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中医基础理论 |
释义 | 新中医基础理论是由中西医结合如何切入,这是个难题,但可以看出西医讲解剖,中医讲辨证施治。中医的证候学说,正是对人体新陈代谢所表现出的功能状态的研究。这种功能状态我们把它叫做能态。现在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就能够进行对产生能态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用现代医学阐释人体能态变化,就是中西医结合。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唯一途径,别无他途,我出于好奇而探索于次。 核心内容 中西医结合如何切入,这是个难题,但可以看出西医讲解剖,中医讲辨证施治。中医的证候学说,正是对人体新陈代谢所表现出的功能状态的研究。这种功能状态我们把它叫做能态。 那么西医研究解剖,中医研究能态,解剖是人体能态的物质基础,能态是解剖的功能表现。 古代中医由于受科学水平的限制,对医学的研究只能就能态而研究能态,所以中医理论不能深入。 现在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就能够进行对产生能态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用现代医学阐释人体能态变化,就是中西医结合。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唯一途径,别无他途,我出于好奇而探索于次。 一、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医学实践证明,用中西医两种办法治疗同一个病人,确实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这点医 学工作者和患者都有体验。 中医有数千年的历史,治疗经验非常丰富,中医学资料浩如烟海,中医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医 学宝库,很有必要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知识将这些医学财富进行发掘,这就势必要将中西医结 合起来。 二、中西医结合的困难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领域梦寐以求的事情,很多人做过尝试,均未能如愿。最近有报道中 国政府也想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以完成中西医结合,直到现在这方面的工作也没有进展。 倒是一些中医成果,经过现代医学技术的科学处理,已经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 清开灵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生脉饮注射液等能肌注也能静点,他们同西药一样走进了现代 。但中医理论滞后,迟迟不能有新的突破,新的突破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首先,现代西医也称现代医学是现代认识的科学的方法论,中医是古代认识的方法 论,它们 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论。现代的认识论是很科学的。它用准确的概念来反映事物,对事物的整体 以一定的逻辑分层进行反映,使人易于掌握。而中医不是用概念来反映事物,它用的词语涵概 宽泛,比如中医所说的“心”既指心,又指心所在的部位,同时还指脑与思维。所以从认识论: 的角度将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纯粹是不可能。正因为如此,多数人从认识论角度去结合中西 医都失败了。 其次是怎样立论问题。中医已经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用西医解释中医势必有中医西 化;如果有中医解释西医等于中医原封不动,因此不好造次。 再次,不管怎样立论还不能同古代中医害断,就是新的立论必须能够继承古代中医,为开发 古代中医所用,必然要同古代中医街接,这就给新的立论带来巨大的困难。. 还有一个困难是:精通中医的人应用中医得心应手,即使也通西医,但觉得中医完美的无懈 可击,即没有创新或不愿创新 三、中西医结合的着眼点 中西医结合不能从认识论方面突破,又不能用西医解释中医,还得同古代中医相街接,那么 中西医结合的着眼点究竟在哪里? 人体是一个能量代谢的实体(机体),它摄取自然界的有机物质,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 化将吸收到的有机物质结合在体内变成机体的有机成成份,同时将体内无用的物质排出体外, 这就是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机体获得能源物质产生能量。人体产生的能量可分为内能 和外能两种能量,内能维待机体的自体耗能,如维持机体恒温所消耗的热能,消化食物化学能 ,用于机体免疫的免疫能力等等属于内能;外能即机体对外物做功的能,也就是人的劳动能力 。人体的能量不是恒态的,不是只要有新陈代谢人就能无限制的工作下去。在一天中机体的能 量是有变化的,如早晨精力充沛,工作有劲,工作一天到了晚上就觉得疲劳,经过一晚上的休 息第二天早晨又是精力充沛。这种人体能量变化状态,就叫做人体的能态,这是人体正常的能 态变化,所以叫正常能态。有的人瘦弱内外能均低,有的人体胖体能强,力大无比,这也是正 常的能态,只是人的个体差异。 人在有病的时候发生同正常能态不同的变化叫做病理能态。有时候病理能态变化十分剧烈, 如感染了吸血虫病,机体调动一切抗病 能力集中能量杀灭吸血虫。这时外能减少甚至消失, 人不能工作;如果吸血虫对机体侵蚀进一步严重,那么人体 内能也减少;病 情继续恶化下去 内能消失,机体便不复存在。 由于导致疾病的病因不同,所引起的病理能态变化纷繁复杂,在临床上出现各种症状,中 医根据症状的内在联系经过归纳后总结成证候,中医正是用证候把纷繁复杂的病理能态变化反 应出来,然后用药施治。. 西医阐述的是人本解剖结构变化,中医揭示的是人体能态变化,人体的解剖结构是人体能态 变化的物质基础,能态是解剖结构的功能表现。中医讲能态西医讲解剖,中医和西医正是从各 自的方面对疾病进行了科学的揭示,将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合璧是对人类医学的全面科学的反映 。 四、中医对人体基本病 理能态的揭示 在病 理过程中人体的能态是不同的,在疾病中人体消耗能量多的我们把它叫做 高能态;消 耗能量少的,我们把它叫低能态。中医对人体基本病理能态的揭示有八纲辨证即:阴阳、表里 、寒热、虚实。 阴证、寒证、虚证一般表现为低能态;阳证、热证、实证一 般表现为高能态,表证是指病变;轻浅,时间短的病证;里证是指时间长,在里的病证。 阴阳有:阴证、阳证、阴虚证、阳虚证。表里有:表寒证 、表热证、外湿证、外燥证、里寒 证、内热证、内燥证、内湿证。 寒热有:实热证、虚热证、虚寒证、实寒证 虚实有:虚证、实证。虚证耗能少,实证耗能多。 五、中医的经典证候 中医走进现代,必须突破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框架,特别是突破中医的哲学框架。古代中医的哲学也讲辩证论,但它是模式化的哲学,比如五行学说,把哲学由抽象变得具体化了,把哲学变的甚至能摸得着。在具体辩证时规定了“金、木、水、火、土”五种东西,这五种东西相生相克就是辩证法,这种辩证论广泛地应用于中医学中,于是就 形成了中医学中的五脏应五行的学说即:“心为火、肝为木,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于是心、肝、脾、肺、肾就成为中医的精髓成分。中医理论就以此为核心延化成一套体系庞大的学说,使中医 学者很难从这种 庞大中走出来,所以使中医滞后,不能进入现代。