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心灵学 |
释义 | 心灵学即心灵研究(psychicalresearch),它作为一个术语和范畴,曾于19世纪流行一时。近几十年来,它逐渐为“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一词所取代。心灵学是研究人类生活中发生的超出常规,而又不能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一些精神现象的学科,又称心灵研究。心灵学于19世纪后期首先在英国和美国出现,此后曾在欧洲风行一时。自20世纪30年代起普遍称其为“超心理学”。 简述心灵学的主要观点认为:人类具有一种潜在的能力,它可以不通过正常的感官渠道而感知世界。它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生物体在认识上的超常现象,即“超感官知觉”;另一类是生物体不经物理媒介而作用于物质的现象,即“心灵施动”。 超感官知觉是指那种不借助于正常的感觉通道,就具有获得某些外部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传心术和遥视(又称千里眼),前者指不通过现在已知的任何媒介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传递给在远方(或加以隔离开)的另一个人,例如思维传递;后者则指对看不到的事件或事物具有特殊的感知能力,例如知道远距离发生的事情,皮肤辨色等。 心灵致动是指那种不必与事物发生相互接触,而使其运动或产生位置变化的能力,例如用意念使物体发生位移或使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等。此外还有所谓的预知和后知,即能够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仅靠人体本身获得有关未来或过去事件的信息。 心灵学还被广泛地与一切目前尚不能用科学作出完美解释的种种神秘现象相联系。这些神秘的现象主要有:不明飞行物如飞碟、回光返照、魔杖、思维照相等等。至于有把占星术、相面术、手相术、字相术和骨相术等骗术也纳入其研究范畴的说法,则称之为“伪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思想起源于唯灵论,它是作为与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唯物论相对立的一种观点而产生的。在19世纪,一些人目睹宗教的衰弱,而又坚信基督教关于人在死后有生,以及天堂和地狱的观念,认为精神现象不只是生命物质的运动形式。他们开始对一些尚不能解释的、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信息传递和场力的作用等现象进行调查。 1882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首个心灵研究会,出任第一届主席的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研究员西奇威克。该会下设六个委员会以从事有关思维传递等现象的调查研究。1885年在美国也成立了心灵研究会。在美国最早试图对超心理现象作实验研究的是斯坦福大学的库弗,他的结论认为并不能支持有关传心术的假设。 从20世纪20年代起,这方面的工作开始从定性的研究转入定量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者有美国杜克大学的莱因,他收集了约15000个例子并发展一些实验材料(如齐纳纸牌)和研究方法,以便对观察加以控制和精确测量。他还创办了《超心理学杂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灵学在研究方法上有进一步发展,在随机化、控制实验条件和自动检测装置上有所改进,并利用计算机对实验进行自动控制和对结果进行分析。此外,在下意识水平上和感觉剥夺条件下进行的实验,以及把睡眠和梦境也纳入的研究也有所开展,心灵学的研究曾活跃一时。直到1988年美国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和医学研究所共同成立专门委员会,对心灵学进行评估,发表了一篇倾向于持否定态度的报告。 在中国近年来也不时出现人体活动的超常规现象,如儿童用耳朵认字,气功中类似于心灵致动的现象,统称为“人体特异功能”。社会上对此类现象和问题曾有所关注。1980年2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第一届人体特异功能讨论会。此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会。 科技界中的某些人士曾主张要开展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认为它和气功、中医理论有内在的联系,并试图借助像物理学等规范科学的方法,来论证其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如用量子理论或力场来作出解释)。他们认为这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术界人士对此持不赞同的看法,并有许多研究报告对具有超心理现象的人体特异功能作出了否定的分析。就心灵学或人体特异功能研究本身来说,尽管引用了大量的例子和实验来试图证明超心理现象的存在,但至今对这种能力尚无可接受的证据使科学界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此外,特异功能的出现又往往是偶然的、难以捉摸的,而且也是和公认的科学知识不相容的。因此,这种超越常规的精神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反映了人们想要控制和操纵自己将来的一种愿望而已,还有待于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心灵学属于待定科学的一种,它只是找出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东西,而对其进行悬化的处理,并且可以说没有任何依据,心灵学不像心理学一样对人的心理进行深刻的科学解剖,而是对人进行一些所谓的特异性的解释。