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杏林村 |
释义 |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镇杏林村隶属云龙县诺邓镇,地处诺邓镇北边,距诺邓镇政府所在地10 公里,到诺邓镇的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0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6.02 平方公里,海拔1800 米,年平均气温20 ℃,年降水量 570 毫米,现有农户413 户,有乡村人口1539 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417 元。另有四川省乐山市杏林村、陕西省宝鸡市杏林村、福建省厦门市杏林村、湖北省孝昌县杏林村等四个同名村庄。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杏林村杏林村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东南部,与金粟镇印合村相邻,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8户,1265人,有党员40名。党支部、村委会各项制度健全规范上墙,有机耕道12公里。全村有耕地1100亩,重点发展茶叶、果木,有茶叶200亩,果木200亩。外出务工人员350人。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镇杏林村杏林村东邻长新乡,南邻果郎村,西邻旧州镇 ,北邻永安村。辖空地登、长头、等12 个村民小组。其中农业人口 1539 人,劳动力 901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680 人。 土地适合种植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860 亩,人均耕地1.21 亩,林地20668.2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8.9 万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为主。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杏林镇杏林村简介杏林,相传宋代医家石泰住此为人医病,痊愈者栽杏树为报,久之杏树成林而得名。杏林镇区位于扶风县的东大门,距县城15公里。而位于杏林镇的杏林村近年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大力发展,已成为西府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改革开放以来,杏林村农业生产取得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有了一定改善。为了促进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上不断采取新措施,借鉴外地经验,推行股份合作制,在原有两个造纸厂的基础上,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有步骤、分阶段地对村办企业进行改造,在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中使企业进一步强盛。1999年,他们提出了“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鼓励村民积极参股入股,组建企业集团”的口号。村上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将原纸厂、退水渠、道路和电力、土地等折合成股份,组建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实行厂长负责制,各企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风险共担,分厂承包,超产提成。村党支部、村委会还鼓励村民积极参股入股,融集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了三个分厂,扩建了九条生产线,组建了东方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近年来,他们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提出了建立东方工业园区的二次创业计划,对园区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规划,配套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新办企业入园发展。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再一次掀起了参股入股高潮,短期内聚集资金5000多万元,技改扩建了25条生产线。公司年产方化用纸8万吨,生产的5个规格、20多个品种的产品,畅销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一带,转销东南亚和吉尔吉斯等几个国家和地区,一直供不应求。 为了取得更大的发展,杏林村开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组织党员、企业主和群众去河南南街村等地考察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经过几年的探索,杏林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村上积极开展各项公益事业,先后实施了十大利民工程:一是道路硬化工程。投资35万元将园区内的道路进行了拓宽硬化,投资85万元硬化村街道4800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投资27万元新打机井8眼,衬砌渠道3500米,投资6万元架设农灌线路2000多米,使井泵配套齐全,农田旱涝保丰收。三是亮化工程。投资70万元给企业架起了电力专线,投资12万元对农村电网进行了改造,并给四条街道安装了78盏路灯,解决了村子和企业用电方面的问题。四是希望工程。投资6万元对学校校舍进行了修缮,更新了桌椅,添置了实验器材仪器124种,729件,解决了学生上试验课难的问题,减免了6名学生的学杂费用,解决了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2004年,还计划投资200万元新建一所小学和幼儿园。五是送温暖工程。积极开展了帮扶交友活动,每年拿出2万元,对5户困难户进行救济扶持。六是利民工程。从2002年起,村上每年为群众代缴农业税达11万元,减轻了农民负担。近年来,还投资89万元为周边村子修建了2座桥,铺设了2公里的水泥路面和90多根过路暗管。七是形象工程。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三层办公楼,配备了电脑传真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供“两委会”、集团公司办公和党员活动。八是再就业工程。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有效地解决剩余劳动安置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安排闲散劳力4000多人,安置下岗职工287名。 经济的发展壮大带动村域经济发展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了村域经济发展。全村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农工副牧全面发展,新发展良种50多亩,杂果1000亩;养殖业发展迅猛,生猪存栏2000多头,笼养鸡20000多只;铁器加工和食品加工生意火爆,私营、股份、个体经济总收入达5500多万元。全村现在共有运输车辆50多辆,摩托车200多辆,手机500多部,电话普及率达70%,家家用上了电视机。 再次,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做大做强纸业这一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推动运输、加工、养殖、种植等个体经济发展,600多户农户基本形成了户户有主业,人人有活干,家家奔富路的局面,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380多亩的土地流转,每年就可为农民增收40多万元;全村上千名闲散劳力的安置,每年也为群众增收500多万元。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3500多元,比1999年增加了1600多元。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村(杏苑村)杏林村位于美丽富饶的海上花园:厦门。而且也位于华侨陈嘉庚的故乡:集美。杏林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杏林村是一个自然村,慢慢的,经历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杏林村已经日益富饶,并且越来越城市化。杏林村一部分土地在2008年修建厦门园博园的时候让出去了,也就是说,国家AAAA级景区园博园就是杏林村的土地,是杏林村的邻居。 湖北省孝昌县邹岗镇杏林村杏林村地处于大别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是湖北省孝昌县南部的口岸村。杏林村西连京广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穿境而过。杏林村属亚热带温湿季风区,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达260天,年平均雨量1120毫米,主要土壤属于第四纪粘土黄棕壤,浅黄棕壤性板岩泥田,石灰性泥田等,适宜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小麦、荸荠和各种林果、茶叶、药材等。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杏林村基本情况沁水县端氏镇杏林村位于端氏镇东十公里处,与固县接壤,土地面积2257亩。全村共11个自然庄,设有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1130人,其中劳动力500余人,是端氏镇人品数量较多的行政村,村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目前村里有党员44人,各种村级组织机构健全。 农业经济杏林是个典型的农业型村庄,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为主。村里土地肥沃,主要种植有小麦、玉米及各种蔬菜等。杏林以蚕桑养殖闻名,是县蚕桑养殖示范基地。近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调动和动员村里40%的劳动力外出乡村城镇务工搞企业,200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达4300元左右。 新农村建设近几年来,在村党支部、村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人民共同努力下,拆除旧厕所、猪圈100多座,新修公厕11座,铺设了宽2.5米的田间道路,绿化了村内道路两旁,并安装了路灯,使村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村党支部还建起了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室,安装了一批健身器材,极大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