五行学说是对哲学的禁锢 ,它不能反映哲学的全部,我们不能被五行套住,现代生活也已经淘汰了这种僵死的套路。再一个问题是,中医的心、肝、脾、肺、肾同东方古代人们对人的器官解剖认识是相一致的),如一个小孩子不想吃饭,就说这个孩子有“脾”了。他们认为人体内有“脾”这个脏器,这个脏器有了问题,人就不想吃饭了。其实人体内并没有“脾”这么个脏器。那么对其它四脏人们也是这样认识的,直到现在人们也有这样认识的,人们很难从中医脏象学说中跳出。现代医学给我们奠定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 。 在人体生理解剖学中提到的能量代谢,有这样的思想:人体能摄取能量物质,提供给机体,机体将这些能量物质经过分化整合转变成机体有机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就包函了中医里脾、肝、肾三项内容。脾是指为机体吸收能量物质的过程;肾就是指由脾吸收的能量物质转变成机体组成成份的那部分,即经有机体同化的那部分。这一部分能加强机体免疫力,使增殖细胞增殖旺盛,能使有机体生命力旺盛;肝指脾和肾之间的过程,即外物转变成内物(机体组成物质)的中间环节,也就是同化过程。这样就对脾、肝、肾有了新的阐发:脾,不指解剖学上的脾,是指生命体的能量代谢情况,具体到人指人体对食物消化吸收以及营养周身的作用。 脾的证候有: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 肝,不指解剖学上的肝脏,是指机体器官,细胞或细胞器和生命微细结构的质地和功能活动 情况,特别是心、脑、肌肉、血管的质地和功能活动情况。其主要证候有:肝气虚证、肝血虚证、肝阳虚证,肝阴虚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等。 肾,不指解剖学上的肾脏,是指能够生发生命,影响生命活动最本原的物质和能量状态。这 种本原物质叫肾精,它的能量状态叫做肾气,肾精和肾气合称元气。 其主要证候有: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 脾、肝、肾三者的关系为:脾为肝、肾提供能源物质,这种能源物质经肝的生理活动转变为 肾(即脾的运化必赖肝的疏泄)肾反过来加强脾、肝的活动。如果三者的关系能够正常进行, 即肝、肾平调,脾气健旺人就不会闹病 ,反之,就会生病。中医就是通过补不足损有余使三 者平衡使疾病向愈。 基三者关系如图: 脾 肝 肾 (转化) (加强) 脾、肝、肾不是只有人的整体才具有,是机体的每个器官、细胞或细胞器或更微小的生命体 都具有脾、肝、肾三项内容。如元气,一个机体有元气,一个器官也有元气,一个细胞也具 元气,如E攻瑰花环实验,T淋巴细胞表面有吸附绵羊红细胞的能力,它的吸附能力强,它的免 疫力就强,那它的元气就足。这三项内容对所有生命体都适用。ME_7= 脾、肝、肾三项内容为中医的核心成份,由其组成的证候是中医的经典证候,其他证候为非 经典证候。[ 中医突出脾、肝、肾,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强调的是生物治疗,即常说的健脾补肾,肾气盛 抗病力就强。它竭力地调动人体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是现代医学所提倡的加强自身免疫 能力。这也是现代生活的倡导,古老的中医正是同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非常合拍,如果我们合 理的开发,中医生命无限。现在人们提倡绿色食物,中医治病 正是正宗的绿色治疗,它无污 染,副作用极小,极小产生抗药性。它的优势很多,前景广阔。 人的脾、肝、肾在人的一生中是有变化的。人从无生命的状态(称无生态)成为有生命的新 生儿,然后到少年、青年、中年、中老年、老年直到垂亡年,最后又回到了无生态。似乎转了 一圈,如图2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我们把这圈叫生理圈,人在这个生理圈上的能态是不同的。从新生儿到青年期肾精充盛,机 体呈增殖态势,表现为体重增加,个子长高,精力旺盛,对疾病抵抗力强,机体损伤易于修复 ,疾病治愈快,较彻底。 从青年时期,人体逐渐定型,整个机体的增殖活动转在性征方向,其它增殖活动停止。 中年时人已定体,肝肾平调,只要营养好,休息好,有会有旺盛的精力,人还不易染病。 从中老年开始,肝肾开始衰减,心脑血管开始老化,血压不稳定,肝阴虚,肝阳上亢,甚至 发生肝风内动。 到了老年,肝肾进一步亏虚,人体外能很快减少,仅能维持生命。 到了垂亡年,肝肾衰竭连内能也无法产生,生命就结束了,又回到了无生态。 从人体一生的能量变动来看,从新生儿到少年时期内能大于外能,机体用于自身增殖,从少 年开始外能逐渐增大,青年、中年时期外能大于内能,从中年开始外能逐渐减少,到了老年时 期外能所剩无几,只存内能,垂亡年内能也消失了 生理圈上人体能态的变化,是正常的能态变化,它是由生到死徐徐缓缓的变化,到了老年肝 、肾减退不是病态,但是患了病就会使人的生理圈发生变化,产生肝肾病证,如感染、劳累 情绪波动或者由于环境因素使人生产肝血虚证,肝阳虚证、肝阴虚证、肝阳上亢证等等。 六、中医非经典证候 中医的非经典证候用语有:心、肺、肝、胆、胃、大肠、膀胱。有的有具体所指,有的只是 指部位,只是中医整体中的分部,也就是人体能态的局部变化特征。 心:指心脏和心脏所在的部位,有时也指脑和思维。其证候有: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阴 虚证、心阳虚证、心火亢盛证等。 肺:指肺脏和肺系。其主要证候有: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痰 壅肺证、痰浊阻肺证等。 肝:除经典意义外还有一个意义,指肝区部(左右都指)和肝经经过的地方如:腹股沟前阴 ,肝区部(左右)、乳部、眼、巅顶,但不指解剖学上的肝脏。其主要证候有:肝气郁结证 肝火上炎证、肝血瘀滞证、肝经湿热证、寒滞肝脉证。 胃:指解剖学上的胃和其所在的部位以及胃的消化功能。胃的证候有:胃气虚证、胃阴虚证 、胃寒证、胃热证、胃气上逆证。大肠:指大肠所在的位置,特别指乙状肠和肛门。其主要证候有;大肠湿热证,大肠热结证 、大肠津亏证、气虚滑脱证。 膀胱:指膀胱所在的位置,主要指尿路。主要证候有:膀胱湿热证。- 七、新中医的病 因阐述 现代医学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不用开刀用仪器可以在体内做手术;体内许多微细的变化 用图片能清晰地反映出来;还能把有些病毒分离出来等。那么我们中医就不能关着门搞创新。 现代医学不是专利,是世界的共同财富,我们完全可以把现代医学用在中医方面,使中医走向 世界。 中医的病 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疫疠之气,饮食,劳倦,鱼虫所伤,痰饮水瘀血,气 血津液等。这是古代人们用肉眼观察所得,而现代医学对病 因认识已经很清楚了,而且是科 学,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用古语在呻吟了。 一个事物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存在,他总是和周围的事物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我们 在提示事物的原因时就得认清事物间互相联系,分清主次,找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 因和间接原因。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绝大多数疾病的形成是由于致病微生物所引起。但病变微生 物在作用人体时,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同样都在有病毒感染的环境里有的人患病,有的人不 患病。