而且,心灵学与占卜学等意象学术比较联系密切,和科学的价值思想有违背的地方,所以,心灵学不能被称之为现代科学。 在1966年,美国的荷西西瓦创立了心灵术课程,被世界所承认,接着,在1997年,荷西西瓦开发出第二套课程,直入主题——西瓦超意识ESP系统,直接帮助人们开发触物感知、遥视、主观沟通甚至预知这四大ESP能力,在世界111个国家以30种语言传授,上亿学员证明了其有效性,只需3天时间再加上每天15分钟的训练,就可以有效使用这种能力,因此被列入科学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二百万元美元的投资以及50多年来的实践,西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ESP科学的定义为:有效感应投射,道理很简单,左脑的五感受时空限制,用来解决现实层面的问题;右脑的五感不受时空限制,因为意识的投射感应不受时空限制,用来解决心灵层面的问题以及给左脑的助力。但是,很有这个课程很有可能被超心理学的反对者列入其它学科,但是,西瓦已经明确表示,这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并没有什么好争论的。 心灵学的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即①超感官知觉:指那种不借助于正常的感觉通道就具有获得某些外部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传心术和遥视(又称千里眼)。前者指不通过现在已知的任何媒介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和观念传递给在远方(或加以隔离开)的另一个人,例如思维传递;后者则指对看不到的事件或事物具有特殊的感知能力,例如知道远距离发生的事情,皮肤辨色等。②心灵致动:指那种不必与事物发生相互接触而使其运动或产生位置变化的能力,例如用意念使物体发生位移或使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等。此外还有所谓的预知和后知,即能够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仅靠人体本身获得有关未来或过去事件的信息。心灵学还被广泛地与一切目前尚不能用科学作出完美解释的种种神秘现象相联系。这些神秘的现象主要有:不明飞行物(UFO)如飞碟、回光返照、魔杖、思维照相等等。至于还有把占星术、相面术、手相术、字相术和骨相术等骗术也纳入其研究范畴的说法,则称之为“伪心理学”。 起源心理学的研究思想起源于唯灵论,它是作为与C.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唯物论相对立的一种观点而产生的。在19世纪,一些人目睹宗教的衰弱而又坚信基督教关于人在死后有生以及天堂和地狱的观念,认为精神现象不只是生命物质的运动形式。他们开始对一些尚不能解释的、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信息传递和场力的作用等现象进行调查。首先于1882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心灵研究会。出任第一届的主席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研究员H.西奇威克。该会下设6个委员会以从事有关思维传递等现象的调查研究。1885年在美国也成立了心灵研究会。在美国最早试图对超心理现象作实验研究的是斯坦福大学的J.E.库弗,他的结论认为并不能支持有关传心术的假设。从30年代起,这方面的工作开始从定性的研究转入定量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者有美国杜克大学的J.B.莱因,他收集了约 15000个例子并发展一些实验材料(如齐纳纸牌)和研究方法,以便对观察加以控制和精确测量。他还创办了《超心理学杂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灵学在研究方法上有进一步发展,在随机化、控制实验条件和自动检测装置上有所改进,并利用计算机对实验进行自动控制和对结果进行分析。此外,在下意识水平上和感觉剥夺条件下进行的实验,以及把睡眠和梦境也纳入的研究也有所开展,心灵学的研究曾活跃一时。直到1988年美国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和医学研究所共同成立专门委员会,对心灵学进行评估,发表了一篇倾向于持否定态度的报告。在苏联十月革命后,1924年成立了苏联心灵研究委员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L.L.瓦西列夫,他曾负责从事远距催眠的研究。自1956年起,传心术则被认为是反社会和不可能的事物,并禁止在苏联国内加以报道。70年代以后苏联开放心灵学的研究,发展成为相当活跃的领域,并试图应用于军事上。 在中国近年来也不时出现人体活动的超常规现象,如儿童用耳朵认字,气功中类似于心灵致动的现象,统称为“人体特异功能”。社会上对此类现象和问题曾有所关注。 1980年2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第一届人体特异功能讨论会。此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会。科技界中的某些人士曾主张要开展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认为它和气功、中医理论有内在的联系,并试图借助像物理学等规范科学的方法来论证其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如用量子理论或力场来作出解释)。他们认为这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术界人士对此持不赞同的看法,并有许多研究报告对具有超心理现象的人体特异功能作出了否定的分析。就心灵学或人体特异功能研究本身来说,尽管引用了大量的例子和实验来试图证明超心理现象的存在,但至今对这种能力尚无可接受的证据为科学界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此外,特异功能的出现又往往是偶然的、难以捉摸的,而且也是和公认的科学知识不相容的。