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乡市档案局
释义

简介

新乡市档案局是市委、市政府主管全市档案工作的职能机构,为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受市政府授权,行使全市档案行政管理职能。

基本情况

1948年11月,中共新乡市委、市政府在新乡县小冀镇成立,新乡市党政机关文书档案工作开始形成,新乡市档案事业由此建立和逐步发展起来。

1948年11月至1959年6月,是档案事业创建阶段。1949年5月,新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保护和收集国民党政权机关档案的通知》,1951年6月,新乡市人民政府制定《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55年,新乡市委秘书处印发《关于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收集党的历史档案的通知>的通知》。新乡市委、市政府先后建立了机关档案室,制定了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归档制度,担负本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履行全市党、政机关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同年,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都建立了档案室或档案专柜。1958年,全市共建立档案室78个,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干部137人,经过多次业务培训,整理了建国以来积存的文件和部分历史档案资料,为肃匪反霸、土地改革、以及经济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档案和资料。

1959年6月至1966年5月,是档案事业全面发展阶段。1959年6月,新乡市档案管理处建立,下设档案馆,统一管理全市党、政档案工作。与此同时,市直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都相继建立了档案室。1965年3月,新乡市委成立“档案鉴定领导委员会”,对建国以来形成的73259卷文书档案进行了清理、鉴定,并按保管期限的规定重新组卷26316卷。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档案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档案工作机构被撤消,干部被调离,制度被废弃,已经形成的档案部分遭到破坏,应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给党和国家的档案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全市档案工作开始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档案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根据国家档案局提出的“恢复、整顿、总结、提高”的方针,1979年6月市委办公室制定了《1979-1985年新乡市文书档案工作规划和科技档案工作意见》,同年7月恢复了新乡市档案管理处和市档案馆,1980年4月撤建局,成立了新乡市档案局。1983年10月,中共新乡市委决定:新乡市档案局和市委办公室合署办公。1985年4月,市委、市政府调整了档案工作的领导体制,市档案局列入市政府序列,为市政府的直属部门,市档案馆归档案局管理。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工作为基础,以档案馆工作为主体,以档案干部培训和学术研究为先导,以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为组织中心的初具规模的档案事业体系形成。1986年2月新乡市区划调整后,原新乡地区档案局、馆并入新乡市档案局、馆,局内设办公室、文书档案指导科、科技档案指导科。两馆合并后市档案馆规格定为副县级,编制34人,内设4个科室,馆藏档案资料145200卷(册),隶属市档案局领导。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档案局、馆。1996年12月,根据《新乡市直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新乡市档案局改为事业单位,规格为正处级,由市委办公室管理,2005年4月,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市档案局从市委办公室划出,作为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其它不变。2007年6月市档案馆由财政全供事业单位变更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

局馆发展

1、档案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市13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大部分都有较规范的档案库房,辉县、延津、封丘县、凤泉区、卫滨区档案馆添置密集架保存档案。新乡市档案大楼工程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于2007年6月2日破土动工,建筑面积达18000㎡,各项指标按《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设计,符合档案储藏、管理、服务等专业标准,档案大楼正在紧张施工。长垣县档案局2006年动工的2000㎡档案楼正在建设中,卫辉市档案馆库建设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有的档案馆在馆库紧张的情况下,想尽办法改善档案馆库房的保管条件,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各种设施设备不断增加。

2、档案资源建设取得新进展。市档案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档案征集接收工作,在社会上广泛征集到了一大批散存珍贵档案资料:清康熙四十年圣旨,太平天国时期的婚约证,明清、民国时期的地契、石刻拓片、族谱,名人字画,日伪时期新乡画册、明信片,著名摄影家牛子祥50年以来拍摄的10万余张照片档案等。馆藏档案资料日渐丰富,档案种类逐渐增多,档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档案利用工作为新乡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辉县市档案馆征集接收范青荣、刘守成等名人档案,新乡县档案馆征集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新乡县照片、光盘,卫辉市档案馆接收汉字研究学者王永宽的汉字研究书稿和参考资料,卫滨区档案馆收集“第二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论坛”会议材料。改善了馆藏结构,丰富了馆藏内容,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服务奠定了基础;完成了全市86个社区建档和全市75个单位2823名公务员的登记建档工作。新乡市社区档案工作做法在“河南省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省档案局领导赞誉;哪里有档案,哪里就有档案服务,先后完成了信用、领导干部公务、经济园区、工业园区、高效农业观光园区、生态观光园区和旅游景区、太空育种、绿色农业原阳大米等建档工作。