这个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的体质状况不同,体质好的抗病能力就强,人就不 易患病;同时还有气候原因,由于气候的理化特性,使有的人易受病毒感染,或者某类体质的人易于患病 。在古代就把气候变化说成是引起疾病的唯一原因,即外感六淫---风、寒、暑、 湿、澡、火。其实,外感六淫只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的间接原因,其直接原因是致病微生物 。致病微生物是形成疾病 的内因,六淫则是形成疾病的外因 中医说到病因,只是出于理论上的需要,具体到治病时强调的不是病 因而是辨证,如见到发 热恶寒鼻塞流涕,脉浮而紧,可辨证为表寒证,此证怎样引起便说成是受风寒引起,就不再去 追究病 因了,只是强调怎样用药治病,所以六淫既是病因也是证候的组成成份。其有关证候 在前面已经提及。 瘟疫病症(中医指疫疠之气所致形成的疾病)如:流脑、乙脑、鼠疫、霍乱、白喉等现代医 学对病因阐述的十分明确,病 因就依据现代医学。瘟疫病的能态变化过程在《温病学》阐述 的很清楚,《温病学》是温疫病和一些外感病的能态变化历史。 虫兽跌打损伤,其病因直接不必多述。 痰、饮、水、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的因素。痰、饮、水由肉眼所见之物引申而来, 如气管炎咳吐大量痰物,浓者称痰、稀者为饮,再稀者为水。由此可以推及其他器官有病时也 有这些产物,只是不可见而已,痰、饮、水其实就是炎症的炎性渗出物和静脉回流受阻所出现 的液体产物。而这些炎性产物又会阻碍气血流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瘀血:指血液运行的慢或停滞,由于其慢而引起肿暗刺痛,慢而停滞使血不归经引起出血, 也可以形成肿瘤等。 痰、饮、水和瘀血完全可以用现代医学来阐述。痰饮和瘀血主要用来阐述病理和做证候的复 合成份,如痰热壅肺证和肝血瘀滞证等(前已提到)。 气,不指气体,它在中医中是个频繁出现的字眼,是中医里最难捉摸的东西,它同古老的气 功学一样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但经过深入的理解,它并不神秘它是一种可以判断的存在(只不 过是现代科学还没有或没去认识它)现在有必要对它进行现代医学阐述。如一个妇女极度生气 后,脖子象用绳子勒住一样,胸闷气憋,呼吸困难,这种毛病的形成,西医认为是心脏冠脉血 供受限所致,用扩张冠脉血管的药物很有效;中医认为是气向上结在颈部,用顺气法将手自喉 向脐部沿任脉推送,同时也向两乳下推送,也很顶用,中医认为是把结在上面的“气”送在下 面了,上面“气”不结了,毛病就好了。这个“气”我们能够找到根源,它的根源就在冠脉血 管上。中医内科学所涉及到的“气”基本上都能够找生理依据,只是现在这项工作没有作。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一条中,中医认为是肝胃寒 浊阴上逆,也就是说“浊阴”这种气,由胃部运集到脑部,致使头疼,有时是剧烈的头痛。这 一现象完全可以通过生理解剖阐述清楚,不是神秘。再有中医上的升提宗气呀,肝阳上亢的降 气呀,都可以找现代医学根据。再有卫生和营气就值得探讨了。 许多搞过护理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给一个极度害怕输液的人输液,有时候输液针头很 难穿破皮肤,有经验的护士面对这种情况是转移其注意力,乘其不备将针扎进血管。这个现象 很奇怪,对皮肤的同一点患者有注意力针头扎不进去,没有注意力针头就能扎进去,这是为什 么呢?推想这应该就是遇到气功学里提到的“气”的问题。气功学里有这样的说法,即气随意 行,意到那里气就经过或聚到那里,气沉丹田,那么就是气随意停留在丹田。这种现象在针灸 学里用的多些。但我粗浅的认为,人本的能量可以流动,打拳的人能量是经手消耗掉了,长跑 的人能量是经腿消耗掉了,练气功的人就是将这种能量能随意调集到身体的各部,诚如是“气. ”是离不开生理解剖学的,是能够被认识的。 中医中用的最多的“气”的证候是气虚,但这个“气”和气功没有关系,气虚有是感觉乏力 ,没有劲,就是精力差,没有精神,也就是说人体处于低能态。“气”常用在复合证候里面 如心气虚、肝气虚,脾气虚等,这里的“气虚”就指能量差。心气虚,就是因心脏耗能过量或 工作负荷过重后形成的毛病。 “气”还有一个证候就是“气滞”就是气的运行结滞,前面已剖析过。 血,指血液和血在脉管中运行的快慢。血虚证同现代医学的贫血概念基本吻合,血热证,血 液流动快;血寒证,血液流动的慢,这两个证候与体内的能量代谢情况有关。 津液,主要指液体物质的润滑、润泽的意思,可以用在这个意义的所有场合。便秘是由于大 肠津液匮乏,不濡润;干咳是由于肺失津润所致;脱水后抽搐是由于津液不能滋养经脉所致等 等。在后两个意思里津液有“营养”的含意。津液这个词远古痕迹的遗留很明显,但不影响人 们正确的认识。在上面后两个意义里,可以把津液理解为人体的体液里能给组织提供营养的成p分。津液用于病理阐述不单独组成证候。 风,有许多含意,1、外感病的早期都叫风。2、病毒性感染或链球菌感染后形成的毒血症以 及老年人血沉增快所形成的走疼、走痛、定痛、串痛都叫风。3、飘忽不定表浅起病突然的证 证也叫风,如荨麻疹、皮肤小疹点等。4、大脑、脊髓水肿或受损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病 证,如脑膜炎,癫痫病,破伤风,肝昏迷等。5、由肝肾阴虚引起的肝阳化风(即心脑血管) 等病症。1、2、3叫外风,4、5为内风。1、2可做风病专论,3应归入免疫学,4、5应归入神经 内科学,这可以减少“风”的一词多意。 风一般用于病理阐述,或做证候成份。 生物钟现象虽然是多种因素形成的,但我们确信,正常人休息一晚上到了第二天早晨的血液 (称种后血液)和前一天晚上未经休息时的血液(称为钟前血液)肯定有某种构异,否则不会 有钟前钟后不同人体能态表现,即钟后人体精力旺盛,工作有劲;钟前人感觉疲困,如果钟前连续工作或连续保持钟前状态,人体有就发生疾病。由于失眠而形成的疾病 非常多,最典型的证候有心肾不交。心肾不交: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目眩耳鸣或心,悸,或咽干或夜间尿多,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生物钟现象是一个涉猎不深的课题I还有用许多朦胧词语阐述病理的如“宣发”“肃降”“肺失清肃”“有权”这些词语只能体会无法解释,还有前面提到的“风”一词多意,这充分显示中医远古朦昧时代的印迹,可是我们现在仍在应用使人忍俊不禁。现在有些病的原因再明白不过了,如肺结核,肺结核一病已经家喻户晓了,但我们中医把肺结核仍叫肺痨,把结械核杆菌仍叫痨虫,怕的是失去中医本色。这种做法与其说是为了维护中医本色,还不如说是愚蠢。现在许多中医的东西,用现代医学完全可以解释清楚,比如外感病舌苔白,待病入里后舌苔发黄,舌苔由白转黄现在完全可以说清楚,那么我们何不用现代医学将它解释呢?今后一定要完成一部用现代医学阐释的中医病理学,即“新中医理学”。现代医学里有一个病理学概念“炎症”有人把它用在中医上,如“虚寒型肠炎”、“痰热型肺炎”等,这个用法十分恰当,它可以提示我们将炎证分为两类,寒性炎症和热性炎症。比如有一患者患了一种疮,表面破溃,创面发白,脓液清晰如涕,舌苔白滑,脉细缓,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无效,用中药阳和汤冶疗效捷,这种疮我们把它叫做“寒痰性炎症”;如果舌苔白腻又: 可以叫做“寒湿性炎症”,如果创面发红,脓液黄稠舌苔黄,脉数实,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这种炎证我们把它叫做“火热型炎症”这是个路,具体工作我们还得探索。 九、治病方法 1、中医治病的依据人在不受意识支配下发生的病状或症状,都能够找到产生和发生这种症状的物质因素,如肌注阿托品可以产生心跳加快,面部潮红等证状,那么阿托品就是产生心跳加快,面部潮红症状的物质因素。同时风寒病毒是引起表实证即恶寒,发热无汗,身疼体痛脉浮紧等症状的物质因素。西医治疗是抗病病毒治疗,使表实症消失;中医治疗是据症辨证,辨了证再选方用药,使表实证消失,其实也是抗病毒治疗。