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性别角色双性化 |
释义 | 性别角色双性化性别角色双性化直观地是讲男性拥有女性的温柔 女性拥有男性的独立。所谓“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兼有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气质。双性化者并非“变态”,相反众多研究表明,双性化者兼有男性和女性较为优良的品质,往往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简介性别角色双性化男人就该像个男人,女人就该像个女人,在性别角色的评判上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则被认为是性别角色的一种错位。那么,一个人既像男人又像女人,又将如何?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一定也会摇头的。 然而,现在我们偏要这样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熟悉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人。我们常说的女强人就是例子。这样的女人通常在事业上有强烈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并取得成功:她们喜欢运动也喜欢烹调既非常敏感体贴人也有“每临大事有静气”处事果断的风格。近年来国外心理学界有人提出了“双性化气质”概念认为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往往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还编制了一套心理测验量表以测定男女双性化气质。 分析性别角色双性化关于独立性研究。要被试者对每一张漫画的滑稽程度进行评定。但在他们作出评定之前,他们会听到被认为是别组被试者在评定的声音,这些声音将某一张根本不滑稽的漫画说成非常滑稽或者相反。看看被试者受不受他人影响,能否坚持主见。结果证实,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和具有男性气质的被试者没有多大差别,都比具有女性气质的被试者表现出更显著的独立性。关于善听者研究。让被试者听一位孤独的转学学生倾诉在适应新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被试者对诉说者的反应来评分测量被试者善听的程度。结果表明,男女双性化和女性化被试者没多少差别,都比男性被试者表现得彬彬有礼和善听。 关于自尊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和具有男性气质的人,往往比具有女性气质的人自尊感更强。就是说,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并没因为性别角色特征的双重性而适应不良,反而有着强烈的自尊感。 贝姆等人在这些研究中总的看法是,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在很多情况下能做得更好些,因为他们既具有女性气质又具有男性气质。就是说男女双性化的人在性别角色心理特征上往往占据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两个方面的优势,至少在心理特征上男女双性化的人没什么不好。 最近,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不仅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而且智商情商都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而且追踪研究发现,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里,更多占据优势地位。 在回答男女两性为什么始终在相互寻找不可遏止地要结合为一体的问题时,柏拉图有过这样的解释:很早的时候,人都是双性人身体像一个圆球,一半是男一半是女,后来被从中间劈开了。所以每个人都竭力找回自己的另一半,以重归于完整。我们也许以为这是幼稚的戏言。现在想想,原来有着深刻寓意,无论是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孤立起来都是缺点,都造成了片面的人性。结合起来,便都是优点,都是构成健全入性的必需材料。两性气质的区分,仅是相对的从本原上说它们并存于每个人身上。一个刚强的男人也可以具有内在的温柔,一个温柔的女人也可以具有内在的刚强。一个人越是蕴含异性气质,在人性上就越丰富,在人格上就越完善。柏拉图的寓言与心理学的结论竟如此地不谋而合。 也许有人说,即使男女双性化的人没什么不好,但社会是否会肯定的眼光看待他们?美国的《今日心理学》杂志曾经向读者提出有关男性气质的问题。女读者在阐述她们对有关理想的男人的看法时,认为具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而奋斗,同时又是温和、文雅、愿意献身、体贴人的男人才是理想的男人。这实质上是指男女双性化气质的男人。尽管中西方文化有诸多差异,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女性对理想男人的看法与美国女性的看法却十分相似,这在一些调查和电视专题节目中已分明可见。其实就是中国的男性,虽然还标榜“我要像个男人”,也不再为“模范丈夫“而有什么难为情了。就是说,”我要像个男人“中的男人已经包含了一些女性气质特征。 可见社会文化对男人的男女双性化气质给了较多的肯定态度。现实生活中被人们认为较优秀的男人大多是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男人问题,是社会文化对女人的男女双性化气质,还缺乏应有的肯定态度。在我国“当女强人难”就是个很好的证明。也正因此,现实生活里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中,男人比女人多,贝姆的研究结果也发现这样的情况。 形成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悄然变化 近年来,“超女”、“加油,好男儿”等娱乐节目在青少年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时间,中性打扮的“超女们”成了众多女孩追逐与效仿的对象,而有点女子气的“好男儿”也成了不少青少年对男性角色的期待。 