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心理距离 |
释义 | 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此概念源自于20世纪初对美学的研究,之后也受到国际贸易研究所援引。 概念2009年7月,据《科学美国人》网络版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对问题产生“心理距离”有助于提升创造力,让人们更宏观、更全面地考虑问题,从而使难题更有可能得到解决。 概述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设喻者在情感方面对本体怀有关心、热爱、同情、怜悯、留恋、怀念、钦敬、崇拜等善意情感或怀有厌恶、憎恨、愤慨、冷漠、鄙弃等恶意情感。 心理距离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物质存在形式看,体现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从人文社会特征看,体现为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在大众传播中,心理距离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传播者与被反映对象等多个方面,它是构建传受关系的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是形成和谐的传播关系、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条件。 概念背景二十世纪前半期,爱德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在西方美学界具有巨大影响。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条: 首先是由于该学说与康德、叔本华美学传统的独特关系。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哲学美学经历了从审美趣味说逐渐向审美态度说的转变。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的美学,清楚地显示出审美态度说产生并取得主导地位的过程。狄基在该书的“审美的起源”一章中, 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十八世纪在洛克影响下的英国三大趣味论者哈奇生、博克和休谟的思想,进而讲了康德论证趣味对象的主观性,从而成为审美学说的一个转折点。 布洛距离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用一种简明、形象而直接的比喻说明审美感受。读者无须去理解和适应一个庞大而晦涩的形而上学体系,再把自己的感受纳入到这个体系的框架中去,并根据这些例子体会和理解一条原理(“心理距离”),进而将之运用到艺术和审美的各个方面。由于这种特点,布洛的思想很容易为哲学美学圈子外的一般艺术评论家和普通读者所接受。 其次、布洛似乎解决了当时困扰美学界的一个大问题。美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而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总希望能为之找到一个普遍适用的原理。自从费希纳提出“自下而上”的方法以后,过去那种求助于思辨哲学的做法已不灵了。旧的被破除之后,人们对新的东西产生了一种期待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既保存了哲学的部分结论,又兼容当时追求科学性的时代潮流的思想最能赢得人们的共鸣。由此,他创造一个了可以对之进行多种多样解释的“心理距离”概念,这在当时具有挽救美学这个学科的含义。 再次是他对“准科学”态度。布洛主张在美学领域采用科学方法。他自己就做过多年的审美心理学实验。但是,在一个心理学仍不成熟的时代,严守当时的心理学方法不会给他的研究带来什么好处。当时最流行的是行为主义,讲的是“刺激—→反应”和数据统计,和美学似乎根本沾不上边。布洛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批判,坚持更为传统的内省心理学的方法,尽管如此,他的试图使美学科学化的意愿,仍然给当时的学术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畴美学的“心理距离”1912年,任教于英国剑桥大学的瑞士心理学家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在英国心理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的文章,正式揭橥了心理距离的概念。 布洛认为,美的纯粹客观性并不存在,使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界定美,将会抹杀掉许多丰富多彩的美感事实,因此他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说明美感乃是出自于人们对艺术品的观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此效应则是生于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并不是指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而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了观赏者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得美感有利于快感,因此使观赏者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然而,若是主客体在心理距离上失距了,例如差距或者超距,则不会获得美感。