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垡石湖以南地区战斗 |
释义 | 新垡石湖以南地区战斗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三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在朝鲜高浪浦里东南新垡、石湖地区向南朝鲜军发动的进攻战斗。又称高浪浦里东南地区进攻战斗或第116突破“三八线”战斗。 战役时间地点战役起发点1950年12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遭我志愿军连续打击后,撤至“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麦克阿瑟纠集了美、英、韩军等13个师另2个旅,约34万兵力,在朝鲜半岛“三八线”250公里正面、60公里纵深筑起A、B两道基本防线。在B防线以南至北纬“三七线”,还准备了C、D、E三道机动防线。麦克阿瑟称之为“生命线”,并下令:“决不后退一步”,“以尸体做阵地,与阵地共存亡”。同时,美、英又操纵联合国玩弄“先停火,后谈判”的把戏,企图阻止志愿军向南发展,为其调整部署后大举反扑争取时间。 战役地点临津江位于汉城以北75公里处,斜穿过北纬三十八度线。水面宽150余米,水深1至1.5米,对岸高约5至10米的峭壁陡崖蜿蜒起伏,已被敌人洒水成冰。时值隆冬,平均气温零下20℃,除个别江段因江心水深流急,仅在靠近两岸的地方结冰外,大部江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韩国第1师在美军炮兵掩护下,于临津江沿线利用原有阵地,构筑了纵深9公里的防御阵地。其第11团、第12团部署于江南岸第一线,第15团为预备队,配置于积城地区。企图凭借临津江天堑,抗击志愿军南进。 出兵部队入朝刚一个多月的志愿军,连续取得了两次战役的胜利,部队十分疲劳,并且人员、弹药、粮食得不到及时补充,马上发动第三次战役极为不利。但如停止在“三八线”以北,正中美、英的阴谋。面临军事上马上打不利,政治上马上打有利的棘手局面,为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大量消灭其有生力量,迅速扩大战果,争取战争的主动权,彭德怀毅然决定:迅速集中9个军的兵力突破“三八线”,相机占领汉城、江陵一线,彻底粉碎敌人在“三八线”防御的阴谋。 我志愿军行动1950年12月15日夜,志愿军第116师主力奉命在右翼集团之第39军编成内,分兵两路从平壤和清湖里出发,踏着厚厚积雪,穿山越岭,昼夜兼程,向临津江——“三八线”疾速奔进。 战前准备战前分析志愿军第116师师参谋长薛剑强、团长高克和政委王竞率领前卫第348团,于18日抵达临津江以北、九化里以南地域,击退敌战斗警戒分队,控制了制高点后,迅速由长湍到麻田地段展开战斗侦察。20日,师主力到达临津江北岸的店村、内洞冷井一带集结地域。师长汪洋、政委石瑛听取薛剑强和高克的情况汇报后,命令各团、师山炮营在江北岸开设观察所,展开昼夜不间断观察;部队做好渡江作战各项准备;第348团1营在高浪浦里敌认为我可能突破地段积极袭扰,谜惑牵制敌人。25日夜,第39军作战会议上,军长吴信泉在部署突破“三八线”的作战时,决心以第116师、第117师各配属一个炮兵团从新岱、土井一线并肩突破,第115师为预备队。汪洋师长根据几天来的敌情、地形侦察,建议由第116师单独担任主攻突破任务,理由是:一、我师首先到达临津江北岸,经5天侦察,对敌情、地形了解;二、两个炮兵团配属我师便于指挥协同;三、韩1师是我手下败将,我对敌战术熟悉……并决心以第346、第347两团并肩实施突破。激烈的讨论、争论后,军首长被汪师长说服了,同意其单独突破临津江。总攻时间定于31日17时。 战前部署总攻发起只有5天多一点时间,突破口选择在哪还是未知数。26日黄昏时分,韩军第12团搜索队前出侦察,返回渡点时与第346团四连警戒分队遭遇,被全歼。在敌搜索队长身上发现一份侦察计划图,图上标明了韩军第11团、第12团的战斗分界线,还了解到石湖、土井地段江面结冰,人员能够通过等重要情报。次日,汪洋师长又亲自带领吴宝光、李刚两团长到芦谷里西山100高地进行周密侦察。汪洋师长分析认为:一、石湖、土井、新岱、戍滩里江段弯向敌方,对岸断崖峭壁,地形十分险要,其两翼可以侧射火力相互支援,敌据险防御,易守难攻;但此段为韩11、12团防御结合部,守敌疏于防范,其工事不强,兵力、兵器配置较弱。