3、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加快发展。全市13个国家综合档案馆于1988年开始开展了达标上等级工作,1991年全部晋升为省先进档案馆。1993年开始按省档案馆新标准转轨定级或达标,1995年11月,新乡市档案馆在全省十七个地市中率先获“省一级标兵档案馆”称号。1997年长垣县档案馆在豫北五地(市)的县级档案馆中率先达省一级标兵档案馆。1998年获嘉县档案馆通过省三级标兵档案馆认定。1999年辉县市、延津县、封丘县档案馆分别进入“省二、三级标兵档案馆”行列。“十五”以来,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按照《河南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等级标准》开展了认证工作。2003年,封丘县档案馆顺利通过省二级标兵档案馆验收。2005年,新乡县、凤泉区、红旗区档案馆通过河南省二级档案馆认证。2006年,延津县、牧野区档案馆通过河南省二级档案馆认证。2007年,卫滨区档案馆通过河南省二级档案馆认证。2008年,辉县市、延津县档案馆积极准备国家二级档案馆认证工作。目前,全市13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达到省级标兵档案馆标准,其中一级标兵档案馆2个,二级标兵档案馆8个,三级标兵档案馆3个。

档案事业发展

1985年,新乡市档案工作领导体制调整后,加强了机关档案工作的领导。1988年,依照《档案法》规定在市属一、二级机构及所辖的四区、八县(市)直机关都建立了档案机构或综合档案室,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员。市档案局加强机关档案工作指导,采取“抓系统、系统抓”,一级抓一级,条块相结合的方法,按单位性质组成档案协作组定期开展活动,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1988年以来,新乡市档案局依照《河南省机关档案升级、定级意见》,制定了《新乡市机关档案升级、定级意见》,积极开展机关达标升级工作。按照《机关档案工作等级标准》,在全市597个机关档案室开展了达标升级工作。截止目前,597个一级机构档案室全部达到等级标准,其中达省标市(县)一级档案室443个, 创建最佳系统35个,优秀档案室86个。76个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达标75个,其中达国家二级档案管理标准7个。

1985年以来,市档案局对企业档案工作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排队,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全市658个企业完成建档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达标升级和目标考评。截至目前,限额以上企业66家中,37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省(部)级以上先进标准。其中,达国家一级档案管理标准2家、国家二级档案管理标准9家、省(部)级档案管理标准26家。147个乡镇机关档案管理全部达省级标准。

新乡市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始于六十年代。1986年以来,根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市档案局重点抓了建档试点工作。1992年,制定印发了《新乡市村级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建立健全村级档案的几点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村级建档工作。1998年,为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市档案局、农业局、乡镇企业局联合召开了全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全面总结过去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今后档案工作的任务。截至目前全市3553个行政村建档率达87%。

档案工作贡献力不断提升。依法开展档案各项工作,增强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的服务意识。一是开展现行文件服务工作,市档案局抓住市委、市政府成立行政服务中心的机遇,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开设了“政策法规阅览处”暨“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无偿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红头文件”阅览服务。市委书记、市长曾专门批示肯定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的成绩。《河南日报》、《中国档案报》、《大河报》、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现行文件服务工作进行了宣传和报导。2005年,市档案馆被确定为市委、市政府指定的政务信息场所。目前有条件的县(市)区已设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二是编研档案资料为领导决策服务。新乡市档案馆先后编研出版了《新乡大事记》、《中共新乡市委大事记》、《新乡市人民政府大事记》、《党代会简介》、《人代会简介》、《政协会简介》、《工代会简介》、《团代会简介》、《妇代会简介》、《档案文摘》、《信用档案摘编》、《新乡市国防体育协会专题概要》、《新乡专区历年各种自然灾害汇编》、《工业文件史料汇编》、《历年基础数字汇编》、《新乡旅游指南》、《新乡名胜景点故事选》、《新乡山水名胜诗词选》、《新乡民间传说选编》、《牧野名人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新乡纪实》、《新乡市档案珍品荟萃》、《新乡市市场指南》、《沧桑巨变话新乡》、《人民的重托》、《神圣使命》、《新乡大事百年回眸》、《血铸中华魂》、《魅力新乡》、《新乡土特产专题概要》、《新乡革命老区发展纪实》等编研材料30余种。

