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星城 |
释义 | 1 湖南省长沙市星城指湖南省省会长沙,也指湖南省娄底市。 ◎ 湖南长沙◎ 城市介绍长沙为湖南省省会,又称“星城”。中国湖南省的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湘江下游长浏盆地西缘。长沙市南接株洲市和湘潭市,西抵娄底市,北达岳阳市、益阳市,东挨江西省宜春市、萍乡市。星城长沙因长沙星得名。 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经济原本偏重于第三产业,尤以媒体和娱乐业闻名,为中南地区重要工商业城市。近年来,由于长沙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实施一化三基和四化两型战略,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以及机械重工业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15—20万年前,长沙地区开始有人类活动。约7000年前,长沙开始形成村落。约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于长沙建城。一直到今天,城址一直未变,2000多年前的道路甚至与今天所在位置的街巷依然重合,故此长沙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时间在同一地址建城的城市之一。不同的历史时期,长沙曾有“临湘”、“潭州”古称;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长沙,其经济和文化为其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 “长沙”之名有据可查的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关于贡品“长沙鳖”之说,距今3000多年。商周时期的宁乡县炭河里遗址出土的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反映了当时的长沙地区与中原有一定的联系。长沙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长沙,楚之粟也。”楚成王时设置黔中郡,长沙为其辖域。秦始皇统一中国,长沙郡为秦36郡之一,这是长沙以中国行政区划名称载入史册的开始。两汉时期,长沙为长沙国的都城。东汉初期废“长沙国”改立长沙郡。 清朝末年,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当时的长沙府涌现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国二十二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省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 长沙在民国时依然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 1937年长沙发展到鼎盛时期,经济物业繁荣,初期成为抗战的大后方。1938年的文夕大火成为最为悲惨的时期,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几乎损失殆尽。1939年到1944年,长沙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日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长沙会战,中方国民革命军取得前三次战役的胜利。 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共产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圣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长沙经济开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1990年代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2007年年底,长沙同湘潭、株洲被国务院批准为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 现在,2009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4.8亿,增长14.7%,总量超过东莞,济南、郑州四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跃居第7位,GDP百强城市排名中第20位。2010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长沙名列第十六位。 ◎ 得名原因我国自商、周以来逐渐形成的据以观测天象的二十八宿(星座)中,有一宿叫轸宿,根据古天文学的星宿定位,轸宿位于荆州上空。轸宿旁边有个附属于它的小星,名叫长沙星。 因此,历史上就有这样一种说法,长沙是因长沙星得名的。如唐朝人张谓《长沙风土碑记》云:“天文长沙一星,在轸四星之侧。上为辰象,下为郡县。”所谓“下为郡县”,就是指的长沙城。《明史·天文志》也说:“长沙小星,下应长沙。”《长沙县志。拾遗》亦云:“长沙之名,……以轸旁有长沙星,正在其域分野,故云。”因长沙星得名一说,记载较多,影响也大,所以在一些文人撰文赋诗时,往往把长沙与长沙星联系在一起,称长沙为“星沙”。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一首赞美长沙风光景色的诗中,就把长沙称为“星沙”,诗云:“绕郭青山一座佳,登高满袖贮烟霞。星沙景物堪凝眺,偏地桑麻偏囿花。” 在长沙府、县志中,以“星沙”称长沙的多处可见。时至今天,长沙人仍然有称长沙为星沙的。 现在的星沙多指长沙县县政府驻地星沙: 星沙位于湖南省长沙县中部偏西,为长沙县城区和工商业中心,面积68平方公里。 星沙地处长沙县、芙蓉区和开福区三县区交汇处;1996年2月15日,长沙县政府自长沙市城区潘家坪迁驻于此,也是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地缘上,星沙的西南部和西北部依次与芙蓉区和开福区接壤,北部与安沙镇为邻,东部与黄花镇交界,南部与朗梨镇相连。2009年9月撤销星沙镇,设立星沙、湘龙、泉塘3个街道办事处。 2 湖南省娄底市◎ 城市介绍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5′40″~112°31′07″,北纬27°12′31″~28°14′27″。 娄底境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置湘南县,辖今双峰、涟源部分地域,属长沙郡。西汉属长沙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连道,辖今双峰县测水以西至涟源市蓝田等地。西汉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析湘南县置湘乡县,连双峰、涟源大部分和娄底等县市,属长沙郡。三国时分属衡阳郡、昭陵郡。吴宝鼎元年(266),析昭陵郡置高平县,今新化县西部属之。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分属邵陵群。隋属长沙群。唐、五代、宋朝分属潭州、邵州。宋熙宁五年(1072),建置新化县。元代,分属天临路、宝庆路。明分属长沙府、宝庆府。清同明属。 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娄底撤地设市,原县级娄底市改名为娄星区。所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新化县行政区划不变。 ◎ 得名原因娄底因相传是天上28个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交相辉映之处而得名,故又名星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