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中农场
释义

海南省国营新中农场创建于1956年5月1日,地处海南省东部万宁市境内,毗邻琼中县琼海市,是一个热带资源丰富、建设规模较大、经济实力雄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风光优美、土地肥沃的国有中型农业企业。

基本信息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服务

组织形式:国有企业

注册资本:5000万

资产规模:1000 人以上

收入规模:5000 万元/年 - 1 亿元/年

邮政编码:571536

简介

新中农场是从荒山野岭中开辟出来的。这里既有林一师官兵、海南垦殖分局机关干部和东太等农场职工留下挥刀舞锄的画面,也有一群群各地民工和归国华侨写下耕天耕地的诗篇,也有一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谱写出的继往开来的壮曲。

新中农场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她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儿女,他们为了一个“开展祖国橡胶事业”的共同目标,时光如梭,一晃50多年。“创业艰难百战多”,50多年来,新中农场发扬“团结、改革、求实、拼搏”的企业精神,无论是大批民工及转业退伍军人开荒种胶的创业时期,还是大批知青上山下乡的激情岁月,不论是在经济发展遇到暂时困难时期,还是加强管理经济走上快车道之际,在农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时适度地把发展与改革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中农场坚持改革开放,抓住发展橡胶产业不动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管理,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经过几代人含辛创业,茹苦开拓,创造娇人的业绩。

全场现有6个作业区,55个生产队,1个工厂,1所医院,1所中学和7所小学。总人口1.7万多人,其中在岗职工3569人、离退休职工3371人;拥有土地面积26.03万亩,其中橡胶8.39万亩,热带经济作物1.5万亩,农场固定资产净值达18724.5万元。截止2006年,农场累计生产干胶105590.5吨,累计上缴国家税利12265.8万元,国家投资回收率183.2%。

自然环境

新中农场四周群山环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场界上的二尖岭海拔804米,为最高点,西北部万泉河一带海拔在105米以下。地貌状况,东部为低山,坡度10~25度,南部为丘陵,坡度8~15度,西部、中部多为丘间小盆地、谷地,坡度在8度左右。土壤多以花岗岩形成的黄色砖红壤为主,土层较厚。年平均气温23.1℃,月平均最高33℃,月平均最低13℃,极端高温37.8℃,极端低温1.5℃。年平均降雨量2650毫米,4~11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9%。

交通运输

场部设于场区东南部,连接海榆东线和海榆中线,牛漏至营根公路通过场部,至万宁市万城镇33公里,至海口市184公里,交通便利。

荣誉成绩

新中,海南垦区首创“万家灯火”保胶苗的先例;

新中,海南垦区率先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发展自营胶;

新中,海南垦区率先实行“三天一刀”、“四天一刀”橡胶改制割胶成功,并全面推广;

新中,坚持科技兴胶,1994年干胶完成5210吨,跻身垦区产胶“三强”农场之一。

新中,海南垦区率先对医院“推向市场,自收自支”管理,取得良好经济与社会效益;

新中,海南垦区建成场部小城镇建设效果较好企业。

新中农场先后被国务院、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模范单位”殊荣;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天然橡胶割制改革先进单位”称号,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富岛强兵先进单位”,被省农垦总局评为“先进党委”、“优秀企业”、“良好企业”称号。

经济状况

概况

农场现以种植橡胶为主,共有橡胶8.39万亩,经过产业调整,其他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达到1.5万亩,其中柠檬2302亩,是海南省重要的柠檬产地;槟榔8910亩,是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支柱产品;此外还有胡椒、荔枝、柑橙、杨桃、香蕉、菠萝蜜等经济作物。

橡胶生产

落实“双增”方针,尽力恢复橡胶生产。 抓好橡胶“两病”防治工作。采取了“以防为主,提早预防”的防治策略,投入硫磺粉46.87吨、克病威5.725吨,有效地控制了胶树“两病”的滋生和蔓延。抓好胶园增施肥工作,为胶树补充了“营养”,增强了“元气”。胶园冬春管理共完成开割树340366株,施有机肥5837.89吨,平均每株施肥达17.2公斤。还施化肥3次,施肥总量为2269.2吨,平均每株达2.15公斤,公司的29.8万株橡胶中小苗(含股份胶、自营胶)平均增粗达到4.8厘米。 认真抓好橡胶生产恢复工作的同时,还投入资金20多万元,维修了胶园道路、桥梁和收胶站,改善了割胶、运胶和收胶的工作环境。

开展自营经济富民行动

全面开展自营经济富民行动,增加职工家庭收入。 为了尽快实现职工自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让职工真正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积极引导和发动职工大力发展种养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场发展经济种植规模达28810亩,其中,自营胶10038亩、柠檬2300亩、槟榔8100亩、胡椒1600亩、荔枝936亩,还有柑橙、杨桃、香蕉等经济作物5836亩,槟榔鲜果价格尤其看好,收入大增。养殖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场共养猪8000多头,养牛1363头,养羊6770只,自营经济纯收入达到2560万元,职工自营经济收入增多,对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达8056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达9549万元。全年完成干胶2141吨,其中国有胶1742吨,自营胶399吨。橡胶中小苗平均增粗4.8cm。橡胶集团公司下达我分公司橡胶生产直接成本和管理费用控制在1898万元以内,实现了橡胶集团公司要求的控制指标。职工劳均收入15017元(其中,国有经济部分6300元,自营经济部分8717元)。

