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星际迷航
释义
2 电影作品

电影剧情

故事发生在的二十三世纪,人类的科技发展已经到达了可以星际旅行的地步。

2230年出生于瓦肯星的男孩史波克(扎克瑞·昆图 Zachary Quinto 饰),因为母亲阿曼达·格雷森(薇诺娜·赖德 Winona Ryder 饰)是人类,经常遭到同僚的嘲笑和欺负。父亲萨瑞克(本·克劳斯 Ben Cross 饰)是瓦肯星的一名外交官,史波克从小就不断地在严肃的瓦肯逻辑教育和他的人类情感之间挣扎。长大后的史波克遇到了同样怀着远大志向的柯克(克里斯·派恩 Chris Pine 饰),两人虽矛盾不断但通过种种任务考验逐渐开始互相理解。

企业号的老舰长是克里斯托弗·派克(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饰),舰员则包括医疗官“老骨头”麦考伊(卡尔·厄本 Karl Urban 饰)、总工程师史考特(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饰)、通讯官乌瑚拉(佐伊·桑塔纳 Zoe Saldana 饰)、舵手苏鲁(约翰·周 John Cho 饰),以及17岁的领航员——天才少年契柯夫(安东·尤金 Anton Yelchin 饰)。而来自未来的老年史波克(伦纳德·尼莫伊 Leonard Nimoy 饰)因穿越时空,告诉了柯克未来罗慕伦帝国的残余势力尼诺(艾瑞克·巴纳 Eric Bana 饰)也已经回到现在,并率领大队人马进行复仇,尼诺摧毁了史波克的家乡瓦肯星,下一个目标便是地球……

在2005年3月,尚未命名的第11部电影的前期制作已经悄悄地展开了。虽然从第6部电影之后,在美国上映时,已经不把编号当作片名的一部分。不过在欧洲上映时,片商还是会主动把编号加上。

ID 年份 片名 航员系列 导演

Ⅰ 1979 《星际迷航1:无限太空》 原初系列 罗伯特·外斯(Robert Wise)

Ⅱ 1982 《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 原初系列 尼古拉斯·梅耶(Nicholas Meyer)

Ⅲ 1984 《星际迷航3:石破天惊》 原初系列 列奥那多·尼摩伊(Leonard Nimoy)

Ⅳ 1986 《星际迷航4:抢救未来》 原初系列 列奥那多·尼摩伊

Ⅴ 1989 《星际迷航5:终极先锋》 原初系列 威廉·薛特纳(William Shatner)

Ⅵ 1991 《星际迷航6:迈入未来》 原初系列 尼古拉斯·梅耶

Ⅶ 1994 《星际迷航7:星空奇兵》 下一代/原初系列 大卫·卡森(David Carson)

Ⅷ 1996 《星际迷航8:第一次接触》 下一代 强纳森·佛瑞克斯(Jonathan Frakes)

Ⅸ 1998 《星际迷航9:星际叛变》 下一代 强纳森·佛瑞克斯

Ⅹ 2002 《星际迷航10:复仇女神》 下一代 史都华·拜德(Stuart Baird)

Ⅺ 2009 《星际迷航11》 新一代原初系列 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

演职员表

演员表

克里斯·派恩 / 扎克瑞·昆图 / 伦纳德·尼莫伊 / 艾瑞克·巴纳 / 布鲁斯·格林伍德 / 卡尔·厄本 / 佐伊·索尔达娜 / 西蒙·佩吉 / 约翰·赵 / 安东·尤金 / 本·克劳斯 / 薇诺娜·瑞德 /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 詹妮弗·莫里森

职员表

导演: J·J·艾布拉姆斯

编剧: 罗伯托·奥奇 / 艾里克斯·库兹曼 / 吉恩·罗登贝瑞

影片评价

30年来最令人兴奋的星际迷航电影,它标志着柯克船长新传奇的开始,如果接下来的续集敢于保持这一部的快节奏风格,必将成为未来几年最不可忽视的票房炸弹。——《帝国》

自《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之后最棒的一部,在视听上的震撼也远远超过它的时代。——CinemaBlend.com

