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舞台
释义

简介

新舞台初由京剧艺人夏氏兄弟(月恒、月珊、月润)、潘月樵与沪上绅商李平书、姚伯欣、沈缦云等合组振市公司,为创导戏剧改良,并借助新式戏院号召,振兴南市华界市面而创办。位于十六铺老太平码头附近,面临黄浦江,后通里马路(今中山南路)。为腰圆形砖木结构建筑,共三层观众席二千余座。新舞台废除老式四方型戏台茶园格局,舞台设有机械转台、灯光、布景,为国人自建的第一座仿欧洲、日本新式剧场。

历史背景

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二(1908年10月26日)新舞台开幕,姚伯欣、夏月珊首任前、后台经理。至民国2年(1913年)夏氏兄弟离开原新舞台,又与李平书、姚紫若等组成开明公司,在城内露香园九亩地(今大境路露香园)路口再建戏院,仍名新舞台,为砖木结构,钢梁屋架三层建筑。民国3年(1914年)1月15日开幕。经理为姚紫若、潘月樵。是年8月15日、因沿街菜馆失火,殃及戏院全部焚毁。翌年春节再建后重新开演。民国15年戏院为军队无偿占用,此后演出时演时辍,终于在民国16年底以戏院破损而拆除。新舞台演员技艺精湛,且具民族爱国精神,排演警世新剧《黑籍冤魂》、《潘烈士投江》、《血泪碑》等,深得社会各界赞誉,所排连台本戏《二十世纪新茶花》、《济公活佛》等剧轰动沪上。京剧演员谭鑫培、孙菊仙、王鸿寿、赵君玉等及热心于京剧改革和文明新剧创作的欧阳予倩、刘艺舟、汪仲贤、王钟声、徐单果、沈冰血等都曾加入演出。新舞台热心社会公益,清宣统元年(1909年)6月首建伶人义务救火队,宣统二年义演助建南市救火会钟楼。宣统三年以新舞台为核心,成立伶界商团。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革命党人,曾以新舞台为秘密联络据点。是年11月3日光复上海,新舞台艺员组织敢死队,参加攻打制造局,孙中山署文奖勉潘月樵、夏氏兄弟等“夺获制造局有功”。

其他信息

民国元年(1912年)3月潘、夏发起成立上海伶界联合会,4月5日孙中山在新舞台观看改良京剧《波兰亡国惨》后说:“南市新舞台自创建以来,编演新剧,提倡革命,社会中因而感动,得奏大功。”4月16日书“警世钟”三个大字,制成幕帐一幅,赠给新舞台。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新舞台排演《可怜亡国奴》、《亡国惨史》等爱国新剧支持学生运动,并带头参加罢市罢演等。民国16年3月23日,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第二次市民代表大会在新舞台召开,会上宣告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成立,新舞台成为上海历史上第一个民选政府的诞生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