中医和西医治病只的依据不同即:中医是据证治疗,西医是据因治疗。©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2、治病演义古代中医是据证治疗,现代医学提据因治疗。据因治疗的现代医学可操性强,疗效快捷;中医治疗较为宽泛,可操作性不强。这两种治疗法可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比如,中医和西医是两个猎人,他们在围猎一只免子,中医是用围猎的方法,判断兔子在哪个范围,然后用网将这一范围围起来,越围越小,最后将兔子捕获;西医不同,它用一切手段调查清楚兔子的具将兔子射死,捕获猎物。这两种捕猎方法,中医是用网围猎。西医是用箭射猎,在治疗上中医的治疗方法可以叫“围疗”,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叫“矢疗”,这两种方法在治病时是怎样的情况呢? 比如,一患者得了肺炎,西医通过血化验知道是细菌性感染,就选用矢疗药物青霉素治疗中医通过诊断见发热脉实大,咳吐黄脓痰,舌苔黄厚,胸痛,可以辨证为痰热壅肺证,可以用清热解毒,排脓的围疗药进行治疗,如果是别的病源微生物感染的肺炎,只要证候相同或类似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治疗,故此中医治病的针对性不强。围疗和矢疗还可通过一个比喻来更好的N 理解,比如着火了,要救火,西医是直接将水浇在火上,浇不灭就把水量加大,直到浇灭,中医是着火了,已经着了就让它着去吧,但把四周未着的东西搬开,再从四周浇上水,火着完了c ,就自然熄灭了。西医的治疗是直接治疗即“矢疗”,中医的治疗是间接治疗即“围疗”。$uM 围疗有维持的意思,西医治疗也使用围疗,如对于目前还没有相应矢疗药的爱滋病,就选择xw@w|v 一些对机体有益的药物或对疾病有干扰作用的药物来维持机体的存在;还比如病毒性心肌炎,s 应当首选矢疗药物病毒唑,但由于机体衰弱,只能选择围疗,用强心药和能量合剂等来治疗,i)LF 西医上把这种疗法叫做支持疗法。还有一种情况被普遍采用,比如病毒性肺炎,矢疗唑药物当b6}^N4 然是病毒唑一类,但治疗时普遍使用抗生治疗,确实比单用病毒唑有效,抗生素对本病没有针]`/! 对性,但它可以预防本病合并细菌性感染,使机体集中力量抵抗病毒,使疾病早愈。;,W.U 中医也有矢疗,中药的白头翁抗痢疾杆菌有效,如治疗湿热型痢疾,在清热解毒的药物里加/.FRUW 上一味白头翁有特效。白头翁就是一味矢疗药物,有些老中医就是掌握了许多单味或复方的矢qhn8 疗药物,对一些疾病治疗有特效。中医治病常用的方法----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kG 人体是个能吸收能量和散发能量的机体,一个体质强健的人发病后的临床表现要比患同样病jNVbmY 症的体弱者的临床表现要剧烈。我自己在医疗工作中发现一个问题,有个别小孩,平时特别能d$CW 吃,给多少吃多少,吃饭没饱,身体特别壮实,这种小孩有时患个感冒就剧烈的发烧,一烧就KM9V 上40℃,连着几天发烧,用同龄小孩退烧药物剂量根本不抵事,就得超量用退烧剂,其它药物<*g 的用量也得加大,才能控制住病情。这种小孩剧烈的烧这么几天,身体显出虚象,等身体虚下?I<EmR 来,病才能好起来,这应该就是中医上所说的邪正剧烈的相争,这也是符合免疫学的,比如乙{OK[,q 肝病人,体强的人临床证状重,体弱的人临床证状轻。这个不难理解,体强的人患了病不仅给0i?AQ 机体免疫提供了足够的能物质,而且也给致病微生物提供了致病的能源物质,所以表现剧烈,.mBBB 当病邪衰竭的时候,也正是体虚 的时候,中医正是迎合这种能态,消长而治疗的。; 中医消耗能量的办法有四种即:汗法、吐法、下法、清法。8+`D7v 汗法,就是经汗而散发能量;吐下两法是切断胃肠给能或经肠胃道析出而耗能;清法就是用[ 苦寒的药物解除热象的方法,较上三法轻缓 。+~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中医的集大成,其实就是以六经为顺序为外感病能态演化勾勒出完$8 s] 整的历史。#Q'S 中医理论是中医药学术领域中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原理和法则。中医理论研究已经成为中医学发展的突破口,成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瓶颈。当前,对中医理论研究现状的评价,基本上是这样的模式:中医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来说,对中医的理论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与进展,值得我们很好的深思。 1 什么是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 从上述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评价中不难看出,“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是当前人们对中医理论研究寄予的最为迫切,并且不甚明了的美好愿望。之所以说“不甚明了”,是因为“突破性成果”就象小孩子常要的“好吃的东西”,个体差异非常大,针对其对症下药之难不说,其结果也如同中医的疗效难以得到公认。目标决定战略,因此在确立中医理论的研究方向之前,首先应该明确中医理论研究的目标,由此确立公认的“突破性成果”。 关于中医理论研究的目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而有一项研究结果不能不提。1999年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开展了《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软课题研究,全国百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十余次研讨会,分析了目前医学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21世纪中叶,中医现代化的课题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目标。其中,2001年-2015年,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两个阶段目标:(1)2001—2005年的阶段目标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对证候、藏象、经络、治则、方剂及中药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整理,深入挖掘和研究,抓住其理论精髓,揭示其深刻内涵,加强其在防病治病中的指导作用。在专业术语统一、概念内涵清楚、理论层次明确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探索其科学基础,创立新的学说,使中医学基础理论得到发展和创新,丰富现代生命科学的内容和研究领域。”(2)2006-2015年阶段目标是“初步完善现代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必须突破原有构架,通过继承、移植与创新,充分阐明理论的科学内涵,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更新与提高,从经典中初步完善为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并使中医学随着社会医疗保健的需求和疾病谱、医学模式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从大量新事实、新经验的积累中进行理论的总结与升华,产生新理论,实现对传统的超越”。