JJ·艾布拉姆斯成功地让一个正在被人遗忘的经典系列起死回生,尽管新的《星际迷航》没有它前辈的深遽,但依然可以凭借其无穷的活力感动观众。——Dark Horizons

影片令人振奋,不仅仅成就了该系列最为精彩的时刻,毫无疑问也是科幻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The Australian》

获奖记录

星际迷航11:Star Trek 2009,该片在2010年3月8日落幕的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佳化妆。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瑞克·博曼在2003年透露,第11部星舰电影的初步工作已经展开了。这部电影是前传,会有史巴克、科克舰长、以及麦考伊医生,但是由新人演出。这部电影的时间点是介于《进取号》和《原初系列》之间,提到罗慕伦战争,并且引入全新的演员阵容。然而,像这类关于前传的谣言在1990年代流通了许多次,始终没有结果。

在2004年年尾,派拉蒙表示,没有制播新电影的计划。而且根据报导指出,制片公司否决了博曼的由新演员阵容和新航员担纲演出的新电影的构想。这表示制片公司宁愿由老面孔来演出。

在2005年2月下旬,博曼告诉“综艺杂志”(Variety),第11部星舰电影的前期制作已经展开了。编剧艾力克·简得森(Erik Jendresen)、制作人乔登·肯纳(Jordan Kerner)、以及前任派拉蒙电视公司总裁凯利·马克劳格(Kerry McCluggage)都参与了这项计划。博曼说这部电影的焦点会放在新角色上,而不是其他在先前系列中出现过的,时间点将会是在最初的《星际迷航》之前(就像《进取号》那样)。简得森之后确认了这项报导。然而,简得森的剧本是否会被派拉蒙高层所接受仍是个未知数。在2005年1月,一些网站报导说,制片公司否决了类似的提案,不过博曼否认了这一点。

在2005年5月“星舰杂志”英国版的专访里面,博曼说他并不认为第11部星舰电影(如果真的有的话)会在几年内出现。

实际上第11部,拍摄日期2007年11月11日 - 2008年3月27日。影片讲述了原剧《星际迷航》中詹姆斯·T.·柯达、斯托克等人的出身,以及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的故事。而事实上,由《星球大战》(Star Wars)迷J.J. Abrams所执导的该片因星战元素的增加也受到了广大原星际迷航系列星迷(Trekkies)。的质疑。

制作发行

所有《星际迷航》的十部电影都是由派拉蒙电影公司所制作。 许多影迷认为,偶数号的电影比奇数号的电影好。这个规则尤其最符合头几部电影:第二集和第四集通常是影迷最喜欢的电影,而第一部和第五部通常是最不受欢迎的(不过第一集在后来发行的DVD中,经过修改过后的“导演版本”获得了许多赞赏,使得大家对第一集有了正面的重新评价)。《星战启示录》可能是偶数号电影中的例外,它的票房是十部电影当中最差的,也是系列中被嘲笑得最厉害的一部。然而,但它于2003年推出DVD版本时销售量倒还不错。

3 周边游戏

《星际迷航》系列游戏是在著名科幻电视剧及电影系列《星际迷航》基础上开发出来,自1985年MAC机上的第一款游戏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星际迷航OL》,系列众多,类型广泛。

中文名:星际迷航

外文名:Star Trek Game Series

游戏平台:PC、PS、PS2、Xbox等

开发商:Viacom、Activision等

发行商:Viacom、Activision等

发行时间:1985-至今

主要角色:詹姆斯·T·寇克、让-卢克·皮卡德等

大事件

在1998年,Viacom公司同意让Activision公司制作与星舰相关的游戏。在这个协议之下发行了许多游戏。但是在2003年,Activision具状控告Viacom,声称星舰系列连锁事业不再像过去那么有价值,使得他们在这项交易里得不到应得的。Activision片面中止了这个合约,并要求损害赔偿。在2005年3月,双方达成一项新的协议,并撤回所有的控告,可是其他的谈判条件则是列为机密不得公开。

