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兴新八景
释义

新兴县东与高明区、鹤山市交界,东南与开平市接壤,南邻恩平市,西南连阳春市,西北为云安县、云城区,东北接高要市。

龙山胜览

龙山,位于县城南13公里,山势逶迤,群峰高耸,云雾常贯峰腰,宛如蛟龙出海而得名。禅宗惠能之父结庐居于龙山之麓,惠能悟佛,

得传法物,归故建寺报恩,至使千年佛国香灯长明。今国恩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著名古刹之一。

国恩寺前,有省级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建有18座园林式宾馆,拥有省内独一无二“硫氢化物泉”,水温高,有奇效,浴之能治皮肤病。 国恩寺后,有龙山文化景区,现已建有龙潭湖,龙山世纪佛荔林,

拟建的有:龙潭寺、六祖纪念像、龙山泰式素金佛殿、龙山禅文化长廊等景点。景区建成将与国恩寺、温泉宾馆连成一片,相映成趣。

新江夜韵

沿江路北起洞口、南至冼河桥,长约6公里。堤面宽路宽18米、既是道路,又是防洪大堤。路临西江八大支流的新兴江。新兴江建有翻板水闸、平时蓄水、涝时泄洪。有水闸的合理调节、一江碧水润泽古筠城。江与路贯通繁华城区,路上的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有绿化带相间,路旁点缀有石椅石凳,供人们休憩。路灯很有特色,一枝五盏呈莲花状、灯泡浑圆如珠状、灯光呈银白色。入夜、华灯齐亮,十里长堤,珠灯碧水相映,一片光明,仿如静影沉壁。繁华盛世,夜色降临,男女老幼,或倚栏、或小坐、或漫步、或嬉戏,笑语晏晏、神采飞扬,莫不为此景此情所陶醉。

水源香雪

太平镇共成背靠新兴第三高峰水源山(海拔1137米)。水源山古称为天露山,自古是座名山。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就有僧人定慧在天露山麓建有岱山寺(今曹田村背山),岱山寺建寺时间比龙山国恩寺还早,是新兴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今遗址仍存。后来在宋代宣和年间,社圩人梁建侯在天露水(今共成河)近社圩村河段筑建社圩陂,才将岱山寺从天露山脚迁到了社圩陂傍。唐代诗人杜甫之侄杜位被贬新州参军十年,杜位踏遍新兴山水,是他最早选出新昌(新兴古称)八境,其中《天露仙源》一诗形神俱备地勾画出天露山的美景:天露东山仙迹传,白云深锁断云烟。桃花沿水千年落,药蔓粘云万古悬。窈窕巧通三岛路,幽深别有一壶天。其中想是无人到,若有相逢客羽仙。

新兴江支流之一共成河原名天露水,因其源头就出于天露山山腰岩石,如承天上甘露而生,故此山又称仙源。天露山是名山,因而所在山脉称作天露山脉。但天露山脉最高峰是位于本县里洞镇的“铁炉山”(海拔1250米),而“铁炉山”与“天露山”读音相近,在建国后的资料记载中却把两山的名字调乱了,后来许多人都只知道天露山是在里洞,却已忘记了真正的天露山原是在共成的这座仙源山。而也是错有错着,人们就取“水生仙源”之意将共成的天露山改叫作“水源山”。