此项研究的初稿经过数十位两院院士、名老中医及重点中医院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审阅、修改、数易其稿。在2001年5月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可见其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权威性是不容质疑的。 简而言之,创立新的学说,使中医学基础理论得到创新,突破原有构架,使其完善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近阶段目标。换句话说,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医理论具突破性研究成果的最终体现形式。 2 如何实现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2.1 明确什么是“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 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是决定当前中医理论研究是否为“突破”的衡量标准。当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将会是什么样还在争论不休,人人衡量标准不统一的时候,盲目追求“突破”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浪费财力而毫无意义。只有我们确定了明确的方向,并向此方向进行扎扎实实的工作,才会取得真正的“突破”。 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与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相对而言)比较全面的得以阐述,其现存最早的中医学文献典籍是《黄帝内经》。《内经》反映出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理论体系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病证、诊法、治则治法、养生、运气学说。中医学发展史上所出现的许多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从其学术思想和继承性来看,基本上都是从《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把《内经》尊之为“医家之宗”。那么什么是“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从字面上来看,对“现代”的认识是理解“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汉语辞典》中“现代”指的是“现在这个时代(中国多指 1919 年至现在)”,既然中医理论体系研究迄今无突破性成果,当前的中医理论体系是称不上“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因此这肯定不是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现代”的涵义。以“现代医学”泛指西医学相比较,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较为接近的涵义应当是现代化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因为“现代化”的涵义为“使具有现代先进科技水平”,也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先进科技水平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这样的理论体系将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与现今的中医理论体系将有何区别与联系,其理论将用什么术语阐述,其科技水平的先进性将用何衡量标准……等等,有关“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其刻画、描述得越详细,宏伟蓝图展现在眼前,中医理论的发展就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中医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不会失去重心,同时也会更有动力。 2.2 怎样才能坚持“中医特色”?“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要在“突破原有构架”中建立起来,那么什么是中医学“原有构架”,这也是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旧的框框、死的框框在哪里都不清楚,就不会有的放矢,更谈不上突破,也就是在“认识自我”之后,方可达到“突破自我”。而建国以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古典中医学文献中的学说和观点的整理研究,基本处于分散、自发状态,未能统一规划;缺乏对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内涵和内在科学规律的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未能按科学范式进行学科建设,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规范化整理,以致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内涵模糊、概念不清、其说不一等缺欠,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深化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内涵,由此促进中医基础理论总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另外,还需要研究的是,中医学的原有构架中保留什么?保留到什么程度,建立起来的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还称得上是中医学理论?也就是继承什么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当前的认识是只要坚持了中医特色,不管采用什么理论、方法和技术来进行中医研究、发展中医,都是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换句话说,中医学的继承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保留“中医特色”。“中医特色”是什么?“中医理论体系的特色”是什么?在中医理论研究中,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认识与评价问题。只有在全面、深刻认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进行客观的、非学术价值观导向性的评价,才能准确概括出中医理论体系的特征。 而更棘手的问题是,对于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的某些中医理论体系的特色,我们将进行怎样的处理?比如,有学者指出:中医原有的理论体系已经在许多方面暴露出缺陷和不足,甚至严重滞后了中医的发展。其表现之一是哲学指导思想和认识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来源于古代哲学的阴阳和五行学说构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框架的指导意义随着其自身缺陷的暴露而受到置疑。