由此突破,既能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又能减少部队伤亡。二、江北岸地形中等起伏,沿江数十条自然沟深达1至1.5米,江边村庄稠密,有部分松林地,经改造作为进攻出发阵地,可达到战斗发起的突然性。三、石湖、土井、新岱、戍滩里以北地形较复杂,炮兵阵地可在最近的距离上,以最准确、最强大的火力,予敌最大限度杀伤、破坏,保障攻击部队顺利突破;屯田东侧高地、芦谷里西侧高地、136.5高地展望条件良好,能瞰制敌基本阵地,并能观察到敌部分防御纵深,可开设数个步、炮指挥所,便于靠前指挥和组织步、炮协同。据此,汪洋师长决定:以第346团1营1连、2营4连从石湖以西土井南810米处,第347团2营5连、3营7连从戍滩浦至新岱间,突破敌防御,迅速歼灭舟月里、粟浦里、147高地、192高地之敌,而后,向积城、马智里、于义洞、大村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第348团为师预备队,部署于戍滩里地域;师山炮营及配属的炮兵第26团、第45团阵地选择在距敌前沿300至1100米地域;进攻出发阵地选择在距敌前沿150米到300米、正面2000米的地域内;进攻部队在30日24时前全部转入地下。 总攻与战斗准备战斗准备白天,石瑛政委带领机关深入到战士中间进行战前动员,认真听取广大指战员对突破临津江的正确意见,集思广益。打草鞋,解决冰上运动打滑问题;用雨衣缝制防水袜子、腿上涂凡士林、吃辣椒解决水中涉渡防冻问题,雨衣、凡士林不够,杀猪,用猪油代替凡士林;自制各种防滑梯和铁钎,用来攀登峭壁;借来了老乡的门板、原木,用来跨跃冰洞、冰缝;工兵自制了扫雷杆、扫雷带;后勤机关为突击部队筹足了三日干粮和充足的弹药;班、排准备了铁盒,解决在敌前沿潜伏的大小便问题;每匹骡马准备了数个草料袋,防止潜伏时嚎叫被敌发现……。 夜间,尖刀连侦察分队过江面排雷,探明水深、冰层厚度,摸清了敌每个火力点的位置;部队利用自然沟、小土丘构筑了316个掩蔽部和可容纳3000余人的堑壕(壕壁挖有大量防炮洞),80多个炮兵发射掩体、50多个弹药掩蔽所和器材储备室,18个可容纳200到300人的营、团指挥所;4个尖刀连还自制沙盘,对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推演……。火力计划,从敌前沿支撑点到敌纵深炮兵,从敌各种火力发射点到敌明碉暗堡一一编号,每门火炮、每挺机枪打哪个目标都做了详细分配。为保证炮兵更好地摧毁目标,师长汪洋、山炮营营长杜博连续两天观察了日落时间,并向志司建议第116师炮火准备时间提前友邻20分钟开始,得到了志司和右翼集团指挥部的同意。上级配属的炮兵团因距离集结地域较远,28日、29日才能赶到。山炮营在营长杜博率领下,为配属的两个炮兵团预先做好射击准备和射击计划;还为他们修筑了两条3.5公里长进出阵地的道路,用积雪伪装好。为掩护战斗准备工作,突击团在上游组织火力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掩盖各种声音。一切准备工作都是在敌人“鼻子”底下紧张有序地进行,敌人毫无察觉。 30日24时前,攻击部队及配属的炮兵团,共7个步兵营,6个山、野、榴炮营,8个团属炮兵连,计7500余人、70余门火炮、500匹骡马全部转入地下,江边密密层层的堑壕全部用冰雪伪装起来。在正面1500米,纵深2500米的攻击出发阵地上,突击部队要不暴露一兵一卒、一枪一炮潜伏一天一夜。每一名战士、每一件兵器都牵动着军、师指挥员的心。阵地上,潜伏的战士们相互以体温取暖,嚼一口干粮抓一把冰雪充饥,以惊人的毅力与饥饿、疲劳、严寒搏斗着。指挥所里,汪洋、石瑛用望远镜一遍又一遍地观察着敌我阵地;司令部的参谋们一遍又一遍地询问、记录、上报着敌我动态。 31日上午8时,第347团阵地上空,一架美军炮兵侦察机转来转去。原来,敌人为防止我集结兵力发动新的攻势,命令飞机不停在防御前沿上空侦察。当天,李奇微还亲自乘坐飞机,对临津江北岸村庄、每一条道路、沟渠、每一座山岭进行了巡查,也未发现一丝迹象。神兵天助,中午时分,一场及时雪将部队所有痕迹全部掩盖。15时许,寂静的江面突然传来激烈的枪声,各级指挥员的心马上提到嗓子眼。前沿报告:对岸阿特密村守敌换防后,扔了一颗绿色烟幕手榴弹后,开始火力侦察,没有渡江征候。