在2004年,永久娱乐公司(Perpetual Entertainment)宣布了制作以星舰时空为基础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的计划。这将会是第一个跟《星际迷航》有关的这个网络游戏。到目前为止,这个游戏被命名为《星际迷航在线》(Star Trek Online),时空背景则是电影《星际迷航:复仇女神》约10年后的宇宙。

列表

星际迷航:25周年纪念 PC, Mac, Amiga, NES, Game Boy 1992 (PC), 1993 (Mac), 1994 (Amiga) 《原初系列》

星际迷航:舰队 PC 2000 《下一代》(电影)

星际迷航:舰队2 PC 2001 《下一代》(电影)

外遣队 PC 2001 《下一代》(电影)

下一代:联邦的诞生 PC 1999 《下一代》

博格 PC, Mac 1996 《下一代》

博格同化 PC 未发售 (announced 2001) 《下一代》(电影)

星际迷航:舰桥指挥官 PC 2002 《下一代》(电影)

征服 PS2, Wii 2007 《下一代》(电影)

征服在线 PC 2000 《下一代》

星际迷航 D-A-C XBox 360, PlayStation 3 2009 《星际迷航11》

深空九号:时空交错 Super Nintendo, Sega Genesis 1995 深空九号

深空九号:自治同盟战争 PC 2001 深空九号

下一代:过去之音 Sega Genesis 1995 《下一代》

航海家号:精英力量 PC, Mac, PS2 2000 航海家号

航海家号:精英力量扩展包 PC, Mac 2001 航海家号

精英力量2 PC, Mac 2003 《下一代》(电影)

遭遇 PS2 2006 《下一代》(电影)

深空九号:陨落 PC, Mac 2000 深空九号

星际迷航5 PC 1989 《原初系列》(电影)

最终边疆 NES 未发售 《原初系列》(电影)

下一代:汇聚 PC 1995 《下一代》

第一次接触 PC (DOS), Apple II 1988 《原初系列》

第一次接触 PC 未发售 (announced 1996) 《下一代》(电影)

下一代:未来的过去 Super Nintendo, Sega Genesis 1993 《下一代》

游戏展示 PC, Mac 1998 下一代

历代记 PC 1997 《下一代》(电影)

历代记:时域之后 Game Boy, Sega Game Gear 1994 《下一代》(电影)

深空九号:启示 PC, Mac 1996 深空九号

隐藏罪恶 PC 1999 下一代

深空九号:狩猎 PC (DOS), Mac 未发售 (mid-1990s) 深空九号

入侵 PS 2000 《下一代》(电影)

审判 PC 1993 《原初系列》

克林贡 PC, Mac 1997 《下一代》

克林贡学院 PC, Mac 2000 《原初系列》(电影)

下一代:克林贡荣誉 PC, Mac 1998 《下一代》

小林丸号 Mac, Commodore 64 1985 《原初系列》

星际迷航:遗产 PC, XBOX 360 2006 全系列

星际迷航1 Vectrex 1982 《原初系列》(电影)

新世界 PC 2000 《原初系列》(电影)

星际迷航 PC, Xbox 360, PS3 (2012) 2012 《星际迷航12》

星际迷航:下一代 NES, Game Boy, GG 1993 《下一代》

星际迷航在线 PC (2010) and console (TBA) 2010 《下一代》未来

星际迷航弹珠 PC 1998 《原初系列》

普罗米修斯的预言 PC, C 64, Apple II 1986 《原初系列》

勇闯宇宙 PC, C 64, Atari ST 1987, 1988 (PC) 《原初系列》

瓦肯之怒的秘密 PC 未发售 (1999) 《原初系列》

星际迷航3 Atari 2600, Atari 5200 未发售 《原初系列》(电影)

破灭宇宙 PS2, XBOX 2004 《原初系列》(电影)

星际学院 PC, Mac, SN, SG 32X 1997 《原初系列》(电影)

星际学院:契科夫的任务 PC 1998 《原初系列》(电影)

舰队指挥官 PC 1999 《原初系列》(电影)

