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业戏 |
释义 | 清康(熙)乾(隆)年间,以社会性行业或地缘关系而设立的会馆、公所开始在上海陆续兴起。行业性演剧活动亦应运而生。旧时上海的行业戏,有行业集中延班演剧和会馆、公所内部独立演剧这两种形式: 一、多行业集中一处,轮流主办演剧活动。乾(隆)嘉(庆)以降,上海商界有一不成文的规定,即每年新春伊始,各商帮同业公所轮流出资延请戏班在南市邑庙戏台(即豫园西园戏台)演剧。市人称此一约定俗成、相沿成习的演剧活动为“唱年规戏”。道光年间本地人张春华有感于“春月各业次第演年规戏”,作诗曰“豫园晴午景轩眉,同上春台次第窥,相约破工夫早到,庙台日日有年规”。 二、各会馆、公所内部独立的演剧活动。上海开埠以来,各地商旅蜂拥云集,移居沪地的外乡人与日俱增,会馆公所不断出现。这些建筑物中多设有神殿,以供奉乡宗业祖。殿宇前多建有结构精致华丽的戏楼或打唱台,如钱业公所有财神殿打唱台、梨园公所有老郎庙戏台、商船会馆有天后圣母殿大戏楼等等,每逢行业性庆典、祖师爷神诞或乡土节日,必有为同行或同乡聚会助兴的演剧活动。逢新春、端阳、中秋佳节,必大张戏乐,籍此欢乐气氛,同业间互道发达,同籍者联络乡谊。倘逢三月初三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各会馆、公所亦必延班唱戏,一为公祭乡宗、业祖,二为客死沪地之同行、同乡超度亡灵。如以慈善事业著称的四明公所内常有此类演剧活动。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上海的行业性演剧甚为兴盛。 上海的行业戏,大致有以下几种演剧形式:一是包戏园聚会联谊,签宴观剧。如同治十一年(1872)新春,“关中同人毕集”,假咏霓茶园举行春节团拜活动,并于宴会时观赏山、陕地方戏曲秦腔梆子戏(参见《绎云馆日记》)。二是延请市间职业戏班进会馆、公所演唱。据《申报》记载,清光绪二年(1876)正月,北市钱业公所延三雅园老全福班于财神殿打唱台演昆腔戏《交印》、《刺字》、《折柳》、《阳关》、《琴挑》等剧。光绪九年三月十四日,钱业公所特邀天仙茶园全班伶人在财神殿演出。光绪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商船会馆延天仙茶园全班于天后宫大戏楼演剧。主演者为王鸿寿、蔡桂喜、大和尚、汪亭桂、景元福、俞三久、周小七、王海泉、刘久奎、李铭顺等,演出微班剧目和京剧传统戏《大赐福》、《白虎堂》、《百忍图》、《朱雀关》、《荷珠配》、《海潮官》、《送亲上门》、《界牌关》等数十出剧目。三是一些远离乡井、流动演剧来沪而寄居于会馆、公所的戏班艺人,于商家们论市交易间歇时,为之座唱或彩唱一二出原籍之乡土戏。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京剧票房林立,一些按行业组建的票房,偶向社会公演,并为本行业纪念性活动或济贫顺灾等社会公益事业义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