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亚书院
释义

新亚书院(New Asia College),香港中文大学建校三大书院之一。校址在香港九龙,由钱穆创办。

介绍

创立于一九四九年,为已故钱穆先生及一群来自内地之学者,

在极艰难穷困的环境中所创办,其目的在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东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前途。1949年秋,为解决战乱中滞留香港的学生就学问题,钱穆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在九龙桂林街一

所中学里租赁两间教室,开办一所亚洲文商专科夜校。翌年春改为日校,并易名为新亚书院。钱任校长,唐任教授兼教务长。 “新亚”取亚洲新生之义。钱穆揭示其办学宗旨:上溯宋明书院的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教育为宗旨,沟通世界东西方文化。书院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又注重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把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和西方近代以来的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新亚书院初建之时,校舍十分简陋。学校没有图书馆,张长桌占满了学校的办公室。招生也相当简单,学生不需经过严格的考试。招生人数也不多,仅五十余人(一说十余人)。但学校教学质量较高,延请当时在港台的一些学术名流来此讲学。1950一1955年期间,文化讲座共进行139次。1953年,书院得到雅礼基金会的一笔资助,在九龙太子道租了一层楼,又创新亚研究所,招收研究生,以文化创新、学术研究为主要任务。以后洛克菲勒基金会、英国文化协会、哈佛燕京社、香港政府等纷纷资助,书院因而无论从规模、条件上都有明显改观。随着新亚书院与国际上的交往日益增多,其学术开始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六七十年代,张君劢、牟宗三、徐复观等先后到此任教或讲学,他们和港台其他一些新儒家都视新亚书院为中国儒学复兴的基地。

1964年,香港当局采用联邦制将三个私立书院:新亚书院、崇基书院、联合书院合并成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成为中文大学的部分,但仍有相对的独立性。1973年香港中文大学改为一元化集权制后,教育体制一味仿效香港大学。素持人文主义教育理想的新亚书院陷入困惑,唐君毅、牟宗三先后退休,次年他们与徐复观等人在新亚书院旧址重建新亚研究所,唐君毅继续担任所长。再创新亚中学,致力于基础教育。

新亚书院以弘扬儒学为己任,是港台新儒家最重要的活动阵地,也是中国向欧美介绍传播东方文化的重要窗口。

而新亚书院的旧址则变成了现在的新亚中学,校长则是从新亚书院毕业的屈启秋先生。校训依然是旧校新亚书院留下的“诚明”,且仍然保留中文教学的传统。

历史

新亚书院的前身是亚洲文商专科夜校。一九四九年十月十日正式开学,当时并无固定校舍,只租用九龙伟晴街华南中学三课室在夜间上课,校长是钱穆先生。由于每晚上课只有三小时,所以课程都是一些共同必修科。计有钱先生的中国通史、唐君毅先生的哲学概论、张丕介先生的经济学,崔书琴先生的政治学等。除了伟晴街的教室外,又在附近炮台街租用一层楼作为学生宿舍,钱先生亦在这宿舍内住宿。

亚洲文商专科夜校只办了半年,刘尚义先生便退出,经济失去了支持。其时幸得王岳峯先生的慷慨相助,乃得于一九五○年三月在教育司署立案为日校,及改名为新亚书院,租用九龙深水埗桂林街六十一、六十三、六十五号三、四楼为校舍。三楼作办公室及师生宿舍、四楼作为教室。改组后钱先生仍任校长、唐君毅先生任教务长,以及张丕介先生任总务长。书院就在这贫困情况下诞生。书院初设文史、哲学教育、经济、商学、新闻社会、农学六系。农学系第一年开设后,因未能设立附属农场,中途停办。新闻社会系在第一年开设后,因校舍不敷,亦停办。文史系系主任由钱穆先生兼任,哲教系系主任由唐君毅先生兼任,经济学系系主任由张丕介先生兼任,而商学系系主任由杨汝梅先生担任。