一场虚惊过后,江面又寂静下来,隐约可以听见佯攻部队与敌人接触的枪炮声。时间仿佛凝固了,每名指战员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总攻那一刻。 总攻16时40分,随着五颗信号弹腾空而起,隐蔽在山峦上的近百门火炮齐声怒吼,上万发炮弹进轰在敌碉堡、掩体。敌人还未弄清怎么回事就被送上了西天。17时03分,炮火向纵深延伸,突击连在我强大火力掩护下越出堑壕向对岸扑去。08分,左翼第346团1营1连、2营4连突破敌前沿,占领江南岸登陆场;14分,右翼第347团2营5连、3营7连涉过水深及腰、冰冷刺骨的临津江,攀上高达10米的悬崖,占领了敌前沿阵地。至18时,第346团、第347团分别攻占147.7高地、192高地,从开战到占领阵地用仅57分钟。 22时,攻占马智里及西北侧无名高地。1日6时,第347团攻占芦坡洞、土林、大村及其以南高地;第346团攻占雪马里、新村以北高地、武建里、直川里。部队继续向前推进。与此同时,第39军第二梯队第117师紧随突击部队过江,向仙岩里,湘水里实施穿插,阻击南撤北援的南朝鲜军和美军;该军预备队第115师从新垡渡江,进占食岘、长山坡一线,保障右翼与第50军接合部的安全。经过一夜激烈战斗,迅速突破“联合国军”的防御。第39军主攻部队13小时前进15公里,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2日,“联合国军”全线撤退,3日,116师占领议政府,向汉城逼近。追击途中,在回龙寺、釜谷里歼灭美军第24师、英军第27旅各一部,在仙岩里、马智里、舟月里、直川里等地歼灭南朝鲜军第6师一部。4日,占领汉城。随后渡过汉江继续向南追击,于6日晚占领“三七线”附近的水原。至此,第三次战役结束,第116师向敌纵深推进100多公里,成为志愿军作战纵深最远的一个师。 战役点评点评此战,志愿军第116师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将7500余人、70余门火炮潜伏在距敌前沿150米至300米的地域一天一夜后,仅5分钟就率先突破麦克阿瑟自诩为“铜墙铁壁”的“三八线”防线,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作战中,第39军共毙伤南朝鲜军、美军、英军2500余人,其中俘虏723人。 战后,李奇微对中国军队的隐蔽惊讶不已,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真没想到中国军人在这片毫无生机的荒原上发起了元旦攻势。1951年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在朝鲜君子里志愿军总部矿洞里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彭德怀、金日成、高岗、陈赓等首长以及各兵团司令员和各军军长、政委。会上,第116师副师长张峰作为参加会议的三名师级干部之一,作了关于突破“三八线”的经验介绍。张峰带安徽口音的发言博得了阵阵掌声,与会将军、首相给予高度评价。 总结会后,陈赓副司令员将第116师突破“三八线”战役归纳为“三险三奇”:“一是突破口选的很险,但很奇,即敢于把突破口选在临津江弯向敌方的地段,一反兵家之常规,出其不意而制胜;二是进攻出发阵地选的很险,但很奇,即大胆地把7000余人的进攻部队和武器提前一天隐蔽在进攻出发阵地上而没有被敌人发觉,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三是炮兵阵地选得险(近),但很奇,即大胆地把70余门火炮设置在距敌前沿300米至1100米处行直瞄射击,准确地摧毁了敌人的工事。1957年秋,人民解放军最高军事学府——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的将校级学员学习和研究典型战例时,院长刘伯承元帅对第116师突破“三八线”、强渡临津江的模范战例作了精辟的分析。最后说:“第116师这个突破口选得好、选得正确,应该打个满分嘛!”后来,总参谋部和军事学院还出版了《第116师高浪浦里东南地区进攻战斗总结》,作为师进攻的典型战例供院校和部队学习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