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
释义 | 中心简介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于基础医学院和省重点学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于2002年12月成立,实行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位于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中心成立以后, 将原来的14个实验室整合为人体解剖学、机能学、分析测试、形态学、计算机中心等5个教学实验室,2005年又成立了法医学综合实验室。 “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的理念,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仪器设备和实验环境与安全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卓有成效的建设,2002年顺利通过了河南省基础课实验教学评估。 硬件设施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心”实验室总建筑面积21000余平方米;拥有教学实验室87个(6000多平方米),能同时容纳近3000名学生上课。中心有仪器设备3323件,达1350万元,拥有流式细胞仪,DNA测序仪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实验仪器的台套数能够满足所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需要,在硬件和软件条件上已达到了现代化教学实验室水平。 “中心”建立了“实验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功能强大、界面友好、内容丰富、使用方便,通过网络对实验教学、实验教师队伍、实验室使用、实验室实验仪器、实验材料、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资料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实验室开放共享,专管共用,充分使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教学实验室中心有5个独立建制的教学实验室: ⑴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承担6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课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以及模型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下设的人体科学馆占地600余平方米,陈列有制作精美的人体胚胎发生、器官系统、局部解剖、断层解剖、管道铸型、生物塑化等标本1000余件,其标本件数及技术要求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是中心突出医学教育特色的“亮点”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同时也为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提供了翔实而宝贵的资料。 ⑵形态学实验室是在原有的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6个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将组织与胚胎学、病理学两门课程的实验融合成为独立开设的组织病理学实验课,将正常的人体组织结构和异常的组织结构结合在一起,按系统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这种创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国内尚属首创。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活体寄生虫进行教学,该改革获2004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实验室拥有多媒体实验室16个,学生用细胞培养实验室2个,还有标本陈列室,免疫组化室,多媒体控制中心和2个显微镜陈列室,有尼康等名牌显微镜610台,满足了多层次不同方向实验教学的需要。 ⑶机能学实验室由原来的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医用物理学等实验室合并而成。将原依附于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整合为独立开设的一门必修实验课-机能学实验,将多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加以有机融合,自行设计开发了呼吸运动的调节和呼吸衰竭等大型综合性实验,激发了学生对机能学实验课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⑷分析测试实验室是由原来的医用化学、生物化学、预防医学3个实验室合并组建发展而成的,承担着医用化学、生物化学等8门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实验室配备有4个天平室,4个比色室,21个标准化实验室,可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实验教学要求 ⑸法医学综合实验室承担法医学专业法医病理学和法医物证学等5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还担任法医司法鉴定工作。实验室配备了遗传分析仪等一系列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为法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验环境。 ⑹计算机中心承担着学校各院、系本科生、研究生的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等5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和上机实习任务,并负责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新乡医学院考点的上机考试工作。计算机中心有学生用微机480台,各实验室均通过1000M光纤接入校园网,并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连网。 教学任务“中心”承担学校医、理、工、管18个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实验课程教学任务。每年有近20000名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的实验教育,年实验教学工作量约120万人/学时。已成为新乡医学院本科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培养和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还承担着研究生、留学生、成人教育等各专业各层次的实验教学任务。 师资力量“中心”在长期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心有专兼职教师1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67人,占47.5%。有博士学位者10人,硕士以上学历者占65%。有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5人,省管专家4人,有3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教师8人。中心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定期举行教学竞赛和实验比武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验技能。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上,“中心”实行校、院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实验中心主任文小军教授(基础医学院院长),为省管专家、省优秀教师和省师德标兵,承担和完成省科技厅等项目9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及教材8部,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中心”实行实验课程负责人制度。实验课程负责人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负责对实验教学进行人员组织和质量保证,并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材建设的活动,更加突出了实验课教学的重要地位。 教学成果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心”教师承担省级和校级实验教改课40多项,获得省部级教改成果20余项,“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2004年获省教学管理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主编、参编实验教材34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项目3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主编、参编出版著作、教材95部。 “中心”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了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中心”注重强化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如陈志国等同学完成的 “山羊心脏纤维骨骼的大体解剖及意义”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二等奖,有多名学生获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奖。 管理建设“中心”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设立了教风建设委员会,开展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教师评学、学生网上测评等一系列教学质量监管手段,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规范了实验教学秩序,保证了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行。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中心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以及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高水平的科研带动了高质量的实验课教学,已建设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15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