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洋农场 |
释义 | 一、农场概况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江苏省农垦新洋农场有限公司)位于射阳县境内,东临国家二级开放口岸——射阳港和国家一类渔港——黄沙港,西接204国道和宁靖盐高速公路,紧邻沿海高速公路,距民航盐城机场仅有25公里,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 农场于1952年12月创建,总面积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8万亩。总人口7724人,职工总数5591人,其中在职职工3232人,退休职工2359人。2008年农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8亿元,场域营业收入5亿元,农场国有实现财务收入9717万元,实现国有利润1850万元,人均年收入140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1%、28%、22%、138%和14%,提前实现了国有经济三年翻番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农场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工业已形成服装、电子、机械、建筑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多门类工业体系,生产羽绒制品、衬衫、电阻器、柴油机连杆、汽车连杆、大米、皮棉、冻鸭等40多个产品。有“美尔姿”羽绒服、“野牛”牌连杆、“贵妃”牌冻鸭、“新洋”牌大米、“银佳”牌皮棉等知名品牌。 农业主要生产稻、麦原粮及良种,年产粮食超亿斤,年生产销售优质种子4000万斤,是首批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肉鸭生产基地和国家级良种生产繁育基地,也是农业部命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场和农机标准化示范场。养殖业主要生产肉鸭及水产品,年产冻鸭3000吨,产量和销售量位于全县同行之首。农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以中药材为主的四大高效种植板块初步形成,实现了超万亩的高效种植,亩净收益平均在2000元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在60%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5%,高产稳产田达90%以上,林网覆盖率达100%。 农场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近三年来,农场采取模拟股份制形式,推进农业体制改革,以农场为主体,以资金为纽带,加强土地统一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组织化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以项目为抓手,逐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以农场参控股为目标,机械、服装、电子和农产品深加工四大产业基地已经形成。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主要有商业物资公司、农业科技公司、农贸市场、农垦肿瘤医院、超市、洗浴中心、餐饮业及各类商店等。农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35:32,从业人员比例为30:50:20。 农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先后在非洲赞比亚成功创办友谊农场、中华农场和阳光农场。在场内创办了中德合资芬德西电子公司和台商独资生物有机肥厂。 农场不断加快城镇化步伐,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化率达95%以上,人均住房面积达32.2平方米。农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条件优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农场是“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农业部“现代农业示范场”“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农机标准化示范场”。并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企业资信等级AAA级”单位、“江苏省名优企业”、“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魅 力 新 洋新洋农场位于射阳县境内,1952年12月建场,总面积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8万亩。总人口9647人,职工总数3327人。今年1—6月,农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00万元,国有营业收入1.22亿元,国有利润690万元,职均纯收入9100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1%、542%、345%和25%。 改革开放以来,农场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已形成服装、电子、化工、机械、建筑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多门类工业体系,生产羽绒制品、衬衫、电阻器、苯肼、柴油机连杆、大米、皮棉、冻鸭等40多个产品。有“美尔姿”羽绒服、“野牛”牌连杆、“贵妃”牌冻鸭、“新洋”牌大米、“银佳”牌皮棉等知名品牌。 农业主要生产稻、麦原粮及良种,年产粮食超亿斤,是首批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肉鸭生产基地和国家级良种生产繁育基地,也是农业部命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场和农机标准化示范场。养殖业主要生产肉鸭及水产品,年产冻鸭2500吨,产量和销售量位于全县同行之首。农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打造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以中药材为主的六大高效种植板块初步形成。