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闻学概论 |
释义 | 作者简介李良荣,1946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6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著名的王中教授是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作者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长新闻学理论和宣传学,著有《新闻学概论》、《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宣传学导论》、《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西方新闻学概论》等专著及一批学术论文。 新闻学概论(第一版)基本信息作者: 李良荣 ISBN: 9787309027778 ,7309027779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定价: ¥32.00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复旦博学”精品教材系列中《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新世纪版)中的一本。 《新闻学概论》着重总结、阐述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及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 作者20年来先后写过四部“新闻学概论”方面的专著和教材,本书是他最新研究成果的结晶,许多内容、观点总结概括了不断进步着的新闻实践,如,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大众传媒与社会,新闻媒介的受众,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媒介的运作体制与管理模式,中国的新闻改革等,均具有新意和特色,对新时代的新闻教学和新闻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编辑推荐本书可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教材,宣传工作者、新闻爱好者的自学读物,也可供新闻业务进修、提高之用。 书摘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谁拥有新闻自由权?有一种误解,以为新闻媒介才拥有新闻自由权。事实是,新闻自由权属于人民所有。198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在这一点上,西方各国的宪法或《人权宣言》都规定得很明确(可参见前一节):每一个公民都拥有新闻自由权。 那么新闻媒介和公民的新闻自由权是什么关系?有些人以为新闻媒介是代表人民行使新闻自由权。这也是一种误解。各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新闻自由权是不可转让的。人民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委托任何机构来行使新闻自由权。当然,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看,争取新闻自由最努力的是新闻媒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践新闻自由权的也是新闻媒介。这原因何在?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新闻媒介为了生存、发展。新闻媒介是向公众提供它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意见的专业机构,并以此作为新闻媒介的生存条件,一旦新闻媒介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那么它们就无法存在。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曾经说过:“保证我们的营养不是面包师的仁爱,而是他个人对利润的追求。”为了满足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需求,新闻媒介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新闻自由即出版权、采访权、发表权,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新闻自由就像空气、水、阳光对人一样的重要。在这个意义上,新闻媒介争取新闻自由的努力代表了人民的欲望和要求。 当然,新闻媒介一旦获得新闻自由权,能否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那另当别论。事实上,有不少新闻媒介阻碍了大众行使新闻自由的权利。在当今的西方各国,新闻媒介已形成一种垄断局面,一批巨型媒介集团垄断了各国新闻市场,旁人难以插足。尽管西方各国宪法都明确规定每个公民有出版自由。每个公民,不论穷人富人、小公司大公司都可以平等地出版报刊,可以申请创办广播、电视。但是,面对那些拥有几十亿、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美元资产的媒介巨人,那些只有几千、几万美元小资本的个人或小公司怎么可能与之竞争?所以,出版自由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纸面上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公众深深地依赖着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却常常有意或无意地会掩盖、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受众,侵犯受众的知晓权,侵犯公众的名誉和隐私权,等等。 为了保护公众的各种权利,也为保护国家利益,就必须对新闻媒介实行有效的社会控制。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作/译者:李良荣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03月 ISBN:9787309027778 [十位:7309027779] 页数:361 重约:0.490KG 定价:¥32.00 内容提要本书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复旦博学”精品教材系列中《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新世纪版)中的一本。 《新闻学概论》着重总结、阐述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及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 图书目录绪 论 第一节 新闻学 第二节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第三节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第四节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第一章 新闻活动 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二章 新闻 第一节 新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两种新闻定义 第三节 新闻本源 第四节 新闻要素 第五节 新闻类别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第一节 新闻与信息 第二节 新闻与宣传 第三节 新闻与舆论 第四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第二节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第三节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第四节 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第一节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第二节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第四节 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 第五节 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第六节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第六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 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第三节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第五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第七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第五节 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 第八章 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政治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第九章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新闻自由的涵义 第二节 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第三节 新闻自由属于人民 第四节 新闻法规 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第一节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经营 第十一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一节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第二节 受众的特点 第三节 受众的细分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第五节 受众的权利 第十二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 第二节 新闻指导性 第三节 新闻的群众性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战斗性 第五节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第十三章 新闻选择 第一节 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第二节 新闻选择的标准 第三节 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第十四章 新闻工作者的修养和职业道德 第一节 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附录一: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附录二: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二则 第十五章 中国的新闻改革 第一节 20年的三次跨越 第二节 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 第十六章 新技术与新媒体 第一节 新媒介技术 第二节 网络新闻 后 记 文章节选本书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复旦博学”精品教材系列中《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新世纪版)中的一本。 