而另有学者指出:“中医特色在基础理论方面,是以阴阳五行体系为指导的脏腑经络学说、精气神学说和天人相应学说为依据”。总之,“当前中基理论面临的危机,与中基理论自身的某些特点是密切关联的,当然也与人类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医学对中医的影响和渗透有关。但后者起到的仅是一种对危机的触发作用”。因此建立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与现代科学相统一的新的理论体系,在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本质基础之上,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中医特色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2.3 反思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目前中医理论的研究总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继承,其又有两大范围:(1)校勘训释,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阐发经旨”,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它仍然保持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神气血、三因病机、四性五味等原有状态,发展和充实了中医基础理论。二是理论验证,主要是以实验方法。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的技术、方法与理论被大量移植到中医理论研究当中,不断揭示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为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如对血瘀证的研究,在建立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基础上,从理、法、方、药等各层次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理-法-方-药的科研模式。然而,迄今诸如肾本质研究,脾本质研究,经络实质(包括生理实质、生化实质)研究,气血实质研究等等,并未取得公认的重大成果。根本原因在于:属于文化哲学概念、范畴、命题等理论,是不能直接在实验室验证的。然而,目前所谓的中医理论现代研究往往过分强调实验研究,认为只有通过理化分析或动物实验证明了中医的某一理论,或从现代生理解剖学的角度上找出了某一中医理论的“实质”等,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理论现代研究。这是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的误区之一。由于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蒙上文化遮蔽,导致其基础理论科研工作面临文化隔离的困难。可以说,缺少对中医理论的文化觉醒,是不能做出任何中医基础理论课题立项之合理论证的。当然,作者并非是要否定中医理论实验研究的必要性,而是主张应在由中医专家组充分论证、弄清内涵的基础上,确立专题,选择要点,积极利用当代科学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开展实验研究,从微观上揭示中医理论的本质。另外还要说明的是:虽然现代科技革命迄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但其方法论体系的成熟尚需假以时日。同时,中医学研究对象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其对现代科学成熟程度的高度依赖,因此,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体系成熟到足以应用于中医学之前,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是非常艰巨的。 参考文献[1]李如辉.别失去自我-关于基础理论发展的思考.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3):1 [2]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36~37 [3]潘桂娟.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0):3 [4]严灿,王剑,高敏.“中医现代化”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34(7):9~12 [5]贲长恩.医学科研基本思路方法与科研程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4 [6]蒋永光.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危机的思考.医学与哲学,1998,19(10),534 [7]陈可冀.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理性思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20,31~34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概念的革命:气="信息,能量,物质"流。三元-多元论 气是流动着的"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1996年,邓宇等) 是"信息,能量,物质"多元混合流、统一体. 经络观念的革命:1996年分形经络解剖结构,粗糙,非管,不平滑,细胞充填的"自身调节-体液-神经调节"的"细胞群(细胞社会学)"经络. 阴阳概念的现代化 1998年阴阳的现代定义;阴阳分形集,阴阳分形维数,阴阳五行分形集(邓宇等) 五行概念现代化科学化五行分形集,五行分数维数 藏象分形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 中医哲学观的新发现第三中医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观)". (第二中医哲学观--辩证观 第一哲学观---整体观) 中医分形集阴阳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经络分形维数 经络近代探索简史1996年邓宇等“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非间隙经络,细胞充填的非管经络) 1996年张声闳“间隙维”经络 (出错) 孟竞璧(同位素示踪)、 1985年,法国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另外,法国Niboyet 对皮肤电研究 1984年,谢浩然,人体经络间隙结构解剖观察 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的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 1978年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 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循经感传线上的温度变化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导络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导点”,“良导络”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 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 现代气概念的原始创新英雄榜1996年,邓宇等: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统一体”。