农业科技贡献率在70%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3%,高产稳产田达90%以上,林网覆盖率达100%。 农场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三产主要有商业物资公司、农业科技公司、农贸市场、农垦肿瘤医院、超市、洗浴中心、餐饮业及各类商店等。农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35:32。农场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城镇化率达96%,人均住房面积达32.2平方米。 农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先后在非洲赞比亚成功创办友谊农场、中华农场和阳光农场。在场内创办了中德合资芬德西电子公司和台商独资生物有机肥厂。 农场是“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并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企业资信等级AAA级”单位、“江苏省名优企业”、“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农场以“推进二次创业、构建和谐新洋”为指导思想,以“重塑新洋形象、再创新洋辉煌”为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四场”建设步伐,着力打造“江苏农垦现代农业的样板场”、“江苏农垦工业产业的集聚场”、“江苏农垦和谐创建的示范场”和“江苏农垦创新发展的先行场”,为建设现代化新型农场而奋斗。 美丽如画的小城镇鳞次栉比的楼宇、车水马龙的街道、星罗棋布的别墅,呈现出乡村都市的风光。到了夜晚,这里流光溢彩,处处充满了欢乐祥和。真可谓小镇无处不飞花,家家都在画屏中。 新洋小镇以农场纬四路为轴心,东西长约3公里,居住总户数3501户,总人口9647人,95%的职工住进了水卫设备齐全的楼房,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城镇化率达96%以上。 去年以来,农场对城镇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规划,勾勒出超前性和科学性的宏伟蓝图。根据规划,农场完成了 12个片区的路网、给排水管网、电力、通讯、桥梁等工程施工和18公里道路硬化;投资600多万元,改造主干路网5公里,地下管网6公里,地下通信电缆8公里,桥梁4座,高压线路2公里,栽培鲜花3万盆,种植景观树木 5万余株,绿化覆盖率超过40%。 农场经济的快速复苏为新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又为新洋小城镇建设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在建设与发展良性互动的推进下,一个温馨、舒适、安康、洁净、欣欣向荣的现代小城镇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农场有健全的健身和文化休闲设施,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老年文艺宣传队、门球队、太极健身队、戏曲票友队,乒乓球协会、象棋协会、篮球协会、交谊舞协会,每逢节假日,各支队伍悉数亮相,大街小巷处处充满欢声笑语,一片欢乐和谐的景象。 地,还是这块地;人,还是故土人。是二次创业的春风和“四个文明”建设的春雨,使新洋小镇如凤凰涅磐,一扫昔日的颓废,从沉沦中崛起,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城乡一体、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明星集镇。 蒸蒸日上的工业江苏新洋美尔姿服饰有限公司是在省农垦“二次创业”的热潮中,在省农垦集团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于2007年6月正式注册的民营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 江苏新洋美尔姿服饰有限公司前身为场办国有企业,于1983年创办,辉煌时期产值曾一度达到3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2003年改制为民营企业,“美尔姿”品牌由农场授权给改制企业使用。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美尔姿”逐步淡出市场,品牌逐年贬值。 为了盘活“美尔姿”品牌无形资产,农场借二次创业的东风,按照集团公司部署,积极寻求合作,经过多方努力,引入民间资本盘活了“美尔姿”品牌。农场以品牌作价入股,占20%股份,投资方注资重新组建了江苏新洋美尔姿服饰有限公司。公司生产基地建在农场,将形成不少于500台(套)机车、年产50万件以上羽绒服的生产规模。品牌的成功盘活,使“美尔姿”焕发了青春,也带动和促进了场域服装产业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公司成立以来,已加工生产服装20多万件,实现产值超2000万元。农场品牌合作已直接受益200万元,还将按协议分取红利。“美尔姿”品牌又重新回到了新洋,“美尔姿”品牌的声誉和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公司发展目标:五年内在新洋农场建成有相当规模的“美尔姿”工业园区,从业人员5000人,生产羽绒服等服装300万件,销售额达4亿元,创“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成为江苏农垦的利税大户,为垦区二次创业,做大做强江苏农垦经济作出贡献。 盐城银河汽车连杆有限公司是新洋农场与江苏银河机械有限公司于2007年合资创办的企业。目前,江苏银河机械有限公司除本部外,投资成立了四个子公司,分别是扬州银河汽车连杆有限公司、承德银河连杆有限公司、宿迁银河机械有限公司和盐城银河汽车连杆有限公司。 江苏银河机械有限公司有着从事二十年内燃机连杆制造业历史,前身为江苏农垦国营新洋机械厂,2002年改制为民营企业,2003年与广西银河集团实行资产重组,成为广西银河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长征电气控股子公司。近几年来,公司依靠银河集团成功重组了两家国有汽车连杆专业生产企业,顺利跨入了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为银河机械做成中国的连杆巨人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在推进二次创业过程中,农场抓住江苏银河机械整合扩张的机遇,在江苏农垦集团公司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成功引进了轿车连杆项目,组建了盐城银河汽车连杆有限公司。