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民 |
释义 | 1 宋代石工安民,宋代京兆(今陕西西安)石工。善刻碑,元祐五年(1090)刻京兆府学(一作新)移石经记,今藏陕西省博物馆。绍圣四年(1097)同安敏、姚文、安延年刻游思雄墓志铭,崇宁三年(1104)被役刻蔡京所撰《奸党碑》。安民辞曰:“民愚人,固不知立碑之意。但如司马相公(司马光)者,海内称其正直,今谓之奸邪,民不忍刻也。”府官怒,欲加罪,泣曰:“被役不敢辞,乞免镌安民二字于石末,恐得罪于后世。”倪元璐跋云:“石工安民乞免著名,今此籍诸贤位中赫然有安民在。” 2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安民,男,1922年3月生,山东滕市人。教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动物繁殖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召集人、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农业委员会主任。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毕业。他曾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动物繁殖学会理事长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畜牧顾问等,目前担任农业部科技 委常委、《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畜牧卷》副主编及《中国科学专 家传略·农业篇》编委等职。除发表过中文专著及论文四十余 篇(本)外,还发表过英文专著及论文十余篇(本)。自1980年以来。曾到北美、南美、欧洲、大洋洲、东南亚及日本 共18个国家讲学或出席国际会议,共出国26次。培养已毕 业硕士生12人、已毕业博士生4人,代培出国博士生8人, 目前在校博士生4人。1996年以来,他的业绩每年登载在 《世界名人年鉴》及《世界学术名人录》中(英国及希腊出版社出版)。 3 原陕县委副书记安民(1917—1982),又名安高亮,原籍山西省长予县安家村,建国后,迁居渑池县城关人民后街。1941年10月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安民参加工作后,曾任长子县抗日区公所干事、地壁村联校校长、坊编村村长、长予县新华医院经理、太岳行署农场五分队主任。1947年8月随军南渡黄河,带领武工队活动于渑池县二区英豪一带。同年11月国民党胡宗南部东进洛阳,他率领二区区干队和民兵50余人,在渑池北山一带与国民党军展开游击战争,时达五个月之久。他英勇奋战,指挥有力,多次激烈战斗,终获胜利。 1949年后,他历任渑池县二区区长、县政府秘书、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兼渑池县钢铁厂书记。1963年10月调陕县任县委副书记,陕县革委会成立后任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又调回渑池县,任七O七棉花库支部书记、县政府顾问。 1982年2月病故于渑池。 安 民 男,75岁。自50年代钻研易学,精读王弼《周易》注。离休后,重视朱幕、张载、二程、邵雍著作。撰有《易经与中国古典美学》,发表于《宁夏社科学报》(1994.2期)。参加宁夏周易研究会,任理事。近年以探讨孔子哲学、美学为主。在宁夏第一次学会上,宣读论文《孔子对易经的发展贡献:弘扬人的生命美,塑造人的美好形象》。这次《学会纪要》评论说:安民“致力于易经与美学研究,颇有心得。这次他做了发言,以他独到的见解,倾注了对易经美的真谛的无限深情,使与会者领悟到祖国传统文化美学内蕴及博大精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