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邢马台国 |
释义 | 简介邢马台国是古代日本一个国家名。据中国史书记载,188年间 , 倭国大乱。之后,各国共推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为王,倭国因而安定下来。此时属日本弥生时代。 卑弥呼 (ひみこ,约175年—248年),古代日本邪马台国的女王。她是在三国志所载和曹魏往来甚密的倭女王,能使鬼道,以妖惑众,年长不嫁。汉桓灵年间,倭国大乱,男主不能服众,而卑弥呼以鬼道平定内乱登上王位,时年17岁。卑弥呼不参与政事,有男弟佐治国。女王居住深宫,仅由一男子出入供奉饮食,有侍婢千人常在其左右。弥生时代日本列岛大小诸侯国30多个,卑弥呼女王为了巩固邪马台政权花费巨大代价交接曹魏,曹魏封女王为“亲魏倭王”,授其金印。卑弥呼女王在位七十多年,于九十多岁高龄去世。死后大作冢,四周长百馀步,殉葬奴婢百人。 自江户时代起,就有很多关于卑弥呼到底等同于古事记及日本书纪上何人的讨论及研究。不论到底何种说法属实,可以肯定的是,这都会大幅改写现今所知的日本古代史。 历史记载中国史书记载188年间 - 倭国大乱的时代。之后,各国共推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为王,倭国因而安定下来。 239年 - 派遣难升米出使中国的魏国。获赐亲魏倭王之金印和铜镜100枚。 243年 - 再度向魏派遣使节。 247年 - 死亡。 朝鲜半岛的三国史记新罗本纪中记载173年 - 倭国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者,出使新罗。(「二十年 夏五月 倭女王卑弥乎 遣使来聘」) 然而根据中国史书,要到356年才有出现跟新罗相关的记载。因而目前一般认为三国史记之作者借卑弥呼来增加新罗国的存在年代。 魏志倭人传上所记载的倭国·邪马台国的各个事件,在日本本身的史书上全无记载。此种学说因而认为卑弥呼所统治的政权,于3世纪中期~后期之间灭绝,是故没有必要将卑弥呼及其所统治的邪马台国对应至现存之史书上。这样的学说可说是将卑弥呼·邪马台国相关的问题以比较简洁的方式加以解决;但是否有足够证据支持此一学说,则尚待往后研究。 对华交流中日文化一脉相传,源远流长,那种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俯拾即是,随处可见。 日本学界有种观点认为日本的祖先有一支是中国人“徐福”的后裔,佐证是徐福的墓就在和歌山县,日本各地都有徐福的传说。民间甚至流传着杨贵妃被大唐的拥戴者悄悄保护下来,后来遁向日本,并终老那里的传说。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使者来汉朝贺,光武帝赐使者金印紫授,上刻“汉倭奴国王”五字。金印在地下埋了1700多年。直到1784年,在日本九州博多湾口的志贺岛上,才发现了这枚赤金方印,至今这块印章仍然陈列在当年倭奴国的福冈市。 中国与日本有文字记录的正式交往是三国时代魏国,安徽亳州是最早与日本建立交往的地方。《三国志魏书》记载,公元220年,曹丕建魏,称魏文帝。公元226年,曹丕长子曹叡即位,称魏明帝。公元239年,日本岛邢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者难升米到魏,带来了贡品,并介绍了女王国的物产、气候、地理。当时,这个女王统治30多个小国,魏明帝封她为“宗魏倭王”,并赠送一面铜镜,这面铜镜后来出土后珍存在日本博物馆。而女王国的统治地区,就在今天的京都京丹后一带。魏国亦派使者前去岛国回访,带去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文化。 1976年,亳州谯城区元宝坑一号汉墓出土了不少珍奇的汉代砖,这些砖上有的刻有文字,有的画的图案,被称为汉代字画砖。这些字画砖刻有“为将奈何,吾真愁怀”、“谒汤都”等字样,具有极高的美学、书法、历史价值,其中出土的编码为“74号”的字砖,刻有“有倭人以时盟不(否)”,这给倭人(日本人)与东汉末年来魏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汉代字画砖及倭人来魏旁证了汉代末年亳州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开放程度,也雄辩地证明曹氏父子是开创中国与日本外交的先驱和奠基者。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