《新闻学概论》着重总结、阐述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及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作者20年来先后写过四部“新闻学概论”方面的专著和教材,本书是他最新研究成果的结晶,许多内容、观点总结概括了不断进步着的新闻实践,如,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大众传媒与社会,新闻媒介的受众,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媒介的运作体制与管理模式,中国的新闻改革等,均具有新意和特色,对新时代的新闻教学和新闻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可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教材,宣传工作者、新闻爱好者的自学读物,也可供新闻业务进修、提高之用。 作者介绍: 李良荣,1946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6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著名的王中教授是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作者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长新闻学理论和宣传学,著有《新闻学概论》、《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宣传学导论》、《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西方新闻学概论》等专著及一批学术论文。 新闻学概论(第三版)出版信息编号:9787309064513 定价:35元 作者:李良荣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新闻学概论(第3版)(新世纪版)》是《新闻学概论》被教育部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后,作者进行修订后的第3版。《新闻学概论》着重总结和阐述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即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作者20多年来先后写过5部“新闻学概论”方面的专著和教材,《新闻学概论(第3版)(新世纪版)》是其最新研究成果的结晶。本次修订主要包括:增补了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媒体和媒体融合的内容; 重新改写了媒体管理和经营的两个章节;在第七、第十三、第十六等章中增补了一些重要观点;更新了许多案例。《新闻学概论(第3版)(新世纪版)》适用于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宣传工作者、新闻爱好者提高新闻业务的优秀读本。 目录绪论 第一节 新闻学 第二节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第三节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第四节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第一章 新闻活动 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二章 新闻 第一节 新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两种新闻定义 第三节 新闻本源 第四节 新闻要素 第五节 新闻类别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第一节 新闻与信息 第二节 新闻与宣传 第三节 新闻与舆论 第四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第二节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第三节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第四节 互联网和其他新兴媒体 第五节 媒体融合 第六节 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第五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第一节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第二节 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第四节 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 第五节 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第六节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第六章 新闻媒介的性质 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第三节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第五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第七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第五节 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 第八章 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政治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第九章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第一节 新闻自由的含义 第二节 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第三节 新闻自由属于人民 第四节 新闻法规 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 第一节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第二节 国家对媒介的管理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第十一章 传媒业经营 第一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第十二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一节 受众是谁 第二节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 第三节 受众的特点 第四节 受众的细分 第五节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第六节 受众的权利 第十三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 第二节 新闻指导性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群众性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战斗性 第五节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第十四章 新闻选择 第一节 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第二节 新闻选择的标准 第三节 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第十五章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第一节 新闻专业理念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第十六章 中国的新闻改革 第一节 30年的四次跨越 第二节 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 附录一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附录二 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二则 后记 三版后记 文摘第一章 新闻活动 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现代社会,人们一谈到新闻,总是联想到报纸、广播、电视。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或新闻媒介。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它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边陲山寨,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这些传播工具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 但是,我们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来相互传递新闻。在茶坊中,在车船上,在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人们总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互打听新闻。信件、传真和电话中也有新闻。现在,手机短信正成为人们相互传递新闻的重要途径。另外,我们开会、听报告、研究工作,同样可以了解到不少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 因此,我们说,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