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影响了其后50年美学理论的发展。美学研究者薛尔本(Donald W. Sherburne)即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已经在美学思想上成为了一个经典的理论。” 贸易学的“心理距离”贸易学上的心理距离说,可源自1956年Beckerman的提出。此说主张心理距离会影响某些心理层面的因素,而干扰公司和市场间的资讯的决策或重视程度。心理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资讯获得的多寡,或者如产业差距、员工教育、主管出身、公司成长背景、异地商业文化等的不认同,造成心理距离过大,信任不足,皆会影响决策的行为。 身态语言学专家们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心理上的“警觉”,即人的“势力范围”感觉。每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并向四周扩张、形成一个蛋形的心理防御空间,一旦其他人侵入,就会引起他(她)紧张、警戒和反抗。越是陌生的人,彼此之间距离越远,身体之间的间隔也就越大。反之,则心理防御空间距离就会逐渐缩校例如,正常的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最为亲密,所以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能缩小到零,即产生肉体间的紧密接触。 问题“心理距离”说所碰到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在审美欣赏时,是否“插入”了“心理距离”?如果说是“插入”,那意味着什么? 布洛从海上遇雾的例子开始了他对“心理距离”的阐述。在那个主要依赖海船作世界旅行工具的时代,海上大雾,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极不愉快的经验。(注:布洛论“心理距离”的论文发表的同一年(1912年),发生了泰坦尼克号海难,这有助于说明布洛举这个例子在当时的实际意义。在现在这个依赖飞机作长途旅行的时代,理解这个例子可能已较少切身感受。对不可预见的危险的担忧,对轮船误期的焦虑,再加上潮湿的空气,水手们紧张地在船上跑动,汽笛尖利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一切都使人们的旅行兴致全无。但是,假如换一个角度看,也许你会看到下面这幅景色: 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这平谧如镜的海水,许多远山和飞鸟被它盖上一层面网,都现出梦境的依稀隐约,它把天和海联成一气,你仿佛伸一只手就可握住在天上浮游的仙子。你的四围全是广阔、沉寂、秘奥和雄伟,你见不到人世的鸡犬和烟火,你究竟在人间还是在天上,也有些犹豫不易决定。 布洛给了这种“插入距离”另一个比喻,即“挂空档”。通过与实际的自我 “挂空档”,使之不再是我们个人需要和目的的对象,从而能“客观”地观看它,注意它的“客观”的特征。 关联距离与空间、时间和熟悉程度人们已对“心理距离”的一些方面和在布洛以后许多学者对这个学说的理解发挥和批判作了分析。人们也看到,“距离”的隐喻可以而且也实际上被人们广泛地运用。这些运用和推广,有些已与布洛毫无关系,人们只是利用这个词的表述力来组织自己的意思而已。但是,有些方面的推广和运用,还是可以直接溯源于布洛,他对空间、时间和熟悉程度的论述就是如此。 心理的距离这个比喻来源于实际的空间距离。但是,布洛力图说明相反的过程。他说,有一种“实际的空间”距离,即艺术品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有一种“再现的空间”距离,即作品中的空间距离 (绘画的透视)。两种空间距离的区分涉及到雕塑中的圆雕和浮雕探讨的一些具体问题。布洛只提作品产生的时间,而没有提作品中的时间 (“再现的时间”),应是他的疏漏之处。他认为,这些种类的距离是他所主张的“心理距离”概念的“相当特殊的形式”。 因此,一般的形式是“心理距离”,而实际的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只是“心理距离”的特殊表现。 实际上,这些讨论并不与美学的基本原理或与布洛所说的作为“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有关,而是一些具体的审美欣赏现象。观赏景色,并不是远景总胜于近景。文艺也并非仅仅如朱光潜所说,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的新文艺层出不穷,味道也不错。文艺作品本来就是为当时人所作,得到作品直接接受者的认可,是作家艺术家的直接目的。酒的窖藏是生产工序的延续,而文学艺术作品除了反复修改和推敲外,并不需要窖藏这道生产工序。 经验公式:1、 心理距离D D=q·L·T/S q表示加权系数,依环境及心理状态而定;L表示物理距离;T表示时间,以年代为单位(距离与时间总是相对相关);S表示通道横截面积的总和,亦即心理开放度。 