正常,不能产生花粉或花粉败育而不能授粉的现象. 雄性不育 可分为 雄蕊退化 花粉败育 功能不全3种类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