新亚早年的教授,不乏享负盛名的学者,如曾为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吴俊升先生,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的学生;教经济的杨汝梅先生早已誉满大陆金融界。书法家曾克端、历史学家左舜生、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国学家饶宗颐、罗香林,等诸先生皆曾在新亚任教。然而新亚教授所领的薪酬极为微薄,仅及当时香港官立小学第二级以下的薪给,而且经常领不到薪水。学生们大多为大陆流亡来港的青年,缴不出学费。除了注册生外,还有试读生及旁听生。学生有营养不良,以致患病的。当时书院也要照顾这些学生:或减免学费,以至为找医生治疗;书院不雇用工人,创行工读制,一些学生被派负责校中杂务,获少许津贴,也获在校食宿。不少学生在学校天台上露宿。学校的物质条件虽极贫乏,但各位创办人所怀抱的理想与热情却极炽盛,而「艰险奋进,困乏多情」的新亚精神也是在当时建立的,也最能表现在当年的师生身上。书院除了正规课程外,又每星期日晚举行公开文化讲座,每次讲座俱座无虚席。文化讲座持续了四、五年,共举办了一百五十五次。讲者除钱、唐、张三位创办人,其它知名的学者有董作宾、夏济安、左舜生、林仰山、饶宗颐诸教授等,也有西方著名学者莅校演讲。因此这所简陋的小书院从此声名远播,渐渐获得各方面的推崇。

由一九五○年开办至一九五三年,是新亚经济最困难的阶段。开学个多月后,王岳峯先生的企业受到致命打击,无法继续支持新亚,经费来源断绝。新亚当时从学生所收到的学费,只占书院总开支的百分之二十,远不足够,只好如张丕介先生所形容的,学习「武训」要有行乞办学之精神。一方面钱校长到台筹募捐助,一方面教师暂缓领薪酬,四处张罗。一九五○年冬,钱先生赴台北募款见当时国民政府的蒋介石总统,得蒋答应自总统府办公费中节省,每月支持新亚三千元。张丕介先生及唐君毅先生等,则勤于撰稿,拿稿费以补助书院,以至张丕介先生把夫人的首饰典当以支持新亚。

一九五二年七月七日,新亚董事会成立,大律师赵冰先生任董事长及法律顾问。同年香港政府通令全港九私立学校必须到工商署办理「有限公司」的商业登记。当时新亚同仁以新亚办学宗旨岂为牟利,咸表反对。赵冰董事长向香港政府争取豁免,经近一年的努力,终于获香港政府批准,承认新亚书院为一纯正的教育事业,为不牟利的私立学校。

自一九五二年以后,新亚的教育理想渐获社会的同情与赞助。其中赞助最有力的是美国雅礼协会。一九五三年,雅礼协会派卢鼎教授来港。他极赞同新亚的教育理想,乃于一九五四年开始与新亚合作。除美国雅礼协会外,还有美国亚洲协会、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洛克斐勒基金会、英国文化协会、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及香港明裕文化基金会等,都曾对新亚书院的发展提供资助。新亚自获各方援助后,乃于一九五三年秋在九龙太子道成立研究所,购置图书。翌年,在九龙城嘉林边道租一校舍,学生分于嘉林边道及桂林街两处上课。一九五六年,获美国福特基金会捐建的农圃道第一期校舍落成,九月,迁入新校址,于是新亚踏入一新阶段。新亚第二期校舍于一九六○年十一月落成,建筑费全由雅礼协会捐赠。自第二期校舍建成,才得以扩设理学院;第三期校舍落成于一九六三年四月,建筑费由香港政府拨助。自此期校舍落成,新亚始有大礼堂。

一九五九年,新亚接受香港政府的建议,改为专上学院,参加统一文凭考试,同时接受香港政府的补助。一九六三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由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组成。新亚成为成员书院,一九七三年迁入沙田马料水的香港中文大学以迄至今。

新亚书院迁入沙田以后,仍继承传统,每年均举办多项学术文化活动,包括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许让成艺术交流计划、亚洲联合财务访问学人计划、及龚雪因先生访问学人计划等,以推动文化发展。此外,新亚书院最早出版的刊物《新亚校刊》创刊于一九五二年六月,直至一九五八年五月因《新亚生活》双周刊创刊而停止,双周刊也于一九七三年改为月刊,这份刊物已超逾五十年的历史,它主要刊载书院的重要讲辞、师生文章、学校动态,以及师生生活情况。可说是新亚的一面镜子。另外,新亚于一九五九年至一九七七年,出版了十九期《新亚书院学术年刊》,后于一九七八年更名为《新亚书院学术集刊》,还有钱宾四讲座系列的专著和其它专书。