因此,这种超越常规的精神现象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反映了人们想要控制和操纵自己将来的一种愿望而已,还有待于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历史占卜心灵学是一门研究所有超常现象即现代科学知识所无法圆满解释的生物体现象的学科。在我国,这类超常现象,通常被称为“特异功能“。心灵学的主要观点认为:人类具有一种潜在的能力,它可以不通过正常的感官渠道而感知世界。它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生物体在认识上的超常现象,即“超感官知觉“;另一类是生物体不经物理媒介而作用于物质的现象,即“心灵施动”。心灵现象源远流长,但把心灵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则只有近百年的历史。19世纪40年代,正当科学迅速发展、达尔文的进化论深入人心之际,唯灵论出现了。这是对于只用物质来解释人及心灵的一种挑战。正值此时,1848年,住在美国纽约海斯韦村的福克斯三姐妹,通过敲击家具等一些物理现象,与该家族死者的灵魂有了“信息传感“,引起了一场巨大的轰动。虽然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至今仍有争议,但这促进了人们去对超常现象进行研究,这意味着心灵学--超心理学的萌生。 19世纪50年代,几个心灵学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之一是剑桥大学心灵调查会,它有时被人称为“鬼神会“,这主要由于当时他们把兴趣集中在自发的超自然体验上。这个调查会的一名成员是亨利。西奇威克(1838-1900年)。30年后,1882年2月20日英国成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灵研究会,已经声名卓著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出任了心灵研究会的首届主席。心灵研究会以搜集、调查和研究各种异常事件为己任,以发扬科学精神、研究人类那些难以解释的能力为宗旨,开展了大量工作。1885年,美国也成立了类似的机构--心灵研究会。随后,欧洲的大多数国家都相继成立了这样的学会。 到了本世纪30年代,心灵研究已从定性的研究(如巫术的证据、自动的验例等)转入定量的研究。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大学在燡·B·莱因的倡导下,成立了“超心理学研究所“,J·B·莱因还在《超感官知觉》(1934年)一书中创造了一系列超心理学术语,并将统计学技术运用于心灵研究中。他通过著书立说,宣传鼓动,不仅吸引了科学界,甚至引起了广大公众的注意。 二次大战期间,希特勒和戈培尔曾利用心灵学,公开鼓励星术家用占星术预测有利于自己的战争结局,以便为法西斯统治制造舆论。这种倒行逆施的作法遭到心灵学反对者强烈的抗议。尽管如此,心灵学在西方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957年,国际性的专业组织“国际超心理协会“在美国成立。1969年该学会成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附属学会,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提出了心灵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据不完全统计,到本世纪7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共设立了240多个心灵学研究所和学会,其中许多是由设在纽约的“国际超心理协会“统一领导的。很多国家专门出版杂志,刊登心灵学的专题学术论文,发布有关心灵学讨论会的消息。1968年,印度还授予第一位心灵学研究者以“超心理学硕士“的学位。 苏联对心灵学研究也很重视,据美国学者A·奥托1980年的文章《psychologyandpersonalgrowth》介绍说,在苏联,有20多个政府主办的心灵学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从事专门研究,他们称这种特殊的心灵感应现象为“脑电波传感“,相信人的大脑可以象广播电台那样传递信息,与西方不同的是,他们承认现存的现象,选择一般智力的人作为试验对象并加以训练。 显而易见,热衷于心灵学的研究,与愚昧、迷信不能相提并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以先进的科学知识为武装,已经在心灵学建设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1979年3月11日,《四川日报》首先报道了大足县唐雨用耳朵认字的消息。尔后,各地报纸相继发表了许多类似的报道,各式各样气功和用气功治病的事迹也接踵而来。许多科学家开始对“特异功能“进行测试,结果发表了针锋相对的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人体除了眼睛这个特化了的视觉器官外,身体表面其他部位也有感光辨色的能力,特异功能者在功能状态下有辨别地磁南北极、感受正常人所无法看到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功能,有的甚至能“看“到人体穴位与人体经络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气功可以加强或干扰特异功能,特异功能者也有排除气功干扰的能力。他们认为特异功能是人体的一种潜能,应该发掘和捕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特异功能“不过是变相的魔术、巫术,具有明显的迷信色彩,是唯心主义的产物。 1980年2月,全国第一届人体特异功能讨论会在上海召开,各地相继成立了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会。不久,中国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会筹备会也宣告诞生。