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株桐 |
释义 |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株桐》是吴均写的一首诗。此诗虽咏桐木,实为嘲笑那些貌似高贵的显赫权贵,不过是一些枯木朽枝而已。 作品名称:行路难 创作年代:南北朝 文学体裁:汉乐府 作者:吴均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行路难》 作者:吴均 朝代:南北朝 体裁:汉乐府 作品原文洞庭水上一株桐①,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②,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③,一翦一刻作琵琶④。 白璧规心学明月⑤,珊瑚映面作风花⑥。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⑦。 掩抑摧藏张女弹⑧,殷勤促柱楚明光⑨。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⑩,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⑾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载犹未知。 作品注释①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②抽心,发芽。此指株干伸长。 ③咨嗟,叹息。 名工,原作"名士",据《玉台新咏》改。 ④翦,修剪。 刻,雕琢。 ⑤白璧,白玉璧。璧,玉器名,扁平,圆形,中心有孔。古贵族用礼器,后作佩带的装饰物。 ⑥风花,风中的花。《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这两旬是说用白璧、珊瑚作琵琶之装饰。 ⑦建章,汉宫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建造。 ⑧掩抑,形容声音低沉。摧藏,悲伤。张女弹,古乐曲名。潘岳《笙赋》:"辍张女之哀弹。"李善注:"闵鸿《琴黜汝南鹿鸣,张女群弹。盖古曲,未详所起。 ⑨楚明光,古琴曲名。蔡邕《琴操》谓楚大夫明光被谗谤,见怒于楚王而作此曲。 ⑩未央,汉宫名。汉高祖七年由萧何主持营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角。 采女,宫女。鸣篪(chi迟),古管乐器名,以竹制成,单管横吹,似笛。 ⑾茱萸锦衣,上有茱萸图案的织锦匣衣。茱萸锦,古锦名。晋陆翩《邺中记》:"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茱萸、小菜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斑文锦,巧百数,不可尽名也。"匣指琴匣。 衡山,在今湖南省。五岳之一。 作品评析此诗虽咏桐木,实为嘲笑那些貌似高贵的显赫权贵,不过是一些枯木朽枝而已。诗首四句叙说桐木的来历,它极为瞢通,与其他树木一样,尽管有过枝繁叶茂的昨天,但一旦枯死,便可怜地僵卧于黄沙之中。中间一大段叙说它被洛阳名工发现,精雕细刻,制成琵琶,装金镶玉,献入宫廷,从此君王见赏,荣耀至极。最后四句说它锦衣玉盒,已忘却当年是株枯桐,目空一切,连衡山千年老桂也不在其眼下。"咏物诗,齐梁始多有之"(王夫之《姜斋诗话》),但大都标格不高。"征故实,写色泽,广比譬,虽极镂绘之工,皆匠气也;又其卑者,短凑成篇,谜也,非诗也。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达情之作"。但此诗却别具一格,不像其时咏物之作仅重在刻画物之形貌,而是结合叙说故事,突出物之环境身份之变化,尤其是借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充斥朝廷的枯木朽枝的蔑视。透过冷峻讥诮的口吻,不难体味到作者怀才不遇、感时愤世的心情。 作者简介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齐梁间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家世寒贱,少任侠,曾从军。好学善文,为沈约所称赏。503年(天监二年),柳恽为吴兴太守,召为主簿。六年,为扬州刺史、建安王萧伟记室。十二年,除奉朝请。曾因私纂《齐春秋》而被免官。后又奉诏撰《通史》,未就,卒。 《南史》本传称其"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然观今存诗,则未见所谓"清拔"者。诗风比较质朴,不为巧丽,其中宣泄牢愁及描写边城诸作较有特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