既是“‘物质-能量-信息’多元混合体”统一物。“‘信息、能量、物质’混合统一体”,物质、能量、信息’混合统一体”中医气的本质。气的三元-多元论 李德新:气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说 1962年,危北海:,‘气的两义说’。 罗石标:在六十年代初期‘气的功能说’(1962年)。 秦伯未:五十年代末期‘气的物质说’1959年?。 气是统一场说 黄坤仪等:人体气场说 李梢等:气与熵流说 吴邦惠:气的序参量说 阴阳现代发展简史表阴阳现代发展史简表 play中医 现代探索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了革命性的进展、新意颇多。数学物理化,即“数理阴阳”成为现代阴阳的标志。将阴阳用世界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测度,用数学模型表述是现代化、科学化阴阳的特点。 1995年,李荣兴,阴阳定义析疑,辽宁中医药杂志,1995,6期。阴阳定义偏向中医临证。 1997年,赵喜新,中医阴阳学的数学模型,河南中医,1997,5期。 1998年,邓宇等,阴阳的科学本质及数理化建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2:59-61. 数理阴阳,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期。 1999年,邓宇 等,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v12,3期.创建“阴阳分形集”等概念。阴阳的分形维数=1. 2003年,林剑鸣,中医现代化与数学,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期。 2004年,齐凤军,论阴阳的数理权衡,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7期。 2005年,赵致镛,赵威,中医阴阳理论的数学模型之建立及其微积分定量的研究,四川中医,2005,11期。 2007年,孟凯韬,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6期。 1998年,阴阳的哲学和逻辑学现代定义 定义1:阴阳就是在同一个属概念"对立统一"下的两个种概念"阴和阳"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对立统一整体)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阴与阳外延的和或并. 阴阳的定量测量:用“状态函数u”指标来描述,该性态或状态可用‘物质-能量-信息’整体描述, u=EP。 E是运动学或动力学指标能量;P是系统混乱度(有序度)指标,与熵密切相关。 藏象近代革命简史表(引子: 序幕 1994年,肖烈钢. 革命 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分形藏象五系统。 1999年,邓宇,等; 藏象分形五系统的新英译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09期 邓宇 等,1999年,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 拓展 2002年,《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基础与临床》,邓中炎主编,邓铁涛主审。 内外交流及现代进展中医学在各个历史时期也不断地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学术成就。早在秦汉时期,汉族就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得到西域各民族大量常用的药材。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各民族那里学会种植诸如胡桃、葡萄等既是果蔬又是药物的植物。闻名世界的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汲取了亚洲等一些民族的医药经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的民族药物就更多了。各个国家医学在临床技术上、理论上也是相互渗透的,中医眼科的金针拨白内障是唐代僧人由印度传入的,经过吸收丰富以后,赓续创新,灿然丰富,延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医眼科的一项绝技。历史上,中国各民族都对医学做出了贡献,如元代蒙古人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是蒙古族的医学杰作。正是民族间广泛的文化交流,使中国各民族医学具有了一定的共性。学术交流是双向的。在中国近邻之中,中医学传入越南、朝鲜和日本,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经陆上丝绸之路,中医学在中世纪便已远传西亚和欧洲。阿维森纳的《医典》是当时西方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便吸收了中国脉诊的内容。《本草纲目》在17世纪就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针灸更为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国,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承认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并制定了统一规范的经穴标准。综上所述,中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其精深的理论、丰富的实践、对异域文化的择优吸收和不断的自我更新,使它永葆青春。在世界几大传统医学中,中医学至今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文化遗产,1982年将发展传统医药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后成立专司传统医学管理的政府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学。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就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医院、中医院校和科研机构相继建立。1978年,中医教育开始招收研究生,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近年来在一些中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还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中医药学术著作和刊物大量出版。