法制环境

认真贯彻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并制定了《农场“法律进队”工作方案》,成立了“法律进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培训法制教育宣传骨干253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法律进队”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和“法律进队”知识竞赛。在全场范围内的掀起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取得明显的成效。增强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了广大职工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农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5月1日前后,我场举办了建场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邀请了上级有关领导、历届老领导以及部分老场友与全场干部职工一道参加庆祝活动。评选出历年来在农场的建设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十大功勋人物,并展示了我场50周年艰苦创业的风采,进一步弘扬了“团结、改革、求实、拼搏”的新中企业精神。在庆典活动期间,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参加座谈会、庆祝大会、歌咏会、文艺演出等,回顾和展示了我场在建设与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坚定了构建和谐新中的信念,为农场、分公司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社会事业

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以“在家庭做好成员,在企业做好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为主题的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三项工作”责任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突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新中”这个重点,全年社会治安持续稳定,被万宁市推荐为“2006年度海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文教卫生

教育、卫生防疫和社保、医保等工作。去年,农场投入教育经费411.8万元,社保、医保、医院建设及安全经费2763.3万元,基层医疗及卫生防疫经费62.4万元。为职工支付的门诊费用92.6万元,为职工住院医疗报销支付165.8万元,其中,离休人员27万元,退休人员109.1万元,在职职工29.7万元。

教育工作,我们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入手,坚持“三不断”: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质量,不断地巩固和发展了“普九”教育成果。在医疗卫生防疫工作中,实行人性化服务机制,规范服务流程,提高医疗、卫生防疫质量,全年门诊接诊23124人次,收治689例,治愈好转率达96%。

为群众排忧解难

热心为职工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①积极与电信部门联系,开通我场30队、32队的程控电话,实现了程控电话全场通。②改造部分单位职工和学校的危房,消除了危房的安全隐患。③修建5队、32队引水管道,解决了这两个队职工吃水难的问题。④为5队、23队修建了公厕,方便了职工。⑤改造了部分胶园的便道、桥涵,解决了胶工运肥挑胶难的问题。以上②至⑤项,农场和分公司共计投入资金近200万元。⑥落实社保政策,解决离、退休人员多年来退休金偏低的问题,为全场3269位离、退休人员增补发放退休金412.9万元,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⑦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水平,为229位中小学教职员工增发工资35.06万元,为11名公安干警增发工资4152元。⑧为职工家属医疗提供保障,吸收489位职工家属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收缴合作医疗费58680元。同时为住院职工家属小孩报销医疗费24人次,共开支医疗费16837元,解决了部分职工家属因病造成困难的问题。⑨落实税费改革政策,全场从事农业生产的干部职工享受税费补贴金达100多万元。

大事记

1956年5月1日,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决定创建国营新中垦殖场。海南垦殖分局从机关和东太、东平、东山等场调来于彤光、梁文友、吴运彬、丁友典等390多位同志,还招收一批民工,由第一任场长于彤光、党委书记梁文友带领,砍木材割茅草建房,开荒种胶,场部就建在现香根区53队与3队之间的河溪旁。1956年底,全场开荒种胶3000亩,有职工790人。

1957年,国营新中垦殖场改称国营新中农场。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三场两乡(新中、东和、尖岭下放场、南平乡、北大乡)合并为北大人民公社。农场场部从香根区迁至现址。1959年夏季场社分开,新中农场恢复原来体制。

1962年至1964年,农场认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种植橡胶采取“填平补齐,巩固发展”,推行生产责任制,建立生产队核算制度。实行“定收定支,以收抵支,收差上交,超收留成,超支不补,一年一定”的经营管理办法,改善了职工生活,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发展。1962年,农场首批橡胶开割,当年产干胶210.5吨。

1966年,“文革”开始,农场成立革命委员会,“文革”浩劫,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1969年4月,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中农场改制为兵团二师七团。

1974年10月,兵团体制改革,恢复农场管理体制。农场实行场区队三级管理,二级核算。为了加强对兵团开荒遗留的几万亩橡胶小苗的管理,确保中小苗不受野兽的侵害,我场职工在垦区首创“万家灯火管胶苗”的先例,许多职工放弃生产队生活较好的条件,毅然全家搬上深山安营扎寨抚管橡胶中小苗。

1978年,农场制定了“五定一奖”方案和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干部深入基层,解决职工具体困难,生产发展快。在海南垦区发动职工私人养猪种菜,较好解决职工吃肉(油)、菜难的问题。

1982年至1983年,农场建立了党委集体领导、职工民主管理,场长行政指挥的管理体制,并整顿领导班子,进一步落实了生产管理工作昭然责任制。82年产干胶2000吨。1982年农场被海南农垦局评为“先进单位”;1983年被评为“广东省农垦先进企业”。

1984年4月,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职工家庭农场经营管理体制,扭转吃“大锅饭”局面(至1989年全场办起承包型家庭农场3450户)。当年,国家农垦部在我场23队试行“五天一刀”橡胶制度改革成功。

1986年,农场干胶生产突破3000吨。

1988年,农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三个条例”推行场长负责制,农场生产经营得到发展。当年遭受白粉病影响及台风袭击。农场采取措施抗灾救灾,完成干胶4250吨,跻身垦区“四大”产胶农场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