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信长包围网 |
释义 | 起因起因1570年1月,织田信长送给足利义昭"条书",限制足利义昭不得干什么,削弱足利义昭的权力。足利义昭当然很不满意,便秘密联合各地大名抵抗"信长这个公敌"。 信长包围网的形成率先响应足利义昭号召的是越前的朝仓义景。为此,在1570年4月,织田信长率领大军远征越前,讨伐朝仓。 织田军很顺利地攻下了金崎,正准备继续进攻时,突然传来不好的消息︰浅井长政背叛了织田信长,投向了老盟友朝仓。这样一来,织田军便陷于浅井,朝仓的夹击中,织田信长只好下令撤退。羽柴秀吉自告奋勇殿后。这就是金崎撤退。 织田信长对浅井长政的背叛非常恼火,在2个月后,便联合德川家康讨伐浅井,在姊川会战中击败浅井,朝仓联军。 虽然取得了姊川会战的胜利,但是织田信长的困境却越来越严重︰本愿寺和延历寺先后和织田信长对立,伊势爆发长岛一向一揆,甲斐的武田,越后的上杉也响应足利义昭的号召,与织田信长为敌;西国的毛利从水上援助本愿寺,加上以前的浅井,朝仓和三好家,信长包围网形成了。 信长包围网的瓦解为了打破这个信长包围网,织田信长首先对延历寺下手,于1571年9月焚毁延历寺。 1572年,真正的危机来临了。当年10月,甲斐的武田信玄开始出兵上洛,并于12月在三方原大败织田和德川的联合军。得知这一消息后,足利义昭次年2月在二条正式起兵,对抗织田信长。 可是足利义昭实在是算错了帐。武田军的确大获全胜,可是就在足利义昭起兵2个月后,武田信玄病死在上洛途中,武田军只好退了回去。这样一来,在7月,足利义昭兵败被流放,室町幕府灭亡。 武田军上洛的失败使得信长包围网开始崩溃。1573年8月,在流放足利义昭后,织田信长成功地攻下了朝仓和浅井的居城,朝仓,浅井灭亡。1574年,织田信长镇压了长岛的一向一揆。 1575年,武田军再次上洛。但是这次他们在长筱被织田德川联军大败,重臣几乎全部阵亡,武田家当主武田胜赖仓皇逃回甲斐。 织田军在击败武田军后,势力更加强大,于8月镇压了越前的一向一揆。信长包围网事实上已经瓦解了。 织田信长这时可谓春风得意,于1575年11月让位给长子织田信忠,并送给他美浓、尾张2国,自己作了"太上皇"。 1576年2月,织田信长移居安土。这座规模极大的居城完全不是当时那种堡垒形式,而是行政军事的新型城堡,向天下显示着织田信长的权威和野心。 信长包围网信长包围网参加“信长包围网”的主要势力有朝仓义景、浅井长政、武田信玄、本愿寺领导的一向宗徒、纪伊的杂贺党、毛利辉元以及六角、三好(包括松永)等被信长扫荡残余下的势力,在地理上几乎对信长形成了全包围。这些势力有的原本与织田家有着良好关系,有的互相之间矛盾重重(如浅井与六角,三好、松永与足利义昭都是仇敌)。与其说是义昭的号召,不如说是共同的威胁使他们拼凑到了一起。信长周边的大名在,只有盟友德川家康坚定地支持着他。 元龟元年(1570)四月,信长以朝仓义景拒绝进京参见将军义昭为借口而进攻越前,由于浅井长政的背弃,被迫撤军,六月二十八日,朝仓、浅井联军在姊川之战中被织田、德川联军击败,织田军还趁势夺取了浅井家的横山城。然而八月至九月,当大场地区的三好三人众及其支援者石山本愿夺与组田军战斗胶着之际,朝仓、浅井军乘虚复举进攻近江国的织田领地。织田方的织田信治、森可成等在佐和山城战死。信长急忙从大阪回援,朝仓、浅井军遁入比睿山,总人数越3万的军队依仗比睿山的天然险要与织田军打持久战。此时其它战线上的反信长军又开始攻击。给四面楚歌中的信长带来希望的是正亲町天皇要求僵守在比睿山的双主休战撤军的建议,朝仓义景考虑到入冬以后至越前的归路将被大雪遮断,同意暂时休战,信长因比得以摆脱窘境。 次年,伊势长岛的一向宗徒袭取了尾张小木江城,城主织田信兴(信长之弟)战死。五月,数万织田军进攻长岛以惨败告终,氏家卜全战死。九月十二日,包围网的中心比睿山延历寺被信长烧毁。但此举一时并未为信长的被动处境带来多大起色,由于本愿寺一向宗徒的加入,朝仓、浅井率丧失的战力得到一定补充,以及足利义昭也有号召段内小大名起兵的可能,织田军的力量仅能满足维持战线而已。 就在信长焦头烂额之际,义昭的希望之星武田信玄终于一鸣惊人。元龟三年(1572)十月,武田信玄及北条家的援军共25000人从信浓收入远江,武田四名臣之一的山县昌景率军5000进攻三河,秋山信友率军2000向美浓进发----所有这些目标都属于德川、织田领地。武田信玄数年前占领今川家的骏河时还组织了水军,这次一并调用,海陆并进,其势直指京都。信长的盟友德川家康此时总兵力约1万人,其中除去各支城的守备兵力,实际决战用兵力仅百千人。信长则因为各地战况的逼迫,只派出由佐久间信盛和平手政秀率领的3000救援军。 转眼之间,远江国内德川方的城大半陷落,武田的军则直逼家康的居城滨松城(在远江、三河交界处)。鉴于实力相差悬殊,家康决意守城不出。然而,武田军竟然不顾滨松城,一口气西进三河。这对于家康来说是危险的。