在对医史、古籍文献的发掘、整理方面,以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中医理论、中药和临床研究方面等,均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中医药科学研究,主要是从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探索人体生命和疾病过程的规律,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疗效。一方面要对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整理,另一方面要在研究探索中获得创新和突破。目前,它已从古代散在的、自发的研究,发展为设有众多专门研究机构,集中大批科研人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科研体系。当代中医药科学研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中医药学体系为对象,例如临床研究以探讨辨证论治规律为主,从理、法、方、药的不同层面或单独、或综合地进行;药物研究则着重于药性、功效、机理、炮制、配伍等。二是研究模式多元化,大致包括传统内容的挖掘和深化、中医现代化研究、中西医结合三种类型。三是采用多学科、多途径的方法,既用传统研究方法,也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临床观察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动物模型及实验方法、细胞学方法、病理学方法、免疫学方法、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超微结构及影像学技术、文献学方法、逻辑学方法、数理统计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方法以及科学抽象和建立假说方法等。四是新兴的中医药学科相继萌生,如中医实验动物学、中医科研方法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康复医学、中医急症学、中药药理学、中医文献学、中医心理学、中医脑病学以及中医药管理学等。 50年来,在医史文献、基础理论、临床、中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头道洼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磨制石针,为确定砭石起源时代提供了有力证据;以后,又相继在河南郑州和新郑、山东日照、江苏徐州高皇庙等地出土6枚砭石,验证了《汉书·艺文志》等书中关于砭石的记载。1978年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出土青铜针。骨针和竹针的发现也屡见不鲜。1978年河北满城汉墓还曾出土了九针。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多种早于《黄帝内经》的古医书——《脉法》、《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这些都为中医理论的起源、经络学说的演变提供了新认识。在文献研究方面,40年来完成1万余种中医文献编目整理,出版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并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针灸大成》等名著进行校勘评注,大型医史专著《中国医学通史》的撰著也已经完成。在基础理论方面,藏象学说与“证”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的重点,50年代以来从对肾阴虚、肾阳虚、脾气虚、心气虚、肺气虚、肝郁症、瘀血症等证发生机理和证候特征的研究,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实验资料。60年代开始了治则治法研究,在对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扶正培本等的研究中,不仅通过实验阐明了机理,还把理论用于临床,扩大了治疗适应症。在经络研究方面,肯定了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总结出了感传规律。1958年发现针刺麻醉,针刺用于抗休克、抗炎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从神经和内分泌等方面探索针刺镇痛的原理,得到了有力的科学论证。在舌诊和脉诊研究方面,除进行机理探讨外,还研制了多种舌象仪、脉诊仪等,向定量化、客观化发展。辨证分型的方法较普遍地应用于临床。1991年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经穴部位》的国家标准,这一规范,使针灸学的学习、研究、临床使用有了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国家标准。在临床治疗方面,中医药治疗急重症和难治病的能力不断提高,并总结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经验,如用中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脑血管病、脉管炎、糖尿病、肝炎等都取得较好的疗效。根据“动静结合”的原则,运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某些骨折,使骨折愈合时间较单纯西医疗法缩短三分之一,全疗程缩短二分之一。运用“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以通里攻下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和异位妊娠等,提高了非手术率,降低了复发率;并可以调整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治疗急腹症中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在中药和方剂研究方面,从药物资源调查到炮制、制剂、药理、药化等全面展开。1997年出版了载药12 807种的中药学巨著《中华本草》。在制剂方面,除丸、散、膏、丹、酒、露、茶等传统剂型外,新发展了胶囊剂、口服液剂、袋泡剂、气雾剂、注射剂、含服剂、药膜、滴丸、栓剂等40余种剂型。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从1985年至1996年间,获得国家批准生产的中药新药近800种,如青蒿素、白血宁、醒脑静、消痔灵等,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药、针灸和气功现已远传海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 中医学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宝库,又是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以其特质和活力不断发展的医学体系,它将继续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1996年,有了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革命:如分形经络,三元气,数理阴阳,分形藏象五系统,中医三个哲学观,中医分形集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