农场以债转股、现金入股等方式投资与江苏银河机械有限公司整体合作,农场参股比例为44.5%,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收益。2008年上半年农场参股收益达500多万元。 盐城银河汽车连杆项目总投资2.25亿元,一期工程占地面积42亩,首批仓库及标准厂房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项目达产后,江苏银河将形成年生产各类连杆750万支,销售收入3亿元,税后净利润3000万元的规模。 目前,盐城银河汽车连杆项目土建工程及附属工程已全部竣工,进入设备采购、安装、调式阶段,预计今年9月正式投产。 轻工产品加工集中区项目是农场在推进二次创业过程中,为打造全民创业平台,集聚中小产业发展而投资建成的创业园区。 农场现有注册的服装加工企业17家,电子加工厂9家,已初步形成服装和电子生产基地。这些企业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场地受限,发展受阻,有强 烈的扩张要求。 为了支持企业自主创业,扩大规模,整合服装、电子行业资源,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和环境。去年11月,农场开始策划筹建轻工产品加工集中区。今年3月,正式启动轻工产品加工集中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10公顷,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8公顷,一期总投资800万元,建标准厂房12幢。 6月20日一期工程全部竣工。目前,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已有电子、服装、纸业、工艺品、注塑模具、医药用材等六类轻工产品加工企业进区投资办厂。集中区的建成,不但整合了场内原有的服装、电子企业,也引进了一批“凤还巢”企业。同时,集中区还达到了“筑巢引凤”的效果,医用产品、注塑模具、工艺品加工等新的项目都是在集中区建成后,主动来场洽谈成功,并入园投资创业的企业。 轻工产品加工集中区为职工创业创收提供了发展平台,实现了产业升级,增强了集聚效应,放大了场域经济总量。集中区一期工程进驻企业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亿元,可吸纳就业800人以上。 盐城丰嘉电子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是生产线绕电阻器和固定电感器的专业化公司。拥有标准厂房4300平方米,附属用房1000平方米,员工300余人,固定资产1000万元。2007年公司生产各类产品2.5亿只,产值1500万元。 公司注重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多元化建设,在努力保证中国最大的节能灯出口企业厦门利胜集团供货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新市场和新客户,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忙”的良好局面。 公司注重技术改造,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以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两年来,公司投入了近400万元,更新改造了人工绕线机设备、切割设备、碰焊设备和检测设备,引进使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自动绕线机、自动碰焊机和自动绕切割机等。 公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教育,认真贯彻执行ISO9000系列标准,坚持“产品优质、服务超前、顾客满意、走向世界”的质量方针,实施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以适应市场对员工的技术素质要求。 公司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制订出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五年内,产量达到5亿只以上,产值3000万元。 前进中的现代农业近年来,新洋农场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顺利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种子生产繁育基地、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农场、全国百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单位、国家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创建试验区和全国农垦现代化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实施农场,是江苏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去年与江苏张家港市联姻,成为该市的粮食安全生产基地。 在推进农业二次创业过程中,新洋农场坚持以办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在集团公司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在江苏农垦率先推行“农场控股、合资种田,统一管理、按股受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模拟股份制经营模式,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经营管理体制,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大农业的优势得到了发挥。农场始终围绕“优质啤麦生产基地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和“高效农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一流农业品牌。 今年是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改革的第一年,“六统一”制度得到了全面落实,良种统一供应率达100%;统一产品销售率达100%;生产资料供应率达100%;技术措施落实率达100%;水稻测土配方精量施肥推广率达100%;订单种植面积达100%。