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发生后,新乡市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资料,整理出新乡地区有记载以来各种传染病发生情况,编印《档案信息摘编》分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和“非典”防治指挥部。市“防震减灾”会议后,市档案馆积极到省档案馆和有关部门查阅档案资料,整理了公元前519年以来河南省发生的4.5级以上地震情况、1524年至1985年间震中在新乡市区的情况;2004年,在新乡市农业税费改革工作中,市档案馆整理了新乡市解放以来农业税制沿革情况,编印《档案信息摘编》送领导参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范学贵看后在材料上作了重要批示“档案局提供的此类材料很有价值,盼再接再厉,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数据供干部了解我市各项政策的历史沿革”;围绕新乡“五城”创建,挖掘馆藏档案资料,在《新乡日报》开设“了解新乡、热爱新乡、建设新乡”栏目,汇编和撰写新乡古往今来名、胜、特、优方面的文章,在该栏目刊登稿件55篇;围绕社会热点开展真情服务,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03年,与市民政局联合向市政府递交了《关于对低保对象免收查文件费用的请示》,得到了市政府的及时批准和支持,免收咨询、服务、证明等一切费用,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档案馆还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条件,在接待室增添了饮水机、老花镜、笔墨纸砚等便民用具。实行“首问负责制”、“全天接待制”,印制了“档案服务告知卡”,发给每位来馆查档者,使每位利用者都能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市档案馆每年接待档案利用者1万余人次,调阅档案资料近2万卷(册)。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曾以“新乡档案走近寻常百姓”为题目,播发了新乡市档案馆帮助卫河老船工查阅档案、维护合法权益的实况。全市各综合档案馆已经成为反映新乡经济、文化状况的重要阵地。

不断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2000年市档案局、馆在互联网开通“新乡档案信息网”,建立了档案数据库,有重点地开展馆藏档案的文件级目录输入工作。截止目前,已导入、汇总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知青、招工、市委、市政府、原地委、行署档案等共计40余万条数据,实现微机和互联网上检索、查询。完成了2823份公务员情况登记表和牛子祥、詹耀福的馆藏照片档案的扫描、转换、刻录和数字归档。在“新乡档案信息网”主页上设置信箱和公告版,开辟了网上查询服务等;2006年,为迎接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编印了新乡市历届党代会简介等资料,并利用馆藏照片在“新乡档案信息网”上推出专题栏目。用照片这种真实、直观、形象的载体展示了新乡近70年在城建、交通、商业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新乡的豪情,鼓舞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建和谐新乡的激情。6、档案科研、教育有了新推进。市档案局重视档案科研项目组织引导、申报立项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探索新领域、研究新课题的积极性。1989年至2007年,有27个档案科研项目获国家、省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省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2005年市档案局、馆的科研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为了提高本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市档案局十分重视档案干部的专业教育和业务培训。1985年9月,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在新乡市开设两个档案专业教学班,共有114名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学习(其中市档案局、馆人员8名)。经过三年的学习考试,114名学员于1988年全部按期毕业。1998年10月,省档案局会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和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开设了档案学本科段成人自学教学班,新乡市有8名档案工作人员参加了学习,8名学员于2001年12月经考试合格按期毕业,其中有6名学员取得了档案学学士学位。市档案局还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工作,定期、不定期举办档案人员岗位培训、专业培训和档案事业继续教育培训。1988年到2007年,共培训学员3430人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9: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