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正相关弱作用,与彼此的认识了解程度以及双方的心理开放接纳度负相关强作用。 2、 物理距离 L L=vt v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式,可以用速度来描述此种方式的快慢。t表示一次有效信息传递所需要的时间。一次有效沟通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沟通双方的实际物理距离。心理传递的方式我们可以用传递方式的速度来表示。比如古代的飞鸽传书,驿站,烽火,以及现代的呼机,电话,即时沟通的各种软件。我们明显可以看出飞鸽传书的信息传递速度没有电话快,打电话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就优于飞鸽传书。我们再来看下实际的物理距离是如何影响有效沟通所需要的时间的。如果传递方式相同,则距离越远,时间越长。当然 如果传递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则这个物理距离似乎可以不予考虑,比如当下说的地球村。而对于古代的飞鸽传书可就需要考虑物理距离了。 辨析距离的二律背反(the antinomy of Distance) 当布洛说心理距离的作用在于“否定”与“阻止”,从而去除事物的实用方面和人们对它实用态度之时,他讲的都是主体方面的一种心理力量。他讲在此距离行动的基础之上提炼人们的经验,即他所谓“肯定的方面”时。依赖的还是一种心理力量。当然,这两股力量并不是一股把客体从主体那里拉开,另一股把客体拉向主体,结果造成两者相互抵消。布洛的意思更像是一股力量握住筛子,另一股力量把面粉往筛子上倾倒,得到的结果是过了筛的精细面粉。 这两股力量都是主体方面的心理的力。是否仅仅依靠对心理的阐释就能解决一切美学问题?布洛在论述时有自相矛盾的现象。为了确立“距离行动”的重要性,认为“距离行动”能使人们形成一种与实用态度完全不同的审美态度。运用这种审美态度来观照世间万物,世界就变成美的了。同样的一个物体,用日常实用的态度来观看它,它并不美,而经由距离行动而用审美态度来观照它,它就变成美的了。因此,事物的美不是由于它本身的性质,而是由于人对它的态度,具体地说,是人面对该事物时的“距离行动”。 然而,即使在这个思想框架内,仍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乔治·狄基曾把审美态度区分为“弱形式”和“强形式”。“弱形式”认为,一种知觉或意识的方式是把握和欣赏一种独立于那种知觉或意识方式之外的对象所拥有的审美特征的必要条件,而“强形式”则认为,某种知觉或意识方式把一种审美特征强加在(任何)对象之上。 中国相关在中国,“心理距离”说的影响主要归功于朱光潜的介绍。在朱光潜早期思想中,“距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查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几乎每一章都有“距离”的影子。 在《诗论》等著作中,包含着一种经他引申发挥了的“距离”思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在1956年发表的《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一文中,表示要“把自己的思想上的陈年病菌彻底清除掉”,对包括“魏晋人”的人格理想和克罗齐、立普斯等几乎所有他过去介绍过的西方人的美学思想,都一律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唯独对“距离说”仍情有独钟。朱光潜说是他自己歪曲了这种思想,而这思想本身则“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在觉今是而昨非, 仿佛前半生都是白活的情况下,仍不忘为“距离说”作辩解,对此说的信奉程度可见一斑。 研究发现据《科学美国人》网络版2009年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心理距离影响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是说,对于那些给人们心理上带来越大压迫感(心理距离近)的事物,人们看待它的角度就越具体。比如,就一株玉米而言,对它的具体看法会涉及玉米本身的形态、颜色、气味以及食用功能等,而抽象看法则会让人联想到玉米作为酒精原料的能源用途等,而不会去关注一些琐碎的特征。这表明,对事物或问题产生“心理距离”有助于人们把看似不相关联的事情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大脑中灵感,提升创造力。 研究人员开展的试验证明,人与问题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距离越远,反而越容易迅速找到解决方法。在试验中,志愿者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要想象自己在一年后如何处理问题,一组人则想象自己在第二天如何处理问题。结果显示,前者比后者在处理问题时更富有创造性,也更容易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研究人员据此建议人们在面对棘手问题时,可以通过远离难题或想象自己远离难题、放眼未来、与不同的人交流等途径,给自己和问题之间增添一段“心理距离”,以使自己更抽象、更宏观地考虑问题,提升创造力,从而使难题得以解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