舰队指挥官2:帝国战争 PC 2000 《原初系列》(电影)

舰队指挥官:猎户座海盗 PC 2001 《原初系列》(电影)

舰队指挥官3 PC 2002 全系列

星舰制造 PC, Mac 1998 全系列

星舰制造豪华版 PC, Mac 1998 全系列

星舰制造:曲速二级 PC, Mac 2000 全系列

战术突击 PSP, NDS 2006 《原初系列》(电影)

下一代 :挑战 PC 1989 《下一代》

繁琐的挑战 PC 1986 全系列

星际迷航2 Atari 2600 未发售 《原初系列》(电影)

星际迷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原文如此) PS 3, XBOX 360 2012 《原初系列》

4 小说作品

第一本关于星舰的小说是由詹姆斯·布利许(James Blish)将一些集数小说化,然后由班腾书店(Bantam Books)在1967年到1975年间所出版。班腾书店的第一本原创小说则是布利许的《追杀史巴克》(Spock Must Die),于1970年出版。班腾书店继续出版小说,直到1970年代末期。之后由口袋书店(Pocket Books)获得星舰小说发行权,并且出版了吉恩·罗登贝瑞的《星舰迷航记》电影小说。

巴伦丁书店(Ballentine Books)在1973年到1976年之间出版了由亚伦·迪恩·佛斯特(Alan Dean Foster)将《动画版》的一些集数小说化的作品,以及1975年出版的法兰兹·约瑟夫(Franz Joseph)的《星舰技术手册》。班腾书店和巴伦丁书店现在仍拥有他们所有星舰系列出版品的重印权。

口袋书店现在是所有系列电视系列剧(包含它自己的许多原始星舰系列)的官方授权科幻小说发行商,他们计划在这段期间持续地出版原创小说。

然而,在《进取号》被腰斩后不久,这家公司宣布会将预定出版的星舰小说数量减半,减少到每个月只会出版一本大众市场平装书,加上一年几本同业交换平装书与精装书。虽然出版线编辑们强调说这个减少出书量的决定在一年前就已经下好了,而且跟星舰系列连锁事业的评价和收视率问题无关。不过一般还是认为这项声明也是星舰系列连锁事业逐渐衰退的另一项指标。

然而,除此之外,这家公司坚称他们对这个书线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在2005年5月)确认《星舰续航》(Enterprise Relaunch)这个系列的小说正在计划阶段。

其他的故事线

虽然小说、漫画书、电视游戏、以及其他以星舰时空为主题的媒体一般都被视为“非正史”,不过还是有许多值得一提的,包括一些由星舰迷自行制播,取材自星舰时空的故事,在因特网上广为流传。这些计划都未经过派拉蒙的授权,不过根据报导指出,制片公司对于这些计划采取较为宽松的态度,允许他们继续制播。请参阅星际迷航,其他的故事线以获得关于这些制作的更进一步资讯。

译名注

关于Star Trek集合名(collective name)或总名,在香港采用星空奇遇记;在中国大陆采用星际迷航。

过去在台湾并未针对星旅系列取总名,因而随电视系列剧、电影不同各有称呼。传统上以星舰迷航记为主要总名代称,使用人数最多;然而易与此名出处——第一部系列电影《星舰迷航记》发生混淆。1990年以后,各有影迷提出Star Trek总名的译称,包括有星际迷航(叶李华、吕坚平于《幻象》杂志(1990年)首次提案)、星际奇旅等。

参考资料

《星际迷航》可能是历史上文件资料最为丰富的娱乐连锁事业。这里列出了一些跟剧集相关的主要参考资料,以及星舰系列连锁事业的影响。

《The Making of Star Trek》,由吉恩·罗登贝瑞与史蒂芬·怀特菲尔德(Steven E. Whitfield)合着。(巴伦丁书店(Ballantine Books)于1968年出版)

《Inside Star Trek: The Real Story》,由贺伯特·索罗(Herbert F. Solow)与罗伯特·杰斯特曼(Robert H. Justman)合着。(口袋书店(Pocket Books)于1996年出版)