钱学森同志在1981年5月全国第二届人体特异功能科学会期间发表的《开展人体科学的基础研究》一文中说:“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蕴育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最前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遗憾的是,关于这一“重大研究课题“,中国至今不但没有一部专著问世,而且连一本译著也没有“引进”。 研究人员心灵学是一门科学,大多数研究心灵学的学者大都是心灵研究某一专门领域中久负盛名的专家。尽管他们在对未知世界的问题上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持有这样一种观点:“鬼神“之事是源远流长的,人类迄今为止的全部文化不能不说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东方,算卦、预知、死后续存、心灵治疗等屡见不鲜;在西方,巫术、降神会、占星术、“魔杖“探测等也层出不穷。对诸如此类的现象应该怎样看,如何作出科学的回答,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心灵学,虽然与心理学起源于同一时代,但它背时背气,从未碰到过心理学的好运。心理学被人视作为人类知识大桥铺设的深层地基,而心灵学则被看成是在说谎者和精神病患者之间进行的神秘的骗局。除了世人的偏见,心灵学本身缺乏系统的理论则是被冷落的关键所在。对这个问题,心理学的大师荣格在心灵研究会上致词讲演:“我,绝不把我无法称作欺骗的任何事,指斥为赶时髦的愚蠢行为。“心灵学直接面对的是现代科学所怀疑其存在真实性的课题,不可能在生活的表层为人的意识所照亮,它具有神秘的超时代性和不见渊底的莫测性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唯其如此,“心灵学“才显出其研究的价值:究竟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不足还是幻化出的虚假现象? 当然,如果心灵学对此都作出科学的回答,那也就不成其为神秘的课题,心灵现象也就不是神秘莫测的超然之物了。令人可喜的是,本书在这些理论问题上毕竟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它探讨了心灵学与物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大脑研究等学科的关系,提供了在实验室外调查和在实验室内施以各种实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突出了对心灵现象予以大胆解释的几条理论假想:一是物理理论,认为世界上存在某种尚未被发现的、与其他已知的能量形式不同的能量形式。二是投影假说,认为可能还存在一种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能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能力。三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所有的人都具有无意识的感知源,而某个人的无意识意念可引起他人进入无意识状态。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建构,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对现代科学所无法解释的超常现象和神秘超然之物作出圆满可信的理论假说,更殊非易事。它可能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的理论探讨,甚至可能到头来反被证实为纯属虚幻而遭致否定。但不论结论如何--而且一切结论都必然产生于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之后,首要的问题在于我们要面对现实,努力去对这些存在于人类的玄而又玄的千古之谜作出理论的解释。 学说心理测试“心灵感应”又称“传心术”或“读心术”,是“第六感”(或“超感知”)的一种。按照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的定义,第六感是指“在五种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感官之外,人有第六种不靠有形感官为管道,即可象无线电一样,接受到周围世界中的讯息”。而“心灵感应”则是指“两人之间不经由任何沟通工具或管道(语言.手势或表情等)而能彼此传打讯息的过程”。举个例子,两人之间隔以数百里,不通过打电话等沟通工具,其中一人却能感知另一人的此时此刻的想法或感觉。当然这两人事先并没有什么约定,也不靠别人来传达信息等等。古今中外都有有关“心灵感应”的传闻,相信我们都听说过一些例子。对于“心灵感应”,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存在,二是不存在。这后一种情况我们不必考虑,因为它不存在,除了用它来幻想等之外,对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我们要考虑的是“心灵感应”存在时的情况,即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实际影响。 当“心灵感应”存在时,它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存在“心灵感应”的两人之间可以利用“心灵感应”来增加沟通和理解,从而增进亲密关系,例如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夫妻之间.家人之间等等;二是既无利也无害,例如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心灵感应”;三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心灵感应”能给被感应的一方带来危害,例如两个有积怨的人之间或上述第二种情况中的感应者对被感应者有邪念的情况。