共成是新兴凉果“话梅”的发源地,而最初这里制造凉果也是同共成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合青梅种植有关。共成的地理环境是季风从南海北上经台山、恩平后所遇的第一座大山脉———天露山脉的背后。由于有了天露山脉这道屏障,共成山区的常年气温都比平原地区稍低,每年南海北上的台风都因被山脉阻隔而风势减弱,也就减小了台风对当地所造成的损害,而台风却为这里带来了丰富的雨水。这种独特的气候环境很适合青梅生长,所以共成种植的青梅比其它地区的品质好,产量高。共成有着悠久植青梅的历史,早在明代时期居住在这里的瑶族山民就开始种植青梅。最初以火梅和大肉梅等品种为主,民国期间有共成人引进广州市效罗岗镇的罗岗梅在此种植,建国前共成的青梅种植面积已具规模。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共成已发展种植有几千亩青梅。改革开放后,凉果加工一度成为新兴的特色产业,凉果原料的种植规模更加扩大,所以近年来共成当地大量发展种植青梅,漫山遍野的梅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每当梅花盛开时,在这南方山区中,就如见到了皑皑白雪的北国风光。正因如此,新兴新八景就有了“水源香雪”。在县内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象曹田村的村民们都乐于努力改善当地的旅游环境,开辟可以通行汽车的山路。如今从村前可以驾车直达水源山脚。到共成感受原生态气色,欣赏群山逶迤,峰峦起伏的大自然奇景,其中曹田水源山赏梅更是必然要看的一景了。此外,新兴共成山区还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奇境。

冬至后10日左右是赏梅的最佳时节。2007年12月上旬,适逢佛山的朋友来新兴游玩,笔者就作了一次导游,带着一群久居城市的白领一族到共成进行了一次探险式的旅游。

驱车从县城一路向南,渐渐离开了喧嚣的城区,过了共成圩再一路沿着水库区的公路蜿蜒南行。共成水库是新兴第二大水库,这里水面、草坪与群山相映形成水天一色景色。越近目的地,空气越清新。到了东水大朗,再去就是水浪管理区。山区独有的景色,密布岩石的梯田层层叠叠,这里有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的善心人士捐建的六祖纪念小学。就在学校一田之隔的路边有一大奇石———藏书石。藏书石是新兴县内颇为有名的奇石,它是一块奇大的面包形巨石,长14米,宽12米,高9米。奇特的是,在巨石的前端有一条如刀切的裂纹,整整齐齐把巨石分开。据当地老人说,这巨石几十年前缝隙还有五六十厘米宽,能容下一个人入内,而在裂纹之内的两壁还刻有几行字迹清晰但无人能解其义的异型字,所以叫它做“藏书石”又称“含书石”。近几十年来,石缝渐渐合拢,现在只留下大约十厘米的裂痕,但仍能从小小的罅缝中窥见石壁上有模糊的石刻字迹确是奇观。共成藏书石清代光绪年间的《肇庆府志》也有记载。据考证,天露山原为新兴历代州郡官员遇旱祀神求雨的场所,石中文字可能是秦汉时期求雨所刻,所以字意难解,而随着地质的变动,裂缝渐渐合拢,这奇石的文字也就含羞一般躲于石缝避人眼目。

过了藏书石再去就是新兴新八景之一—水源香雪的所在地了。共成许多地方都种植有梅树,但是在东水向南最后的一条自然村被新兴人称作为“曹田尽笃”的曹田村才是观赏梅花的最佳地方。原来这里的山田十分贫瘠,山区的农民以往就世世代代守着几亩瘦田种粮度日。如今山区人民找到了发展之路,共成人最有成就的就是制造新兴凉果,他们懂得利用家乡的独特的气候和土地资源,在这里大规模的种上了新兴凉果主要原材料青梅。这既发展了经济,又形成了“香雪”奇景,只见村前坑边、田基石缝都被种上了梅树,可见梅树的生命力之强,寒冬盛放更显梅的高风亮节。冬至之后正是赏梅的好时节,只见梅花绽放,形成“千树万树梅花开,漫山遍地雪雾来”的奇景,令人虽处于南国和煦的腊月却有置身于北国雪飘之感。