如果不出战拱手让出三河,将被切断与织田家的联系而陷于包围,几乎不可能再有胜机。十二月十二日,当武田军的细长队列通过滨松城西北方的三方原高地时,家康冒险出击,以图从背后偷袭,一鼓作气打乱武田军的阵脚。但武田信玄不愧是作战高手,鬼使神差地察知了家康的行动,立即命令全军反转,后队改前军,前军变后队。当德川军赶到三方原时,悲哀地发现武田军已列成鱼鳞阵等待着他们。此时撤军必将受追击而全军覆没,家康背水一战,以鹤翼阵突击武田军。虽然突破了武田军的前阵,但在信玄下令全军出击后,德川军终于承受不住而崩溃,家康狼狈逃回滨松城。 随后武田军又攻陷了三河野田城,形势一片大好。可是到这儿武田信玄的气数尽了,他突然发病(一说在进攻野田城时负重伤)且病势严重,次年(1573)在回甲斐的途中病死于信浓国的驹场。此前,在近江,拖住信长大军的朝仓军突然撤回越前,也许朝仓义景并不想成为信长的伟大包围计划中的一个棋子,而欲作壁上观,收渔翁之利。总而言这,最初因为利益而凝结的“信长包围网”现在又因为利益而逐渐解体,以致最后被信长各个击破。 第一次信长包围网年表与事件永禄12年(1569年)织田信长对将军足利义昭提出《殿中御掟》9条进行权力限制。 永禄13年(1570年)织田信长对将军足利义昭就《殿中御掟》进行追加,进一步限制了将军的权力。 同年足利义昭秘密致信各大名同讨织田信长。 4月20日,织田信长出兵征讨拒绝上洛觐见朝廷和新将军的朝仓义景。 4月23日,日本改元元龟元年。 元龟元年(1570年) 4月27日,盟友浅井长政背叛织田信长,出兵突袭织田信长。 4月28日,织田信长收兵回撤。史称“金崎退兵”。 5月21日,织田信长安全撤回岐阜。 6月 1日,六角义贤进攻长光寺城。 6月 4日,柴田胜家在长光寺城打败六角义贤。 6月28日,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于近江姊川击溃浅井朝仓联军,史称“姊川之战”。 8月20日,织田信长出兵征讨野田城,福岛城的“三好三人众”。 8月26日,野田城,福岛城之战爆发。 9月12日,本愿寺显如指名织田信长为佛敌。 9月16日,浅井朝仓联军进攻坂本口。攻陷宇佐山城。 9月24日,织田信长出兵迎战浅井朝仓联军。 11月21日,伊势一向一揆起义,攻陷小木江城。织田信长之弟织田信兴战死。 11月28日,织田信长与浅井朝仓联军停战。 元龟二年(1571年) 4月29日,武田信玄进攻德川家康的三河吉田城。 5月 6日,浅井长政进攻横山城,被木下秀吉击败,败退。 5月12日,织田信长出兵征讨伊势长岛起义军。 9月12日,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延历寺。 元龟三年(1572年) 1月13日,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在利根川对峙。 3月 5日,织田信长出兵江北,逼退浅井军,移兵京都。 7月19日,织田信长在近江打败浅井长政,浅井军退入小谷城固守。 7月29日,朝仓义景出兵救援浅井长政。 9月16日,织田信长分兵回撤岐阜城。同月织田信长再此增加条书进一步约束足利义昭。 10月3日,武田信玄开始上洛。 12月23日,武田信玄于三方原击溃织田德川联军。史称”三方原之战“。 元龟四年(1573年) 2月,将军足利义昭正式举兵反抗织田信长。 2月29日,柴田胜家等人将今坚田筑砦的叛乱镇压。 3月25日,足利义昭属细川藤孝,荒木村重叛投织田信长。 4月 3日,织田信长进入京都包围足利义昭占领的二条城。足利义昭请朝廷讲和,织田信长退兵。 4月 7日,织田信长进攻六角义治的鲶江城。 4月12日,武田信玄殁于上洛途中,享年53岁。武田军撤军。 5月22日,织田信长于佐和山城修建战船。 7月 3日,足利义昭再此兴兵。留伊势贞兴,三渊藤英据守二条城,前往槙岛城。 7月 5日,战船建造完成。 7月 6日,织田信长乘船横渡琵琶湖进兵二条城。 7月 9日,足利义昭方伊势贞兴,三渊藤英开城投降织田信长。织田军转往槙岛城。 7月18日,织田信长攻陷将军足利义昭的槙岛城,并将其流放。室町幕府灭亡。 8月 8日,织田信长出兵征讨浅井长政。 8月12日,织田信长攻陷大岳大筑城和丁野山丁野城,切断了朝仓军与浅井军。 8月14日,织田信长于近江刀弥击溃朝仓义景,史称”刀弥坂之战“。 8月20日,朝仓义景于贤松寺被家臣朝仓景镜逼亡,享年41岁。朝仓家灭亡。 8月28日,织田信长攻陷浅井长政的小谷城,浅井长政自尽,享年29岁,浅井家灭亡。 9月 4日,织田信长回兵佐和山城,派柴田胜家攻击鲶江城。不日六角义治降伏。 9月24日,织田信长出兵征讨伊始长岛起义军。 11月,若江城的三好家老罗尾左近等人秘密开城,三好义继自尽,享年25岁。三好家灭亡。 12月26日,响应包围网的松永久秀再次向织田信长投降,被接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