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世纪影视理论探索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平装: 464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32 ISBN: 7806684964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电影和电视迅速发展的二十多年,也是中国电影和电视学术研究迅速发展的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中,中国电影和电视的学术研究随着整个社会和影视创作的发展,其基本假设、重点、视角和方法都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从“文化大革命”极左政治中走出来的中国影视学术研究首先把电影和电视的本体研究作为当时学术研究的重心。其理论研究的基本假设是“政治规律不能代替艺术规律”,“电影和电视是有其自身规律的艺术表达形式”。在这一时期,电影界经历了电影的“戏剧性”、“文学性”和“电影性”问题的辩论,“长镜头”和“纪实美学”的讨论,中国电影理论和“影戏美学”的讨论,以及80年代后期的“娱乐片”问题的讨论。期间还介绍和引进了许多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电视研究也从传统的报纸和新闻理论中独立出来,注重于电视作为一种独特传播媒体的研究,关注电视符号、具体的电视节目,以及电视传播过程等问题。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化的加剧,以及影视媒体在当代信息社会中所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新的问题,如产业化问题、市场运作问题、影视如何建构文化认同的问题、后殖民问题、全球化问题成为了新的研究重点。其研究的基本假设从“影视是一门艺术”不言自明地转变为“影视是一门文化产业”,并确认在当代信息社会中“影视在塑造民族形象和建构民族文化认同中具有强大的功能”。进入新世纪以后,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影视文化成为了我们学术研究的总主题,它包含了本体论研究、文化研究、产业化研究和文化比较研究等诸多层面,也更加丰富了当代影视研究理论的内容。当代影视艺术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也使影视与中外各种文化及其研究命题互相渗透,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在这种学术研究主题拓展的同时,另一个变化也在悄悄地发生,那就是:影视学术研究的主体从原来大都附属于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逐渐转移到大学,并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确立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这也是影视研究和影视教学相融合,使影视学术研究向国际接轨的一个具体体现。如今,各个专业和综合性大学的影视和人文系科的教师、研究生已经成为当代影视学术研究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并成为这一学科走向深入和持久发展的稳定而广泛的基础。他们不但为我国的影视事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并且也在影视学术这块土地上辛勤地耕耘。本书即是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的成果之一。它搜集和编辑了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近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本书在编辑中把新时期以来影视学术所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为基本的框架,力图从各个不同侧面对影视文化、影视艺术,影视的产业化问题等进行一系列探索,希望它的出版能为我们不断繁荣的影视学术研究园地作出一份贡献。也藉此抛砖引玉,并期待着影视界的各位同仁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使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在更为开放,更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术氛围中,又上了个新的台阶。 媒体推荐前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电影和电视迅速发展的二十多年,也是中国电影和电视学术研究迅速发展的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中,中国电影和电视的学术研究随着整个社会和影视创作的发展,其基本假设、重点、视角和方法都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从“文化大革命”极左政治中走出来的中国影视学术研究首先把电影和电视的本体研究作为当时学术研究的重心。其理论研究的基本假设是“政治规律不能代替艺术规律”,“电影和电视是有其自身规律的艺术表达形式”。在这一时期,电影界经历了电影的“戏剧性”、“文学性”和“电影性”问题的辩论,“长镜头”和“纪实美学”的讨论,中国电影理论和“影戏美学”的讨论,以及80年代后期的“娱乐片”问题的讨论。期间还介绍和引进了许多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电视研究也从传统的报纸和新闻理论中独立出来,注重于电视作为一种独特传播媒体的研究,关注电视符号、具体的电视节目,以及电视传播过程等问题。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化的加剧,以及影视媒体在当代信息社会中所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新的问题,如产业化问题、市场运作问题、影视如何建构文化认同的问题、后殖民问题、全球化问题成为了新的研究重点。其研究的基本假设从“影视是一门艺术”不言自明地转变为“影视是一门文化产业”,并确认在当代信息社会中“影视在塑造民族形象和建构民族文化认同中具有强大的功能”。进入新世纪以后,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影视文化成为了我们学术研究的总主题,它包含了本体论研究、文化研究、产业化研究和文化比较研究等诸多层面,也更加丰富了当代影视研究理论的内容。当代影视艺术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也使影视与中外各种文化及其研究命题互相渗透,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在这种学术研究主题拓展的同时,另一个变化也在悄悄地发生,那就是:影视学术研究的主体从原来大都附属于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逐渐转移到大学,并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确立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这也是影视研究和影视教学相融合,使影视学术研究向国际接轨的一个具体体现。如今,各个专业和综合性大学的影视和人文系科的教师、研究生已经成为当代影视学术研究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并成为这一学科走向深入和持久发展的稳定而广泛的基础。他们不但为我国的影视事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并且也在影视学术这块土地上辛勤地耕耘。本书即是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的成果之一。它搜集和编辑了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近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本书在编辑中把新时期以来影视学术所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为基本的框架,力图从各个不同侧面对影视文化、影视艺术,影视的产业化问题等进行一系列探索,希望它的出版能为我们不断繁荣的影视学术研究园地作出一份贡献。也藉此抛砖引玉,并期待着影视界的各位同仁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使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在更为开放,更富有个性特色的学术氛围中,又上了个新的台阶。 主编 2002.11.14 目录前言 第一辑 影视文化与美学研究 “颠覆”后的另一种读解 ——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到《布拉格之恋》的思考 金丹元 张大森 电影艺术面临挑战 ——世纪之交电影理论思索之一 潘秀通 论电影话语及其当代创新 潘秀通 世界电影整合化趋势中的国产片走向 吴小丽 论张艺谋电影中的父亲角色 ——从《红高粱》到《英雄》 陈犀禾 银幕上的枫叶 ——加拿大当代电影管窥 石川 “海派”精神的失落与重建 葛颖 电视剧的家庭化观赏特征及其文化艺术选择 ——大众文化时代中国电视剧的文化价值取向略论 郝雨 学术视野中《大宅门》的“内”与“外” ——对《大宅门》艺术价值及文化意义的综合透视 郝雨 电视文化的快餐性 ——对电视与当代社会的思考一题 谬亮 一种观念的表述 ——后现代是什么 刘延刚 第二辑 影视艺术与理论研究 中国电影的美学和政治经济学 ——一个关于中国电影的资本结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关系的历史研究 陈犀禾 郑洁 电视话语审美视界的双重变向 肖平 平衡与扩张:一种突破整平的节目差异布局组合 肖平 田汉与中国早期电影 陈文平 蔡继福 中国第一家电影院的考证 陈文平 蔡继福 论电视文化批评 曲春景 电视剧《金粉世家》与其原著的叙事分析 乔霞 曲春景 关于电影的政治批评 吴小丽 沪粤现实题材电视剧比较 吴小丽 重读:电视技术形态 方虹 视听语言:从技术到艺术的嬗变 方虹 走进社会众生 ——二三十年代中国喜剧电影评述 邱宝林 站在时代的边缘 ——早期中国喜剧电影略考 邱宝林 互动电视 ——网络时代电视生存的新空间 谬亮 第三辑 影视文化与产业研究 也谈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李琳子 金丹元 2l世纪有线电视网络节目新形态 吴信训 试论有线电视产业经营 吴信训 “入世”后中国纪实影片面临的挑战 林少雄 转型时期中国电视传媒的现状及对策 林少雄 视像时代电视媒体的文化策略 林少雄 应对WTO的中国大陆影视媒体:窘况、策略及心态之分析 方虹 夏衍约电影输出思想 石川 中国电视的营销透视 孙永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