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信息交换模型 |
释义 | 直接交换直接信息交换模型是一种实时但信息不集中存放的信息交换模型,它依赖于专网或虚拟专网联接的网络结构。通常参与信息交换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交换的数据在信息发生方产生时,按照统一制定的格式(如按edi或xml等格式)生成,并交本方的发送/接收服务器实时发送,而接收方则进行顺序相反的操作。这一切都是由软件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完成的。 这种信息交换模型适用于业务量大、信息交换的类型变化小且信息共享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一些独立运营的若干企业间进行信息交换常采用这种模型。但此模型对网络资源要求较高,物理网络的建设(或租借费)及运行费用相对昂贵。 索取交换索取信息交换模型是一种交换信息集中存放但不实时传输的信息交换模型,它依托于一个总部数据中心、一个信息交换库和若干信息处理节点构成的网络系统。通常,总部数据中心和信息处理节点把要交换给对方的信息按约定的数据格式构造完毕后,通过广域网送到信息交换库,同样,也从交换库中取回需要的信息。 这种信息交换模型常用于统一财务核算、分散物流作业的物流企业,当然,也可以用于供应链上物流核心企业与其他物流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其应用特点是,系统各部分数据的交换频度不高,更不要求系统运行时数据交换的实时在线。此信息交换模型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信息处理节点设备的能力,节省网络运行开销,另外,各系统独立闭合运行,安全性好。 索取信息交换模型的一种应用表现形式是“电子看版管理”,它是零部件库向生产线备货的“直送看板”模式的一种改进。当生产、装配车间周期性地在电子板上发布补货(零部件)信息时,相关的物流部门就会主动地索取信息并安排零部件的配送。一些国内外的软件提供了这种“电子看版管理”功能,青岛海尔、长春一汽等企业的生产和物流部门采用了此种技术。 索取信息交换模型的一种变形,是供应链上各物流企业都有自己对外的信息交换库,但这种结构的设备和网络资源的利用不算充分。 网站平台交换网站平台信息交换模型是一种集中的、既可实时、也可随时交换信息的模型。它借助的是因特网资源,依托于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节点上下二层的网络结构。上层为数据处理中心,由程序、数据存储服务器以及信息交换平台构成,对外的界面是一个网站(从逻辑处理角度看,本层还可以分为多层结构)。下层为数据节点群体,每个节点通常由单台pc或局域网络承担。 本模型常运行于集中式的网络结构中。因为它特别适用于管理集中、具体物流作业分散的大中型物流企业。日常运营时,数据节点负责业务信息的采集,并实时地传输到网站的信息平台并由数据处理中心接收处理。作为信息反馈,数据中心以网页或可下载的文件形式构造数据供数据节点使用。 本模型的优势是企业管理机构容易掌握全企业物流作业和管理中产生的实时数据,便于统揽全局,快速决策。但要求网络资源和数据中心端的配置处于相对较高的档次,以保证运行过程中下层数据节点的快速反应。集中式信息交换模型在部分物流企业(如中储在线等)信息系统中得以采用。 网站平台信息交换也有非实时信息交换形式,如由数据节点用户通过文件传输或远程联接协议的相关软件把交换数据送到网站信息平台、或从网站信息平台中获取交换数据。 本模式可以应用于供应链上多个物流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但用于信息交换和表示的网站应建在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一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