至于学生的课外活动则由学生会及其属会自由组织,由新亚书院津贴经费如新亚国乐会(成立于一九六三年)、新亚国术会(成立于一九七九年)等。新亚的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由一九四九年的四十二人,至目前的二千八百人,此可反映新亚书院的发展的一斑。

校训

——诚明

 诚明二字见于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又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是德性行为方面的;明是知识了解方面的。诚是一项实事,一项真理;明是一番知识,一番了解。

学规

新亚书院有独特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24条学规

凡属新亚书院的学生,必先深切了解新亚书院的精神。下面列举纲宗,以备本院诸生随时诵览,就事研究。

1. 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2. 做人的最崇高基础在求学,求学之最高旨趣在做人。

3. 爱家庭、爱师友、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为求学做人之中心基础。对人类文化有了解,对社会事业有贡献,为求学做人之向往目标。

4. 袪除小我功利计算,打破专为职业、谋资历而进学校之浅薄观念。

5. 职业仅为个人,事业则为大众。立志成功事业,不怕没有职业;专心谋求职业,不一定能成事业。

6. 先有伟大的学业,才能有伟大的事业。

7. 完成伟大的学业与伟大事业之最高心情,在敬爱自然,敬爱社会,敬爱人类的历史与文化,敬爱对此一切的知识,敬爱传授我此一切的知识的师友,敬爱我此立志担当继续此诸学业与事业者之自身人格。

8. 要求参加人类历史相传各种伟大学业、伟大事业之行列,必先具备坚定的志趣与广博的知识。

9. 博通的知识上,再就自己才性所近作专门之进修。你须先求为一通人,再求成为一专家。

10. 人类文化的整体,为一切学业事业之广大对象。自己的天才与个性,为一切学业事业之最后根源。

11. 从人类文化的广大对象中,明了你的义务与责任,从自己个性的禀赋中发现你的兴趣与才能。

12. 理想的通才,必有他自己的专长,只想学得一专长的,必不能具备有通识的希望。

13. 课程学分是死的、分裂的,师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你应该转移自己目光,不要尽注意一门门的课程,应该先注意一个个的师长。

14. 中国宋代的书院教育是人物中心的,现代的大学教育是课程中心的。我们的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的。

15. 每一个理想的人物,其自身即代表一门完整的学问;每一门理想的学问,其内容即形成一理想的人格。

16. 一个活的完整的人,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但多方面的知识,不能成为一个活的完整的人。你须在寻求知识中来完成你自己的人格,你莫忘失了自己的人格来专为知识而求知识。

17. 你须透过师长,来接触人类文化史上许多伟大的学者;你须透过每一个学程来接触人类文化史上很多伟大的学业与事业。

18. 你须在寻求伟大的学业与事业中来完成你自己的人格。

19. 健全的生活应该包括劳作的兴趣与艺术的修养。

20. 你须使日常生活与课业打成一片,内心修养与学业打成一片。

21. 在学校里的日常生活,将会创造你将来伟大的事业,在学校时的内心修养,将会完成你将来伟大的人格。

22. 起居作息的磨练是事业,喜怒哀乐的反省是学业。

23. 以磨练来坚定你的意志,以反省来修养你的性情。你的意志与性情将会决定你将来学业与事业的一切。

24. 学校的规则是你们意志的表现,学校的风气是你们性情的流露,学校的全部生活与一切精神是你们学业与事业之开始。敬爱你的学校、敬爱你的师长,敬爱你的学业,敬爱你的人格。凭你的学业与人格来贡献于你敬爱的国家与民族,来贡献于你敬爱的人类与文化。