今年夏粮亩平单产突破475公斤,单总产比前三年的平均数增15%以上,单产、总产及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目前,5万多亩水稻栽插及时,长势良好,产量和销售收入将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农场坚持以园区为示范,以项目为抓手,通过试验、示范、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了高效农业规模化种植。去年以来,农场以发展中药材产业为龙头,鼓励和引导职工在8亩田里做文章,在示范地里创高效,路边、河边、田边、林带等“三边一带”全部种植了高效作物。与此同时,通过示范园区辐射带动,着力打造万亩高效农业产业园,种植6000亩辣椒、2000亩中草药、2000亩黑豆、1000亩辣根、500亩杞柳,300亩瓜果蔬菜等,形成了六大高效种植板块、1.3万亩的种植规模。预计仅高效农业一项今年农场直接收益将净增500万元以上。农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脱水蔬菜加工项目。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农场开始启动“百药园”项目,逐步建成集高效种植、生态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百药园”。 技术优势盐城农垦农科所集引进研究、示范推广为一体,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推广水平,每年立项课题10多项,2003和2007年度分别育成并定名大、小麦品种各1个,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有效地推动了农场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科所将根据我场农业生产的需要,主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良种繁育、成果展示等工作。承担国家测土配方试验1个、省市新品种品比试验各1个、推广品种优质栽培展示2个,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2个。成为农业技术研发和展示的创新基地、科技推广和普及的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和扩展的辐射基地。被誉为我场常规农业的示范园区,为推进农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水利建设农场的“母亲河”——利民河,她滋养着农场6万亩土地和1万人民,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得益于清澈的利民河水灌溉。农场北有黄沙河,南有利民河,内部三横三纵,水网密布,水网长度150多公里。农场历来重视水利设施建设,50多年来累计挖土3000多万方,把原来的一片荒滩,编织成一幅水网纵横、阡陌成片的美丽图画。目前,农场拥有泵站48座,配套动力2000千瓦,日降200mm不受涝,百日无雨能灌溉。去年以来,农场投资360多万元,疏浚沟系水网,建造涵洞路桥。目前正规划全场河道水系封闭,为农场农业高产稳产打下基础。 现代农机农场是全国百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单位之一。现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1.2万余千瓦,每百亩拥有农机总动力24千瓦,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3%以上。大中型联合收获机械49台套,大中型拖拉机130台,联合收获机、旋耕机、插秧机等各类机引农具400台(套)。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线50多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其中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科技贡献率在45%以上。 近两年来,农场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农机更新步伐,提升机械化装备水平。先后投入购买了东方红1204大型拖拉机15台,配套农机具20台,佳木斯约翰迪尔1075、3518、洋马AG600新型联合收割机10台,洋马VP8高速插秧机13台,洋马水稻落谷育秧流水线5条。重点推广应用了土壤深松、精密播种、秸秆还田、水稻插秧、测土施肥、机械作业等20多类100多项农机、农艺新技术,彻底改造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并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农场不断加强农机标准化管理,实行“五统一”制度,统一农机具停放,统一维修保养技术标准,统一油料和配件供应,统一作业技术要求,统一作业收费标准,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和标准化作业水平,保证了各项农业生产措施的规范落实。农场成立了农机协会,240多名机手以协会为纽带,通过农场引导,协会服务,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之路。 基地优势[优质啤麦生产基地] 盐城垦区是中国优质啤麦生产三大基地之一。农场积极利用生产优质啤麦的生态优势,落实关键措施,控制关键环节,千方百计提高啤麦产量和质量。2008年,2万亩大麦收获总产900多万公斤,亩收单产在460公斤以上,比常年亩增50公斤以上,而且蛋白质含量都在12.5%以内,其它各项指标都达到优质啤麦的标准,被称为国产的优质澳麦。 [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农场充分利用本地生态资源优势,按照环境优化、耕地净化、品种优质高抗化、投入品无害化、生产订单化、技术标准化的要求,通过“龙头企业+技术+基地”等方式,组织和规范订单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形成市场连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加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5.5万亩以上,收获总产在3500万公斤左右。品种主要以武育粳3号为主。