《Star Trek Memories》,由威廉·薛特纳与克里斯·魁斯基(Chris Kreski)合着。(哈泼科林斯书店(HarperCollins)于1993年出版)

《City on the Edge of Forever》,由哈兰·艾利森(Harlan Ellison)所着。(白狼书店(White Wolf Publishing)于1996年出版)

《The World of Star Trek》,由大卫·杰洛德(David Gerrold)所着。(巴伦丁书店于1973年出版。蓝鸟书店(Bluejay Books)于1984年再版)

《Star Trek Lives!》,由贾桂琳·利登堡(Jacqueline Lichtenberg)、松卓·马沙克(Sondra Marshak),以及琼·温斯顿(Joan Winston)合着。(班腾书店(Bantam Books)于1975年出版)

《On the Good Ship Enterprise: My 15 Years with Star Trek》,由卜鸠·群波(Bjo Trimble)所着。(唐宁星光书店(Donning Starblaze)于1983年出版)

《The Making of the Trek Conventions》,由琼·温斯顿所着。(双日书店(Doubleday Books)与花花公子(Playboy Press)于1977年出版)

《Future Perfect: How Star Trek Conquered Planet Earth》,由杰夫·格林瓦(Jeff Greenwald)所着。(维京书店(Viking Press)于1998年出版)

《Get a Life!》,由威廉·薛特纳与克里斯·魁斯基合着。(口袋书店于1999年出版)

《A Star Trek Catalog》,由杰利·腾卜(Gerry Turnbull)编辑。(葛谢当列书店(Grosset & Dunlap)于1979年出版)

《The Physics of Star Trek》,由劳伦斯·克劳斯(Lawrence M. Krauss)所着。(培基书店(Basic Books)于1995年出版)

《I'm Working on That: A Trek from Science Fiction to Science Fact》,由威廉·薛特纳与奇普·华特(Chip Walter)合着。(口袋书店于2002年出版)

5 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同名书籍

基本信息

原作名: Tunnel in the Sky

作者: 罗伯特·A·海因莱因

译者: 张筱膺 / 丁亚雷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年: 2007-6

页数: 255

定价: 15.00元

ISBN: 9787802182776

目录

1.星际征程

2.第五通道

3.穿越时空

4.茹毛饮血

5.一颗新星

6.“我看他已经死了”

7.“我应该烤一块蛋糕”

8.“要么劳动,要么离开”

9.“一个好兆头”

10.“我提议”

11.白骨海滩

12.故土难离

13.杀不死的

14.文明

15.最后的荣耀

16.无尽的征途

作者简介

罗伯特·A海因莱因(1907—1988),是美国最有影响的太空探索科幻作家,1974年被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协会授予第一届终身成就奖,并6次荣获雨果大奖。他生前出版了100多部小说、故事及其他作品,其中有4部改编为电影,5部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在海因莱因先生去世后,其著作仍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 他清楚地认识到空间对人类进步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因此其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人类空间活动所带来的实际效益为主题。他的作品大多是在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之前出版的。当时人们认为登月既不切实际,也不可能。他据理力争,著书反驳。 现在在太空探索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有许多是读着他的作品成长起来的,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在航天领域辛勤耕耘。许多人受海因莱因先生及其作品的激励,把探索太空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今天,在火星的南半球,有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海因莱因火山口”,以纪念这位深受爱戴的作家——他希望某一天人类能以火星为家,在那里繁衍生息。 为纪念海因莱因先生的远见卓识和对航天事业的不懈追求,有关方面成立了海因莱因学会和海因莱因基金会,用以表彰和鼓励在航天活动中取得成绩、并孜孜不倦地为开发空间、造福人类做出贡献的人们。 2007年7月7日,是海因莱因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天科幻作家,中国宇航出版社推出海因莱因先生的代表作——《星际迷航》中文版,并在以后陆续出版海因莱因先生的其他作品,以献给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并对航天事业感兴趣的中国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希望青少年朋友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以后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拓展生存空间做出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