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刑事诉讼严格证明探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罗海敏 著 丛 书 名:刑事程序法论丛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180631出版时间:2010-10-01版 次:1页 数:212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刑法 内容简介“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是主要存在于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重要诉讼证明理论。单就严格证明而言,所蕴涵的从证据资格和证据调查程序两方面对法官形成自由心证的诉讼证明过程予以必要规范与限制的理念,则是两大法系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趋向,也深度契合我国进一步改革、完善刑事诉讼证明制度的现实需要。作者试图在全面梳理与阐释严格证明理念的基础上,以严格证明的标准与要求来评估、衡量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方式的现实状况与存在问题,以此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思路与具体方案。 作者简介罗海敏,女,1978年生,浙江台州人,法学博士。先后于199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取得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和1200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分别取得诉讼法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参加团中央组织的“第一届研究生扶贫支教团”,赴青海省支教一年;2003年硕士毕业后至今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兼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法学杂志》等刊物上独立、合作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合著、参与编写著作、教材九部,主持、参与多个国家哲社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及外资项目的课题研究工作。 ·查看全部>> 目录导言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理论框架与基本内容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一章 基本范畴 一、刑事诉讼证明 二、狭义证明与释明 三、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 第二章 严格证明与相关证据法原则 一、严格证明与证据裁判原则 二、严格证明与自由心证原则 第三章 严格证明的价值 一、严格证明的实体价值 二、严格证明的程序价值 三、严格证明的效率价值 四、严格证明的其他社会价值 第四章 严格证明依据的证据 一、严格证明中的证据资格规范 二、两大法系严格证明中证据资格的规范模式 三、两大法系严格证明中证据资格的规则体系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资格规则 第五章 严格证明的程序 一、严格证明中的证据调查程序规范 二、两大法系严格证明中证据调查的共通原则 三、两大法系严格证明中证据调查的具体程序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程序 第六章 严格证明的事项 一、两大法系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事项的划分 二、我国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事项的划分原则 三、我国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的事项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收起全部<< 前言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是刑事诉讼的核心任务。诉讼证明的具体方式,即采纳什么样的证据、遵循什么样的证据调查程序,则直接决定着诉讼证明过程及结果的公正与否。可以说,严格规制刑事诉讼证明的方式,是实现司法公正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具体如何规制刑事诉讼的证明方式,是否有必要对所有事项的证明方式予以严格规制,都是亟待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罗海敏博士的著作《刑事诉讼严格证明探究》,以刑事诉讼证明方式为主题,对存在于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释,并重点关注其中的严格证明问题,力图从中汲取可以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明制度有所裨益的经验。该著作是国内最早从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的角度对诉讼证明方式予以系统研究的成果之一。该著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第一,梳理了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的概念。认为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是从行为意义上对证明所作的划分;而狭义的证明与释明则是从结果意义上对证明进行的划分。证明标准并不是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划分的依据。这些概念的梳理与辨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诉讼证明相关理论,也使对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的论述建立在一个相对确定的范畴中。 第二,提出严格证明概念虽然主要存在于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但其中蕴含的严格限定刑事诉讼证明方式的理念却是两大法系在诉讼证明规制方面普适的做法。也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作者将两大法系有关证据资格、证据调查程序等方面的规则统一置于严格证明这一概念范畴下予以论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