设施简介

宿舍

新亚书院隶属于香港中文大学,位于山顶,俯瞰吐露湾,拥有四间学生宿舍:知行楼、学思楼、紫霞楼和志文楼,可容宿生共一千一百六十五人,宿生人数达全院学生总数一半。

男生宿舍知行楼共有房间一百二十二间,每间容二人或三人入住,提供三百四十个宿位。女生宿舍学思楼共有房间一百零八间,提供二百二十六个宿位。志文楼为男女生宿舍,男生宿位六十个,女生宿位二百二十四个,共有宿位二百八十四个。二零零二年落成的紫霞楼为男女生宿舍,男生宿位一百六十一个,女生宿位一百五十四个,共有宿位三百一十五个。宿舍住宿期由每年九月初至翌年五月下旬。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学年一般宿费为每人每学年七千七百一十六元,改装后之三人房宿费则为每人每学年五千一百四十四元。 (此处皆指港币)

宿舍设施包括活动室、电视室、计算机室、自修室、休息室等,宿生房间装设冷气、电话及计算机线插座,宿生可于房间接驳大学计算机网络系统。宿生并可使用宿舍智能卡系统操作宿舍冷气机及洗衣设备。

每所宿舍分设委任舍监一名及导师多名,协助宿舍管理,彼等经常与宿生会(宿生会费为每学期二十元)举办各项活动,增进宿生感情。

圆形广场

新亚书院圆形广场为一半圆形的露天广场,供学生休憩及举办活动。

广场上有两扇围墙。围墙分新旧两部分,楼梯上的为旧围墙,舞台后的为新围墙。墙上刻有历届毕业生的芳名,作为纪念。

新亚书院有不少学生活动都在圆形广场举行,包括千人宴晚会、国术会夜粥晚会等。不少校友都曾在这广场上留下足迹。

旧围墙的另一边是自由论坛,同学可在墙上自由发表个人意见。 圆形广场是书院及中大之景点,每年都吸引大批毕业生前来拍摄毕业照片。

新亚水塔

新亚水塔为书院的重要标志。水塔高120呎,位于圆形广场旁,不论从大埔道或海旁的高速公路都可看到这座塔形建筑。

水塔外形线条简单和谐,与其实用之内部结构相应。塔的外形呈「T」字状,横顶部分为直线设计,与联合水塔弧线设计不同。塔顶水箱储存咸、淡水,供应书院各部门的饮用及冲厕所需。塔内有梯级直达塔顶,在塔顶可尽览中大校园。为免生危险,塔门长时间锁上。书院如有庆典,亦会于塔外墙张挂宣传直条,以广宣传。

孔子像

新亚书院为启发同学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于一九九八年邀请著名艺术家文楼先生雕塑一孔子像,设于新亚校园内。

孔子像在内地铸造,以铜为材料。孔子像面向北方――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铜像背后有一竹枝,竹上写着孔子的教学理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新亚书院共有两个中药园,其中一个设于孔子像右边,另一中在钱穆图书馆后草地。此处的中药园种植凉茶用药材。大家可见园旁的石上写着「中草药园圃:凉茶植物」字样。

校园钟楼

新亚校园钟楼设于学生宿舍知行楼和学思楼前,为同学提供时间的参考。这钟楼以天圆地方意念设计,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钟的底部为方形,与圆形顶部融为一体。钟楼由一正方形分解为两相等三角形柱支撑,表现了新亚院歌歌词的「千斤担子两肩挑」的新亚精神。钟楼是公开比赛的冠军作品,由建筑系一位同学设计。

钟楼高约六米,钟共有四面,每小时报时后,播放一段新亚校歌。晚上有照明设备,不时有宿舍同学在大钟下聚会或开糖水大会。

合一亭

新亚书院创办人钱穆先生所著的「天人合一论」,指出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讲人生。

位于新亚书院宿舍间平台的合一亭,便是为发扬「天人合一」意念而设。亭顶透明,其旁植有竹树,亭下设有石凳,可眺望吐露港,亭前设有水池,远近水天一色。游人可在池边濯足而坐,池中有一大树。人坐其中,仿似与大自然浑成一体。亭的外墙,刻有钱先生的「天人合一论」,游人可细细体味。

合一亭被同学戏称为“香港第二景”(香港无第一景),是游览中大必到留影留念之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