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舟 |
释义 | 1 唐代李益诗作行 舟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 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 天晴共上望乡楼。 古诗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 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 天晴共上望乡楼。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何况,柳枝还是古人赠别的信物,柳花入怀,自然会撩惹游子乡思的愁绪。 如果说,诗人这种思乡的愁绪在前两句里表达得尚属含蓄,不易使人体察,那么,后两句就表露得比较明显了。“闻道风光满扬子”这一句是说,诗人自己思乡心切,愁绪萦怀,没有观赏风景的兴致,“风光满扬子”只是听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愿看,因为他身处江南,神驰塞北(诗人故乡在陇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赏心悦目,反倒只能增其乡思愁绪。类似这样的情状,我们在古代的优秀诗词当中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写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闻道春光好,同样是自身愁绪多,一个终于没有去,一个尽管去了,但根本无心赏景。所取态度虽殊,感情表达的效果却是同样深切的。 既然舟行扬子江,不是为了赏景,那又为何而来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乡楼”。原来诗人是为登楼望乡而来。但读诗至此,读者心里不免又生出许多新的疑问:为什么要在“风光满扬子”的“晴天”才登楼望乡呢?诗中没有明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体会、玩味。或许是,古时别家出走多在岁寒过后,当物华又换,春光再满时,游子的乡思倍切吧?或许是,风光明媚的晴天丽日,空气清朗,登楼望乡,可极目千里吧?所有这些,尽管没有写出,却比明白形诸文字更丰富,更耐人寻味。这正是这首绝句的神到之处。 2 安九原创歌曲词曲唱:moliseraph(安九) 苜蓿花开在梦中 迎风秋意正浓 谁立在远山路畔 黄花将白发弄 行舟轧遍了花红 人面不知何踪 云帆挂着流年 一舟一身一梦 谁在唱旧日歌啊 我恍在秋千架 长发穿过岁月的指尖 渐渐远走了 谁看天边的云霞 露出 一点 柳花 夕阳中风铃声声似还家 都还记得吗 月影树下 青涩的心跳拨动了吉他 都还记得吗 篱笆村瓦 星空下数着方池睡鸭 都已散了吗 谁离开了 远走的脚步系不住韶华 多年一梦啊 别忘了吧 江水那头芦花满山崖 3 河北经贸大学文法系系刊由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法系主办的校内刊物,创刊于2010年4月,刊物现分为8版,定为半月刊,主旨定为“经管之窗”,立足于为学生服务,给大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 释义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何况,柳枝还是古人赠别的信物,柳花入怀,自然会撩惹游子乡思的愁绪。 如果说,诗人这种思乡的愁绪在前两句里表达得尚属含蓄,不易使人体察,那么,后两句就表露得比较明显了。“闻道风光满扬子”这一句是说,诗人自己思乡心切,愁绪萦怀,没有观赏风景的兴致,“风光满扬子”只是听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愿看,因为他身处江南,神驰塞北(诗人故乡在陇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赏心悦目,反倒只能增其乡思愁绪。类似这样的情状,我们在古代的优秀诗词当中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写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闻道春光好,同样是自身愁绪多,一个终于没有去,一个尽管去了,但根本无心赏景。所取态度虽殊,感情表达的效果却是同样深切的。 既然舟行扬子江,不是为了赏景,那又为何而来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乡楼”。原来诗人是为登楼望乡而来。但读诗至此,读者心里不免又生出许多新的疑问:为什么要在“风光满扬子”的“晴天”才登楼望乡呢?诗中没有明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体会、玩味。或许是,古时别家出走多在岁寒过后,当物华又换,春光再满时,游子的乡思倍切吧?或许是,风光明媚的晴天丽日,空气清朗,登楼望乡,可极目千里吧?所有这些,尽管没有写出,却比明白形诸文字更丰富,更耐人寻味。这正是这首绝句的神到之处。 4 桐柏县示范性高中校刊河南省桐柏县示范性高级中学校刊,创刊于1998年,以学生文学创作为主要内容,接受校内外投稿,公开出版发行。并设《刊中刊》兼收重大新闻及奇闻逸事。 5 当代漫画家邢子云的笔名本名邢子云 男,1935年8月生,辽宁鞍山人。原名邢绍景,曾用笔名行舟,漫画家、中国画画家。1951年参加工作,1995年退休于沈阳铁西文化馆,副研究员,调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会员、辽宁省漫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剪纸学会理事、辽宁省连环画研究会会员、沈阳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市漫画研究会副会长。政协沈阳市铁西区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届常务委员。主要成就他发表连环画有《达吉和她的父亲》、《家庭问题》、《黑猫警长侦破记》等20余部单行本,其中《车轮飞转》在纪念《讲话》35周年全国优秀作品美术作品展陈列。累计发行189万余册。漫画“万众一心”、“可怜天下父母心”、“话”等均在中国美术馆参加过全国展。每年发表漫画百余件。1984年由辽宁省美协主办同省内四位漫画家联办“歇后语漫画展”。近年来从事中国画创作,以花鸟画为主兼画人物。在近半个世纪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入编《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大典》、《中国漫画家人名录》、《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二十部典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