曹田村再入就是水源山。我们此行赏梅后还要到第二目的地,攀登“飞天蚕”山。于是回头转出水浪管理区,经田坪村直入共成东水往北最后一条村庄飞水坑村。

真想不到,在距县城只有三十多公里的村庄却另有一番原生态的韵味。飞水坑是县内一条非常古老的深山村庄,古代曾是县内汉瑶混居的村落,原来村前有一“东瑶西民”的古碑刻证明这里曾是瑶汉和谐共处的一条古村落。可惜古碑在改革开放后佚失。飞水坑村又名肥水坑,村庄靠山而筑,古老的石屋一横一竖,错落有序。溪流由村后高山飞出,从村前流淌过乱石纷纷的小溪。溪边村前的风水林是古树群,有数株古榕婆娑繁茂,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如箭般射到地上,形成一个个鸡蛋似的光斑。当中的一株古榕更是奇伟无比,胸围足足有十三米多,要八九人才能合抱。这巨榕比起县城中山公园明代植的大榕树更为伟岸,是新兴县境内所见到躯干直径最大的一棵古榕树,估计这树当有五六百年树龄,真是深山藏宝无人知。有诗为证:四朝古榕屹溪傍,奇伟英雄少有双。枯枝曾见大清旺,躯干更证朱明皇。肥水古是瑶人鞠,植此树者非汉族。守村当有十甲子,游人幸睹已是福。

在共成山区飞水坑村附近,就有几座接近和超过海拔1000米的山峰。古村位处高山环抱的山腰间,在村内就能一览众峰互峙,如水源山、双石顶,天堂坪等新兴名山尽收眼前。过了飞水坑村就是新兴茗茶的产地象窝茶场。象窝茶古已享有盛名,近年被县内某大建筑集团成包投资包装准备打响品牌扩大影响力。该集团还利用茶场山地,在此投资建造别墅区,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中。于是我们在别墅区建筑工地弃车徒步,开始从山路起步向群山进发。

这里许多山顶都是光秃秃的,这是因为高地效应,

1000米左右的山顶上树木是难以生长的。平常我们很少甚至从未见过的景物都有可能出现在眼前。正行间,在山路傍的一处山顶上突然出现了一只“大猴子”,带着一顶贝蕾帽从山顶探出头来,真不知是金刚惊现还是孙悟空护送唐僧途中偷闲至此。再细看原来是山顶一块大岩石形态酷似一只带着帽的美猴王。

换一个角度就有另一番风景,这话一点不假。我们所行的山路是近两年新开辟的山路,其实这巨猴原来就是许多人都见过的双石顶山腰的那一块有十多米高的巨石从后面角度所见的景象。但从这个角度所见的大石形态呈现猴形真是前人所未发现。

往前行又过了两个山坳,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崇峻高峰,山顶高到肉眼望去都已经很模糊了,朦胧中似有一巨大山魈面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俯视着山下的客人。鬼面的左下角更斜立有一块巨石,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异体大字,朦胧中似可认出像是繁体汉字的“书骝记”。这是不是天地的造化,要用天书来为我们刚才见着的大“马骝”写下一篇传记了。到了这里真让人赞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其实这峰就是我们当天要到的第二个目的地“飞天蚕”山了。据新兴县志记载:飞天蚕海拔863米,为新兴与开平交界山。位于共成象窝茶场东,山脉横布于共成、稔村两区。山顶是一座完整的石山,状如一条形态逼真气势雄伟破茧腾飞的巨蚕。由于山石的分裂,就现出了像鬼面的奇异景观。而那一块矗立在山顶侧伴的天书,原来是一块有近二三十高的巨石,在斜立平滑的石面缝隙间长出了一种生命力特别强的山草,就形成了几个项大的字形。有首《飞天蚕》诗写道:冰蚕横卧天露山,万年修为列仙班。一朝道成感天召,奔腾起势欲飞天。还恋真善在人间,临别蛹巢石留言。有缘能懂几个字,本为你来泄天机。

这山估计很久没人去攀登了,根本就无路可上,我们只能拨开高过人头的黄茅草向上进发,还见到了我们平时难得一见也叫不出名的植物品种。三小时的跋涉,体力的透支当然是不在话下,但在海拔近千米的原生态山顶上,每一下呼吸都是那样清新和畅顺。终于到达飞天蚕顶,登高远眺,群山渺小那感觉就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了。

狮腰飞瀑

狮子腰风景区位于新兴县勒竹镇,距县城16公里,距勒竹圩2公里,距三 茂铁路勒竹火车站3公里,总面积11000亩。狮子腰群山相连,林木葱茏,鸟语 花香,奇峰异石,清溪飞瀑,四处美景,目不暇接。狮子腰有大小瀑布36处, 被称为“世界罕见的瀑布群”,中有一瀑,从高处沿着陡立的石壁分几路直泻 而下,落差达160多米,银白如练,水花四溅,两边苍藤古树,青翠欲滴,蔚 为壮观。