传统的性别角色是否已经对青少年失去了约束力度?媒体上常常出现的男女两性“中性化”,是否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的5名本科生完成了一项“大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研究课题,调查历时近一年,覆盖了全国东、中、西部27所不同的高校,在大一至大四的大学生中,收回有效问卷5008份,经过定量的数据分析和定性的个案访谈,试图揭示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双性化”兼有男女优良品质心理学家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了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类。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每个人都可以是双性化的。所谓“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兼有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气质。双性化者并非“变态”,相反众多研究表明,双性化者兼有男性和女性较为优良的品质,往往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调研结果显示,33.0%的被调查大学生显示为双性化性别类型,而男性化比例和女性化比例分别仅占18.5%和18.3%,未显示明显性别类型的未分化大学生比例则占到了30.3%。性别的单性化已成为少数人群,“独立、爱冒险、竞争性强……”这些男性气质不再是男生的专利。 “女生少了贤良淑德,男生缺了高大威猛,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超女"、"好男儿"的中性造型获得了那么多大学生"粉丝"的拥趸。从这个角度看,即便是舞台上中性化的扮相和表演,也有值得我们关注甚至研究的地方。”课题组成员徐振华同学说。 大学女生更爱追求“女人味”课题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更多的女生在进入大学后会有意识地使自己变得“更女人”。 徐振华和他的研究同伴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进入大学以前,大家都忙于学习,没有过多的时间花在穿着打扮上。很多女大学生在接受访谈时说,进大学后她们会更加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看到别人穿得很漂亮,自己也希望更有女人味一些。穿着和打扮上的女性化,直接影响到了女大学生的女性化特质。 然而,随着年级的发展,女生与男生的性别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这也反映出面对就业压力的女大学生对自身完善的不断要求,社会也正越来越要求女性具有领导、进取等传统男性的特质。 家庭性别教育观念亟须更新按照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男孩就应该有男孩样儿,女孩也应该做得像女孩子,孩子一有“假小子”或“娘娘腔”的举动就会被家长呵斥。然而,对孩子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地发展。 负责对本课题进行指导的刘电芝教授认为,从小就适度培养孩子的双性化气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当代大学生中对两性严格的隔离已经被打破,男性可以拥有女性的温柔、关怀,女性也可以拥有男性的独立、自强,同时拥有男女两性的特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也给我们的家庭性别教育观念带来了更新。 如何在性别角色形成之初就给孩子营造适宜发展的环境?课题小组通过调查发现,家庭的教养方式对此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最有益于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而溺爱型最不利。 现在的人崇尚的“中性美”,重点不是“美”,而是模糊的“性”。自古以来,人们以美为重。不管是女扮男装的“公子”还是闻名于江湖的“女侠”,其动人之处都是“美”,模糊的“性”最多只不过是美人一次惊艳的化装罢了。即使上个世纪,林青霞以男装扮相出演的“东方不败”,被惊为天人,包括张国荣在霸王别姬的美奂美伦的装扮,其核心仍是万变不离其宗:“美”。由此,我们可以思考:中国人对于性别角色差异的认知模糊化了吗? 影响“性”是对人体在解剖上基因上的描述,“性别”则是社会给与的刻板印象,它是我们对自己“性”的理解其中包括如何在穿衣打扮、言谈举止乃至起名字上表现自己的性特征。性别角色是附加于、期待于男人与女人的不同社会地位和社会行为的总和。性别角色既与气质相关,更与规定于每一个性别的任务相关。动物有性的差异,但没有性别的区分。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身体机理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却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性别,这被看成是个人选择。人们可以对自己的性特征施加某些影响,也表明社会控制可以在性别变化上发挥重大作用。人的行为究竟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本性,多大程度上受文化教育、抚养方式等后天因素的制约一直是一个疑问。社会学强调两性之间的相似之处,他们断言,文化因素决定了两性的行为,性别意识的所有差异也有文化决定。事实上,本性和后天的教养都是影响性别角色的重要力量。 两性的差异在出世后不断的得到强化,从衣着用品到行为举止。作为“男人”,他被期望:强壮、具有侵略性、争强好胜、理智、有责心。身为女性她就应当有“女人味”温柔、文静、善解人意。在许多国家,例如英国、中国韩国,男女两性都有不同的领域,社会化的机构不断的灌输:“男孩应该有出息”应该勇敢、理智、负责任。