水稻生产上紧紧围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栽培思路,水稻质量深得稻米加工企业的青睐,主要销往苏州、张家港和上海等地。 [优质种子生产基地] 农场以大华种业集团为龙头,建立种子基地5万亩,实现用种原种化、运作机械化、管理科学化,种子基地采用统一连片布局,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生产技术措施,统一机械作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种子回收。年销售种子2000万公斤以上。 [高效农业生产基地] 农场抓住农垦“二次创业”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充分利用十边隙地,着力打造万亩高效农业产业园,建成了六大高效农业种植板块。 [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 农业部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基地。新中管理区耕地面积13000余亩,水稻面积10000余亩,下辖5个生产大队,由32名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共同经营管理,人均面积312亩。其中,万亩示范区1个,千亩片2个,百亩方5个。 水稻高产创建“以标准化生产为主线,以模式化栽培为支撑,以全程机械化为手段,以示范带动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积极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叶龄诊断、高效节水灌溉、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积极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增加水稻栽插质量,为大面积水稻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水稻高产创建采用典型引路的办法,新中管理区作为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典型,逐步带动全场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通过高产创建活动,农场水稻单产确保650公斤,千亩片单产确保700公斤,百亩方产量确保750公斤。水稻亩平单产比其它单位增产5%以上,亩增效益70余元。该项目的实施对推进农场及周边地区粮食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实现粮食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增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家港无公害生产基地] 由张家港提供优质良种,由农场新北管理区组织生产,产品由张家港高于市场价0.2元/公斤回收。该合作项目的实施,在不增加其它生产成本的条件下,水稻效益亩增120元,农场获利120余万元。 农场紧紧围绕“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全面实施“预约生产、订单种植”,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落实关键措施,控制重点环节,实现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名牌战略,农场首批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和农产品论证。 林业资源近年来,农场紧紧围绕构建完备的农田防风林体系和高效林业产业两大主题,不断提高建设质量,大力开展全民植树运动,全场造林绿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场防风林面积7032亩,森林总面积1.8万亩,城镇绿地面积760亩,四旁树20万株,林网化率100%已建成主林带451条,副林带32条,全场活立木蓄积量接近4万立方米。农场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国绿化300佳单位”等称号。 从去年开始农场积极开展了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对所有的更新造林林地,发包给以农场职工为主体的个人承包经营,职工承包林地后,依托林地资源,积极谋划短、中、长期发展项目,在林地中进行立体复合经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场近1000亩的新造林中都套种了菊花、丹参及辣椒等高效作物,亩平效益达2500元以上,有效地提高了林地综合经营水平,林地生产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同时积极做好老林带的更新工作,每年为农场带来近2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水稻生产机械化今年以来,农场大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进程,投资200余万元,引进育秧播种机、高速插秧机、前置式开沟机30余台(套),塑盘20万只,进行技术培训展示会30余场次,2500余人次受训。该项技术的成功引进和推广,使我场农业生产机械化率有望突破98%。 农场水稻生产已经30多年,长期以露天育秧、人工移栽为主要手段,工作效率低下,农时得不到有效保证。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场经过多次的实践和探索,成功引进了低速、高速插秧机械200多台(套),推广机械插秧面积近15万亩次,培养了机械手近百名,积累了实践经验,为农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机械保障。今年又引进了日本洋马公司生产的YBZ600水稻落谷播种机械5台,东洋VP8高速插秧机10台、塑盘20余万只。同时还引进高速插秧机、前置式开沟机与之配套,使得水稻生产从选种、育秧、移栽、收割到加工全程机械化。目前农场拥有大型高速插秧机20台,新型前置式开沟机5台,大型收割机30台,满足了水稻生产全程化的基本要求,大大提高了农场农业机械化率。 今年农场推广机械插秧2.5万亩,占全部水稻面积的50%,其中塑盘育秧1万亩。明年将全面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经测算,全场全部推广该项技术,可减少秧池3500多亩,增加三麦产量150万公斤,单项增加收益250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