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
释义 | 作品名称: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七言排律诗 作者:白居易 百科名片《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七言排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作者晚年时期。汉唐之时,中国实乃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啊!盛唐更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可惜历经安史之乱一番折腾,国力渐衰。透过这首诗词我们仿佛能看到,洛阳城内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一处气派的老干部家属院,一方澄澈的池塘边,茂林修竹、落叶乔木掩映着古典的台榭舟桥,一位忧国忧民的“醉吟先生”刚刚拜佛乘船归来,却又喝起了自酿的美酒,正痛苦的吟唱——他仿佛记起了他“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骨肉分散;记起了他29岁中进士时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记起了他爱女金銮子的音容笑貌;记起了他老母误落水井的慌乱与无常;记起了天涯沦落的江州司马的尴尬;记起了契丹国王亲自将自己的文章翻译诵读的知遇之恩;记起了朝政中的蝇营狗苟;记起了石刻《钱塘湖石记》的“白堤”;记起了他的老前辈李白和杜甫……他又似乎又什么都没记起!——落雪啦,忽有童儿抱新袄迎来。大家只好远远的为之祈祷。 作品原文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注释译文【注释】 ①水波文:水波纹。 ②鹤氅:一种以鸟毛为原料的毛织物,大概样子像道袍,而不缝袖,所以披在身上像一只鹤。毳疏:鸟兽的细毛。 ③农桑:农业,农事。 【译文】 表美如水波纹新袄刚做成,面料绵软匀细温暖又轻盈。 晴天晨起抱它倚墙晒太阳,夜间赏雪应当不忘披在身。 袍里夹绒不干吃苦的活儿,说木棉花儿冷是徒有其名。 宴罢友人叹息声中黑夜至,稳稳躺下一觉睡到大天明。 民众大多饥寒交迫无力救,一人独享荣华没啥好心情。 心里咋就难忘农民耕种苦,好像听到饥民受冻不绝声。 啥时能有万丈之长保暖衣,与您分享护住洛阳至更多。 作品鉴赏这首诗是白居易于公元831(太和五年)至832年(太和六年)冬任河南尹时所作。当时诗人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了,壮年时代的白居易曾以写作《新乐府》、《秦中吟》闻名于世。在那些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光辉篇章中,白居易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情人民的疾苦。后来由于仕途上的多次挫折,青壮年时的锐气逐渐消失,以致“露饱蝉声懒”,但他关心百姓疾苦的人道主义思想始终未泯。这首《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即是明证。 诗的前半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绫袄的温暖、轻盈。“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是介绍新袄的用料、式样。绫是一种提花软缎,制成绵袄,自然地呈现出水波状的衣纹,这是外表;至于袄内则是丝绵絮成,故暖而且轻。可见,这是一种极高档的过冬御寒之物,下联用“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下雪行”来说明这件绫袄的用途。“兴”是指早晨睡醒起床,“好”与下文“宜”互文见意,都是适宜于做某事的意思。冬天的早晨天气寒冷,能够晒会儿太阳自是舒适可人;而晚上出门访友,穿着暖而轻的绵袄,踏雪赏月更不失为雅事。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是从侧面表现绫袄的优点。鹤氅是古代官僚贵族时髦的披戴,木棉在当时也是珍稀品。它们徒有虚名,不如丝绵,更加补托出诗人这件用丝绵所絮绫袄的实用舒适。这几句分别从用料、御寒的效果、与鹤氅、木棉的对比几个方面表现了这件新袄的不凡,穿着这样高级舒适的衣服,宴安侵夜,安然隐睡到天明也就不奇怪了。然而,诗人其实是不能够“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作了鲜明的回答。想到大多数贫民百姓都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无法得到救济,他独独一个人温暖,心中滋味并不好受。因为想着农民的艰难,致使他的耳旁经常响起贫民冻馁饥饿之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的产生,却是诗人日夜为贫寒百姓思虑所致。“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为贫民着想的可贵精神。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可贵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也可以看出杜甫思想在这首诗中的痕迹。“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正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又一体现。杜甫身受贫寒之苦,仍然想到天下寒士,白居易则是自己温饱而不忘受苦的寒民。 从艺术上看,全诗用了很大篇幅表现绫袄的温暖舒适,这与下文贫民的饥冻形成强烈的反差,前者愈舒适,愈显出后者的艰辛,“耳里如闻饥冻声”才更显真实感人。 作者简介白居易 (772-846)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的诗文流传极为广泛,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诗有2800多首,为唐代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