这第三种情况是我们要着重要讨论的,因为处理不好,将给当事人乃至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在上述情况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心灵感应”,能使感应者用来对被感应者进行精神迫害,而使被感应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能使感应者用来对被感应者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在军事上,敌对双方中的人若有“心灵感应”,则可使能感知对方意图的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保密工作上,外人对保密人员的“心灵感应”则可使保密机关失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灵感应”则可使被感应的人失去隐私权;在商战和其他各方面也概莫能外;即使是最亲密的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感应”也可能使两人的心理距离过近而失去和谐。由此带来的种种心理社会等等问题,出现了又靠谁去解决呢? “心灵感应”的存在与否至今仍无定论,这是人类的认识所限。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若是“心灵感应”真的存在的话,它是常见的还是罕见的?它的原理是否与无线电的发射与接受差不多呢?我相信人类不久的将来终有一天能揭开这个谜。 心灵感应和预感等现象可以从生物角度得到解释,它们是正常的动物行为,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变,是为适应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这些技巧,对这些技巧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动物、人类、尤其是思想的本质。 与量子力学绝大多数心灵学家都相信,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一些超凡的本领(超感官知觉与意念致动)。其中极少数人的这种本领相当强,而这种超凡本领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据说这是由于一种单一的力在起作用。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力呢? 现代物理承认四种基本的力:重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与强相互作用核力,而所有这四种力都是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的场现象。美国心理学家莱因早就指出,心灵力量漠视时空的特性是无法用上述四种力来解释的。由于超低频的电磁波具有极强的穿透本领,某些心灵学家认为光子①可能是运载心灵力量的工具,但是,这方面的证据是不存在的。 ①按照波长递减的顺序,各种类型的电磁波排列如下:无线电波、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辐射、爱克司射线、伽玛射线,所有这些电磁波都通过光子进行传播。 同样也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说明其他粒子对心灵力量可能起作用。这些粒子是“引力子”(人们猜想它是“引力”的载体)、微中子(来自某些核反应),等等。近来又有一种推测,提出“快子”(所谓‘超光速”粒子)可能是心灵力量的载体。不幸的是,快子很可能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它们当真存在也不能用于通讯,因为它们超过光速将与狭义相对论的逻辑发生矛盾。苏联的心灵学家们曾提出“心灵子”,但那不过是杜撰了一种新的粒子来解释无人能理解的力而已,况且这种所谓的“子”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由于心灵现象看来不遵循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因此莱因总是持有这种谨慎看法即心灵力量是完全超越物理学的。他说,我们根本就不明白心灵力量是什么东西,我们最好还是承认自己的无知并耐心地等待新的进展。 可是,如今的心灵学家们却没有这样好的耐心。近年来,由于心灵学家伊凡·哈里斯·沃尔克推测的结果,那种认为量子力学也许能够解释心灵能力的看法相当流行。沃尔克的看法经过若干修正以后,受到了杰克·萨尔法蒂(一度是尤利·盖勒的崇拜者)的强烈拥戴并且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国的布里安、约瑟夫逊那里取得了部分支持。此外,表示支持的社会名流还有巴黎庞加莱学院的科斯塔·德·波加特,斯坦福研究院的哈罗德·普特霍夫和罗瑟尔·塔尔格,以及另一些不很出名的物理学家如哥本哈根大学俄斯特学院的理查德·麦端克等人。 在把沃尔克的观点作一综述之前,有必要先说一说某些有关的量子力学概念。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粒子或几个粒子的系统的状态是由“波函数”给出的。这一函数的奇妙特性在於,对某些性质(例如位置、动量、自旋,极性等等)来说它不取确定的数值,而只给出当粒子进行物理测量时每个变量可能采取的各个数值的概率。而测量这种行动则基于量子力学未予说明的某种原委,将使粒子经受一种通常称为“波包的瓦解”的过程。其结果,粒子将会从一种被测的变量值为不确定的量子状态“跃迁”到一个变量有确定值的量子状态。 这种情形颇有点像一颗滚动的,还没有停下来的骰子,但实际上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之所以不能够预言骰子面上将出现几点,那不过是我们不知道所有影响骰子的各种物理力量。从原则上来说,如果我们把这些力量全部考虑进去我们是能够正确预言骰子面上出现的点数的。但是一个未受量度的粒子的行为却不像一颗骰子,或一枚翻滚的铜板,或任何一种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在量子力学里,一种具有量子性质的变量在量度时所取的值乃是纯粹机遇的结果。 例如,假定波函数告诉我们,一个粒子自旋的方向究竟取顺时针还是反时针具有同等的概率,那就无法确定它到底是哪种自旋。这好像在进行测度以前,粒子本来就没有明确的自旋方向一样。两种自旋方向在粒子里都是固有的。在量度的行动把粒子抓住以前,大自然没有“决定”它到底是以什么方式在进行自旋。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