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雄辩 |
释义 | 汉语词语基本信息【词目】雄辩 【拼音】 xiónɡ biàn 【基本解释】谈论具有说服力。 详细解释1.有力的辩论。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骋黄马之剧谈,纵碧鸡之雄辩。”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却说 安老爷 的话,一层逼进一层,引得个 邓九公 雄辩高谈,真情毕露。”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祁连山下》:“ 维摩 正在发表他的雄辩,口若悬河, 文殊 却肃穆地侧耳而听。” 2.谓谈论具有说服力。 《周书·文帝纪上》:“ 齐 神武 问 岳 军事, 太祖 口对雄辩。” 巴金 《家》三一:“﹝ 克明 ﹞又雄辩地劝诱了一番,也没有用。” 相关词语古希腊雄辩家事实诡辩狡辩 狡辩 jiǎobiàn 释义:[indulge in sophistry] 诡辩;把无理的事说得似乎很有理 示例:需要采取决定性的行动时,无意去狡辩 诡辩 guǐbiàn 释义:[sophism;carp;cavil;quibble] 颠倒是非黑白的议论 示例:(张仪)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雄辩术如果说智者的巧辩法和矛盾术属于逻辑学的范畴,那么,智者的雄辩术就属于修辞学的范畴。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口才——如何能把话说的更有气势,让人更爱听,更能让人信服。亚里士多德说,恩培多克勒是修辞学的创始人,这种意义上的修辞学指一种写作技巧。雄辩术是作为演说技巧的修辞学。它的创始人当推叙拉古人考拉西。公元前466年,叙拉古建立民主制,需要有诉讼能力的人运用法律。考拉西向学生传授适用于法庭场合的演说方法,这就是最早的雄辩术。 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诉诸“大概”的推测,使听众信服。亚里士多德曾提及考拉西辩护的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弱者被当作攻击者来审判,那么对他的辩护是:他大概没有做这种事情的能力;但如果在攻击案件中的被告是一个强者,那么对他的辩护仍然是:他大概不会这么做,因为他很清楚人们都会明明白白地想到他有做这件事的能力。” 雄辩术诉诸“大概”的或然理由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批评为似是而非、半真半假的意见,他们要求通过辩证法或者逻辑推理的途径达到必然真理。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肯定了雄辩术的有限作用,后来的西塞罗更把雄辩术发展成为了罗马文风的典范。总的来说,雄辩术对哲学方法的影响不如矛盾术那么深远。 雄辩症一位医生向我介绍,他们在门诊中接触了一位雄辩症病人.医生说:"请坐."病人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权吗?" 医生无可奈何,倒了一杯水.说:"请喝水吧!" 病人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例如你如果在水里放了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病人说:"谁说你放了毒药呢?难道我诬告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比毒药还毒的毒药!"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一口气,换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病人说:"纯粹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气.例如北极,进太内天气就很坏,刮着大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医生忍不住反驳说:"我们并不是北极嘛." 病人说:"但你不应该否认北极的存在,你否认北极的存在,就是歪曲事实真相,就是别有用心." 医生:"你走吧." 病人说:"你无权命令我走.你是医院,不是公安机关,你不可能逮捕我,你不可能枪毙我." ^经过多方调查,才知道病人当年参加过"梁效"的写作班子,估计可能是一种后遗症 就是我们常说的“抬扛” 同名图书书名:雄辩(让别人心悦诚服的技巧) 作者:李京 译者:李京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0:00:00 【内容介绍】 雄辩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智慧的角逐和话语的较量。雄辩不仅需要满腔热情、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还需要激昂动情的谈吐。 本书立足于古今中外著名的、成功的论辩事例,具体介绍雄辩的智慧、雄辩的能力、雄辩的气势、雄辩的时机、雄辩的立场、雄辩的方式、雄辩的方法、雄辩的战术、雄辩的技巧、雄辩的情感。只要将书中介绍的方法和技 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能学会让别人心悦成服的技巧,就会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 相关图书雄辩与反雄辩图书编号:1185309 出版社:海潮 定价:24.5 ISBN:780213021 作者:金元元 出版日期:2005-08-01 简介:无 雄辩之美作者: 林正 译者: 郑欢等 ISBN: 9787501148325 [十位: 7501148325] 页数: 577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0-04 简介 几千年来,在人类无数的法庭辩论中,只有屈指可数的演说词被当做能言善辩的艺术珍品保留了下来。《雄辩之美》的主要意义在于为日趋成熟的中国律师界和爱好演讲的朋友们提供美国20世纪最佳法庭演说的经典范例,书中的每一场法庭演说,无疑都是精雕细琢的演讲艺术的杰作。 本书汇集了100年来,美国法律史上那些在陪审团宣读判决之后,能经受住时间考验,能继续产生吸引力,可以教育几代人的案件。这些案件包括起诉对战争罪行负责的人,谴责种族歧视,反对核能源工业,要求妇女平等权利,以及证明仅仅由于时间的推移,一个杀人者的罪行并不能就得到赦免等等。 本书是20世纪美国法律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不朽名篇。 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InstitutioOratoria),又译作《雄辩家的教育》、《演说术原理》、《论雄辩术的培养》等。该书写作于公元91一94年间,公元96年正式出版,约65万字。原书用拉丁文写成,从近代以后,先后被译成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仅英译本就有若干种,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斯迈尔(W.M.Smail)的节译本《昆体良论教育》,英国牛津大学1938年出版。还有巴特勒(H·E·Butler)的全译本,伦敦威廉·哈涅曼出版社1921年出版。 1982年,任钟印教授从英文节译本将该书译成中文,以《雄辩术原理选译》为书名,由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内部刊行。1989年,中译者对原译文作进一步修订、扩充,改书名为《昆体良教育论著选》,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列入《外国教育名著丛书》正式出版,计187页,约18万字。 《雄辩术原理》全书共12卷,主要探讨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理论问题。其中第1、2、3、12等卷,系统论述了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集中反映了昆体良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色。第l卷包括前言和正文(共12章),主要分析雄辩家教育的目的、形式、过程、内容和方法。第2卷21章,系统探讨了雄辩术的性质和目的,着重论述雄辩术教学的基本方法。第3卷讨论雄辩术的起源、组成部分和规则。第12卷包括前言和正文11章,主要阐述理想的雄辩家所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特别是道德品质,以及道德教育的方法。上述各卷系统总结了作者一生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针对罗马教育当时存在的各种弊端,较为全面地提出了雄辩家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设想,尤为详尽地阐明了有关教学的理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