相反,女性被期待成为别人的妻子和母亲,独立性和自信心过强意味着女性“女人味的丧失”,一个没有婚姻的女性是备受非议的。古代中国女人的小脚与其说是一种美还不如说是对女性进行的一种封闭。玛格丽特.米德对巴厘岛上儿童的研究,告诉我们性别角色是如何被人们在口中强化的。包括我们平时爱抚小男孩的时候会说“多勇敢的小伙子”而不会说“多漂亮的小伙子” 社会学理论认为性别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生物遗传的。性别差异主要在于社会实践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不是个体固有的属性的差异。许多社会学家否认性别的二分法观点,认为男女之间的相似性远远超过了他们间的差异。随着社会变迁性别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少,性别不是整齐划一的,男女性别间的巨大差异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教育、种族和职业。在女权运动和女权主义的影响下,有关性别差异的观念在开始变化。许多女性已经能够胜任那些一度只有男人才能担当的工作。当女性得到一种更平等的社会地位的时候,女性还在家庭内部缩小性别之间的差异,那么性别角色的双性化真的来临了吗?基于后天教养而成的性别角色差异的模糊化对社会有何影响? 性别差异与婚姻“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与女博士”,就女博士而言;她们几乎比较彻底地革除了传统女性社会角色的因素,并再造了新社会女性的“基因”,她们有了权力、有了知识,没有了“一味的顺从”和能够产生“德”的“无才”,这是女性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在男性的眼里却是退化,因为女博士身上已经没“女人味”了,换句话说,已经不符合男性一直以来所奉行的标准了,于是她们成了“另类”。女博士们的婚恋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因为在一个家庭中,男人和女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女人也去扮演男人角色的时候,就会出现平衡的困境。 有人提出,性格模式应该是“双性化性格”,即既具有男性的自信、大度、刚毅等,又具备女性的温柔、随和、细腻等。双性化性格是社会发展对人们的要求,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可是,从女博士的婚恋困境出发,再考虑到当今的社会中,传统的生育观念(传宗接代)淡化、生物技术可以解决代际传承的时候,作为情感纽带的家庭,作为港湾的家庭,如果男人和女人同时双性发展的话,男女心理差异就将基本持平,男人可以自己温柔,女人可以自己自强的时候,家庭的概念会大大弱化。 性的模糊与角色困境女人对男人空间的侵占两性争夺资源的冲突,它表现为女性模式改造给男性带来的恐惧感。女性在挖掘了完全可以与男性媲美的潜能后实现了自身的崛起。但是,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女性的崛起意味着男性有了与其分割资源的对手。这种分割对久处“主人集团”的男性来说是不习惯的,也是不乐意的,随着资源分割的进行,男人们感到了优越感的日益降低和“主人”地位的日渐不牢。 女人抑郁了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被称为“全球第二大疾病”的抑郁症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为严重的疾病负担。抑郁症正成为人们特别是女性的流行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某些时刻显得比男性还充满魄力,敢于投入与付出。女性越来越有男性的某种气质,而男性则变得越来越小心,情感脆弱,甚至优柔寡断。 女性抑郁情绪的10种情况:缺少自尊、疲劳和时间压力、婚姻生活中的寂寞和孤独、浪漫爱情的消逝、财务困难、婚姻中的性问题、月经与生理问题、孩子问题、姻亲问题、年龄问题 双性化问题社会性别角色淡化,双性角色发展的时候,不同的人趋向于雷同,男人也会女人的温柔体贴,女人也有保护感和安全的责任,那么,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同时去关爱某人的时候,同性的会更理解他需要什么 对于儿童的影响有利于智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独生子女的双性发展困境当今的中国家庭中,允许只生育一个孩子,过多的溺爱容易减少传统男性的独立、竞争、冒险、自主的精神,超级温暖的家庭氛围和柔弱化的社会环境下,男性角色有些弱化,异性人格过度突出。而喜欢男孩的家长,对独生的女儿,则通常采取男孩的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社会适应以及个人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 启示编辑本段回目录1 质是社会的,而不是某一性别的。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格的平等重于性别的平等性别平等并不意味着拒绝多元化,而是要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平等发展,尤其重要的是塑造人格的平等。不能以为性别无差异就是平等,而是要与性别自然属性相吻合的个性化发展。自然界有生态平衡问题,社会领域也一样,不能破坏自然规律。 人的概念要大于性别的概念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具有不同个人气质。工作的选取,不应该首先看你是什么性别,而是你的素质是否适合。喜欢而且适合家庭的男人,可以居家;喜欢而且适合工作的女人,可以工作;尊重并实现人的价值,让活着的人有好的生活,这才是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 米德研究的部落里,有的倾向女性,有的倾向男性,性别角色更多的是文化现象。所以,不注重性别而注重个人的社会也是可以塑造的,这需要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的文化和谐共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