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信用管理专业 |
释义 | 信用管理专业,不是毕业后到信用社工作的专业。信用管理专业是经济学的一个方向。说得简单些,以后就有机会成为银行信用卡、借贷款,企业品牌价值、风险评判等方面都用得上的“把关人”。这是一个适应我国社会向建立诚信社会迈进而设立的专业。 专业概况信用管理(代码:020111W)属于经济学大类,经济学类。 学制: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用管理专业知识、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较强,并熟悉相关的国际惯例和法则,掌握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管理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2.熟悉我国经济与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信用管理惯例及相关的法律、规则; 3.系统掌握信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具有风险管理,资信调查、信用评级、公司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国际业务信用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组合设计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信用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5.具有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6.掌握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信用管理学科发展动态,具有从事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能力。 培养要求学生应熟悉信用管理国际惯例及相关的法律、规则;具备信用管理专业知识。具有风险管理,资信调查、信用评级、公司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国际业务信用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组合设计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并且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能力。 主干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市场调查与分析、会计学、财务管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资信评估、客户关系管理等。 就业前景据国家商务部统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至少需要50万名信用管理经理,200万名信用管理人员,特别是国家劳动部最近公布了信用管理师这一新的职业类别,几乎所有企业都将建立起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管理部门,因此,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 培养信用人才是建立信用体系相配套的必要措施,其中首先受益的就是从事信用评估和调查的征信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目前,从事高级财务评估的会计师事务所,就急需具备信用管理知识的人才来完成评估业务。全国已有两万多家企业开始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或培训相关人员,从事信用管理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机构大约有5000多家。另外,像银行风险管理、政府的中间服务机构也需要大批的信用专职人员。 而同样,因为要深入到更加基层的环节,政府的中间服务机构需要培养大量的专职信用人员。比如,各级工商局都需要有信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经营资格、资质的认证和评估工作,各类行业协会、商会也需要信用管理人员核定相关的职业标准,加强对该领域的规范管理。 随着信用体系的建立,这些机构都会成为将来信用人才的“消费群”,也是该专业毕业学子的用武之地。 就业方向信用管理工作岗位分布于国家政府部门的财政部、工商管理局、海关、征信局,金融行业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用卡公司,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部门和资金借贷部门,大型企业中的会计审计部门、风险控制部门,还有政府监管部门等 开设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吉林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上 海金融学院 广东金融学院(05年设立)西南财经大学 兰州商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