合河平湖

合河水库位于新兴江上游的山区大江镇,距县城约35公里。水库四边高山峻岭,青松翠竹,环境幽静,水面面积343万平方米,总库容9470万立方米,是新兴人民用双手造出的一个高山平湖。库区水面开阔,宽阔如海,水质纯净清澈,青山蓝天倒映,宛如天上飞鉴。春和景明,这里鸟语花香,夏日骄阳,这里清爽宜人,秋清霜白,这里枫叶似火,冬肃风寒,这里仍然青枝绿叶。荡一小舟在库区漫游,云在船下走,鱼在船边游,风吹麟麟波,喜悦逐心头,令游人流连忘返。

蕉山红陵

蕉山烈士陵园,位于新兴县太平镇蕉山村南上山咀上,距县城11公里。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雄伟壮观,庄严肃穆,占地面积100多亩,纪念碑高17米,从山脚至纪念碑砌有7米宽,213级水泥阶梯,“蕉山战斗革命烈出陵园”由广东省原省长、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政治部主任刘田夫题写。碑左边题有“烈士英名万古流芳”、右边是“为国捐躯虽死犹生”。

1945年2月,广东中区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从高鹤向西挺进开辟云雾山根据地,抵达至新兴蕉山村时,遭国民党军队158师472团袭击围攻,在地形不利,敌众我寡的危急关头,我军指战员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终于冲出重围,胜利抵达目的地。这次战斗,梁鸿钧司令员等59位指战员壮烈牺牲。为缅怀革命烈士,1957年在社圩太平岗山建成蕉山战斗烈斗纪念碑,后迁蕉山村南上山,定名为蕉山战斗革命烈士陵园。

水台叠翠

水台镇位于新兴县东部,面积约70平方公里,距县城30公里,是新兴县农业发展区域化万亩连片水果基地。水台镇的山头低矮、坡度平缓,土质疏松,十分有利于水果生长,传统种植有西瓜、香蕉、柑桔橙等。近年来,镇政府引进资金,连片开发,现已种植荔枝、龙眼等品种110万株。新春,花香满镇;初夏,西瓜遍地;盛夏,红荔如火;初秋,龙眼满枝;十月,柑桔橙满园金光灿烂。镇政府在山头上建有观农亭,登亭一览,绿色山头起伏,水库蓄起碧水相间,宛如连天波涌,万亩碧绿尽收眼底。温氏集团祖代原种猪场投产、珠三角花卉培育种植后方生产基地引成,使水台镇形成集科研、生产、旅游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成为广东省著名的三高农业示范镇。中共中政治局委员李长春同志等领导曾亲临考察,不少专家、学者、普通群众等纷纷前来观光。

古塔春晖

宝宁塔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位于天堂镇内垌盆地的出口处三庙口两山嘴间的中点。塔高24米,壁厚1.45米,八角七层,建于清朝乾隆19年,是县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塔。内垌四面有高山相环,中间却地势平坦开阔,自古农业发达。改革开放的春风更加为内垌送来了勃勃生机。内垌的田野,春秧夏稻秋果冬菜,一片繁荣景象。尤其在春天,春风悠悠,细雨蒙蒙,春水满田,燕子斜飞,黄莺的歌儿清脆入耳。登临古塔,放眼远望,山花灿烂,树叶新绿;田间农夫耕作,机器隆隆;远处忽传几声布谷、古意新韵。一派春意盎然,能不令人心情舒畅,陶醉满怀?宝宁塔还与李家大屋一垌相望。李家大屋主人为民国时广东省长李耀汉,大屋面积之大,建筑之牢固,为新兴县内仅有。传说宝宁塔能逐年逐层自动翻新,一旦全新又兆人杰地灵。“一河两岸九统领,火烟相盖两省长”,令天堂人津津乐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