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为经济学理论与扩展 |
释义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深入研究了个体决策的心理学基础,并提出了符合心理事实的决策模型。一举动摇了新古典性经济人范式长期以来的统治地位。 书名:行为经济学理论与扩展 作者:刘凤良,周业安,陈彦斌,于泽 原版名称:行为经济学理论与扩展 ISBN:9787501785339 类别:经济学理论 页数:306页 定价:28.00元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8-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字数:2500000 字 纸张:胶版纸 内容简介新的研究成果经常被冠以“行为”的抬头,比如行为决策理论、行为劳动经济学、行为博弈论、行为产业组织,行为组织理论,行为公共经济学、行为福利经济学、行为法律和经济学、行为宏观经济学、行为金融、行为公司金融、行为资产定价等等,一时间百花齐放,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也相继获得肯定,不仅有阿克洛夫、史密斯、泽尔腾等加入进来,而且史莱佛、拉宾相继获得了克拉克奖。鉴于行为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迫切需要对其相关的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和评介,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书。本书深入综述了行为经济学这一新兴经济学分支的起源、发展、理论观点以及方法论基础,探讨了行为经济学在经济学的一些重要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理论给予了一定的展应用。 作者简介刘凤良,1963年生,河北省黄骅市人。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秘书长。曾经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和教育创新标兵等称号,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西方经济学学科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增长理论和行为宏观经济学。 周业安,1968年生,安徽绩溪人。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体改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已经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九项,单独或者合作出版著作四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7篇,并人选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美国康乃尔大学访问学者。1997、2000和2003年分别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商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经济学实验班项目主任,《经济研究》等刊物审稿专家。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著作有《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湖北省科学技术奖等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 于泽,1978年生,河北省秦皇岛市人。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在行为和实验经济学领域主要关注个体决策和市场设计。已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前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中反新古典阵营中涌现出一股反思理性的思潮,并逐渐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原本以心理学和经济学这样松散名称而出现的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核心观点,并冠名为行为经济学。这场理论革新运动至少可以追溯到卡托纳(George Katona)20世纪40年代对宏观预期的分析,而1978年西蒙(Herbert:A.Simon)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则可以看成是这场思潮涌动的标志,后者所提出的有限理性假设下的决策科学直接推动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西蒙本人更是认为,包括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内,康芒斯(John R.Commons)、凡勃伦(17horstein Veblen)、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卡托纳(George Katona)、莱本斯坦(Htarvey Ieibenstein)、温特(SidneyWinter)等人都可以称之为行为决策论者,而制度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也被认为是早期行为决策研究的正统方法。 继卡托纳和西蒙之后,许多具有探索精神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联手研究经济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试图建立经济行为的心理基础。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和经济学家特维斯基(17versky)发表了一系列令人震撼的研究成果,通过吸收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他们以效用函数的再造为核心,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个体选。 目录第一章 导论——行为经济学的起源 第一节 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和行为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背景 第三节 行为经济学的萌芽和发展 第四节 现代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第二章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范式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纲领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最近的发展 第三节 行为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 行为风险决策理论 第一节 期望效用理论 第二节 对独立性公理的挑战和应对 第三节 非传统决策理论 第四节 “被发现的偏好”假说 第五节 脑神经经济学的初步启示 第四章 行为风险决策理论的一次探索——理性偏好逆转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解释 第三节 对特维斯基、斯洛维奇和卡尼曼实验数据的解释 第四节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第五章 行为劳动供给理论 第一节 标准新古典劳动供给理论 第二节 行为劳动经济学的劳动供给观点 第三节 结论 第六章 工资决定的行为与制度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工资决定的行为和实验经济学证据 第三节 工资决定中的行为和制度因素的相互影响 第四节 行为偏好、制度和工资激励——工资决定的行为和制度分析框架 第五节 结论 第七章 行为消费理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行为消费理论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 行为消费理论的政策含义 第四节 结论 第八章 验证性偏见与货币政策效果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带有验证性偏见的总供给模型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第四节 结论 第九章 行为金融(Ⅰ)——行为资产定价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行为资产定价一般均衡框架 第三节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具体讨论 第四节 结论和展望 第十章 行为金融(Ⅱ)——行为公司金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金融契约的传统模型 第三节 理性约束下的公司投融资决策 第四节 公司金融理论的契约层面和行为层面 参考文献 书摘第一章 导论——行为经济学的起源 第一节 经济学方法论的争论和行为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经济学是关注现实还是关注一个抽象的世界?这是经济学方法论上争论已久的基本问题。按照史库森的说法,弗里德曼概括了经济学家关于理论和历史的三种方法论观点。 没有历史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米塞斯崇尚康德的哲学观,强调经济学研究只有演绎推理方法才是可信的,反对任何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米塞斯认为,经济学家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人的主观偏好和行为的内在逻辑构造出一整套公理体系,然后由该公理体系出发,推演出各种具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可能的后果,从而形成对经济体系的正确理解。在米塞斯看来,经济学的定理不是来自对事实的观察,而是来自基于人类根本行为的演绎推论。…… 第二节 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背景 一、行为经济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就是要从人的现实决策过程出发,建立符合心理学事实的个体决策模型,以此来分析具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如前所述,行为经济学并不反对理论研究的演绎方法,但反对弗里德曼所说的假设不需要符合现实这一方法论观点。行为经济学所要强调的,就是假设也必须和实际情况一致。一些非公理化的假设已经按照现实来进行放松,但一些公理化的假设则一直被主流经济学家所固守。行为经济学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现场实验研究,对这些公理化假设进行了可复制的实验,并且通过这些反复的实验发现了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通过数学把这些规律表达出来,从而给经济学的演绎推理提供了更科学的模型基础,也使理论更具预测力。 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行为经济学所做的工作似乎涉及到一个崭新的领域。但其实不然,行为经济学所做的,不过是复活古典政治经济学中那些已经被新古典经济学家所抛弃的营养成分,并使之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巨大的活力。安格纳和洛温斯坦(Angner and Lewenstein,2007)以及卡梅瑞(Camerer,2006)在最近的综述中反复强调,行为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之间存在着某种割不断的内在联系。在这些经济学家看来,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用的理论大多涉及人的复杂心理状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